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新民,钱爱民 页数:370
Tag标签:无
前言
阅读和分析企业财务报表,是商科各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之一。作为商学院(或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财务报表分析”(或相关名称课程,如“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企业财务报告分析”、“财务分析”等)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院校师生的欢迎和肯定,“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设立和建设也因此而逐渐成为各高校普遍重视的一项工作。作者在长期从事各类学生“财务报表分析”或“财务报告分析”课程的教学与研究的同时,出版了多部集理论创新与案例分析于一体的相关教材。《财务报表分析》(第一版)自2008年9月问世以来,受到了业内同行的广泛欢迎和普遍好评,在短短1年多时间里,该书多次重印。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之约,作者在上一版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更新了大部分案例,编写了这本《财务报表分析》(第二版)。与市场上其他同类教材相比,本教材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财务报表分析框架独具特色,分析方法体系更加完善。本教材围绕作者提出的“企业财务状况质量分析理论”来构建财务报表分析框架,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相关章节,从而使得本教材的财务报表分析内容独具特色并自成体系。实践证明,在分析中所采用的质量分析方法具有全面性、系统性等特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的比率分析的局限和缺陷,从而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书的财务报表分析内容主要体现为资产质量分析、利润质量分析、资本结构质量分析、现金流量质量分析、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以及合并财务报表分析等。
内容概要
本书围绕企业财务状况质量分析理论构建财务报表分析框架,将财务报表分析内容与现行会计准则的概念体系和报表体系紧密结合,将会计改革中蕴涵的最新会计理念融入财务报表分析的相关环节,主要内容包括资产质量分析、利润质量分析、资本结构质量分析、现金流量质量分析、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以及合并财务报表分析等。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分析框架独具特色,分析方法体系更加完善; 涉及案例多选自上市公司最新年报,具有时效性和典型性; 内容可以灵活组合,易于教师因材施教,并适合不同课时安排。
作者简介
张新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会计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企业财务分析、财务会计理论、企业财务状况质量分析等。在《会计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编著、翻译著作多部,提出的企业财务质量分析理论在财务分析界独树一帜、影响广泛。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是中国EMBA教育界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教师之一。钱爱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会计系副主任,会计学教授,注册会计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财务会计理论、企业财务分析等。出版专著《公司财务状况质量综合评价研究——基于增长、盈利、风险三维平衡视角》、《企业财务质量与管理质量关系研究》,编著《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分析》等教材,翻译著作3部,发表论文近30篇,是2008年国家级精品课程“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讲教师之一。
书籍目录
第1章 财务报表分析概论 引例:企业并购,不分析财务报表行不行? 第1节 财务报表分析的起源和演变 第2节 财务报表分析的概念、作用和内容 第3节 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第4节 财务报表分析的框架与路径 案例讨论与分析第2章 财务报表分析基础 引例:财务信息披露违规的后果——科苑集团2010 第1节 企业财务报告概述: 第2节 制约企业报表编制的基本会计假设 第3节 制约企业报表编制的一般原则 第4节 制约企业财务报表编制的法规体系 第5节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 案例讨论与分析第3章 资产质量分析 引例:从审计报告看资产质量——赛格三星2009 第1节 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第2节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与披露要求 第3节 资产按照质量分类的理论 第4节 流动资产项目质量分析 第5节 主要非流动资产项目质量分析 第6节 资产质量的总括分析 案例讨论与分析第4章 资本结构质量分析 引例:董事会意见分歧与资本结构质量——西安海星2008 第l节 负债项目的构成与质量分析 第2节 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相互关系的分析 第3节 所有者权益项目构成及质量分析 第4节 资本结构与资本结构质量分析 第5节 资产负债表的总括分析 案例讨论与分析第5章 利润质量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 引例:从审计报告看利润质量——江苏春兰2007 第1节 利润表的格式与结构 第2节 利润表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第3节 利润表费用类项目及其他项目的确认与计量 第4节 利润质量分析 第5节 利润质量恶化的主要表现 第6节 利润结构与盈利模式分析 第7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 案例讨论与分析第6章 现金流量质量分析 引例:现金流量表异常背后的玄机——山东黄金2004—2005 第1节 现金流量表及现金流量的分类 第2节 现金流量质量分析 第3节 影响现金流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分析 案例讨论与分析第7章 合并报表分析 引例:合并财务报表“消失”的资金流向了哪里——泛海建设2009 第1节 企业合并的类型 第2节 合并报表的相关概念 第3节 合并报表编制的一般原理 第4节 合并报表分析 案例讨论与分析第8章 财务报告的其他重要信息分析 引例1:坏账准备估计变更与利润波动——科龙电器 引例2:重大会计差错谁之过——皇台酒业2010 第1节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第2节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 第3节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第4节 审计报告所包含的质量信息 第5节 分部报告分析 案例讨论与分析第9章 财务报表的综合分析方法 引例:能否以财务比率作为评价企业财务状况质量的唯一依据——郑州华晶2009 第1节 财务比率分析 第2节 我国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指标体系 第3节 比率分析方法的正确运用 第4节 企业财务状况质量的综合分析方法 第5节 不同企业间进行比较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 案例讨论与分析第10章 综合案例分析——格力电器2009 附录1 案例资料:泛海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09)附录2 案例资料: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009)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投资者就是希望从投资中获得预期的收益,所以,为确保和提高投资收益,广大投资者纷纷利用银行对不同企业及行业的分析资料进行投资决策。于是,财务报表分析由信用分析阶段进入投资分析阶段,其主要任务也从稳定性分析过渡到收益性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由稳定性分析转变为收益性分析,并非是后者对前者的否定,而是以后者为中心的两者在分析中的并存。由于盈利能力的稳定性是企业经营稳定性的重要方面,企业的流动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盈利能力,所以随着对企业盈利能力稳定性分析的深化,收益性分析也成为稳定性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时的稳定性分析,其内涵不仅包括企业支付能力的稳定性,还包括企业收益能力的稳定性。于是,财务分析又朝着以收益性为中心的稳定性分析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了目前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框架。三、内部分析在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开始阶段,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只是用于外部分析,即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根据各自的要求进行分析。后来,企业在接受银行的分析与咨询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性,开始由被动地接受分析逐步转变为主动地进行自我分析。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营活动日趋复杂,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图发展,不得不借助于财务报表所提供的有关资料进行资讯导向、目标管理、利润规划及前景预测。这些都说明,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开始由外部分析向内部分析拓展,并表现出两个显著特征:(1)内部分析不断扩大和深化,成为财务报表分析的重心;(2)分析所需和所用的资料非常丰富,为扩大分析领域、提高分析效果、发展分析技术提供了前提条件。通过财务报表分析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而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及社会的一大要求。不过,无论是外部分析还是内部分析,所用的资料都主要来源于对外公布的财务报表。
编辑推荐
《财务报表分析(第2版)》:教育部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