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黄全愈 页数:338
Tag标签:无
前言
再来一个20年,还是素质教育 10年前出版《素质教育在美国》时,我就引用了斯坦福大学的教务长(大学的二把手)马林科维奇博士于1998年表达的观点:亚洲大学(特别提到中国)需要20年才能赶上世界知名大学。 2010年在南京举行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斯坦福大学校长汉尼斯博士说:“中国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最快需要20年。”十多年过去了,还说再需要20年,而且是“最快”。他嘴里说“最快20年”,心里的时间就不止20年。至于多少年?他没说。他倒是说了:慢则50年…… 又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20年! 不少房地产老板搞教育,大干快上建学校,个把月便能竖几栋雄伟壮观的大楼,气势怪吓人的。但真办教育,投进去三五年,连个回声都听不到,想抽腿,已成骑虎之势。用“百年树人”来形容教育,可能有些夸张,但搞教育的喜欢说“20年”,似乎搞教育至少得20年,不然不算数。就像修铁路,以亿为基数,不然拿不出手。斯坦福的前后两位校领导都以“20年”为计算单位,是信口开河还是有所依据?有趣的是,1976年中美双方的教育考察团互访后,都曾预言:“经过20年的教育,中国的科技将超过美国。”预言大错特错是一回事,为什么说的也是20年?这几个20年是否巧合? 我们来看看这个20年是怎么算出来的: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一共是16年,再加上研究生教育,大致是20年。我曾在《南方周末》上接连发表过两篇文章:《动一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基础》和《一流的学生从哪里来》。后一篇是与当时的北大校长许智宏院士商榷:中国建世界一流大学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我以为,世界一流大学至少要具备四个一流:一流的设施,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生。前三个“一流”,都可以通过举国的财力倾斜、世界范围的人才招揽于三五年,或者七八年内办到。但“一流的学生”则必须扎扎实实地从基础教育抓起,否则北大不可能有一流的生源。没有一流的生源,就根本不可能在四年内培养出一流的大学生,进而在短期内培育出一流的研究生。我们也可以说,前三个“一流”,可以从别处“搬”来。但建世界一流大学需要打基础。这个基础是什么?这个基础就是我们的基础教育(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这个基础是“搬”不来的,每一块“基石”都必须自己去奠定。迈阿密大学足球教练请我帮他在中国招一两个女足运动员。
内容概要
如果说中国的教育不行,为什么中国留学生的孩子在美国成绩那么好?如果说中国的教育很棒,为什么中国的科技落后?如果说美国的教育好,为什么长年在美国读书的孩子回国后无法跟班?如果说美国的教育不行,为什么人口只占世界5%的美国,却获得了60%~70%的诺贝尔奖?就上述问题,作者花了十几年心血,用“参与观测法”深入到美国教育的“心脏”中去做研究,并对国内的教育进行了发人深省的反思。作者的儿子矿矿五岁到美国,成了他的研究和观察对象。作者的叙述和分析,引人入胜,诱人深思;所提出的问题,一针见血,振聋发聩。本书被誉为“20世纪中国的《爱弥儿》”,曾荣登中国大陆非文艺类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应广大读者要求,经修订后再版。
作者简介
黄全愈,旅美教育学家。生于柳州,1982年获文学学士学位,1988年赴美国讲学,1989年获美国维拉诺瓦(Villanova)大学“人的组织与管理科学”理学硕士学位,1993年获美国迈阿密(Miami)大学“教育管理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迈阿密大学孔子学院院长、中山大学客座教授。在中、美
书籍目录
引言 一 创造性能不能教 尴尬的问题 绕不开的定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教” 创造性不能“教” 二 能不能用左手写字 又一个尴尬的问题 中华民族的困惑 人有哪四种行为 素质教育的盲区 三 要不要投自己一票 谁来射点球 竞选班代表 投不投自己一票 四 老师能不能有错别字 老师能不能有错别字 长辈是不是孩子的朋友 要不要尊师爱生 五 要不要教育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有没有统一的是非判断标准 要不要教育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没商量”的“天条” 六 到大学阶段才做学问吗 初级教育打基础,高级教育做学问 往车上装货,还是给车子加油 作研究的目的 七 教育要不要平等 平等的困惑 不平等的三个永恒前提 三个概论:平等、公平、公正 平等概念对教育的迷惑 矿矿经历的“天赋教育计划” 公平概念对教育的困惑 公正概念对教育的诱惑 八 要不要惩罚孩子 儿子经历的惩罚教育 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什么 自己改造自己 九 几个值得思考的教育观念问题 到底什么是教育的目的 要计算器还是要计算技 在中国接受初等教育,到美国接受高等教育,是不是最佳组合 孩子能不能对长辈说“不” 乌龟比兔子跑得快吗 十 值得思考的若干教育体制问题 要不要聊肖高考 “专业”和“就业”有啥关系 要不要给教育工作者留下“铁饭碗” 要不要外行管理内行 后记
