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高培勇,崔军 编著 页数:385
内容概要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3版)》包括公共部门经济学基础理论;公共支出理论;公共收入理论;公共部门宏观经济理论等内容。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3版)》按结构分5篇18章:
第一篇包括1——4章,侧重于公共部门经济活动一般原理的阐释。第1章讨论市场和政府的关系;第2、3、4章分别讨论了公共部门经济领域的三个重要理论范畴:外部效应、公共物品和公共选择。
第二篇包括5——7章,侧重于公共支出理论以及相关制度的阐释。第5章讨论的是公共支出的分类及其经济影响;第6章重点考察公共支出的增长趋势,以描述有关公共支出增长模型为线索,阐释了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种种因素。第7章是对公共部门预算决策效率的分析,主要介绍了进行公共部门预算决策效益分析的两种方法:机会成本分和成本一效益分析。
第三篇包括8——13章,侧重于阐释公共收入理论及其制度结构。第8章概括讨论了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先后进入考察视野的有税收、公债、政府引致的通货膨胀、对政府的捐赠、使用费和规费。9——13章则着力于对税收理论及其制度结构的阐释。
第四篇包括14——16章,侧重于阐释公共部门宏观经济理论。第14章以公债管理和宏观经济调控作为标题,介绍关于公债的一般理论观点。第15、16章则转入对财政政策以及作为其理论基础的财政乘数的讨论。
第五篇包括17、18章,侧重于阐释政府间财政关系理论。第17章研究的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第18章考察的是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主要介绍了政府转移支付的基本理论、世界各国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书籍目录
第1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基础理论
第1章 市场与政府
1.1 资源配置的效率
1.2 市场失灵与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
1.3 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本章阅读书目
第2章 外部效应理论
2.1 外部效应的分类
2.2 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2.3 外部效应的内在化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本章阅读书目
第3章 公共物品理论
3.1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
3.2 纯粹公共物品
3.3 林达尔均衡和免费搭车者
3.4 混合物品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本章阅读书目
第4章 公共选择理论
4.1 简单多数规则
4.2 简单多数规则下投票结果的惟一性和循环性
4.3 投票交易
4.4 政治行为和分析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本章阅读书目
第2篇 公共支出理论
第5章 公共支出的分类及其经济影响
5.1 公共支出的分类
5.2 消耗性支出的经济影响
5.3 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影响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本章阅读书目
第6章 公共支出增长及其经济分析
第7章 公共部门预算决策效益分析
第3篇 公共收入理论
第8章 公共收入概论
第9章 税收原则理论
第10章 税种分类与税制结构
第11章 税收制度
第12章 税收效应分析
第13章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第4篇 公共部门宏观经济理论
第14章 公债管理与宏观经济调控
第15章 财政乘数与经济均衡
第16章 财政政策
第5篇 政府间财政关系理论
第17章 财政分权管理体制
第18章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比如,假定在Q,的产量水平上,MSB-2元,MSC-1元。如果消费者为购买一条面包而付出了2元,则其境况并不因此而较前变坏。这是因为,这个消费者的社会边际效益是2元。如果生产者出售每条面包可以从购买者手中获取2元,其境况就会因此而较前变好。这是因为,这个生产者的社会边际成本只是1元。这就表明,10 000条面包的产量不是最佳产量,生产者在这个产量水平上可以在不使任何消费者境况变坏的条件下,通过生产更多的面包而使自己的境况变好。同样,在10 000条面包的产量水平上,如果消费者为获得一条面包所付出的货币数额为1元,其境况就会因此而较前变好。这是因为,他为获得一条面包而实际付出的货币额小于其愿意付出的货币最高额。如果生产者出售一条面包所得到的货币数额为1元,则其境况并不会因此而较前变坏。这是因为,他的边际成本已经得到了补偿。所以,在社会边际效益大于社会边际成本的条件下,至少会有一个消费者可以在不使面包生产者境况变坏的同时,使自己的境况较前变好。易于看出,只要某种物品的社会边际效益大于其社会边际成本,至少有一人会随该种物品产量的增加而使自己的境况较前变好,同时又不会使其他任何人的境况较前变坏。可以用净边际效益(marginal net benefit,MNB)来表示一种物品的社会边际效益与其社会边际成本之间的差额。于是,可以据此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只要一种物品的净边际效益是正数,将更多的资源配置在这种物品的生产上,便会获得追加的效益。进一步推理,为了使某种物品的效益最大化,该种物品产量的增加应当持续到这样一点上,即其社会边际效益等于社会边际成本,或其净边际效益为0。如果该种物品的产量超过了这一点,其社会边际成本就会大于社会边际效益,从而其净边际效益就会为负数。这表明,用于该种物品生产的资源的追加,反而减少了该种物品的效益。
编辑推荐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3版)》: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