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沈文莉,方卿 主编 页数:256
前言
相对于哲学、历史学这些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而言,政治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这在中国尤其如此,因为经过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院系调整,政治学这一学科被取消并停止发展长达20余年。改革开放之后,政治学才恢复了学科设置,经过30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在各大高校中形成了比较齐全的教学体系和科研队伍。我们正是在这一学科发展的大背景下,力图为政治学向全社会的“普及”做一些有益的工作。在我们看来,对“政治”的热情并不限于庙堂之上,街巷阡陌中也有着认识“政治”的需要和必要,因而“普及”政治学,让广大的公民都能够对政治学的有关问题形成正确的认识,就成了政治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当政治学作为一门课程最初出现在京师大学堂这一当时中国最高学府的莘莘学子面前时,他们所拥有的教材不过是一部德国教授讲演录的翻译本,而在今天,各种政治学教材可谓汗牛充栋,教材的选择也就成了师生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我们编写这样一部政治学教材,除了考虑到政治学本身的发展促使我们吸收国内外最新的有益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淘汰过去与之对立或不合拍的内容之外,我们更希望这部教材能够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既不让读者为高头讲章所阻吓,又让读者在明确的教学目的面前,形成对政治学有关问题的基本认识。尤其重要的是,我们从事远程教育和高等继续教育相关教学多年,将摸索出的教学经验贯穿于本教材的编写中,使其更适应现代远程教育和高等继续教育的特点。本书的编著者均为政治学教学领域的青年学者,按所撰篇章依次为:第一章,方卿、沈文莉;第二、第八章,何历宇;第三、第四章,曾纪茂;第五章,叶国文、方卿;第六章,赵萍丽;第七章,李明波;第九章,汪晓风。本书由沈文莉、方卿共同确定编写提纲并组织编写和审定,配套的教学课件及相关资源等由沈文莉编写。本次修订工作由沈文莉完成。本书最初于2007年1月出版,其适应性在三年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良好的检验。本次修订,我们主要调整了书中的某些篇章结构,增加了更加明晰的段落标题,使得层次更加清晰,更加符合成人学员和读者的学习与阅读习惯。同时,我们对局部内容的文字表述作了修正,补充了一些关键性概念和-阐释,使其更准确、全面。此外,我们还更换了第章的引例,使之更具时效性,更切合当前国内外政治现实的新特点,对学员更具启发性和引导性。我们希望自身的努力能够达到修订本书的目的,但是,限于编著者的小来,书中的不足之处仍然难免,敬请读者不吝赐教。
内容概要
《政治学原理》以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为指导,结合西方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对政治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反映了中外政治学研究的历史脉络和最新进展。《政治学原理》逻辑结构严谨,栏目设计丰富,特别适合作为远程教育和高等继续教育的政治学、行政管理、法学类专业的教科书,也适合社会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沈文莉,上海电视大学副教授,曾任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公务员制度等。已出版《公务员制度教程》等教材多部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政治的含义 第二节 政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三节 政治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 国家的本质、历史类型与职能 第一节 国家的起源与本质 第二节 国家的历史类型 第三节 国家的职能第三章 政体与国家结构形式 第一节 古典政体理论 第二节 现代政体分类:以国家与社会关系为依据 第三节 国家结构形式第四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政府的含义与现代政府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国家元首 第三节 立法机构 第四节 行政机构 第五节 司法机构第五章 政党和政党制度 第一节 政党的含义和特征 第二节 政党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政党的类型和功能 第四节 政党制度第六章 政治参与 第一节 政治参与的含义、特征与功能 第二节 政治参与的主体 第三节 政治参与的途径第七章 政治文化 第一节 政治文化的内涵 第二节 政治文化的结构、类型和功能 第三节 政治社会化与政治文化的发展第八章 政治发展 第一节 政治发展概述 第二节 政治发展的类型与途径 第三节 政治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第四节 中国的政治发展第九章 国际政治 第一节 国际政治概述 第二节 国际政治行为主体 第三节 国际体系 第四节 中国的对外政策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现代国家的行政首脑均由选举产生,并受一定任期限制。行政首脑任期的长短对于行政首脑政治领导能力的历练和形成稳定的长远政策都有着重要影响,并且,任期长短对于权力的腐败倾向也存在一定影响。行政首脑作为公众的受托人领导行政机构和官员,因而一方面需要授予其充分的权力和自由判断的余地以应付具体情况,另一方面又需要防范行政首脑滥用权力,特别是需要防范行政首脑把持权力,凌驾于整个社会之上。在古代希腊罗马共和国和中世纪意大利城市共和国的政治实践中,对此都实行过非常严格的控制。古罗马共和国时期,执政官的任期只有一年,从恺撒和苏拉、安东尼开始,执政官任期特别予以延长,而历史研究表明,这正是古罗马共和国衰败并逐步变成罗马帝国的一个重要原因。中世纪意大利城市共和国的执政官在这方面的限制更为严格,除了执政官数量更多之外,任期往往更短。从上述历史经验出发,为了控制行政首长,避免政治专断,人们倾向于缩短行政首脑的任期。但是,一般来说,行政首脑的任期越长,经受的历练越多,其经验积累越多,能力也就越强,可见任期长也有其好处;同时,较短的任期使得在任的行政首脑难以考虑长远的政策,可见任期短也有其缺陷。在现代选举政治下,行政首脑短视的现象尤其突出,而任期短则将进一步激发行政首脑的短视。这表现为,在任行政首脑必须使政策迅速生效,给民众带来实际的好处,人民才会相信在任行政首脑,并在选举中作出有利于在任行政首脑及其所在政党的选择,因此行政首脑普遍比较短视,任期短只能加剧这一现象;同时,在行政首脑更迭之后,通常难以确保接任的行政首脑延续前任的政策,政策容易半途而废,因而行政首脑普遍倾向于只考虑在自己任期内就能产生实效的政策,而不愿意考虑跨越自身任期的长远政策,任期短只会激发行政首脑的短视。可见,任期长短各有利弊。就各种因素来说,对于任期的长短,通常可以做下面的选择:和平时期可以短,战争时期要长一些;小国可以短,而大国要长一些;掌握实际权力的应该短一些,反之则可以长一些。现代政治已经发展出较为成熟的任期制度,行政首脑的任期不应该太长也不应该太短。若任期太长,则易于使行政首脑受到滥用权力的诱惑,并易于导致权力的家族化、私人化和集团化。若任期太短,则将使行政首脑不愿考虑和执行长远的政策,也难以有效地积累政治管理经验。进一步说,若行政首脑不考虑长远的政治问题,那么他会转而将注意力集中于在任期内牟取私人利益的最大化。出于多方面的考虑,现代政府中行政首长的任期一届一般在四年到八年之间,一届任期不超过五年的则允许通过竞选获胜连任一届,而一届任期超过五年的则一般只能担任一届。五年以上十年之内的任期对于政治首脑累积政治管理经验和执行长远的政策,时间是足够的。如美国总统一届任期是四年,墨西哥总统是六年,法国总统是七年。
编辑推荐
《政治学原理》是21世纪高等继续教育精品教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