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明史(上册)

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美)丹尼斯·舍曼//A·汤姆·格伦费尔德//杰拉尔德·马科维茨//戴维·罗斯纳//琳达·海伍德|译者:李义天//黄慧//阮淑俊//王娜  页数:22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生活是多样的。历史(尤其是世界历史)作为一种绵长的生活时空,更是把这种多样性在最大范围内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因此,一部“世界文明史”的编撰,必定要呈现世界各地的生活场景,必定要将人类历史“看作是在地球的各个地方此消彼长的过程”。历史的事实和记载已经表明,地理条件的差异和生活环境的不同,使得分散在全球的生活群体发展出各自的生产方式、组织类型和思想观念。即便这些因素会随着交往的扩大而彼此互动,乃至构成共识与交集,但这种互动和交集仍是生活多样性的结果,甚至还会因为这种近距离的接触而使其多样性变得愈发明显。
在这部由西方学者编撰的《世界文明史》中,我们既能看到西方的历史,也能看到非西方的历史。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能读到大量关于西方与非西方之间互动的历史。
本书的最大特征就在于,它所给出的只是历史记载的材料、历史研究的范例并辅以一定的提示,而不是任何结论。编者的主要目的,似乎是希望通过上述历史证据和历史线索的引导,来培养读者的历史研究能力。让读者在开放、繁杂的历史记载面前锻炼成为一个“熟练的侦探”,去“发现前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以及这些想法和做法背后的理由与原因,并将这些信息整合成一个有时间顺序的记录”。

作者简介

  丹尼斯?舍曼(Dennis
Sherman)是纽约市立大学约翰?杰伊学院的历史学教授。他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读完学士(1962)与硕士(1965)后,在密歇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70)。曾得到福特基金会(1968-1969,1969-1970)、经济史研究学会(1971-1972)以及国家人文科学基金(1973-1976)的奖励和资助。

书籍目录

第1章 西南亚和东北非地区的早期文明
 第一手资料
  史诗《吉尔美伽什》
  《汉谟拉比法典》
  献给法老的赞美诗
  埃及的南部邻邦
  《旧约?创世纪》与《旧约?出埃及记》
  《阿托恩赞美诗》与《旧约?诗篇》:埃及人与希伯来人
 第二手资料
   《农业革命》
  文明的进程
  古代世界中的自由:苏美尔文明
  埃及与古代近东地区的女性
第2章 印度(公元500年以前)
 第一手资料
  《摩奴法典》:印度的种姓制度
  《摩诃婆罗多》
  《摩奴法典》:婚姻和性行为
  《经造支》:耆那教教义
  《佛所行赞》:佛教的起源
  大乘佛教传统:菩萨的慈悲
 第二手资料
  古城哈拉帕
  《古印度文化》
  印度文化的连续性
第3章 中国(公元500年以前)
 第一手资料
  《论语》:儒家学派
  儒诗:女性的角色
  佛曲:女性的生活场景
  为君之道
  卓越的学识:法家学派
  道家作品:《智者断案》和《社会关系》
 第二手资料
  中国文化中的亲缘关系
  中国的文化遗产
第4章 地中海盆地:希腊文明
 第一手资料
  《伊利亚特》
  妇女之诗
  《斯巴达的政治体制》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黄金时代的雅典
  《安提戈涅》
  《理想国》
  医学与巫术
 第二手资料
  希腊人:奴隶制度
  《希腊的现实》
第5章 地中海盆地:罗马文明与基督教的起源
 第一手资料
  罗马宪体
  埃塞俄比亚人
  书信:罗马统治者的日常生活
  《马太福音》
  罗马的灭亡
 第二手资料
  罗马的妇女
  古代社会:基督教的吸引力
  罗马帝国晚期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我们现在必须考虑一下随着文明的兴起而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并非主要出于人类的罪恶本性,毋宁说,它们出自城市的本性。“友情只有一天,血缘却是永久”,这是苏美尔人的一句格言。然而在情况更为复杂的城市生活里,人们不再被血缘纽带捆绑在一起,甚至连家庭也不再稳定。苏美尔人的另一句俗语就说:“高兴便结婚,转念便离婚”。可见,对于那些曾经有效维护乡村秩序的习俗和共同观念,苏美尔人已然抛在脑后。因此,他们不得不依靠政治统治和法律体系这些由强制力和道德约束所推动的东西,来弥补习俗力量的空缺。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出现了罪恶的问题。就在这里,而不是在伊甸园,人们开始堕落。说得更具体点,是文明的兴起导致了社会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直到今天依然存在。凭借其卓越的排水和灌溉系统,苏美尔人可以生产出远远超过其生活必需的物质财富,并且这种剩余量还在不断增长。于是问题出现了:谁将掌握并享有这些财富?苏美尔人的答案十分明确:主要是少数特权者。在理论上,当然是神拥有这一切,但实际上,神却需要一些僧侣执行者提供服务。没过多久,由于僧侣又需要众多奴仆来服侍,因此,他们的权力和利益就在供奉神灵的过程中得以膨胀。而阶层的分化,在宗教团体中就和在世俗的城市生活中一样,都变得越来越明显。即便是一位技法高超、在金银珠宝制作方面无人能及的工匠,在苏美尔的城市中也只是下层人,根本买不起自己生产的产品。……而在城市之外,还有另一种人——农民。这些人一直生活在没有文字的世界里,因而都是文盲,他们只知道他们不懂书写,他们必须依赖于城市的当权者,甚至必须依赖于他们的剥削。总而言之,城市的革命性发展创造了许多新奇之物,这些东西会在未来的工业革命中变得更加鲜活。不过,在苏美尔人的生活里,随着集体财富的增长,许多人的境况却变得更差了,人们甚至觉得比新石器时代还要糟糕。相应地,大型水利灌溉系统还带来了一个政治问题:谁来控制由此出现的社会组织?谁来行使由此产生的权力?答案仍然是:少数的特权者。随着城市里出现僧侣的寺庙财产,僧侣阶层越来越需要世俗民众的支持,尤其是在战争期间。苏美尔人的传说也记载过在早期城市里出现的平民大会,但是它的重点却在于大洪水之后的“君权神授”。

