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朝民 编  页数:273  

前言

  本教材由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李朝民博士组织高校的有关学者及长期从事国际贸易实务工作的专家联合编写而成。本教材内容全面而简洁,尤其是实务部分,与中国的外贸实际结合紧密,实用性强,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全面的操作技能,便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快速适应工作并做出出色业绩。本教材适用于国际贸易专业高职生和非国际贸易专业本科生及高职生,也可以供从事国际贸易实务工作的人员参考使用。  在本教材的修改完善过程中,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贸易硕士点组长史自力博士、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张占东教授、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王怀民博士、国际商务教研室副主任白凯副教授和讲师李惊雷博士,以及曾经多年从事国际贸易实务工作的新郑市副市长刘五一博士等多位专家学者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本教材仍存在一些瑕疵,诚挚希望使用本教材的老师和同学们多提宝贵意见,我们将在再版时进一步完善。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介绍了国际贸易的基础知识、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理论及其发展、国际贸易政策、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国际贸易的争议及其处理、国际贸易方式等内容。本书内容全面,尤其是实务部分,与中国的外贸实际工作结合紧密,实用性强,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全面的操作技能。本书适合高职高专国际贸易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学生使用,也可供从事国际贸易实务工作的人员参考使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国际贸易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统计分析指标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 第四节 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第二章 世界市场概述 第一节 世界市场与国际市场 第二节 世界市场价格 第三节 不等价交换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及其发展 第一节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节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三节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第四节 国际贸易保护理论 第四章 国际贸易政策 第一节 关税及相关制度 第二节 非关税措施 第三节 出口促进与出口管制第五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第六章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 第一节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第二节 世界贸易组织 第三节 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第七章 国际市场的调研、交易磋商和合同的订立 第一节 选择出口目标商品 第二节 选择出口目标市场 第三节 寻找客户的途径 第四节 国际贸易谈判第八章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标的 第一节 商品的品名与品质 第二节 商品的数量 第三节 商品的包装 第九章 出口商品的价格和国际贸易术语 第一节 出口商品的价格 第二节 国际贸易术语第十章 国际货物的检验 第一节 商品检验权的确定和行使 第二节 商品检验的时效性和地点 第三节 商品检验机构 第四节 商品检验的标准、证书 第五节 合同中的商品检验条款第十一章 国际货物运输 第一节 国际货物运输方式 第二节 运输单据 第三节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运输条款第十二章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 第一节 中国海洋运输货物保险 第二节 中国陆、空、邮运输货物保险 第三节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保险条款 第十三章 国际货款结算 第一节 票据 第二节 汇付和托收 第三节 信用证 第四节 银行保函与备用信用证 第五节 国际保理与出口信用保险 第六节 各种支付方式的选用第十四章 进口贸易流程 第一节 进口贸易前的准备 第二节 进口贸易磋商和合同的订立 第三节 进口贸易合同的履行第十五章 国际贸易的争议及其处理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争议 第二节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索赔 第三节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仲裁 第四节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不可抗力第十六章 国际贸易方式 第一节 经销和代理 第二节 寄售和展卖 第三节 招标、投标和拍卖 第四节 期货交易 第五节 对销贸易 第六节 加工贸易和租赁贸易 第七节 电子商务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国际贸易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地区)对外贸易的总和,反映了世界各国(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和联系。  国际贸易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产生,其规模随着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到资本主义社会,其规模空前扩大,具有世界性。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有剩余的产品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交换;二是商品交换要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之间进行。因此,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一、原始社会的贸易  在原始社会初期,人类的祖先结伙群居,打鱼捕兽,生产力水平极度低下,人们处于自然分工状态,劳动成果仅能维持群体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没有剩余产品用以交换,也就没有商品,因此谈不上有国际贸易。人类历史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促进了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品除维持自身需要以外,还有少量的剩余。人们为了获得本群体不生产的产品,在氏族或部落之间用剩余产品进行原始的物物交换。  人类历史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部门,产生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商品生产。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扩大,出现了货币,商品交换就变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随着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人类分裂为利益根本对立的不同社会集团——阶级出现了。  人类历史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指社会上出现了不从事生产、只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阶层,产生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部门——商业,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进一步扩大。随着阶级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出现了国家。到原始社会末期,商品流通开始超越国界,产生了国际贸易。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