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美)丹尼斯·舍曼//A·汤姆·格伦费尔德//杰拉尔德·马科维茨//戴维·罗斯纳//琳达·海伍德|译者:李义天//黄慧//阮淑俊//王娜 页数:66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生活是多样的。历史(尤其是世界历史)作为一种绵长的生活时空,更是把这种多样性在最大范围内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因此,一部“世界文明史”的编撰,必定要呈现世界各地的生活场景,必定要将人类历史“看作是在地球的各个地方此消彼长的过程”。历史的事实和记载已经表明,地理条件的差异和生活环境的不同,使得分散在全球的生活群体发展出各自的生产方式、组织类型和思想观念。即便这些因素会随着交往的扩大而彼此互动,乃至构成共识与交集,但这种互动和交集仍是生活多样性的结果,甚至还会因为这种近距离的接触而使其多样性变得愈发明显。
在这部由西方学者编撰的《世界文明吏》中,我们既能看到西方的历史,也能看到非西方的历史。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能读到大量关于西方与非西方之间互动的历史。
本书的最大特征就在于,它所给出的只是历吏记载的材料、历史研究的范例并辅以一定的提示,而不是任何结论。编者的主要目的,似乎是希望通过上述历史证据和历史线索的引导,来培养读者的历史研究能力。让读者在开放、繁杂的历史记载面前锻炼成为一个“熟练的侦探”,去“发现前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以及这些想法和做法背后的理由与原因,并将这些信息整合成一个有时间顺序的记录”。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丹尼斯·舍曼(Dennis Sherman) (英国)A·汤姆·哥伦费尔德(A. Tom Grunfeld) (英国)杰拉尔德·马克维茨(Gerald Markowitz) 等 译者:李义天 黄慧 阮淑俊 等丹尼斯·舍曼(Dennis Sherman),是纽约市立大学约翰·杰伊学院的历史学教授。他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读完学士(1962)与硕士(1965)后,在密歇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70)。曾得到福特基金会(1968-1969,1969-1970)、经济史研究学会(1971-1972)以及国家人文科学基金(1973-1976)的奖励和资助。A·汤姆·格伦费尔德(A. Tom Grunfeld),是纽约州立大学帝国学院的历史学教授,曾荣获纽约州立大学“杰出教学教授”的荣誉称号。他在纽约州立大学的奥尔德韦斯特伯里学院获得学士学位(1972),在伦敦大学的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获得硕士学位(1973),在纽约大学读完博士(1985)。他曾获得多项学术交流和研究的基金资助。杰拉尔德·马科维茨(Gerald Markowitz),是纽约市立大学约翰·杰伊学院和研究生院的杰出教授,同时,他还是哥伦比亚大学梅尔曼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系的兼职教授。他和戴维·罗斯纳合著并出版了《欺骗和否认:工业污染的致命政治》(Deceit and Denial:The Deadly Politics of Industrial Pollution,2002)。马科维茨教授曾获得包括国家人文科学基金、国家科学基金等许多资助。他还是维塞蒂尔奖的获得者。
书籍目录
第13章 全球交往与文化冲突(1500--1700)
第一手资料
几内亚的发现与征服
非洲与欧洲:联盟的难题
《东方志》
日本的妇女与贫困
征服墨西哥:阿兹特克人的描述
布尔戈斯法:西班牙人对中南美地区的殖民统治
从荷兰到美洲:荷兰人的北美殖民史
南美之旅:拉丁美洲的等级制度与人种特征
第二手资料
欧洲的扩张
美洲的传染病与环境变化
中国明朝的穆斯林
中国对西方的反应
欧洲人抵达日本
欧洲的扩张对外部世界的影响
第14章 现代早期的欧洲(1500--1789)
第一手资料
因信称义
耶稣会章 程
英格兰君主的权力
英国议会的权利
关于邀请外国人的法令
第二手资料
什么是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中的妇女
我们失去的世界:现代早期的家庭