编辑推荐

《世界文明史(上册)(第4版)》读经典文献,穿越六千多年人类文明史。通识教育(genera1 education),或称博雅教育(1iberal education),近年来越来越被国人所重视。博雅教育最早源自古希腊。它教给人们运用理性思辨、探索真理、参与公共事务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一个“博雅人”,必具备批判心智(the mind that is able tocriticize),其受教育所学得的不是知识内容的效用性(utility),而是透过心智的发展与理性运作来脱离蒙蔽或修正褊狭观点,人的视野因此而开朗,心灵因得到解放而自由。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世界文明史(上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9条)

 
 

  •   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思想观念以及其反映状态的具体表现。一般来说,判断文明的标准主要是看城市的出现,文字的产生,国家制度的建立等重要的因素。在浩瀚如海的世界文明历程中,这部由西方学者们编撰的《世界文明史》的内容经过了精心的选择,由一些代表性的著作和有确凿记载事件线索进行贯穿,展示了人类上下六千年左右的文明历史,是一部全方位了解人类文明概要最简洁又易懂的好书!

    书中提供了许多很具代表性的第一手材料,诸如汉莫拉比法典等,并通过一些提示和说明,让你在读懂这些东西的背后的含义以后,来思考一些预先准备的命题,没有一定的答案,但是你可以有自己的比较和判断;同时也在原始资料之后,加上一些后人研究的成果,同样也让你自己去思考是否有参考的价值,甚至还可得出相反的论调,一切都没有对错,关键是通过阅读来帮助你了解那些对人类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并培养起自我的研读和思考能力,从中找到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书中史料丰富翔实,不仅可以帮你理清思路,还提供了许多阅读的快乐。

    虽说这是充满了学术的文字,但同样写得生动有趣,其中引用了大量的文学史诗宗教经书中的经典片段,还有不同学者研究后的点评及观点。无论是伊利亚特的史诗篇章或是柏拉图哲人式的对话;无论是孔子论语的选读或是圣经故事的比喻;无论是古印度的法典或是伊斯兰世界的古兰经;无论是法国大革命时的人权宣言或是现代全球化带来的思考…总之,这些话题包罗了人类有史记载以来各阶段各地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思想状态和典型的生存环境演变。在享受文学和语言的同时,也在理解人类文明的斑斓和多姿。

    值得推荐的是其目录索引做得相当出色,不但有按照纪事年代和地域归类的次序,有按时间自然排布的层次分明的段落章节,更有按照主题来分类的查检索引,可以依据文化、经济、地理、政治、宗教等议题的不同来进行纵横对比,也可以快速检索到想到的话题,对于做研究的人来说十分方便也很容易。除此之外,书的后面还附了大量彩色的图片、地图和图表相应的说明,针对正文中的记事有一个形象又直观的感性认识,也是对正文精彩的补充。

    假如说人类文明的状态各不相同是因为世界各处的地理、气候、环境、时间等因素的差异所造成,那么在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全球互联互通的信息时代,即使文化与思想的交流与沟通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来得容易和方便时,不同地区和民族间依然会存在的思想和文化的差异,不同的人们在思想的深处依然留存着各自的历史烙印,然而这种趋势会随着东西南北文化的相互冲撞搅拌并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渐渐改变吗?当我们了解了历史从何而来的时候,难道不也是在思索历史将去何处么?也许你能在读完本书的时候找到一些方向!
  •   这套《世界文明史》是通识读本。所谓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或称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它的产生原本是为了对抗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这套《世界文明史》正是从这样的目的出发的,在形式上采用了“第一手资料”、“第二手资料”外加“思考”提醒的形式,为了区分的更清晰,采用了不同的字体印刷。

