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万俊人 页数:100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20世纪以来现代西方伦理学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伦理思想,其中包括现象学价值伦理学、存在主义伦理学和人们非常感兴趣的精神分析伦理学、美国实用主义伦理学,还有新托马斯主义伦理学、新正教派伦理学、境遇伦理学、行为技术伦理学、自我实现伦理学、新功利主义伦理学和当代美国伦理学。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论述严谨、分析透彻,既可作为大专院校教材,又可作为伦理学爱好者、研究者了?现代西方伦理学的基础读物。
作者简介
万俊人,男,1958年7月1日出生于湖南岳阳。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马工程”《伦理学》首席专家兼召集人。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系主任,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教授提名委员会委员兼基础文科组组长。
1979年考入中山大学哲学系,1983年获哲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师从周辅成先生学习伦理学,1986年获伦理学硕士学位并留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1987年破格晋升为讲师,1990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2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同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入选北京大学首批“跨世纪学术骨干人才计划”,1998年被遴选为西方哲学和伦理学博士生导师。1999年受聘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入选清华大学“百人工程计划”,负责清华大学哲学系复建事宜,2000年清华大学哲学系复建,任哲学系主任。1993-1994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基金,为哈佛大学哲学系高级访问学者;2002年获教育部教育基金,为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高级访问学者;2005-2006年获美国“福布赖特基金”,哈佛大学福布赖特访问教授。曾经先后荣获“北京?优秀青年教师”称号(1991年);“北京大学首批跨世纪学术骨干人才”(1994年);北京市首批“理论百人工程”入选者(1996年);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科研类,2002年)。先后两次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996,2004年),北京大学青年教师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996年),首届“505中国文化奖”(1996年);金岳霖学术奖二等奖(1996年),全国首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二等奖(1996年);等奖励和荣誉。
书籍目录
前言
导论
第1部分 现代西方伦理学的历史形成
第1章 德国唯意志论伦理学
第2章 英国进化论伦理学
第3章 法国生命伦理学
第4章 英国新黑格尔主义伦理学
第2部分 现代西方伦理学的发展(一)——元伦理学
第5章 直觉主义伦理学
第6章 情感主义伦理学的形成——罗素和维特根斯坦
第7章 情感主义伦理学的发展——维也纳学派和艾耶尔
第8章 情感主义伦理学的总结——史蒂文森
第9章 语言逻辑分析伦理学
第3部分 现代西方伦理学的发展(二)——人本主义伦理学
第10章 现象学价值伦理学
第11章 存在主义伦理学
第12章 精神分析伦理学
第13章 美国实用主义伦理学
第4部分 现代西方伦理学的发展(三)——现代宗教伦理学
第14章 人格主义伦理学
第15章 新托马斯主义伦理学——马里坦
第16章 新正教派伦理学
第5部分 西方伦理学的当代发展
第17章 弗莱?尔的境遇伦理学
第18章 当代心理学伦理的嬗变——斯金纳与马斯洛
第19章 新功利主义伦理学
第20章 当代美国政治伦理学——罗尔斯与诺齐克
参考文献
跋
章节摘录
传统经验主义伦理学一般都主张从人的感觉经验中寻找人类的道德起源、内容和标准,认为道德渊源于人的利益满足和快乐;道德评价的标准在于人们的行为或事物能否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据此,西方一些学者又把传统经验主义伦理学分为快乐主义(阿里斯提卜、伊壁鸠鲁、爱尔维修等)、利己主义(霍布斯、洛克、霍尔巴赫等)、功利主义(边沁、密尔)等流派。经验主义伦理学传统往往坚持从个人道德经验出发,坚持以个体主义或利己主义(粗陋的或合理的)为基本道德原则。因此,它一般带有个人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色彩。与上述两大传统相联系的另一大伦理学传统是宗教伦理学。在人类社会的幼年时代,宗教与道德似乎是原始社会文化母体中的一对孪生子。图腾与禁忌典型地反映出宗教与道德的原始并联关系。弗洛伊德曾经正确地把图腾崇拜视为“原始的宗教形式”,而把禁忌当作“原始的道德形式,在西方古典伦理学发展史中,宗教与道德始终处于一种相互渗透的黏结状态。原始基督教构成了西方文化的重要渊源之一,经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斯多亚派,罗马中后期的柏罗丁、西塞罗等人,希伯莱宗教文化与古希腊哲学文化相互融汇;至中世纪宗教神学,形成了西方传统宗教伦理学思潮,成为整个西方伦理学中的重要一脉。尽管经文艺复兴时代人道主义,特别是近代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战斗无神论唯物主义的猛烈冲击,宗教伦理学思潮的流变也始终没有过截然的断裂。不用说康德这样的启蒙思想家还保留着宗教在伦理学领域内的一席之地,即便是像费尔巴哈这样的唯物主义者,在其伦理学中也难免偷运一些宗教伦理的“禁品”(如所谓“爱的宗教”)。事实上,在宗教神学面临攻击的时刻,宗教神学本身就开始了自身的革新。15~16世纪的新教(protestantism,或称“清教”puritanism)伦理,已经标志着宗教从经院神学走向世俗社会,从而也同时开始了西方宗教伦理学的世俗改革历程。
媒体关注与评论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现代西方伦理学史(套装上下卷)》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19世纪中叶以来现代西方伦理学的流派、人物与思想,向读者清晰展示了一幅现代伦理思想发展的丰富的画卷。其内容之丰富、分析之细密,在伦理学研究的领域,可称是仅见的。这也是我迄今见到的对现代伦理学问题与伦理学研究的最具洞察力的著作,它对当代哲学伦理学思考的推进作出了独到的、非凡的贡献。同时,这部书既是一部具有开创性、权威性的著作,也是西方伦理学学科的标准教科书,将在伦理学的教学和研究领域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陈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
编辑推荐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现代西方伦理学史(套装上下卷)》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