章节摘录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日渐显现出其历史的局限性和可质疑性。我认为,“尊师爱生”这个提法有毛病,也不科学,值得我们反省。 首先,“尊师爱生”把教师的角色神圣化,并确立了一方被“尊”、另一方必须“从”的一高一低的“尊”与“从”的地位。 教师是一种社会角色,是由千千万万的个人去扮演的角色。正是由于这些千千万万的个人有着他们自身的千差万别,才有了角色期待和角色规范去引导、去匡正个人的“自我”。 角色期待和角色规范是理想化的东西,由不同个人扮演的相同角色,一定会表现出不同的结果。模范教师与误人子弟的教师之间的区别,不是角色期待的区别,也不是角色规范的不同,而是个人本身的差异使然——有模范教师,也有误人子弟的教师。 即使是受人尊敬的模范教师,也是由凡人扮演的角色,而不是神。神才是没有缺陷的。既然教师不是神,就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但是,“尊师”的前提是抹杀个人本身的缺陷和差异,把教师这个角色神圣化。 当“尊师”绝对化地规范了双方“尊”与“从”的地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以及独立思考就被抑制,其结果是老师的差错往往只能由老师来纠正。 读小学的时候,我跟着一位老师把“恬”字读成“刮”字,父亲纠正多次,我均置若罔闻,就因为他不是“老师”而是右派。
媒体关注与评论
黄全愈的研究方法是人类学里最重要的“参与观测法”。他就是通过观察对象矿矿(黄全愈的儿子,现在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就读)在美式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以及中式家庭教育冲突中的种种表现:有趣的故事、苦恼的彷徨、无奈的挣扎、艰辛的成长……来思考美国教育,反思中国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刚平 黄全愈把培养创造力看做教育的核心,很有见地。培养创造力需要开发智力,还需要培养情商。创造力强的学生,既要具备很强的记忆力、想象力、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智力的五因素),还必须有百折不挠的毅力、独立思考的批判性思维等。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沙洪泽 作者是一位在中国的教育中成长,在美国的教育中成4-的留美博士,对中国和美国的教育都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思考。当我如饥似渴一口气读完这本书的时候,已是深夜两点,轻轻合上书,却无论如何也难以入睡。我是一位有着十几年教龄的教师,也是一个9岁孩子的家长,教育就像吃饭穿衣一样成为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但是我们天天相伴的教育和美国的教育相比有哪些差距和误区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省之中……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中学 李莉
编辑推荐
美教育的震撼对比与剖析20世纪中国的《爱弥儿》。在美国的校园里,没有观点的对错,只有观点的不同。于是,才有师生间的平等争论。争论,是创造性的开端。一只桶的装水量,取决于最差、最短的那块桶板。中国的发展,取决于教育这块“短板”!北京101中校长郭涵;北大附中原校长赵钰琳;广西南宁二中校长何伟萍;广东深圳中学校长王占宝;广州市执信中学副校长张水平;中山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钟明华;北大附中副校长全国模范数师张思明;啥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沙洪浮;辽亍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张晓辉;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教授李宝贵;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刚平联合推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