    这套书最赞的地方在于章节划分的依据是世界的不同文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理区域的发展状况(即以年代和地区来安排),也就是说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理区域的不同文明有了横向的对比,再加上本书特有的时间坐标图表,一目了然。事实上,以往的历史学习多是注重纵向的延续而忽视了横向的对比,往往是更多地追寻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忽视了早期文明之间的影响和联系,当然,这种横向意义上的研究比纵向意义上的研究要困难和复杂很多,跨度大、资料少,这样对比便显得更加珍贵。

    总的来说,横向的对比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积累,否则很难做到触类旁通,有一定积累和见识的人,就不会拘泥于那个“思考”的启发,完全可以有自己的思想和认识。就拿“大洪水”来说吧,不只是《创世纪》,在很多国家或民族的创世神话传说中都有关于大洪水的记载。在中国有妇孺皆知的“大禹治水”,《山海经》有云“洪水滔天,鲧窃息壤以湮洪水”,而鲧就是禹的父亲。只是后来文化传播的原因,诺亚方舟的名声盖过了息壤。还有,共工撞到不周山后,天塌了一个大窟窿,也是出现了洪水,这才有女娲炼石补天。为何许多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神话传说中都会有关于洪水的记载呢?我们可以推测人类的早期真的遭遇过这样的状况,这种记忆被添加在神话传说中流传下来。其实,要验证这个问题,并不是没有可能,相信只要地质考察和考古学上有了相应的重大发现,许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这套《世界文明史》排版设计很适合于教学,甚至还有几分教案的模样。那个“思考”的设计,对于初学历史的人来说应该很有帮助。附录的视觉资料非常棒,封面的感觉也很好,是一套很不错的通识读本。
  •   另类的《世界文明史》上下册

    我挺喜欢读世界历史的,在我的书架中有两排世界历史书,其中最喜欢的一套是两本的《全球通史》,剩下的各种世界通史都没有看完。分国,分类的历史也看了不少。在我的书架中还有一套同名的《世界文明史》,是1995年商务馆出版的四卷本,也是美国人写的,内容非常精彩,按照传统的方式梳理了一遍人类历史,虽然没看完但是一直非常喜欢。开始我以为这套《世界文明史》也是一本类似的世界通史,拿起来就开始看,看第一章的时候心里还觉得有点纳闷,怎么给了这么多的第一手资料,还有第二手资料。以为是开始介绍一下历史研究资料问题,看到第二章印度才发现原来这套《世界文明史》就是以这种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的方式来写成的,可以说就是一本资料的汇编。这样的世界历史还是第一次遇到,真的很另类的。

    这样的方式其实很适合给学习历史的学生看,其实这本书本身就是一套教材。学习历史,准备做一个历史方面的专家和学者,首先就要在众多的历史资料中,知道哪些资料是第一手资料,哪些是二手资料,在引用和论述的时候必须有所区别。至于第三手资料那就不在考虑中了,那是给普通的读者们看的,对研究历史没有什么价值。虽然我并不准备研究历史,但是这套书还是给我很多启示,仅仅翻了一遍,就知道了哪些资料才是第一手资料,比如关于印度古代公元500年以前这段历史中,一手资料包括《魔奴法典》、《摩苛婆罗多》、《佛所行赞》等资料,看看我的书架中有没有这些资料,这第一手资料往往可读性并不强,但是作为资料却非常重要,类似的还有《古兰经》《旧约》《伊利亚特》《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理想国》《十日谈》《论语》等等,这些都是经典文献,虽然我们可能不去读,但是应该作为一种重要的收藏,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料,当我们查找的时候就有用了。

    从这本书中发现了另一种看历史的方式,那就是从资料入手来观察历史,这样就会发现,其实历史并非那么实在那么具体那么准确,很多历史事实往往都是建立在这些本身就挺值得怀疑的第一手资料上面。其实研究历史,仅仅是根据这些资料,尤其是第一手资料来对历史进行摸索、推测、猜想,其实和盲人摸象没什么区别,当然盲人摸象也都是有所依据的,并非凭空想象,所以当出现一些新的第一手资料以后,很多历史都会被改写,里面就是这个原因。其实历史的研究说白了,就是你占有第一手资料的过程。你只有占有了资料你才有发言权。

    当你了解了这一点以后,你再看待历史,就会有很多不一样的看法,你就不再盲从那些专家和学者,甚至开始了自己的合理推测。这样你看待历史就提升了一步。

    这些资料本身也挺有趣的,如果不是放到这本书里面,我们即使书架中有这些书,也很难去看,比如《魔奴法典》我也有,可是真的看不进去,也看不懂,但是在这套《世界文明史》中,把这种一手资料中最重要最关健的一些段落给集中起来,让你看一本书,等于看了几十本书,的确受益匪浅。

