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闾丘露薇 页数:233 字数:20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序从记述到思考终于发现写书是太辛苦的事情了,之前却一点也不觉得。好朋友夸奖我说,恭喜你,有进步了。我明白她的意思,因为之前出版的书,速度一直是让大家觉得惊奇的地方。关于阿富汗的采访手记,只用了十天的时间,而关于伊拉克的那本,也就是花了一个月。不过结果是,好朋友到现在才很认真地对我说:你真的要好好地写一本书了。一本书之所以称为好书,是当你看完之后,以后还会经常想到拿出来看看,你之前给我的那几本,看完之后,我再也没有看过。好好写,说不定能够成为一本教材。感谢好朋友在多年之后,终于讲出了心里话,其实这正是我所想的。人总是需要进步,之前的书之所以写得快,那是因为只是停留在记述的层面,正面描述,确实是采访手记;负面描述,摆脱不了流水账的本质。只不过,因为记者这份职业的关系,因此去到了绝大部分人都去不了的地方,也因为这样,这些记述下来的细节,才有了特别的意义。但是,作为一个记者,总是要从记述的层面向前发展的,这也是我自己在多年前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当2003年被戴上了“战地玫瑰”的称号之后,我已经很多次告诉采访我的同行,我希望有一天,人们认识我,不再是因为我的勇敢,而是因为我的专业,以及我对事件的观察,最终分享我的观点。这是一个漫长而且很艰难的过程,因为记者职业要求,在报道的时候,不应该加上自己的观点,要尽量保持中立,我所能够做的,就是在报道的时候,选择独到的角度,让自己从单纯的记述当中能够提升到观察的层面。观察和记述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利用自己的职业积累,迅速发现新闻里面最重要的那些点,也能够体现出自己新闻报道的独到一面。从2005年开始,因为被邀请的关系写起了博客,结果一发不可收拾,除了因为博客的互动性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发现,文字可以帮助自己锻炼思考的方式,而这些年来,博客也好、专栏也好,坚持的经验告诉我,原来文字是可以进步的,思辨能力也是可以进步的。而要取得这些进步,除了努力,更重要的是沉淀。这一点,要感谢我的家人,因为是他逼着我花上一年的时间,放下自己的工作,回到校园。事实上,那个时候的自己,也正是处于一种毫无方向感的境地,手头的工作,尽管自己很努力,但是做得再好,也只能够这样了。很显然,那时的我缺乏了再向前走的能力。这是让人觉得焦虑的事情,因为感觉工作缺乏挑战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一个人正在原地踏步。同样回看自己那段时间的文字,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虽然可以看到努力思考的影子,但是却找不到自己明确的合理的观点。然而光是回到校园还是远远不足够的,学习思考,是一个不能够中断的过程,而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我同时学习用文字清晰表达自己的这种思考;也尝试在自己的工作中,用思辨的方式来报道新闻。当然,这是向外掏空自己的一面,而另一面,阅读则是必不可少的。在校园的一年所阅读的书籍,可能是过去十多年记者生涯中所看的书籍的好几倍,也算是弥补自己在过去十多年停留在事物表面的投机取巧。而现在,同样是在家人的监督和示范下,虽然我又回到了可以不看书的环境,但依然能够保持这个习惯。书看得越多,越对书有了要求,也因为这样的原因,对于写书也有了新的看法。这些年来,透过博客表达自己,最重要的,是从网友的互动过程中,看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及角度,并且努力学习包容和接受这些不同。但是博客因为时效性的关系,思考是匆忙的,写作也是随意的,而书则不同了。因为这样,这本书写的时间颇长,虽然在里面,也有一些博客以及专栏上的文字,但是全部都经过了重新的思考,以及寻找表达的逻辑关系,最终形成自己所要表达的观点。这是一个蛮累的过程,因为要改掉自己习惯了的随意的文字表达方式,也就意味着,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不断地问自己,也被编辑不断地问,你到底要表达什么?对于我来说,这本书只是一个开始,是自己,从一个记述者,努力成为一个愿意思考的人。有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脑子好像一部快速转动的马达,我可以听到转动的声响。我甚至相信,如果有一天这种马达的声音听不到了,那自己的人生一定会变得死气沉沉,脑子会开始生锈,从而无法感悟生命的精彩,世界的多姿。这本书叫做《不分东西》,我是想尝试告诉大家,偏见是不分地域、种族的,偏见来自于对资讯掌握的多少,以及使用怎样的思维模式。很多时候,带着良好的出发点、善良的用心,同样会产生偏见,因为正是先入为主的立场,阻碍了个人用开放的心态去获取更多的资讯,甚至会对那些和自己的观点不符的看法产生抗拒,严重的,会质疑提出这些观点的人的用心。思维是一种乐趣,分享思维的结果,并且愿意因为互不认同而进行辩论,那样的乐趣会更多。但是我们要警惕,资讯缺乏往往导致偏见,而带着偏见的思考以及跟随而来辩论,往往会导致争吵甚至分成敌我。当思维变成一场战斗,辩论变成了武器,能否停下来反省自问一下,是不是因为,偏见距离自己太近?
