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朱·弗登博格,让·梯若尔 页数:476 译者:黄涛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几千年的辉煌历史。近百年来,中国由盛而衰,一度成为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国家之一。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把中国从饥饿、贫困、被欺侮、被奴役的境地中解放出来。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真正走上了通向繁荣富强的道路。中国改革开放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速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但是,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绝非易事,我们不仅需要从自己的实践中总结教训,也要从别人的实践中获取经验,还要用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改革。市场经济虽然对我们这个共和国来说是全新的,但市场经济的运行在发达国家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市场经济的理论亦在不断发展完善,并形成了一个现代经济学理论体系。虽然许多经济学名著出自西方学者之手,研究的是西方国家的经济问题,但他们归纳出来的许多经济学理论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行为。这些理论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要想迅速稳定地改革和发展我国的经济,我们必须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先进经济学的理论与知识。本着这一目的,我们组织翻译了这套经济学教科书系列。这套译丛的特点是:第一,全面系统。除了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基本原理之外,这套译丛还包括了产业组织理论、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货币金融学、公共财政、劳动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重要领域。第二,简明通俗。与经济学的经典名著不同,这套丛书都是国外大学通用的经济学教科书,大部分都已发行了几版或十几版。
内容概要
本书是博弈领域的两位领军人物的集大成之作,囊括了迄今为止除演化博弈之外的所有博弈论的理论和方法、代表了博弈论发展的最高水平。它不仅涵盖了博弈论的方方面面。而且几乎对每一个论题都给出了严密的数学推导和证明。本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覆盖面广,几乎涵盖了博弈论的各个领域。第二,有丰富的实例、精心构思的习题以及广泛的可扩展性。第三,深入浅出,既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博弈论的了解,也可以满足爱好技术性证明的读者对于博弈论精髓的把握。本书是经济学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学习博弈论的最好教材,也是其他对博弈论有兴趣的读者的必备参考书。
作者简介
朱·弗登伯格(Drew Fudenberg),哈佛大学经济系教授。1981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博弈论和动态经济学。曾经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和法国图卢兹大学任教。从1982年至今,朱·弗登伯格教授一直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
书籍目录
第1篇 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 第1章 策略式博弈和纳什均衡 1.1 策略式博弈和重复严格优势的介绍 1.1.1 策略式博弈 1.1.2 劣势策略 1.1.3 剔除劣势策略的应用 1.2 纳什均衡 1.2.1 纳什均衡的定义 1.2.2 纯策略均衡的例子 1.2.3 纯策略均衡不存在 1.2.4 多重纳什均衡、聚点和帕累托最优 1.2.5 作为学习和进化结果的纳什均衡 1.3 纳什均衡的存在性和性质(技术性)什 1.3.1 混合策略均衡的存在性 1.3.2 具有闭图的纳什均衡映射 1.3.3 具有连续收益的无限博弈的纳什均衡的存在性 习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重复严格优势、可理性化和相关均衡第2篇 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 第3章 扩展式博弈 第4章 多阶段可观察行动博弈的应用 第5章 