    书的后面还列出了很多视觉资料,有大量的彩色图片和地图,其中很多都是第一次看到,的确很值得收藏。

  •   读这套书其实微微有点伤感,因为上下两本都有了,所以放在一块比对的时候,装帧设计印刷都没有什么问题,唯独是目录的设计让我忍不住慨叹时光流逝什么的,老的严肃型著作,如果要分册的话,一般所有内容的目录都在第一册上,所以你要是单买后面的册,想要通过目录浏览就成了不可能的事,其实这并不好,有的人会觉得是奸商赚钱倍儿缺德,这样就强迫人全买回来。只是已经习惯此类型书目录的设计,所以翻开看到目录分别在两本书上总有点觉得不舒服,当然因为这点事不买这套书也属“深井冰”行为。
    《世界文明史》出到了第四版,我却孤陋寡闻的才知道,而且和很多同事知道这居然是教材,关于这点的争论主要分为“究竟是谁编写”和“编写动机(做啥用)”两块,有的人毫不犹豫的买了称:人大的社会科学书籍质量一向有保证。言下之意会叫人理解成这是人大组织编写的,买回来书后才会发现是美国几所久负盛名的大学教授们合作编写的教材,人大出版社翻译过来的,前言里交代的十分明白,执笔者们非常认真的交代了这个版本和此前相比四个比较大的改动方面以及使用该书作为教材时的注意事项。作者们的谦逊姿态很令人动容,自称这本书仅可作为导论,并将章节划分、结构、历史资料选择等对于很多教材来说等于是“独门秘籍”的东西都说出来了。啧啧,这才是大师风范啊:才不怕你知道呢,你知道了也学不会,所以你是你,我是我(怎么给我一说好可恨)
    仔细读,要我说出什么话来吹捧教材也不现实,因为在天朝凡是认真对待自己工作的教师十之八九都不会喜欢教科书,胡编乱造太多简直把老师学生都当傻子。美国的教材读多了主要还是让我们感到材料的选择上说虽然有着人性无法避免的好恶,但只要选进来了,出因为篇幅外,绝不会做什么别有用心的修改,哪怕对自己不利对论敌有益,还有就是在问题的选择上,天朝基本上都是程序性问题,美国则较多策略性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独立的探索,广泛的搜集资料,如何与同学朋友进行团队协作甚至向所及范围的其他人请求帮助,注重对精神对价值观的培养,读过大学的都知道,我们的学制和环境有问题,大学本该是只是开花结果的阶段却让学生放羊,美国的正规大学要是不勤奋刻苦动真格不让你毕业,用人单位也绝不迷信学历和毕业院校,这种不盲从权威的意识贯穿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中,是以教学与教育齐头并进共同成功。
    说了那么多,咱们来分享点迷信活跃一下气氛,在书的第9章《蒙古人、突厥人和中东地区》中提到了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著名的奥斯曼帝国塞尔柱王朝的政治军事首领)在发动对君士坦丁堡最后总攻前做的动员讲话,军事动员这类演说熟读历史的人都知道古代就是鼓动大伙:只要打进去,钱啊、粮啊、娘们啊大大的有。现代就是拯救其他国家的人民兄弟于水火之中是咱们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怎么假大空就怎么弄。人家奥斯曼帝国的老大虽说是二世祖,但霸气到处漏,细读之后其中一条登时噎住了我——接下来我想说…这些女子,显然都是为你们这样的英雄准备的…你们也可以拥有小男孩,很多、很俊俏,而且都是贵族出身——我去,国王统治您真重口味,那会子才公元十五世纪呢,人类果然是啥都在倒退啊……
  •   这套《世界文明史》跟其他的世界文明史方面的书籍有较大的差别。一般的此类书籍大都是叙述史实为主,读者读到的多是历史学者对史实的评价。而这本书的特别之处是读者可以读到大量的第一手的资料,这在其他通史类的书籍中是比较少见的。
    这套书的章节是根据不同的文明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域的发展情况来安排的。整套书共分26章,差不多每一章的结构都是相同的。先是这一章的梗概介绍,把这一章涉及的历史时期的主题和问题简要罗列出来。接下是一幅时间线索图,这非常不错,把本章主要的事件、人物和发明的发展情况是简要的勾勒出来了。给读者一个很直观的很清晰的印象。接下来就是这套书的主体内容: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第一手资料,它们大都是事件的亲历者的记录或者是那时候的一些法律文件或者是那时候的一些文学作品(例如诗歌),每一章的第一手资料中包括了若干个材料,每一个材料通常篇幅不会很长,短的一二页,长的也不过三四页。每一个材料前,都有简要的评述,介绍这个材料的性质以及出现的历史背景和主要谈论的主题或是问题。简要评述后面通常有一个思考题,让读者带者问题去读那些第一手的材料。这些材料前的简要评述和思考题也算是作者对读者的一些阅读提示,从中也反映出作者选取这些材料时候的价值倾向。第一手资料后面是第二手资料,第二手资料主要是现当代的历史学者的一些历史研究成果,主要是对第一手资料的解释或是对当时历史事件的看法和评价。第二手资料的架构和第一手资料是相同的,第二手资料包括若干个材料,每个材料篇幅不大,每一个材料前都有简要的评述和思考题。整个章的结尾的处,作者也会出一些思考性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作者希望读者能把这个章的主题串起来,对这一章的内容有一个提纲挈领的认识。
    除了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以后,在书的每个章中还有另一类资料——“视觉资料”,这是一个在我看来的很大的创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其他此类书籍中比较少见,有些通史类书籍会在书中增加一些图片以增强阅读性,但像这套书这样大量的使用还是比较不多的。这些“视觉资料”,包括的范围很广,有绘画、地图、雕塑、陶瓷、建筑、纪念牌、照片等等。这些视觉资料可以给读者别样的历史信息,一些是文字材料无法提供,具有特殊的价值。
    顺便提及一下,这本书的目录中还有一个“主题分类目录”,我觉得这个目录的编辑很有意义,可以给读者在使用上带有一些方便。一些对主题历史研究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在这个目录的帮助下很快找到相关资料。
    相关第一手资料的选取问题,一些读者也提出了一些意见。特别是关于中国的那一部分,因为作为中文的读者,对于中国历史总是比较熟悉的。比如在介绍中国的道家作品时,只是介绍了两个民间传说,而没有涉及《道德经》和庄子的作品,的确是不够妥当的。至于其他第一手资料的选取是否合适的问题,这只能说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
    这套书中选取的史料的涉及面是比较大的,它的史料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可惜由于篇幅所限,选取的内容比较单薄一些,如果读者要对相关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也是需要进一步阅读更多的相关材料。
    作为这样一套编写体例比较特别的书籍,我觉得也是很有推介价值,值得广大读者阅读一下的。
  •   世界文明史我从图书馆借出阅读过,真是一本好书,借读后觉得有必要自己买下仔细、认真阅读。编者不带自己的观点,把几千年世界人类的发展史真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自己去了解、自己去感悟。
  •   喜欢书中每一个章节所展现出的“第一手材料”,“视觉材料”,“第二手材料”。很有启发和意义
  •   经典书籍,值得推荐,是文明的发展路线图
  •   需要细心研读
  •   估计是一本外国的教材
  •   good,anew
  •   学习世界史的好书
  •   简练精髓
  •   后来又出了精装 感觉更方便些。而且精装看上去更大气。应该简装本精装本同时推出啊。以避免重复购买
  •   厚厚的很值
  •   内容详实,印刷质量不错
  •   本书从公园前3000多年西南亚与东北非地区的早期文明写到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纵横近6000年,讲述其中的文明故事。通过本书有机会让我对世界文明史有相对全面的了解,也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解决当下遇到问题,是本很值得一读的书。