内容概要
本书以2008年至2010年间发生的重点新闻事件入手,通过对新闻事件和新闻报道背景的还原和条分缕析,理性梳理从专业媒体到民间声音对新闻事件的不同解读,展现中国和世界在相互理解和沟通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与错位,以及这错位背后所折射的中国从政府到民间的思维范式。 闾丘露薇从新闻谈起,但不囿于新闻领域,更在书中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会,呼唤中国在经济崛起的过程中,培养更为宽容、开放、理性的大国心态,引导年轻一代用更包容、更多元的胸怀和视野来思考中国和世界,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合格公民。
作者简介
闾丘露薇,资深媒体人。复旦大学哲学学士,香港浸会大学大众传播硕士,美国哈佛大学尼曼学者。著作有《我已出发》、《行走中的玫瑰》。
书籍目录
序 从记述到思考第一部分 偏见的形成 1.偏见是怎样来的 2.左右之争 3.被滥用的民族主义 4.哈佛和中国学生 5.两个“奥巴马女郎” 6.“港漂”的内地学生 7.真相背后的真相 8.中国需要公共外交 9.如何向大众说“不” 10.做人不能太CNN 11.中国傲慢论 12.两个同而不同的错误第二部分 从记者到公民 13.在灾难面前 14.富士康,关注劳工本身 15.新闻民工 16.驻华记者 17.外国记者写中国 18.我是香港人 19.台湾媒体的政治选择 20.韩寒:一个公民的标本后记:媒体人的品格
章节摘录
01. 偏见是怎样来的?2009 年11 月,就在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中国期间,一名常驻北京的美国记者,在Twitter 上面用“fake white house reporter”,也就是“冒牌白宫记者”的用户名进行了实时的报道。当然,从这个标签就可以看出,这是用来和那些可能从来没有来过中国、坐在空军一号后面、记者专机里的真白宫记者们开的玩笑。这个假白宫记者的报告在Twitter 上面非常受欢迎,了解中国的老外们看后会心一笑,而对于不了解中国的老外们来说,这样的报道角度非常有趣—这种角度肯定不会出现在媒体的报道上面,即便是真白宫记者真的有这样的感触,但在新闻报道中也是看不到他们的个人感受的。以下内容便是摘自这位“冒牌白宫记者”的Tweet。我在他的每条Tweet 后面,写下自己看完之后的直接感受,其实是想尝试分辨一下,也思考一下,到底他是在嘲笑同行对中国的无知,还是想透过这种玩笑的方式,让我们看到,因为了解程度不一,对一个记者的报道以及他的观感会产生多大的差别。“冒牌白宫记者”的真实报道北京现在有星巴克和奢侈品商店了。在很多美国人的印象当中,中国甚至可能还停留在留长辫子的阶段,这不是开玩笑。贾樟柯就告诉过我,一次他在国外遇到一个外国人,对方说之所以来看他的电影,是为了看看中国人的辫子。而这名外国观众说这话的原因,到底是外国人对中国缺乏足够的信息,还是因为这个遥远国度自身拥有的神秘感?兰博基尼豪华轿车店门前有人骑着自行车运煤,北京对比好强烈!这完全是视觉冲击,一个让美国人看不懂的中国。因为即便在标志贫富差距的基尼指数排在全球第一位的美国,看到街头有流浪汉也不会让对方感到惊讶,但是看到人们依然使用相对比较原始的生活工具,则会让对方无法想象。我们的采访车一动也不动,我想是不是中国政府在试图钳制我们的新闻自由!这是初来乍到的西方媒体记者非常自然的反应。他们已经对这个国家有了一种固有的印象,即便是潜意识的,但在遇到一些出乎意料的情况时,就会反映出来。当然,更主要的是他们不了解北京,不知道北京的塞车之苦,而对于那些常驻北京的外国记者们来说,采访车一动不动,一定已经习以为常。采访车现在开向奥( 巴马)- 胡( 锦涛) 记者发布会现场。我迫不及待地从这边的车窗看真实的北京。幼稚?天真?不确定能否在人民大会堂里面发推(Twitter),听说在这些地方会有一个大防火墙。算得上一个专业记者,能够想到用自己的实践来确认传言是否真实。年轻人抛弃红卫兵制服,穿上了牛仔服,喝上了可口可乐(在主要大城市已有售)。看得出来,这名冒牌白宫记者看了不少关于中国的书籍,不过都是那些描写关于中国“文革”历史时期的书籍,不过也不能怪他。