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蓝鸿文 页数:33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教材以探讨新闻采访的基本规律与方法为重点,社会影响广泛。本次修订,作者在原有的成熟框架的基础上,做了如下工作其一,吸收学术研究新成果。其二,体现新政策、新规定的新精神。其三,关注新闻采访工作的新发展。其四,解析一次重大突发事件采访报道的经验。本次修订还增加了关于互联网采写的内容。
作者简介
蓝鸿文,四川省隆昌县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新闻采访写作教学与名记者研究,独著、合著、主编著作14部。《新闻采访学》(第二版)获第四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至今累计印行50万册以上。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节 新闻采访学研究的对象
第二节 新闻采访学研究的历史概述
第三节 学习新闻采访学的目的和方法
记者篇
第一章 记者的历史
第一节 职业记者的起源和记者称谓的演变
第二节 西方资产阶级职业记者的出现和发展
第三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 无产阶级第一批记者的杰出代表
第四节 我党记者队伍彤成和发展的历史
第二章 记者的类型
第一节 专业记者与机动记者
第二节 特派记者与特约记者
第三节 地方记者
第四节 驻外记者
第三章 记者的职责
第一节 采写新闻报道
第二节 反映情况
第三节 做群众工作
第四章 记者的修养
第一节 政治修养
第二节 理论修养
第三节 知识修养
第四节 专业修养
第五章 记者的道德
第一节 新闻职业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简要回顾
第二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三节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第四节 保持廉洁奉公的作风
第五节 道德与法律边缘问题
第六节 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
采访意识与原理篇
第六章 采访性质
第一节 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工作
第二节 采访决定写作
第七章 采访意识
第一节 信息意识
第二节 受众意识
第三节 监督意识
第四节 未来意识
第五节 竞争意识
第八章 采访原则
第一节 依靠地方各级党委或政府是新闻采访工作的组织原则
第二节 地方记者怎样依靠地方党委或政府开展工作
第九章 采访路线
第一节 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是党的新闻采访工作的优良传统
第二节 怎样坚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采访路线
第三节 要正确处理深入的几个关系
第十章 采访作风
第一节 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第二节 深入调查研究的作风
第三节 战斗敏捷的作风
第四节 不畏艰险的作风
采访方式与方法篇
采访重点与环节篇
附录一 绚丽多姿的新闻新样式
附录二 学习本书主要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第六,与通讯员合作写稿。通讯员比较熟悉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的情况;记者比较了解编辑部的意图,比较了解全局,比较熟悉新闻业务。两方面合作,可以取长补短,还可以互相学习,有助于又快又好地完成报道任务。所以我们提倡记者与通讯员合作写稿。提倡记者与通讯员合作写稿,并不是说任何一篇报道都必须这样做。有些报道,通讯员不便参加,就不要勉为其难。需不需要合作,要从实际出发,不能一刀切。我们只是不赞成那种本该合作而把通讯员撇在一边的做法,也不赞成那种为了“调动”通讯员的积极性,给通讯员挂上一个名字那种“有名无实”的合作。第七,征求通讯员和广大读者对宣传报道的意见,并把这些意见反映给编辑部,以利于宣传报道工作的改进。征求意见的方式,可以是个别交谈,也可以开座谈会。个别交谈,结合采访,随时都可以进行,开座谈会则可根据需要不定期进行。第八,给通讯员讲课。为满足通讯员学习和提高新闻业务的要求,各地有关部门经常举办通讯员学习班。这些学习班常常邀请记者站记者去讲课,地方记者要勇于承担。讲课对记者来说,也是一个总结自己的经验、重新学习新闻业务、探索新闻规律的好机会。第九,关于读者来信、来访问题。记者站人手少,有的名为记者站,实际只有一个记者。为了集中精力抓好报道,编辑部一般都不给记者站规定处理读者来信、来访的任务。但也有几种例外,一是接受编辑部委托,处理所在地区某一件关系重大的读者来信,而去进行调查;二是处理读者对直接关系记者站工作的来信;三是有读者找上门来,反映重要情况。这应该看作读者对新闻媒体和记者的信任,不能拒之门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有一个时期,群众到记者站反映情况的就不少,主要是涉及历史上特别是“文革”时期遗留下来的冤假错案。对群众来访的问题,有的不宜公开报道,可以写成“内参”,向上反映;有的有公开报道的价值,可以经过深入调查后,公开报道;有的可以按照组织原则,转请有关部门处理。
编辑推荐
《新闻采访学(第3版)》: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