    像写作需要力道一样(写书的作者可以形容为力大无穷了),读书也需要力道。本书就是需要耐心与时间来阅读的书(我断断续续读了1个多月),读会收益确实很多。

    书的体例和写法都比较新颖,首先是一手资料,之后是二手资料,在上下册的附录部分又有以彩色图片为主的视觉资料(读起来很生动);同时书还有两版目录,正常按章节(时间)延伸的目录之外,还有按主题分类的目录(方便查找)分为跨文化交流、经济活动、地理与环境、政府与政治、帝国扩张与殖民、宗教、社会生活与社会结构、思想与文化、战争、女等,对哪个专题有兴趣可以直接深入。让读者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感觉。

    很多事情追根溯源才能有更深入的理解。比如书中提到的日本“武士道”,最早叫“士道”。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日本的山鹿素行把儒家文化与当时的情况做了很好的结合。在德川幕府统治时有段和平岁月,此时武士就变得无所事事。山鹿素行很担心,因此给武士塑造了一个新身份,而他的著作融合了儒的演说和日本的封建传统,被认为是武士道(武士的行为准则)的开端。山鹿素行的著作还标志着,当时的武士地位正在从军事贵族走向政府官僚和政治文化官员,他的著作叫《士道》(The Way of the Samurai),书里记录了武士道精神的最初观点。书里还引了一段《士道》里的原文。

    诸如以上的精彩点滴书还有很多,值得认真看看。

    提到伊拉克战争时,书里的观点很客观。战争的官方原因是——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非主要原因(其实后来证明了,木有。这战争也给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一个准确的现代版解释)。真正的原因是,美国要在中东重建期影响力支柱。美国民众可能意识 到了这一点,但美国政府并没有这样告诉他们。他们也没有被告知,建立这个新支柱将需要很多年。他们被误导性地而且过于简单地被告知:这是为了打击恐怖主义,并捣毁伊拉克用来攻击美国和以色列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很多时间多时间,真正的原因和实际的无意相差很多,做了的不能说是为什么或者语焉不详。