2007 年我在哈佛大学学习的时候,曾在学校的校报上发表过一篇文章,批评哈佛关于中国的研究重地:东亚研究中心,更多的是停留在对过去中国的研究,远远比不上商学院的那些教授,他们从经济的角度,反而让大家看到了今天的中国。他们宣布记者发布会“没有问答单元”。他们没听说过“宪法第一修正案”吗?很典型的价值冲突。对于美国记者来说,提问的自由是获得美国宪法保障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剥夺。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何在关于奥巴马访问中国的报道当中,没有一场提问的联合记者会在美国媒体上占据非常重要的篇幅。在我看来,这并不是故意的妖魔化,而是因为人们价值观的不同;而在美国媒体看来,奥巴马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坚持,是一种不称职的妥协。左将军炸鸡在哪里?自从蒙代尔选战(1984 年)以来,我就没这么饿过了!美国人对于中国菜的认识有限,尽管在美国有数不清的中国餐厅,但是食物却总是只集中在几个品种上,比如芙蓉蛋、宫保鸡丁、咕咾肉等。加上这些中餐馆的味道水平落差很大,其实很难说这些喜欢中国菜的美国人,到底是不是懂得中国菜。这也让那些真正享受过了中国地道美食的美国人很是觉得骄傲,因为他们吃过的才算是真正的Chinese food。我们等待的时候,人民大会堂肃静下来。我感觉到自我重要(self-importance)的味道,哦不,我是说历史的味道。感觉到作为记者的那种使命感。美国记者里面,自由派占了绝大多数,相对于保守派来说,他们更追求政治正确和道德高地。希拉里坐在前排中间位置。拜托,她总是坐到那个位置。他们来了。我的记录历史(我意思是说报道历史)的工作开始了。胡锦涛说会谈是“真诚”和“富有成效”的,哇喔!胡锦涛说美中关系具有“广泛共同利益”。他真的,真的很有主席视野。胡锦涛说他同意“建立伙伴关系”,促进“世界和平”和“繁荣”。我发现我自己被迷住和说服了。胡锦涛的头发为什么黑得这么完美?太厉害了!胡锦涛说:“我们两国需要反对和拒绝保护主义。”不懂,我们不是需要更多保护,避免恐怖攻击吗?胡锦涛说需要通过对话来解决伊朗核问题。这个人喜欢对话。奥巴马开始讲话了。(打了哈欠)什么时候我们能返回宾馆,拿到讲话脚本?奥巴马仔细重复“正面的、合作性的以及全面的”这些词语。好礼貌的客人。中文翻译听上去比较长。他们肯定背着我们加了不少东西。奥巴马还在说。我听到很多人说起的那些国庆阅兵女兵们在哪里?显然他们在气候变化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要让我们的环境记者去处理那些部分。奥说我们在伊朗(问题上)必须显示和平意图方面“达成一致”。听上去他真的把胡锦涛迷住了。奥说了一些关于人权的无聊东西。奥说尊重中国的“领土完整”。很高兴他没有在我们离开这里之前发动一场战争。胡锦涛和奥巴马握手、微笑,然后走开。我没能和他们说上话,浪费我的时间。这是很有意思的一段,因为从中可以猜出,所有这些文字,都不会变成新闻的头条,因为新闻,原本应该存在于记者提问的部分。对于预先准备好的讲话,记者们是没有任何兴趣的。而之所以这样,不是他们对中国存有偏见,而是西方新闻的规律:媒体不仅仅是记录者,更是监督者;是看门狗,而不是宣传员。而且,美国媒体对于自己的总统,要比对待别国的领导人更加苛刻,因为说实话,在美国媒体人看来,只要不是涉及自己受众的利益的,其他的人都是不相干的。去吃午饭了。迫不及待地要吃真正的“炒杂碎”!紫禁城很不错,但如果有个星巴克在附近就更好了。看得出来,这是这位冒牌白宫记者在嘲笑真白宫记者—他们不知道关于故宫和星巴克之间曾经发生的一场风波,因此也就对中国社会存在的民族主义不会有任何的感触。我不在国宴的报道组,因此我没办法确认胡锦涛是否会用刀叉勺。在大董烤鸭店吃了北京(Beijing,正确拼法)烤鸭,我的中国主人说店名的意思是“大的董”。中国人民真友好!刚刚在紫禁城和接待我的艺术学生喝了茶。马上要去买点艺术品。刚刚电话采访了一个中国问题专家,他向我解释了“关系”这个词,太棒了!专家说,“关系”是无法翻译的中文词,这种东西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不存在。在和总统去机场的路上。