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高洪深 页数:240
Tag标签:无
前言
与时俱进的学术思想应该是学科发展和教材建设的重要原则。根据这个原则,《区域经济学》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增删、修正和校订,在实践应用、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成果上充分体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最新内容。同时经过对这些内容认真地分析和研究,我们认为,这些内容不仅新,而且比较成熟、规范,在理论与方法上已成为体系,在实践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一批相当可喜的区域经济发展成果。为此,应尽快将它们纳入到《区域经济学》教材中来,让广大从事区域经济研究的读者和在校学习《区域经济学》专业的广大学子尽早了解和掌握这些最新理论、方法和它的实践应用。这就是我们出版《区域经济学》第三版的主要目的。为了在教材建设上贯彻与时俱进的学术思想,在理论和内容上充分体现新区域经济发展观,我们在新版《区域经济学》中做了如下的重大调整和增删。1.总部经济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它是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突破和战略转移,也是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产物。它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已走过了十几个年头,其实践发展和理论体系都已日趋成熟和规范。实践证明,总部经济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将成为我国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的理论支撑。这是我国学者对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做出的独特贡献。本版《区域经济学》对总部经济的理论与实践认真地进行了梳理、完善和提高,并以此作为新的一章,取代了《区域经济学》第二版的第五章 。2.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国际上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在此背景下,国际经济区域化、一体化的浪潮持续升温,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许多方面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趋势、新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一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出现了明显加速的新趋势,各种类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和组织的数量增长迅速,呈席卷全球之势,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积极参与到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之中。
内容概要
本书是在《区域经济学》第二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的修改、补充和调整,吸收了区域经济学热点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例如,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总部经济等,同时,也删掉一部分过时和不成熟的内容,形成了《区域经济学》第三版。 全书共分十二章,第一、二章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新区域经济观和基本概念;第三、四、五章重点论述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区经济、科技工业园区的区域经济和总部经济等;第六、七、八、九、十、十一章分别阐述以下区域经济学理论: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分析、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理论与方法、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及其指标体系;第十二章主要介绍国外区域经济案例。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有关经济学和经济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以作为区域经济研究与开发人员的研究参考书,还可以供不同层次的经济与行政管理和企事业单位的有关领导和管理人员使用。
作者简介
高洪深教授,吉林农安人。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长期从事西方经济学、知识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81年,在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获得硕士学位之后,不久赴联邦德国在卡尔·杜易斯堡(Karl Duisburg)基金会进修中心专攻经济管理和计算机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 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第三节 建立新区域经济观第二章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区位概念 第二节 区域与经济区域 第三节 区域经济 第四节 区域经济学第三章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一节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第二节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体系 第三节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及新趋势 第四节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典型合作组织第四章 国家区域经济 第一节 国内区划的区域经济 第二节 特区经济 第三节 城市区域经济 第四节 科技工业园区的区域经济第五章 总部经济 第一节 总部经济的概念与机理的系统描述 第二节 总部经济的理论体系 第三节 大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 第四节 总部经济助推大城市经济转型的综合分析第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的概念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 第三节 梯度发展理论的动态表象 第四节 不同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第七章 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研究 第二节 梯度推进理论和辐射理论的比较 第三节 辐射理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意义第八章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分析 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第二节 二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导向理论第九章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经济发展观的区别 第三节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第十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区域差异理论 第二节 地域分工理论 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比较理论 第四节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方法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及其指标体系 第一节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第二节 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设计 第三节 对指标体系框架的进一步研究 第四节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判方法第十二章 国外区域经济案例 第一节 美国区域经济开发经验 第二节 日本区域经济开发范例 第三节 法国区域经济发展方略 第四节 德国区域经济开发政策 第五节 意大利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因此,必须从总体上加大道路交通的建设力度。同时,今后的城市规划必须克服类似的缺陷。(2)从线辐射的角度来看,不仅要重视铁路干线、公路干线的建设,还应该重视这些干线建成后与周边路线的配套问题。例如,京九铁路建成后,并没有一劳永逸,因为不仅沿京九铁路干线存在着巨大的纵向辐射效应,而且对其通过的地区存在着强烈的横向辐射效应,必须借助于配套的公路和铁路体系才能充分发挥京九铁路的辐射效应,带动铁路两侧较大范围的地区快速发展。(3)从面辐射的角度来看,辐射理论要求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建立发达的道路交通网络。要求先进地区内部和落后地区内部分别建立发达的道路交通体系,这是有效进行面辐射的基础。其实,道路交通体系对提高辐射效率的重要作用从民间流传的谚语也得到了证实,例如“要想富,先修路”和“一条路造就万代富”等等。关于如何实现中国东西、南北的经济互补性问题,辐射理论同样能够给我们以启发。东西、南北的经济互补性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必须认真对待。按照辐射理论,远距离的辐射只能借助于线辐射和跳跃式面辐射的方式加以解决。因此,可供选择的思路是:(1)在政府的帮助下建立东西、南北的互助合作关系,即我们所说的对口关系。干部的异地培养和交流、技术的转让、劳动力的流动、资金的融通、市场的开拓和市场信息的传播等等都可以通过这种互助合作关系的方式加以解决,这是跳跃式面辐射在东西、南北经济互助与合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2)充分利用现有的公路干线、航道干线和铁路干线以及航空运输等条件,加快地区间经济资源的流动,这是线辐射在东西、南北经济互助和合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城市和小城镇建设方面,辐射理论强调城市和小城镇的布局要有利于辐射的有效进行。大城市优先发展还是中等城市优先发展或小城镇优先发展是一个长期以来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按照辐射理论,一个地区无论选择哪一种思路,都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辐射理论制定相应的措施。例如在一个落后地区,中等城市的数量也很少,如果一些小城镇位于交通方便、人口密集的地区,重点发展这样的小城镇就是明智之举。因为小城镇对周边落后地区的辐射力可以大于较远的中等城市对这些地区的辐射力,也可以大于较远的大城市通过线辐射对这些地区的辐射力。而且,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可以使这些地区较快地建立起有效的辐射网络,从而加快经济资源和人文环境因素在这些地区的流动和传播。如果把小城镇的建设和脱贫问题联系起来考虑,辐射理论的作用就更加明显。在一些落后地区,有的居民远离小城镇,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极其恶劣,道路交通条件也很差。因此,相对先进的地区对它们的辐射无法有效进行,或者说,即使未来可以逐步改善各方面的条件,也需要花费巨大的代价和很长的时间。于是,如果把这些居民迁人小城镇或相对先进、容易受到小城镇或中等城市辐射的地区,则脱贫问题就变得容易解决。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辐射理论除了重视面辐射、线辐射和大中城市的点辐射以外,也十分重视发挥小城镇的辐射作用。当然,有的城市布局不可能改变,只能依靠完善和改善辐射媒介的方法进一步发挥它们的辐射作用。因此,在未来中国的发展中,城市和小城镇布局必须以建立有效的辐射网络为指针。
编辑推荐
《区域经济学(第3版)》: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