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与创新

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张雷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12出版)  作者:张雷声  页数:280  

前言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是以原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的建设为基础,自2005年底建立起来的。这一学科的建立强化了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推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研究和建设。1987年6月,我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系研究生毕业以后,来到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所任教,从此就进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和教学的行列。20多年来,我经历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史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几次改革,经历了从“85方案”到“98方案”,再到“05新方案”的教学改革实践。其间,我从事过“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课程的教学。1997年5月,我被破格晋升为教授、开始担任博士生导师以后,以课程教学为基础,非常关注学科建设问题。特别是自2002年3月起担任学院行政领导工作以后,在主抓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工作中,更为重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研究并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就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立当年,教育部下达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第1号招标课题,即“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体系建构与建设研究”。以我为首席专家的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经过答辩而中标,这又使我能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问题上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几年来,我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内在逻辑体系及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也有了一些想法,撰写并发表了一系列论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与创新》是一本文集,主要汇集了我最近十多年来在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及课程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学科建设等问题上已经发表的一些论文。

内容概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与创新》收录了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雷声教授最近十多年来在《教学与研究》、《学术界》、《思想理论教育导刊》、《高校理论战线》、《中国高等教育》等刊物上发表的40多篇论文。这些论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学科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独到的理论见解和实践建议。这些论文所作的研究,对当前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作者简介

张雷声,女,1954年生于安徽芜湖。1977级经济学本科生,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4级经济学研究生,获经济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务院学科评议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部委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评审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员、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马列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首都经济学家论坛副主席、北京市经济学总会理事、首都师范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讲座教授、长沙理工大学特聘教授。曾被评为“北京市爱国立功标兵”、“北京市教学名师”,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全国文化宣传系统“四个一批”人才,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人民大学“嘉诚奖教金”、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等。多年来,开设的课程主要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问题研究”等。主要著作有:《寻求独立、平等与发展——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理论研究》、《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及其历史走向》、《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论》、《经济建设与全面小康》、《张雷声论文选》、《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研究》(合著)、《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与现实》(合著)、《从马克思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著)、《新中国思想理论教育史》(合著)、《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主编)、《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讨》(主编)等。主编的教材有:《经济政治与社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邓小平经济理论概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等。发表论文200余篇。主持并完成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科研成果多次获奖。

书籍目录

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以研促教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如何讲授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认识和理解注重“两课”教师情感素质的提高要做一名优秀的高素质的“两课”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研究的创新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思考德荷法三国政治教育和社会科学研究概况及启示论“两课”教师的道德情操及其培育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引向深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师德规范及其建设用创新精神教书育人教育科研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素质当前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具有一些重要优势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教师专业化建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内涵、定位及人才培养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关系试论确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意识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观”教育的主渠道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功能定位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内在逻辑体系及其建设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科学体系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二级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关系的几点看法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几个问题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三个层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体系及其中国化以研究会为学术平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支撑作用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与创新如何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功能论马克思主义与意识形态突出学科整体性和意识形态特色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功能的发挥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制度建设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到学科建设高度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研究视角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科建设路径思考

章节摘录

由上述可见,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们一直在思索和寻求解答的问题,也是社会主义实践中人们发生困惑和疑问最多的问题。显而易见.把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看做是社会主义的失败,把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看做是社会主义特有的规定性,都是错误的。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会遭受挫折,会存在失误,最根本的就是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研究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关系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科学论断。那么,邓小平为什么要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是在什么前提下概括社会主义本质的,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为什么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中为什么没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到底如何理解,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究竟有何创新和发展,这些就是本次课所要解答的问题。[主题解析]全面而准确地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观,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前提;而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则是20世纪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最重要的一条经验教训,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论析一:继承与发展——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创立1.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探讨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分别都阐述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问题。他们所预测的未来社会的主要特征是:第一,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前提;第二,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全部生产资料归社会直接占有;第三,消除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生产按预定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第四,消灭了商品货币关系,采取从社会储存中直接供应的方法进行消费品的供应;第五,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差别;第六,国家将逐步自行消亡;第七,人将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测中,虽然没有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但他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所作的理论概括,却充分反映了他们的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论述,要领会:(1)马克思恩格斯把作为社会制度的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看做是同一的,只是区分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成熟程度不同的两个发展阶段,即“第一阶段”(又称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生产资料公有制是这两个发展阶段的共同基础;分配原则在这两个发展阶段有所不同,低级阶段实行的是按劳分配原则,高级阶段实行的是按需分配原则。(2)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论述是以社会主义首先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为前提的,是根据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情况推论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着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可以没有商品货币关系。(3)现实的发展超出了马克思恩格斯原来的设想,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取得了胜利,生产力不发达是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这种现实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所探讨的成熟的社会主义是有所不同的。

编辑推荐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与创新》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与创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为了写学科建设报告才买的,但看了后比较失望。对这个选题来说,也确实写不出让人惊喜的东西来。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