领主与农民
旧制度:理想与现实
第15章 亚洲(1500--1700)
第一手资料
《士道》
《女大学》
一位印度女性的声音
《莫卧儿帝国之旅》:印度的政治与社会
中国的乡村生活和政府
奥斯曼的社会秩序
第二手 资料
印度的婚姻、种姓和社会
《奥斯曼帝国及其继承者》
艰难的时代与明朝的灭亡
第16章 理性和运动的世界:西方的科学革命与启蒙运动(1600--1800)
第一手资料
《谈谈方法》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什么是启蒙?》
《科学、艺术和工艺百科全书》简介
《女权辩护》
《社会契约论》
第二手资料
伊斯兰科学与西方科学
女性和科学革命
启蒙时代
第17章 欧洲的革命、民族主义与国家(1789--1914)
第18章 西方的工业化、社会变革与文化(18世纪末至1914年)
第19章 美洲(18世纪中叶至1914年)
第20章 非洲(1800--1880)
第21章 亚洲(1700--1914)
第22章 帝国主义与新的全球争斗(1880--1914)
第23章 战争、革命与西方的独裁主义(1914--1945)
第24章 两次世界大战之问的亚洲和非洲
第25章 全球转型与超级大国的斗争:二战后的岁月(1945--1989)
第26章 今日世界与21世纪的开端
附录 视觉资料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与人们的惯常看法不同,1517年以后妇女在欧洲各社群、城镇和省份传播宗教改革观念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她们在家里扮演着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因此常常不仅会给欧洲的贵族家庭,也会给城市的普通家庭带来早期的宗教改革思想。英国神学家理查德·胡克(Richard Hooker,约15531600)就颇具代表性地解释了妇女在宗教改革运动中的突出贡献。他认为这是她们的“天性”使然,因为她们“感情强烈”,没有运用她们的理智或能力去有意识地做出选择。同样,天主教的辩论家也认为,是妇女们的不成熟及其脆弱的“天性”使她们未能对新教的教义提出质疑。妇女们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这不应当令我们感到惊讶。因为在支持先前的异教徒时,她们就已经发挥过同样重要的作用。那些异教徒对既有的秩序提出挑战,有时也会对性别之间的等级关系提出挑战。中世纪很多的反对教权运动在夸扬世俗男性的美德时,也不乏对世俗女性的赞美。……因为宗教改革跟以前的宗教运动一样,它所传达的信息意味着社会等级的一次松动,所以它对妇女有着特别的吸引力。通过强调个体与上帝之间、与自身行为责任之间的个人联系,宗教改革肯定了每个人都有通过阅读《圣经》文本发现真理的能力。因此,它为世俗的男女信徒提供了更为重要的角色地位,远远超过罗马天主教。……然而,宗教改革并没有在根本上改变女性的社会地位,改革者也从来没打算这么做。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号召男女信徒都来阅读《圣经》,参与宗教仪式。但是阅读《圣经》却强化了圣徒保罗关于妇女心智脆弱且身负罪恶的观点。当宗教改革运动沿着世俗化的方向日趋激进时——巴黎西南部的新教教会就曾发生过这种情况,而在茨维考①也有妇女聚集在一起讨论“非基督教事物”——路德和加尔文这些改革者因为害怕而后退了。同路德教派相比,改革者队伍中的激进分子和再洗礼教派则允许妇女在宗教生活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甚至允许她们布道。而更保守的新教徒则“劝诫再洗礼教派皈依基督教的正义”,指责他们,认为他们不应觉得“婚姻和卖淫是同一件事情”。
编辑推荐
《世界文明史(下册)(第4版)》读经典文献,穿越六千多年人类文明史。通识教育(genera1 education),或称博雅教育(1iberal education),近年来越来越被国人所重视。博雅教育最早源自古希腊。它教给人们运用理性思辨、探索真理、参与公共事务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一个“博雅人”,必具备批判心智(the mind that is able tocriticize),其受教育所学得的不是知识内容的效用性(utility),而是透过心智的发展与理性运作来脱离蒙蔽或修正褊狭观点,人的视野因此而开朗,心灵因得到解放而自由。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