不明白为什么每个人都在抱怨这里的交通,问题是我只看到了空荡的道路!另外,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说长城阻挡了互联网。也别和我提什么污染。天空在这里比在度假胜地汉普顿斯还要清洁!再见北京!看来这是在说明一个问题:不要说中国,单单是北京,也不是靠自己的眼睛便能在一两天时间里了解全面的,在好像游客一样的真白宫记者眼中,和常驻北京的外国记者眼中,中国或者北京,两者看到的当然也是完全不同的。当然,这一组虚拟冒牌白宫记者的报道,更多的是拿自己的同行开玩笑,但是在这些貌似搞笑的话语中,却能够让人看到,中国在很多外国人眼中,其实和我们自己心目中的形象有着太大的差别。而对于很多外国人来说,当亲身来到中国的时候,因为价值观的不同,产生的不单单是文化上的冲击,更多的是观念上的冲击。这一切,会让别人误读中国,也会让中国误读别人。中南海的鸟和世博会的啤酒不过看完这位冒牌白宫记者的玩笑之后,我们来看一名真记者在她的报道以外的个人化文字,这是一个新的现象。自从有了博客以及微博之后,记者们的报道,已经不再局限于可以登上报纸,或者在电视屏幕上出现,这些运用社交媒体所展现的文字,这当然会增加更多个人的主观意识和评论,也就是说,更像是一个人的日记。但正是这种个人化的记录,往往能够让我们从这些不可能成为传统意义的新闻细节里,感觉到更多的东西。这名记者在Twitter 上的身份是“德国之声”,她在2010 年5 月份跟随德国总统克勒访问了北京,并有机会进了中南海:—我们正在前往中南海的途中。我、《明镜周刊》的记者,还有德新社的一个记者正在穿越北京的街道。我们三个获准进入一般情况下很难进去的中国政府所在地。超兴奋!—在中南海,一切看起来都还像是帝国时代。所有访客只能从西北门进,部长们从西门进。那些红色的皇帝们呢?他们从哪个门进?我们不知道,也没人会告诉我们。—中南海里的鸟叫得又响又好听。记者们问,那些鸟是真的吗?一个服务员说,是真的。不过当心!它们也拉屎!它们叫得比中国任何一个城市的鸟都好听。看得出来,“德国之声”对于这个地方充满了好奇,其实不单单是因为中南海对于外国记者来说充满了神秘感,包括整个中国政府的运作,甚至是每个中国领导人,在外国记者眼中都充满了神秘感。但是对于那些常驻在北京、经常采访双边活动的记者来说,相信没有人会有这样重的好奇心—不管是中南海里面的车子,还是会场里面使用的扫帚,都成为“德国之声”拍摄分享的对象。当然,这些细节,对于中国受众来说同样有吸引力,因为能够有机会看到中南海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屈指可数。离开北京,德国记者们和他们的总统一起参观了上海世博会。我发现,也许他们是德国人的关系,他们能够发现一些中国人,或是不懂德语的中国人很难会去留意的细节。—德国馆日开幕式上,还举行了一场小小的欧洲古典音乐会。他们演奏的是莫扎特的曲目,可是,莫扎特不是德国人呀,他是奥地利人。不过,无所谓了。中国游客在排大队等待时间过长,他们不仅责骂德国馆的工作人员是“纳粹”,连奥地利馆和瑞士馆的工作人员也被骂作“纳粹”。(看来,讲德语的都是。)—看完中国馆里介绍的内容,我们不禁会问:怎样再度创建更美好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呢?我们都很茫然。因为按照电影里所讲的,现在所有的一切都已经相当和谐了嘛。—德国馆里的啤酒价钱真不敢恭维,小麦啤酒55 元,豪夫堡49 元,就算是慕尼黑人也喝不起呀。慕尼黑已经很贵了。—克勒总统在一场讨论会上说,世博会是一个让人们相识的合适的场所。他认为德国斥资5 000 万欧元参与这次世博会是一种正确的投资。“什么?”在场的德国记者的声音都劈了,“就来修这些竹子搭的房子?”德国记者们惊恐地问。—“不是,不是。”一位知情人士赶紧解释道,“是全部的花费。在场的一个人说,那么就是说,我们现在不需要为欧元区的麻烦担忧啦?—我在世博园迷路的时候还偶遇了一位王教授, 他的头衔是“Translatologe”,我还从来没听过这个词。用汉语讲就很简单,他是德语系副主任,他为德语区的重要领导人担任翻译,明天会为克勒总统担任翻译工作。他还为“德国之声”的一些员工提供过培训!—那个卖盗版海宝的四川小贩跟我说,德国是个很受尊重的国家。克勒总统说,中国的国家领导人也对他说了同样的话。很好!很好!那然后呢?