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06-21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法]罗兰·巴尔特 页数:369 译者:张祖建
Tag标签:无
前言
罗兰·巴尔特(1915-1980)是已故法兰西学院讲座教授,法国当代著名文学思想家和理论家,结构主义运动主要代表者之一,并被学界公认为法国文学符号学和法国新批评的创始人。其一生经历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媒体文化评论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学期(1962-1976)以及法兰西学院讲座教授期(1976-1980)。作者故世后留下了5卷本全集约6 000页和3卷本讲演录近千页。这7 000页的文稿,表现出了作者在文学、文化研究和人文科学诸领域内的卓越艺术品鉴力和理论想象力,因此可当之无愧为当代西方影响最大的文学思想家之一。时至今日,在西方人文学内最称活跃的文学理论及批评领域,巴尔特的学术影响力仍然是其他文学批评家和理论家难以企及的。 1980年春,当代法国两位文学理论大师罗兰·巴尔特和保罗·萨特于三周之内相继谢世,标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乃至西方两大文学思潮——结构主义和存在主义的终结。4月中旬萨特出殡时,数万人随棺送行,场面壮观;而3月下旬巴尔特在居住地Urt小墓园下葬时,仅有百十住朋友学生送别(包括格雷马斯和福科)。两人都是福楼拜的热爱者和研究者,而彼此的文学实践方式非常不同,最后是萨特得以安息在巴黎著名的Montpamasse墓地内福楼拜墓穴附近。萨特是雅俗共赏的社会名流,巴尔特则仅能享誉学界。
内容概要
本书为罗兰·巴尔特在法兰西学院1977-1978学年年度研究班课程的讲义。 罗兰·巴尔特去世前在法兰西学院讲授了三年“文学符号学”讲座,“中性”是第二学年的课程主题。在这部迟至2002年才发表的讲稿里, 巴尔特秉承其在就职演讲中预告的创新精神,把“中性”这个语法概念延伸到哲学、意识形态、社会行为、性观念等不同领域,即一切能够破除或避开以二分法为标志的聚合关系的思想和行为。 巴尔特解构了 “中性”的23种正面和负面的表征或“闪现”,并广征博引老子、古希腊哲人、卢梭、波德莱尔、托尔斯泰、本雅明、纪德、尼采等人的思想,从而揭示了非冲突性的“中性”对于西方伦理学、哲学、政治学和语言学话语中的习常观念所具有的丰富意义。
作者简介
罗兰·巴尔特,法国著名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与文化评论家。其一生经历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媒体文化评论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学期(1962—1976),以及法兰西学院讲座教授期(1976—1980)。他和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文学思想界前后辉映,并被公认为蒙田以来法国最杰出的散文大家之一。
书籍目录
法文版前言 1978年2月18日 开场白 篇中篇 善意 疲惫 1978年2月25日 疲惫(续) 沉默 优雅 1978年3月4日 补充之一 优雅(续) 睡眠 断言 1978年3月11日 补充之二 色彩 形容词 1978年3月18日 补充之三 中性诸相 愤怒 1978年3月25日 补充之四 中性的积极方面 观念域 1978年4月1日 补充之五 意识 1978年4月29日 回答 1978年5月6日 礼仪 冲突 补充 波动 1978年5月13日 补充之六 引退 1978年5月20日 傲慢 全景 1978年5月27日 补充之七 全景(续) 契机 无为 1978年6月3日 无为(续) 雌雄同体 附录 强度 休假 畏惧 本课概述 课目:中性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附论
章节摘录
先,世上没有比西班牙大法庭更公正、更有学问、更廉洁的了。而且,如果在这个一般特点之外,再加上天主教司铎的神职,那么,不待任何体验,人们就一定会信服,天下不可能有比宗教裁判法庭更镇静自若、更慎重其事、本质上更富于人性的了。这个法庭为震慑想象力而设,而且务必用各种神秘和严厉的形式环绕起来,以便造成法官所期待的效果,而宗教原则永远维持其无法解释的性格;这个判决过程的装置温和,慈悲,而且由于司铎的进入,这个法庭与任何其他法庭都不一样。的确,它上面横悬着世界上任何别的法庭都没有的一句箴言:慈悲与正义{misericorde et justice)。在其他地方,正义只属于法庭,慈悲只属于君主。法官如果干涉宽恕便形同反叛,会被认为僭夺君权。但是,如果司铎被召唤在法官席入座,他会拒绝落座,除非君主赐予他伟大的特权。因此,慈悲同正义同席而坐,甚至位于正义之前:带到在这个法庭前的被告尽可忏悔过错,请求宽恕,接受宗教对其罪过的救赎。从这一刻起,违规变成了罪孽,受刑变成了赎罪。罪犯守斋,祈祷,苦修。他不是走向接受刑罚之处,而是念诵赞美诗,忏悔罪孽,聆听弥撒;众人考验他,赦免他,让他重返家庭和社会。如果罪孽深重,罪人顽固不化,非得流血不可,教士此时便抽身引退,只等再次出现在绞刑台上安慰被行刑人。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