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黄桦 主编 页数:364
内容概要
由黄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税收学》发行已近5年时间,在此期间,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税收理论与实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为更好地反映这种变化,我们对《税收学》教材进行了重新修订。
在修订中,我们特别注意:一方面,基本保持原教材的理论体系。这是因为,第一,原教材理论体系是在借鉴多位财税专家税收理论研究成果,并以相关教师多年专业教学为基础设置的,本身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稳定性。第二,尽管近年来,我国税收政策发生多次重要调整,税收实践也有明显变化,但这些调整与变化都能够融入原有教材理论体系,是对原教材理论体系内容更深刻、更具体的诠释。另一方面,重点修订近年来税收政策与实践的调整与变化。其中,既反映了我国近年来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而采用的具体政策内容,也体现了这些政策确定的原因,数据资料也作了必要的更新。
《税收学》是系统阐述税收理论的课程,是一门历史悠久且常议常新的课程。在我国经济社会逐渐转向多元化,融人世界经济大环境的过程中,税收问题越来越趋于复杂化。我们将竭尽全力探索、诠释税收活动的规律,充实税收理论内容,根据教学与科研需要及时对教材进行修订与更新。
作者简介
黄桦,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多年从事财政、税收专业教学与理论研究工作,长期担任《中国税制》、《税法》、《企业纳税筹划》、《税收学》、《财政学》等专业课程的主讲工作。主编、参编、参与写作多部财税专业专著、教材;在《财政研究》、《税务研究》、《经济研究参考》、《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等全国社科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财税专业论文数十篇。
书籍目录
第1章 公共产品与政府税收
1.1 公共产品与政府税收
1.2 税收概念与本质
第2章 税收作用机制
2.1 税收宏观作用机制
2.2 税收微观作用机制
第3章 税收原则
3.1 税收原则主要观点阐述
3.2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税收原则体现
第4章 税收政策
4.1 税收政策的目标与手段
4.2 税收政策主体
4.3 税收政策环境
4.4 税收政策与其他财政政策的协调
第5章 税收负担
5.1 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
5.2 税收负担衡量指标
5.3 税负转嫁与归宿
第6章 税收增长趋势与税收预测
6.1 税收增长趋势分析
6.2 税收预测
第7章 税收风险
7.1 税收风险的表现及特点
7.2 实施税收风险管理,防范和化解税收风险
7.3 防范和化解税收风险的长效机制
第8章 税收成本
8.1 税收成本的概念
8.2 衡量税收成本的主要指标
8.3 影响税收成本的因素分析
8.4 我国税收成本现状分析
8.5 税收成本管理的国际借鉴
8.6 税收成本优化思路
第9章 税制结构
9.1 税制分类与税制结构
9.2 税制结构的国际比较
9.3 税制结构优化
第10章 商品劳务课税
10.1 商品劳务课税的经济意义与特征
10.2 我国商品劳务税布局
10.3 商品劳务税税制要素设计
10.4 商品劳务课税的发展趋势
第11章 所得课税
11.1 所得课税的经济意义与特征
11.2 法人所得税税制要素设计
11.3 个人所得税税制要素设计
11.4 所得课税发展趋势
第12章 财产税及其他税种
12.1 财产课税
12.2 资源课税
12.3 行为课税
第13章 税制革新
13.1 社会保障税
13.2 环境保护税
13.3 证券税收
13.4 遗产税(与赠与税)
第14章 税收管理
14.1 税收管理的概念
14.2 税收管理体制
14.3 税收征管制度
14.4 税收行政司法制度
第15章 税收前沿理论简介
15.1 公共产品一公共财政理论
15.2 税收债权债务关系理论
15.3 最优税制理论
15.4 博弈论在税收理论中的应用
15.5 单一税方案
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两类不同的产品(或劳务),一类是私人产品(或劳务);另一类是公共产品(或劳务)。这两类产品都是人们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在人类社会的初始阶段,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劳动产品绝大部分只能用于个人的生活需要。此时,人们对私人产品的需要与对公共产品的需要是融合在一起的。随着社会分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这两类产品需求的划分成为必然趋势。人们在对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消费中必然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组成一定的社会共同体,这样就需要将社会财富的一部分分割出来,专门用于满足维系整个社会群体共同需要的用途,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公共产品。2.公共产品的特征与私人产品相比较,公共产品具有自己的特征,其特征可归纳为三个方面:(1)不可分割性。公共产品与劳务具有联合消费、共同受益的特点,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同享用,而不能被分割成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或厂商单独享用。例如,军队提供的国家安全保障是生活在该国境内的所有个人和家庭共同享有的,只要在该国境内生活就不能将自己排除在这种公共产品的享用范围之外。再如,城市道路提供的交通便利,是由这个城市的公民共同享用的,只要在这个城市中生活的公民都不能拒绝对公路的使用。国防与城市道路是公共产品的典型事例。而无论是军队提供的安全保障,还是城市道路提供的交通便利,都只有在具备一定的规模后才可能产生效用。这些产品一旦被分成细小的单位,其效用便随之丧失。
编辑推荐
《税收学(第2版)》:经济管理类课程教材(税收系列)·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