    前方里作者所想达到的三个目的,在我看来一一完成了。三个目的分别是:告诉大家历史学家用于撰写历史的资料多种多样,不仅包括一手文献资料,而且还包括 二手资料与视觉资料;行业简洁,资料都说到点子上;全书便于读者理解。

    在此要特别感谢出版社,能沉住气完成本书的浩大翻译工程。要知道当下这样的好书越来越少了!
  •   落潇/文

    《世界文明史》,初闻此名,我内心非常的激动。我喜欢历史,从充满梦想的少年开始,直到初中生活的末了。西方历史的斑斓和美妙,欧洲小国的战争与和平,文艺复兴与破灭,国王的兴盛与断头台,像电影的画面,从容消失在历史的长河。
    然而,在《世界文明史》中,我们不能只从故事入手,去了解文明的起源,而是跟随作者,从资料入手,去分析古代发生在各地的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尼罗河畔的认为文明,地中海的希腊文明,印度河的印度文明等等,像一条有一条文明的主线,等待后人去发现和学习,所有的文明相互交错,貌似在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绿色星球中举行的一场盛宴。
    当信仰走进我的生活,当亚伯拉罕走进我的脑海,当西方的文明开始影响我们东方人的观念,我们才如梦初醒,这场文化的盛宴,让我们现代人的文明捉襟见肘,难掩现代人的悲哀。《世界文明史》让我感到诧异,你不会想到1500年前的加纳,其统治者国王竟然是选举产生,你更不会想到这些国家的统治权不会被前任国王的朋友、亲戚或子女继承,因为他们就不是世袭制或分封制的国家。相反,在今天的非洲,战争不断,政权更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上个世纪的前半期,一场席卷整个地球的世界大战将人类推向毁灭的边缘,生命遭到扼杀,文明遭到摧残;在世界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当我们酒足饭饱之余,我们的精神空间又显得苍白无力,社会的文明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慢慢的欣赏这场文明的盛宴,不断咀嚼世界文明的成果,一幅画面总是萦绕在脑海:曾经的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后,被上帝安排在旷野四十年,每天的食物都是吗哪,每天都可以吃饱,而且也不缺少营养,但是他们依然会向上帝抱怨。我顿悟:贫穷不是文明缺失的根本原因,因为远古的非洲已经创下政治的文明;富裕不是文明发达的根本条件,因为经济越来越好的今天,我们的思想在不断的被挖空。
    文明的盛宴,有你有我,从现在开始摆脱悲哀,前方的文明依然在向我们招手。

    2011-11-30
  •   我们都知道洪水和诺亚方舟的故事,这个故事源于《圣经》,但是,你是否知道,这更源于公元前2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伟大史诗《吉尔伽美什》。那么,你是否知道神灵的本质以及神灵与人的关系?
    这是一本《世界文明史》,与许多专业的学术著作不同,里面几乎没有作者自己的观点,几乎没有作者的臆想和推断,而是许多第一手的历史资料,涉及到特定历史时期的事件时,使用的又是这方面的权威专家的研究成果。可以说,这只是一本“非专业著作”,不过,其值得让人一读的也正是因为其“非专业”,没有武断的评介,只是引领读者进行一次次穿越,把对世界文明史的探索乐趣交给了读者,让大家能够用所看到的一鳞半爪,恢复一条龙出来。
    说来,这挺符合太史公的“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积累丰富的资料),略考其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这应该也是是著史者最应该下的功夫了,只是现在不少史学家往往只是凭借一点点史实自己臆想编造,而且随意下结论,引读者入迷途,害人非浅。
    从书中,你可以读到古罗马一位官员关于日常生活的记述,你可以读到一战幸存都关于残酷战争的描述,你可以看到宗教演进的一幕幕真实的记载。作者还算理性,没有过多地进行美化。
    读到公元前18世纪时的《汉谟拉比法典》,看到诸如“如果一位自由民抢动别人而被人抓住,那么他将被处死”;“如果一个儿子殴打他的父亲,他的手将被砍掉”这些现在看来不可思议的法律,让人不得不深思。
    读到一战时一位幸存者关于惨烈战争的真实记录,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并不太远的过去。才100年,这场大浩动给了人类什么遗产?
    阅读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个冒险,让自己去挑战自己,挑战自己过去的所有认识和成见。
    当然,并不是说这本书非常完美,其中,许多史料的遴选仍觉欠妥。许多史料的选择并不是特别具有代表性,有的重大历史事件没有相应的体现。比如,关于中国(公元500年以前),选取的关于道家作品的介绍,没有《道德经》,而是选的两个民间故事传说,况且,这些传说又不是发生在公元前500年的事件,所以不能不说是很大的失误。
  •   还没看,但愿如评价的好
  •   虽然要顾大的路线,个人觉得没有把一些地区最重要最有特点的事件体现出来,,毕竟只是两本书的篇幅,可以理解,整体一般吧
  •   包装完好,书的质量也很好。
  •   内容很好,彩图很棒。和传统不同的都史方法。
  •     本书从公园前3000多年西南亚与东北非地区的早期文明写到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纵横近6000年,讲述其中的文明故事。通过本书有机会让我对世界文明史有相对全面的了解,也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解决当下遇到问题,是本很值得一读的书。
      
