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简史

出版时间:2010-3  出版社:沈云锁、 陈先奎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03出版)  作者:沈云锁,陈先奎 著  页数:280  

前言

当代中国青年正生活在21世纪初的时代。这是一个从20世纪走过,经历了屈辱、苦难、战争、革命、牺牲、胜利,走向改革开放、建设发展的新时代,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威武雄壮的历史大剧才刚刚拉开序幕;这是一个经历了迷茫、选择、困惑、觉醒、探索和认识的曲折过程的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道路还很长很长;这是一个正经历着中国和世界政治、经济、社会、科技各方面的发展翻天覆地、瞬息万变的时代,此后的变化将更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从20世纪到21世纪,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艰苦奋斗,从小到大,夺取政权,建设新中国,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提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水平,继续朝着美好未来勇往直前。实践没有止境,认识没有止境。当代中国青年,尤其是其中的优秀分子,对未来充满憧憬,胸怀着为人民为祖国服务的理想抱负,立志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奉献才能,实现人生价也有对于解释和回答社会问题有一定价值的学说。这些学说就是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的古典哲学和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在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和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等著作中,在探讨财富生产问题时,却在某种程度上不自觉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一些客观情景,对商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等原理作了重要的论述。虽然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家大多仅仅重视同资产阶级经济利益有关的社会问题,而轻视同工人阶级灾难深重的生存处境、同资本主义生产的恶劣社会后果有关的问题,但毕竟他们在客观上为日后马克思恩格斯深入认识后一类社会问题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经济分析的事实依据。

内容概要

  本书按照江泽民同志上述精神和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的决议中提出的要在全党“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教育,特别要用我们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实践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通过着重展现马克思主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成果,反映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以助于我们更好地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更好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一、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最后阶段的时代呼唤二、人类思想史上的批判与超越三、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抉择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第一个伟大发现一、唯物史观的创立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三、唯物史观创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第三节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一、《共产党宣言》的制定二、《共产党宣言》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阐述三、《共产党宣言》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四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第二个伟大发现一、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革命二、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四、马克思主义是严密的科学体系第二章 列宁主义——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第一节 列宁的社会主义“一国胜利论”一、俄国十月革命前的基本形势二、社会主义“一国胜利论”的理论创新三、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第二节 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二、“新经济政策”的实践三、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全新认识四、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第三章 毛泽东思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一节 独特创新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时代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基本国情二、农村包围城市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理论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四、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第二节 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一、建国初期社会基本矛盾和经济结构二、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三、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四、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第四章 邓小平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一、思想理论上的拨乱反正二、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的时代挑战三、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一、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二、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主要特点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邓小平理论的划时代贡献二、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第五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理论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一、当今世界的新变化和新挑战二、国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第三节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动中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新典范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第六章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社会历史条件一、当今世界发展趋势是科学发展观产生的时代背景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依据三、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发展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二、全面的发展观三、协调的发展观四、可持续的发展观第三节 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一、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地位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现实指导意义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界定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阐述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特征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大支柱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一、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成果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新成果三、人类社会发展理论的新成果结束语

章节摘录

他认为宗教异化给人间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因而消除社会灾难的根本办法就是扬弃宗教。他认为只要能够克服宗教意识,就能获得社会的幸福。费尔巴哈虽然揭示了当时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一宗教对人的奴役和束缚的不合理性,但是他并不懂得当时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费尔巴哈的学说强调了现实的、有形体的人的概念在社会思想的理论体系的主体意义,这就启发人们紧紧围绕现实的人本身对社会问题进行探讨,而不是求助于神学,也不是求助于神秘的思辨,更不是求助于资产阶级的形而上学。这样,在考虑无产阶级的处境和解放问题时,才可能以无产阶级本身作为探讨对象。除了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的古典哲学以外,英国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也是马克思主义不可缺少的理论源泉。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这三位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在资本主义制度刚刚建立的时候,就深刻揭露了这一制度的重大弊端,并各自针对这些弊端提出了自己社会改良的方案。圣西门把资本主义制度看作“新的奴役形式”,是“是非颠倒的世界”,指出它的结构是金字塔式,一小撮凭借自己的出身、以职务为生的“游手好闲者”处于金字塔的最上几层,而以自己的劳动造福于整个社会的“劳动者”却被压在塔的底层。这是一个依靠专横、霸道、暴力和阴谋建立的极不合理的社会。圣西门用来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组织是“实业制度”。在这种制度下,社会组织唯一而长远的目的是运用科学、艺术、工艺和现有知识来满足人们的需要。实业制度并不取消私有制,但一切人都应该劳动,都要把自己看成属于某一工厂的工人。在分配问题上,圣西门反对平均主义,主张每个人的收入应当同他的才能和贡献成正比。在实业制度中,管理者都应当由选举产生。傅立叶把资本主义制度称为“社会地狱”。在这个社会里,由于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尖锐冲突,使得每个人都企图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

编辑推荐

《马克思主义简史(修订本)》:新世纪党课系列教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马克思主义简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与想象有一定差距,需要扩展和更新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