如何总结这次德国总统克勒对中国的访问,这名记者的Tweets 里面有这样一段:—德国记者们刚刚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为什么我们的政治家总是迅速地就准备接受承认中国的事实。比如说在人权的问题上,政治家们好像很容易接受中国的人权情况异于我们西方的说法。有争论说对于这样一个政治现实,即便在德国记者之中,大家都存有不同的看法,有些觉得可以接受,有些则会持质疑的态度。而同样的,对于中国,在西方记者甚至是西方公众当中,也会产生这样的争论。之所以把一名假记者和一名真记者的观察和感想放在这里,是希望和大家一起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偏见是怎样来的,如何才能够减少偏见。很明显,如果对一个国家缺乏了解,或者所有的认识都停留在某一个层面的话,就算有机会亲身接触,也很难产生准确的判断;即便是用一种开放的态度去面对别的国家,最终也会因为文化或价值观的不同而无法理解对方。就好像在中国馆里,当我们用美好的影像让大家来感受中国过去30 年变化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会不会有很多人存在同样的疑惑?30 年之前的中国去了哪里?就算我们关注的就是过去的30 年,而现在展现出来的生活已经如此美好,我们的城市接下来还需要如何发展呢?当然,这名德国记者之所以产生这些问题,是因为她在参观中国馆的时候,观看的是《和谐中国》这部影片,而我坐在中国馆里,观看的则是陆川导演的《历程》,这两部八分钟电影在世博会期间的中国馆里交替播放。我总是在想,之所以要播放电影,是希望透过八分钟的时间,让观众感受到新中国的变化。其实对于中国受众来说,只有那些年轻人才需要知道,在他们懂事之前,新中国是怎样从成立之初走到今天的。因此在世博会上播放的影片,可能更多的是希望播放给外国游客观看,让他们感受变化中的中国。如果确定了受众目标之后,那么以怎样的方式才能让这些不了解中国、却又希望了解中国的人,在八分钟里产生一种相对准确的印象呢?在这一点上,我觉得非常遗憾—如果这名德国记者观看的是另外一部影片,应该就不会有之前的困惑了。立场在先,是非在先?2006 年当我在美国的时候,原本以为中国应该是美国媒体和学术界非常关心的话题,结果却发现,在美国主流媒体上关于中国的报道并不是太多,如果有的话,也都和负面新闻报道联系在一起。当然,如果看美国主流媒体的报道,关于美国自己的负面新闻要更多。一直很好奇,新闻的“负面报道”和“正面报道”,是否算是有中国特色的表述?在我学到的新闻理论当中,只有“新闻报道”和“新闻宣传”之分,即reporting 和propaganda 的区别。不过在一场金融危机后,或者更向前一些,应该说是从2008 年奥运开始,中国开始频频出现在国际舆论当中。如果说2008 年底的华盛顿20 国峰会,中国出现的频率和篇幅低于预期的话,2009 年年底的哥本哈根峰会,中国俨然已经变成了主角之一。中国是一个大国了,在承担大国名声的同时,当然也被期待肩负起大国的责任。经过争论,中国同意分摊联合国费用的比例从2.7% 增至约3.2%。中国驻联合国代表解释说,这显示出中国愿意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事实上,当中国说自己是发展中国家的时候,不知道还有多少人真正相信。中国的经济总量目前已经超越日本,上升为世界第二。但是,看一个国家是否是真正的大国,除了经济实力,还有其他的标准。在以公民为单位的世界排名当中,中国依然排在我们眼中的很多小国家的后面。在全球化的热潮中,中国的产品走遍全世界,中国人走遍全世界,中国崛起的名声也走遍全世界。但是在同一时间,中国在其他国家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却在下跌。2008 年,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在全球范围内做了一个关于亚洲国家软实力的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不论是从相对角度还是绝对角度来看,美国公众对中国的反应冷淡。在一个从1 到100 的情感温度计上,中值50 表示“一般”,调查结果显示,美国民众对中国的热度一直处于50 以下,并且从1999 年的47,跌到2004 年的44、2006 年的40、2008 年的35,显示“很冷淡”。