      像写作需要力道一样(写书的作者可以形容为力大无穷了),读书也需要力道。本书就是需要耐心与时间来阅读的书(我断断续续读了1个多月),读会收益确实很多。
      
      书的体例和写法都比较新颖,首先是一手资料,之后是二手资料,在上下册的附录部分又有以彩色图片为主的视觉资料(读起来很生动);同时书还有两版目录,正常按章节(时间)延伸的目录之外,还有按主题分类的目录(方便查找)分为跨文化交流、经济活动、地理与环境、政府与政治、帝国扩张与殖民、宗教、社会生活与社会结构、思想与文化、战争、女等,对哪个专题有兴趣可以直接深入。让读者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感觉。
      
      很多事情追根溯源才能有更深入的理解。比如书中提到的日本“武士道”,最早叫“士道”。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日本的山鹿素行把儒家文化与当时的情况做了很好的结合。在德川幕府统治时有段和平岁月,此时武士就变得无所事事。山鹿素行很担心,因此给武士塑造了一个新身份,而他的著作融合了儒的演说和日本的封建传统,被认为是武士道(武士的行为准则)的开端。山鹿素行的著作还标志着,当时的武士地位正在从军事贵族走向政府官僚和政治文化官员,他的著作叫《士道》(The Way of the Samurai),书里记录了武士道精神的最初观点。书里还引了一段《士道》里的原文。
      
      诸如以上的精彩点滴书还有很多,值得认真看看。
      
      提到伊拉克战争时,书里的观点很客观。战争的官方原因是——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非主要原因(其实后来证明了,木有。这战争也给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一个准确的现代版解释)。真正的原因是,美国要在中东重建期影响力支柱。美国民众可能意识 到了这一点,但美国政府并没有这样告诉他们。他们也没有被告知,建立这个新支柱将需要很多年。他们被误导性地而且过于简单地被告知:这是为了打击恐怖主义,并捣毁伊拉克用来攻击美国和以色列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很多时间多时间,真正的原因和实际的无意相差很多,做了的不能说是为什么或者语焉不详。
      
      前方里作者所想达到的三个目的,在我看来一一完成了。三个目的分别是:告诉大家历史学家用于撰写历史的资料多种多样,不仅包括一手文献资料,而且还包括 二手资料与视觉资料;行业简洁,资料都说到点子上;全书便于读者理解。
      
      在此要特别感谢出版社,能沉住气完成本书的浩大翻译工程。要知道当下这样的好书越来越少了!
      
  •     
       《世界文明史》,初闻此名,我内心非常的激动。我喜欢历史,从充满梦想的少年开始,直到初中生活的末了。西方历史的斑斓和美妙,欧洲小国的战争与和平,文艺复兴与破灭,国王的兴盛与断头台,像电影的画面,从容消失在历史的长河。
       然而,在《世界文明史》中,我们不能只从故事入手,去了解文明的起源,而是跟随作者,从资料入手,去分析古代发生在各地的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尼罗河畔的认为文明,地中海的希腊文明,印度河的印度文明等等,像一条有一条文明的主线,等待后人去发现和学习,所有的文明相互交错,貌似在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绿色星球中举行的一场盛宴。
       当信仰走进我的生活,当亚伯拉罕走进我的脑海,当西方的文明开始影响我们东方人的观念,我们才如梦初醒,这场文化的盛宴,让我们现代人的文明捉襟见肘,难掩现代人的悲哀。《世界文明史》让我感到诧异,你不会想到1500年前的加纳,其统治者国王竟然是选举产生,你更不会想到这些国家的统治权不会被前任国王的朋友、亲戚或子女继承,因为他们就不是世袭制或分封制的国家。相反,在今天的非洲,战争不断,政权更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上个世纪的前半期,一场席卷整个地球的世界大战将人类推向毁灭的边缘,生命遭到扼杀,文明遭到摧残;在世界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当我们酒足饭饱之余,我们的精神空间又显得苍白无力,社会的文明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慢慢的欣赏这场文明的盛宴,不断咀嚼世界文明的成果,一幅画面总是萦绕在脑海:曾经的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后,被上帝安排在旷野四十年,每天的食物都是吗哪,每天都可以吃饱,而且也不缺少营养,但是他们依然会向上帝抱怨。我顿悟:贫穷不是文明缺失的根本原因,因为远古的非洲已经创下政治的文明;富裕不是文明发达的根本条件,因为经济越来越好的今天,我们的思想在不断的被挖空。
      文明的盛宴,有你有我,从现在开始摆脱悲哀,前方的文明依然在向我们招手。
      
      2011-11-30
      
      
  •     这本第四版的书很适合学术研究,特别是对历史感兴趣的.书的构造和编排很适合学院派研究.它带领我们去探索世界文明的精神,社会,政治,宗教,女性和战争等各个方面,并通过一手资料,二手资料和三手资料等方面来引导我们去发现世界各个区域的文明的发展轨迹.
      
