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徐经长,孙蔓莉,周华 主编 页数:290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列教材(以下简称系列教材)自1993年推出第一版至今,已经有16个年头了。这期间我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会计教育无论从规模还是质量来看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回顾十几年的发展历史,从系列教材的第一版到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第五版,我们都在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尽可能满足老师和同学的需要。系列教材第一版是由我国当时的重大会计改革催生的。那次会计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国家会计管理部门改变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沿用的通过制定和审定分部门、分所有者的统一会计制度来规范各基层单位会计工作的模式,而代之以制定所有企业均适用的会计准则来指导会计核算工作的模式”(阎达五,系列教材第一版总序)。在编写系列教材第一版时我们关注两个重点:一是适应我国会计制度从苏联模式向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模式的转变,教材的编写遵循1992年颁布的“两则两制”(“两则”是指《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财务通则》,“两制”是指行业会计制度与行业财务制度)的要求;二是教材之间尽可能避免重复。1993年7月起开始陆续出版的系列教材第一版,共有9本,即《初级会计学》、《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经营决策会计学》、《责任会计学》、《高级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计算机会计学》。系列教材第二版从1997年10月起陆续出版。第二版的主要变化是根据各兄弟院校的课程设置情况,将《经营决策会计学》与《责任会计学》合并为《管理会计学》。系列教材第三版从2001年11月起陆续出版。“第三版修订工作除了因国家修订《会计法》、国务院颁布《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财政部修订和颁布《企业具体会计准则》以及颁布新的《企业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需要进一步协调原教材与现行规章制度不够衔接之处外,还尽可能吸收了一些国内外财会理论界近年来所取得的新的理论研究成果”(阎达五,系列教材第三版总序)。2006年7月开始出版的系列教材第四版,修改了原教材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之间的不协调之处,并将《计算机会计学》更名为《会计信息系统》。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共分13个章节,主要对会计学的基础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会计循环、货币资金及应收款项、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财务会计报告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书籍目录
第1章 总论 1.1 会计概述 1.2 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3 财务报表和会计要素第2章 会计循环 2.1 会计循环概述 2.2 会计期间的业务处理流程 2.3 会计期末的业务处理流程第3章 货币资金及应收款项 3.1 货币资金 3.2 应收款项 3.3 货币资金及应收款项的报表列示与附注披露第4章 存货 4.1 存货概述 4.2 商业企业存货的会计处理:从商品采购到商品销售 4.3 工业企业存货的会计处理:从原料采购到产品销售 4.4 销货成本和生产耗用的材料成本的计算方法 4.5 低值易耗品的摊销 4.6 存货跌价准备 4.7 存货盘盈与盘亏 4.8 存货的报表列示与附注披露第5章 金融资产 5.1 金融工具及其会计业务分类 5.2 交易性金融资产 5.3 持有至到期投资 5.4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第6章 长期股权投资 6.1 长期股权投资概述 6.2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6.3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6.4 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和处置第7章 固定资产 7.1 固定资产概述 7.2 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7.3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7.4 固定资产处置 7.5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第8章 无形资产 8.1 无形资产概述 8.2 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8.3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8.4 无形资产的处置 8.5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第9章 负债 9.1 负债概述 9.2 流动负债 9.3 非流动负债第10章 所有者权益 10.1 实收资本 10.2 资本公积 10.3 盈余公积 10.4 未分配利润 10.5 库存股第11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 11.1 营业收入 11.2 营业费用 11.3 直接计人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 11.4 所得税费用 11.5 利润 11.6 每股收益第12章 财务会计报告 12.1 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12.2 资产负债表 12.3 利润表 12.4 现金流量表 12.5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12.6 财务报表附注 12.7 其他财务会计报告 12.8 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编制示例第13章 财务报表分析 13.1 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与方法 13.2 偿债能力分析 13.3 管理效率分析 13.4 盈利能力分析 13.5 综合分析 13.6 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章节摘录
插图:会计体系(苏联模式)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人士难以读懂按照我国会计制度所编制的企业会计报表,无法实现中外企业对话,极大地阻碍了对外贸易和资本流动。为了扫除这一障碍,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决定与国际会计标准和惯例实行接轨,陆续发布了以国际会计准则为主要参照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为了便于企业的具体会计工作,2001年财政部又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1992年制定的会计准则体系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外企业会计信息的相通问题,但是,该会计准则体系非常强调“中国特色”,而且这些特色遍布于会计准则的各个方面。这套会计准则的突出优点是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企业的组织和治理特点,便于企业实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缺点是与国际通行的会计标准和惯例存在分歧和差异。近年来,我国的对外经济环境已非昔比。随着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的扩大以及随之而来的外贸争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参与海外上市和海外并购,民营经济加速发展与转型,商业银行改革和外汇改革的渐次展开,金融全球化、融资证券化和金融创新迅速发展,都对会计信息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使得会计准则的重要性日显突出。然而中外会计准则的差异性直接影响到国际投资者对我国企业会计报告信息的认同。在越来越多的经济领域中,利益相关者迫切要求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企业内外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公司治理结构逐步建立和完备,普遍实行了独立董事制度,明确了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涌现和培育了大量机构投资者。这些措施为上市公司构筑了多道“防火墙”。同时,投资者已充分具备了风险意识和投资理念,市场监管进一步加强,不断出台新的法律法规,资本市场正在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具备了向国际市场提高开放程度的基本条件。上述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中国会计准则的重心发生重大转移——从过去简单的规范会计行为转向为范围广阔的市场经济发展和国际经贸合作提供服务上。顺应我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作为企业会计工作的唯一标准。新会计准则的指导思想是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最大限度地缩小中外会计标准的差异,获得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认可。相比旧准则,新会计准则建立起了更为完善的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标准,在会计计量、企业合并、金融工具会计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和突破,对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加速中国融入全球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颁布的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构成,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是具体准则的制定依据,主要规范了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财务报告等内容。
编辑推荐
《会计学(非专业用)》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