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晴佳 页数:155
Tag标签:无
前言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部小书,是以我自2007年以来在各地高校演讲的记录汇总、整理而成的。我之所以会准备这些讲演,是因为自2007年年初,我应聘成为北京大学历史系的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依据“长江学者”的合同,我在北大历史系以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一些相关课程为基础,就当代史学在世界范围的变化和趋向(当然以我的知识范围为限),开设了一系列讲座,有的对外公开,有的则采取小规模座谈的形式。这些讲座是本书得以成型的基础。以后,我又应邀在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和台湾大学等高校做了一些讲座,其内容大致与我在北大上课、开讲座的内容相同。在整理过程中,我个人对于讲座的录音整理,做了相当大的更动——比如将原来的一次讲座,在这里分为两讲,而有时又将原来的两次讲座,合为这里的一讲。我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方便读者的阅读,因为开设讲座与整理成书,显然有明显的不同。讲座本身是一个独立的单元,而整理成书,则本质上是一种历史叙述,因此可以有铺陈、可以有延伸,有必要显出叙述的某种顺序和连续性。不过虽然有这些更动,重复的地方可能还是在所难免,这里只能提请读者注意并原谅。
内容概要
历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但历史研究的观念和手段却与日俱进。本书据著者近年在北京大学等校的讲演写成,阐述并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历史研究的种种趋新的倾向:一、突破“大写历史”的理念和以民族国家为历史研究中心的方式;二、注重以往史家所忽略的“边缘”层面,提倡“自下而上”的新文化史的研究;三、倡导“记忆研究”,将普通人对过去的口述回忆纳入历史研究;四、回应全球化的挑战,尝试全球史的写作,以求在新的认知基础上,重拾、重建史家叙述历史演变、诠释历史走向的传统。
作者简介
王晴佳 美国新泽西州罗文大学(Rowan University)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国际史学史、史学理论委员会理事兼秘书长。曾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教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访问研究员。2008年起任ChineseStudies in History(M.E.Sharpe出版)主编,Storia della Storiografia杂志编委。主要研究兴趣为中外比较史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著有《西方的历史观念:从古希腊到现代》、《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话比较》(合著),以及A Global History of Modern Historiography(合著)等书。
书籍目录
第一讲 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学历史?(代前言)第二讲 “大写历史”的兴衰第三讲 当代史学的困境第四讲 新文化史的兴起第五讲 新文化史的特征第六讲 走出民族国家史学第七讲 记忆、历史和记忆史学第八讲 全球史和史学的前景附录一 张芝联先生与中外史学交流——兼论其外国史学史研究的洞见卓识附录二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怀念郭圣铭先生进一步阅读书目索引后记
章节摘录
而在研究中,又注重事件的发生和结果,如对一战和二战的研究。对于法国大革命的研究,在亨特以前,也同样如此。许多研究法国大革命的著作,都试图探讨革命的起源及其影响,而忽视大革命本身的过程。如果说亨特选择法国大革命还显示她受到了近代史学的影响,那么她的研究方式和角度,则在当时十分新颖。亨特在书中开章明义,指出以前的研究,虽然有价值,也产生不少争论。但其实没有能真正展现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及其历史意义。为此目的,她深入探讨大革命期间政治文化的形成,也就是革命者如何希望改变过去、用什么样的语言塑造新的文化、他们的行为有什么象征意义等。她注意到这一政治文化的共同性,但也注意到各个地区之间的差异和革命者之间的不同态度。所以这部著作,可以视为一部新文化史研究的先导,难怪在出版以后,一直再版,直到今天。亨特的著作虽然重要,但新文化史作为一个学派,则不断更新。像亨特本人以后的著作,也开始从重大的历史事件,转到了比较边缘的、以前为人所忽视的领域。比如她在20世纪90年代,就比较关注近代的情色文化。这些领域,在近代史家的眼里,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上面已经提过,微观史是当今史学的一个新潮。而新文化史近年的发展,正朝着这一方向。我们还可以再举一个例子,来看新文化史在诞生以后,又如何持续变化地发展。美国英国文化史的专家、46岁就去世的嘉内特·奥本海姆(Jane to p-penheim)也是一个有意思的例子。虽然奥本海姆英年早逝,但她在去世之前,已经出版了三部著作。像亨特的研究一样,奥本海姆的研究,也体现了一种从旧文化史到新文化史的转型。她的第一本著作,出版于1977年,考察的是英国政府如何通过资助艺术创作和博物馆收藏,塑造一种民族文化。这一研究,有近代传统的痕迹,因为考察的是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但奥本海姆的视角,则已经注意到了政治与文化、政府与民间之间的互动。而更有趣的是,在出版这部著作以后,也就是在亨特写作法国革命的政治文化的时候,奥本海姆则在研究近代英国文化,而且将视线转到了边缘的角落。她的后面两本书,一本有关占卜和算命,而另一本有关精神抑郁症这样的社会问题。而正是这两本书,使她成为英国史研究的一个重要人物。
后记
我想在这里简单回顾一下本书的写作过程,并对所有与写作、出版此书有关的人,表达我由衷的谢意。我在前言里面已经交代过,本书的雏形,出于我在北大历史系开设的讲座。自2007年到我北大开课以来,虽然每次在北大工作的时间不长,但却得到了系里不少同事、朋友的热情帮助和大力支持。在此我要特别感谢北大历史系的牛大勇、高毅、彭小瑜、钱乘旦、王希、许平、高岱、董正华、罗志田、欧阳哲生、王立新、李剑鸣等教授。没有他们的帮助、支持及学问上的切磋与交流,我既无法开设这些讲座,亦无可能完成此书。更值得一提的是,我每次到北大工作,李隆国副教授便成了我得力的帮手,为我提供了各个方面的帮助。他的热情无私和有求必应,是我得以在北大顺利开展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系办公室的刘隐霞女士,也为安排我和我的家庭在北大的生活起居,提供了热情的帮助和照应。我在北京逗留期间,还曾访问过其他学校,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并在人大和首师大做过讲演。我要特别感谢中国人民大学杨念群、黄兴涛、牛润珍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的徐蓝、梁占军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的李帆、张越教授等的接待和款待。
编辑推荐
本书所描述的“新史学”,除了与新文化史、全球史等的展开以及“大写历史”的式微有密切的关联,也与西方尤其是美国史学研究人员的“草根化”和“反智”的社会风气相关。著者认为,与其追随那些源自西方、反映西方文化焦虑甚至危机的史学潮流,还不如充分尊重历史的多样性,根据性之所近,借助自身的文化特质和历史积淀,选择研究反映中国文化特质的历史问题,进而反观西方,找出其弱点予以批评和克服,所获得的研究心得,更能全面地体现当今全球化的特点,因为全球化通常是以其“在地化”(glocaIization)为前提、并与之互为表里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