      虽然有别于一般的历史教课书的总结式论述,这本书只是通过选择而比较典型的一手资料从而来证明各个区域的文明进步,而我们往往可以从中管中窥豹的看到各个时代的发展特征和代表性的历史事件.
      
      世界各国是如何从野蛮的状态开始步入文明?最初的文明如何形成的呢?下面是几个典型的方式:
      
      1.两河流域的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最早文明发源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因为有肥沃的土壤所建立起来的城市,有权力的君主和僧侣阶层,同时都信奉无所不能的神灵.所以苏美尓文明就在这城市的发展中诞生了.通过第一手资料《汉谟拉法比法典》就可以看到当时的严酷的巴比伦法律和其统治下的人民生活.同时从《旧约.创世纪》和《旧约.出埃及记》也可以看到埃及文明的精神支柱.
      2.印度, 是通过婆罗门教来规划建立了新的社会秩序,人被划分成四个种姓:婆罗门(祭司),吠舍(商农等平民),刹帝利(武士),首陀罗(奴隶).这个世袭恩制度禁止不同种姓之间通婚.并且在《摩奴法典》严格规定了婚姻和性行为.而在公元6世纪后,在婆罗门教基础上出现了印度教.也诞生了印度最伟大的统治者孔雀王朝的阿育王.
      3.中国,是通过儒家,道家等宗教信仰来规范社会秩序并在封建君主制和战争下改朝换代 .
      4.希腊和古罗马都是通过建立城市和传播基督教来稳固政治,其中最大的代表是斯巴达和雅典的城邦.
      5.阿拉伯文明是通过传播伊斯兰教的《古兰经》来统治人民.
      
      
      而这本书中让我最称赞的地方在于几乎每个地域的文明中都提到了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女性的地位和对其女性文明的研究.
      
      在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中我们了解到男性是处于一种“从属”地位,女性主宰着生活和劳动的大部分,那与压迫和控制无关,而是在当时的特殊地理环境下所自然而然形成的社会关系.但是社会是变化的,在不同的社会背景条件下和生存环境变迁中,男性和女性的分工与合作也是变化的,正如一句古话:劳动人民无贵贱,劳动都是伟大的,不过劳动也是分工的,只是分工不同.男性与女性是站在人类文明的性别基础上的文明研究,我们无法抛开性别,抛开生理的差别,抛开经济,抛开社会的相互制约的条件或是规律来单纯的介绍女性文明.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社会的生活中相对的处于凸显地位,我们肯定的是,他们她们都是生活的主体,社会的向导,分工不同,各尽所能,没有压迫与歧视,生活中看似“不公平”的现象,实际上是相克相生的,都在遵循存在与发生发展的轨迹。我们可能会看到在将来,女性和男性做着相同的工作,拥有相同的头衔,达到所谓的男女平等,甚至于“超过”男性占据社会的二分之一或是四分之三.所以关于女性地位的介绍有利于我们分析女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而探讨女性文明是发现了女性在文明发展的独特地位.
      
      1.中东的女性,因为军国主义和重商主义的盛行,所以中东的妇女在父权制的压迫下,失去了地位.
      2.印度的女性,因为在世袭种姓制的存在,所以就只需要忠诚和服从就可以了.
      3.中国的女性,在古代也是处于从属地位.因为儒家认为社会椒建立在父子,君臣,夫妻,兄弟和朋友这5组从属关系上.
      4.希腊的女性是被虐待的对象.因为在希腊有奴隶制,女人,外国人和奴隶都是地位低下的人.
      5.罗马的女性在政治,法律和社会等方面受到束缚,她们主要是通过影响家庭成员来影响男性主宰的社会.
      6.日本的女性早期在政治和社会种扮演重要角色,但后来儒教影响下,地位降低,很少从政.
      7.蒙古的女性在经济方面的作用很重要,而且也在军事,社会上担当重要职位,地位和待遇高.
      8.欧洲的女性在中世纪却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财产获得经济独立,也可以获得更多的财产继承权.
      
  •   先伸爪支持~
  •   .谢谢
  •   很棒的提炼:各国古代的女性地位~~~希望女性可以越来越独立、智慧、勇敢、担当~~!!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