重复博弈第3篇 不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 第6章 贝叶斯博弈与贝叶斯均衡 第7章 贝叶斯博弈与机制设计第4篇 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 第8章 均衡的精练:完美贝均衡、序贯均衡和颤抖手完美性 第9章 声誉效应 第10章 不完全信息下的序贯议价第5篇 高级专题 第11章 均衡的再精炼:稳定性、前向归纳法及重复剔除弱优势 第12章 策略式博弈高级专题 第13章 收益相关策略和马尔可夫均衡 第14章 共同知识和博弈参考文献译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第4章描述的斯塔尔和鲁宾斯坦恩模型第一次反映出议价是一个典型的包含出价和反出价的动态过程。斯塔尔和鲁宾斯坦恩考虑了完全信息下的议价并且认识到序贯议价产生唯一一个帕累托有效的博弈结果,其中议价者之间达成有效率的协议后不会争论不休。斯塔尔和鲁宾斯坦恩还敏锐地指出了是什么决定了议价的实力;例如,更有耐心的参与者会做得更好。我们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结果有唯一性和有效率为什么这么重要。首先,通常的判断是议价结果是任意的,而且一个局外的观察者不能预见帕累托边界(如果有的话)上的哪一点将会实现;但我们感兴趣的是结论的唯一性正好和这个判断相矛盾。其次,科斯定理使效率成为了一个中心问题。从议价结果是有效的这一角度说,这个定理断言如果可以忽略交易成本,则经济中的产权分配与效率无关。尽管并不能从所有的完全信息序贯议价博弈中都得到均衡有效率或均衡唯一的结论(例如习题4.3和4.9),斯塔尔和鲁宾斯坦恩还是定义了可以实现效率或均衡唯一性的一类博弈。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许多人都提出了不完全信息序列博弈的模型。一开始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引入不完全信息往往就引入了无效率。如第7章所述,一个最简单的议价过程是垄断定价,其中一个卖者向一个买者(或许是几个)出价:“要还是不要”,然后买者决定是否购买。如果卖者并不知道买者对商品的评价,则存在次优交易。因为卖者定价高于边际成本,当买者的评价高于边际成本而低于垄断价格时,交易将不会发生,即便这种交易是有效率的。类似的无效率很可能在更复杂的议价博弈中出现:因为买者期望以后能得到更有利的价格,他会拒绝接受低于其出价的报价。事实上,迈尔森和萨特思韦特(在7.4.4小节讨论过)给出了如果博弈中没有参与者知道别人的评价的情况下,议价博弈中并非所有均衡都是有效率的一般充分条件。①当议价可能无效率时,经济制度的选择——即博弈的规则——就可以影响博弈结果的有效性。例如劳动争端可以解释为由于关于企业营利性和仲裁条款以及劳工法的信息不完全,而影响了罢工和停工的可能性。②类似地,根据议价中的剩余控制权决定和由此产生的现状配置,产权分配对两个人之间议价的效率产生影响。
后记
《博弈论》一书写作于20世纪90年代初,但是至今仍然是经济学者和研究生的常备参考书。由于20世纪90年代之后博弈论的发展速度放缓,本书的内容基本上仍然处于前沿位置。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覆盖面广,几乎涵盖了博弈论的各个领域。第二,关注博弈论发展的前沿,参考书目齐全。第三,深人浅出,既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于博弈论的了解,也可以满足爱好技术性证明的读者对于博弈论精髓的把握。第四,本书的两位作者本人就是成就卓著的博弈论专家,他们在写作本书时因此能够把握全局,将博弈论纷繁复杂的内容整理为逻辑严密的章节,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对博弈论的整体把握。最后,作者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为每章提供了大量的习题,对于学生来说,这实在是一个宝藏。总之,无论是对于经济学的研究生还是希望对博弈论有深入的了解的经济学研究者,本书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本书的翻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许多人为此倾注了心血。翻译这样的一本书不是一件易事,翻译的组织工作更是艰难。翻译工作几经易手,最终的分工如下:黄涛第1章和第2章;郭凯前言、致谢、第9、13和14章;龚鹏第5、10两章;王一民第3章和第4章;钟鸿钧第6章和第7章;王勇第8、11和12章;最后,姚洋校对了全书。由于参与翻译的人多,各人所用的术语不统一,许多时间用在了统一术语的工作上。尽管如此,本书仍然可能存在前后不一致的地方。希望读者谅解。
编辑推荐
《博弈论》涵盖了非合作博弈的全部重要内容,不仅包括策略式博弈、纳什均衡、手博弈完美性、重复博弈以及不完全信息博弈等常规内容,而且还包括马尔可夫均衡这样的非常规内容。《博弈论》是一本任何希望全面了解博弈论的人的必备书,即使是对一个博弈论的研究者而言,它也是一本重要的参考文献。“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