再来看看中国的《环球时报》2009 年在中国五个大城市进行的“中国人看世界”的民意调查,其结果和平常网络上那些反西方的激烈批评言辞出现落差。虽然美国被中国人骂得最多,但是中国人最喜欢的国家还是美国,之后分别是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日本;至于最想去的国家是美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赞同“中国已经是世界强国”的比例,从2008 年主办北京奥运会时的最高峰26.8%,下降到只剩15.5%,而认为“中国不完全是世界强国”的比例也相对上升,从2008 年的43.7% 升到了58.4%,显示出人们对中国国际地位的看法转趋保守、谨慎且低调;不过也有受访者认为,中国强势经济带动强国形象,使得西方国家采取明显遏制行为,2008 年认同这个看法的人有31.3%,比4 年前多了7.6% ;而认为“西方有遏制中国的意图,但没有明显行为”的人更接近半数(47.4%)。如果在网络上搜索“妖魔化中国”,就会发现大量的批评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的文章,这些文章有数据、有实例,而且能够指出西方报道当中具体的错误。这些被报道出来的错误,是西方媒体的故意,还是缺乏新闻专业的体现,还有讨论的空间。在报道的价值倾向上,如果带着意识形态来看问题,就会变成了立场分明。但问题在于,是立场在先,还是是非在先?如果我们能够先搞清楚对错,再来讨论立场,是否会更有说服力一些呢?其实,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对于外国、外国政府、外国政要,所有的印象都是来自中国媒体的报道,然后慢慢形成了自己的印象。那么,中国记者的报道是否准确,是否会出现文化价值观上的冲突,是否会因为记者本身对于对方的历史、文化背景、政治体制等方面的不了解,从而产生偏颇,同样也被资深记者拿来取笑呢?我在想,或许应该创造一个虚拟的“假中国官方记者”,即“fake Chinese official reporter”,在Twitter 上报道自己在华盛顿的所见所闻,然后看看他所报道的和一个真实的美国到底会有多大的差别,会不会也出现文化、观念、价值观上的冲撞。至少可以想象到一点,一定会让不少第一次到白宫的中国同行产生共鸣,那就是—原来白宫这么小,还如此破旧;同时也会觉得奇怪—如此威严的白宫草坪上,竟会有如此多的电视台架起了机器,安营扎寨。
后记
后记媒体人的品格品格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东西,它不像目标,会因为外部环境的不同、时代的不同而不尽相同,品格是有着它的永恒性和共通性的,正如道德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有着不同的标准,因为社会发展在不同阶段的局限,但是这并不影响人们有着相同的品格。拥有美好的品格,会给我们的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我想,它能够带领大家去追求真善美,不是功利性的,而是实实在在的,不惧怕付出代价的。必须承认,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人们对于成功的定义往往在于财富的多寡以及名声的高低。灾难发生之后,就连表现一种慈善之心,也会经过精密的计算,要看能够为自己获得多少回报。就算没有这样的机心,大家很真诚地表达自己的爱心,用捐款、默哀、做志愿者的方,但是却不愿意,或者懒得去关心更加深层次的矛盾以及尝试寻找解决的方法,大家满足于自己已经的付出,并且被自己的付出所感动。然而,如果我们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就会发现,这个社会还有很多的问题,这个社会其实可以变得更好;当我们看到那些灾区的孩子被我们关怀着的时候,我们会希望,他们不是因为这场天灾才获得了如此多的关怀目光;那些孩子,他们现在得到的玩具、食物,甚至是能够到大城市来的机会,应该成为他们应得的东西。当我们发现了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有足够的勇气把这样的思考说出来,把我们认为的这个社会存在的不足说出来,把政府做得不够的地方说出来。而这样的勇气,或者说不是勇气,而是自然而然地去这样做,来自于一个人是否具有一种品格,那就是对生命的一种真诚。曾经觉得,在这个社会,我们必须接受这样的现实,虽然真话不能够全说,但是只要坚持不说假话,已经是值得骄傲的事情;曾经觉得,只要用专业的手法、敬业的精神,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已经算是尽到自己的责任。但是现在,当我不断反省自己的时候,我问自己,作为一个公民,我合格吗?作为一个媒体人,我合格吗?作为一个公民,我为何不能对社会多尽一些责任呢?作为一个媒体人,我为何不能在不说假话的同时,多说一些真话呢?做公民的底线,还有作为一个媒体人的职业底线,是不是应该随着时间而不断地提高,而不是后退呢?我们渴望看到社会的进步,但是自己又做了多少呢?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坚守自己的底线,而这个底线会随着时间不断提升,那么,我相信,这个社会可以变得更好;而那些灾区的孩子、贫困地区的孩子、弱势群体的孩子,就算他们错过了很多,未来他们的孩子,会在一个公平正义普照的社会中成长起来。除了真诚,我想对于媒体人来说,还有一种品格叫做理性。因为这种理性,不会被外界喧嚣的声音影响自己的思维,从而以一颗纯净的心灵去尝试追寻真相。虽然,这样的理性,很多时候会两面不讨好,甚至会感觉到孤独,但是只要想深一层,当你的坚持,能够为大家带来更多的资讯、角度,而这些资讯和角度能够让人们减少偏见的话,那么这样的孤独,是如此的值得,如此的难得。时刻带着一种敬畏去生活工作,对待自己的职业,对待周围的人,对待真相。因为职业的关系,让媒体人比别人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不要滥用,恪守媒体伦理,就算是出于正义之感。这些年,我一直在想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媒体人,因为自己的努力,以及所在的媒体提供的平台,用外界衡量的标准来看,自己算是拥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但是,拥有了影响力之后,又可以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呢?我不能要求别人,但是可以要求自己。我想,首先要好好地爱护自己,而爱自己,最重要的是让自己形成一种独立的人格,因为只有懂得爱护自己,才会懂得如何去爱别人,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的朋友,爱那些陌生人,然后,我才可以做得更多。经营好一个家庭,教育好子女,让他们拥有美好的品格,做好自己的工作,尝试用自己的坚持,让身边的人,因为自己而愿意在这个浮躁的现实当中开始反省,去维护一种道德底线。生活中,所有的名利,都比不上家人和朋友重要。个人掌握不了大环境,也无法阻止灾难的发生,更无法阻止自己个人的命运被大环境所影响,但即使是这样,做好自己,控制自己可以控制的东西,找到让自己幸福的感觉,还是可以做得到的事情。作为一个媒体人,虽然走得有点累,但是很多时候,幸福和满足感也恰恰来自这份职业,以及所处的这个时代。所以,走好,记得路上相互取暖。
编辑推荐
《不分东西》的作者闾丘露薇“战地玫瑰”优雅转身为“真相玫瑰”,源于2003年深赴伊拉克战场之后,为自己下定的决心——希望多年之后,人们再谈论起闾丘露薇,不再是因为她勇敢,而是因为她对事件有了自己的看法。有人的地方便会充满争论和误解。“中国傲慢论”不绝于耳,究竟是中国被“妖魔化”了,还是我们没有在世界舞台上采取主动的作为?谁能保证自己第一时间看到的便是“唯一的真相”?偏见源自文化差异,源自沟通不畅,但最危险的一种偏见是源自每个人自身固有的意识形态。 诚如闾丘露薇所言,“不能真实、诚恳表达的文字是没有意义的”,而《不分东西》正是一部诚实之作,期待您的评判。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