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祥龙 页数:369
Tag标签:无
前言
此书于1986年9月由北京三联书店首次出版,到2007年8月又将它的精装修订本付梓,增加了“附录”中的一个材料。这一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要推出它的平装本修订新版,我以三联书店的精装本为基础。修正了此书在打印和表述上的一些不妥之处,涉及标点和一些用语,以达到更为通畅的阅读感。至于意思上的某些补充或调整。绝大部分放到了新加的注释(标以“新版注”)里,为的是尽量保持此书原来的面貌。尽管十几年过去了,我对海德格尔和中国古代哲理的了解也有推进。但当我这次又仔细审读此书时,还是感到它的基本研究特点,更准确地说是它的研究取向——注重海德格尔哲学形成的思想史脉络(比如他在20世纪20年代初表述的“实际生活经验”本身的“形式指引”的方法论,他与胡塞尔现象学、希腊哲学、康德哲学的关系);揭示他独特的思想与表达方式,而不止于撮述其著作的概念与命题;在跨文化的视域中突显他和中国古代哲理的特征,而不限于在西方哲学的视野中来评述他;乃至在进行这种跨度很大的对比时.所依据事实的准确性和所涉及的思想品质的相关性;等等——仍然是我认同的。此修订新版还新加了人名索引和词汇索引,以方便读者的检索查寻。当年通过丝绸之路.“西方”的文化,比如印度、波斯、古罗马、西域的文化,随着驼铃声或乘着风帆进入中华。各种外来哲理与宗教,不论是印度教、拜火教、明教、佛教、耆那教,还是犹太教、基督教和后来的伊斯兰教,都曾在这里试过它们的运气。但是,就哲理而言,能够在华夏文化中扎下根,繁衍出新的品种,以其思想改变了中华哲理乃至远东哲理的面貌者,非佛家莫属。
内容概要
《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修订新版)》揭示中西哲学的一个交点,它可能是一颗种子,孕育未来的思想。这个揭示要求原本地领会海德格尔,包括准确把握原初文献,厘清有关的哲学史脉络,发现隐藏着的思想源头,以及贴切地理解这位哲学家的晦涩的思想方式和表达风格,乃至这种方式与风格的相互需要。对于中国和印度古代哲理的解释,则要求突破流行的概念化方法,以现象学的柔性方式直接感受它们生动卓越的思想特性。 由此,才能探测到中国古代哲理与海德格尔思想的内在相关性。这种相关性既有事实(包括作者独自发现的事实)的支持,又有来自某种哲学的亲缘联系。这亲缘性不仅表现为家族的相似,还显现为一些相映成趣的区别。 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修订新版)》是否做到了这些?回答只在读者的阅读体验中。如果它毕竟在这些方面迈出了真实的步子,那么在几重意义上,此书都是一个原初的发现。海德格尔独特的思想方式,中国古代哲理的时机化、终极境域化的特性,海德格尔与中国古哲特别是老庄道家的内在关联,以及东西方对话的潜在场域,等等,都由于这个发现而进入被多重阴影映衬着的澄明。
作者简介
张祥龙,1949年出生于香港九龙,北京大学哲学系77级本科生。美国俄亥俄州托莱多大学硕士(1988年),纽约州立布法罗大学哲学博士(1992年)。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暨外国哲学研究所教授;国际中西哲学比较学会(ISCWP)前会长;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出版了《海德格尔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商务印书馆,2007)、《从现象学到孔夫子》(商务印书馆,2001)、《朝向事情本身——现象学导论七讲》(团结出版社,2003)、《西方哲学笔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E)5)、《当代西方哲学笔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Sprache und Wirklichkeit: Eine interkulturelle Perspektive (《语言与实在:一种文化间的视野》,与他人合著,Traugott Bautz,2005)、《思想避难:全球化中的中国古代哲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孔子的现象学阐释九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等著作;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曾获多项学术奖。专业方向为:东西方哲学比较,现代西方欧洲大陆哲学(以现象学为主),儒家哲学。
书籍目录
引文出处原书书名缩写引言第一部分 海德格尔思想第1章 海德格尔其人及其道缘一、海德格尔的人生道路二、海德格尔的道缘第2章 海德格尔的现象学起点一、胡塞尔的现象学二、范畴直观与“存在”系词三、为什么“在胡塞尔那里没有存在的问题”?第3章 海德格尔与古希腊哲学一、前柏拉图思想——西方哲学的真正源头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古希腊哲学衰落的思想原因和语言表现第4章 海德格尔对康德的解释——先验想象力和时间纯象一、作为“存在问题引论”的《康德书》二、《康德书》的基本思路三、海德格尔解释康德的特点四、《康德书》如何打开理解《存在与时间》之门第5章 《存在与时间》(一)一、《存在与时间》的思想线索——在(Dasein)二、缘在的在世三、在缘的方式四、牵挂——缘在的存在第6章 《存在与时间》(二)一、解释学的处境二、朝向死亡存在的存在论含义三、良知与决断四、时间性——牵挂的存在论意义五、海德格尔时间性的特点六、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的时间观七、对《存在与时间》的总体估价与“时间性的退化现象”第7章 海德格尔的后期思想(一)一、“转向”的含义二、转向的方式——真理与不真性三、自身的缘构发生(Ereignis)——存在的真义四、语言与诗第8章 海德格尔的后期思想(二)一、技艺(techne)与技术二、海德格尔的思想方式第二部分 印度与中国古代思想第9章 西方传统哲学与古代印度思想一、探讨终极问题的三条思想道路二、西方哲学的“形式”理念与“概念”构架方法三、古印度正宗思想——直觉体验的直陈表述第10章 佛家的缘起终极观与龙树的中观一、佛家与印度正宗的不同表达方式二、先于龙树的缘起说三、龙树的缘起说与中道义第11章 中国古代思想的特性一、天:中国的原初思想境域二、原本儒家的天道观三、墨家思维方式的现成性第12章 形而上之道还是势域之道一、对道的错解:形而上之理二、《韩非子》得人势而未得天势三、《孙子兵法》——活在势域中的道第13章 老子一、终极处境中的构成之道二、误解“道”的一个原因三、道任天势四、老子的生存关切五、道是生存的顶极形态六、小国寡民第14章 庄子一、终极形势不可避免二、依天势而得真知三、气虚得势四、道境与道言,天机与机械五、真人六、梦与痴——《红楼梦》的道境第三部分 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观的比较第15章 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的相通之处一、非现成的识度二、人问体验为理解之根三、终极即构成境域四、境域本身的消息第16章 海德格尔思想与天道观的区别和对话可能(一)一、时间观与历史观二、人格神还是境域之神三、人的本性与成为“真人”的可能第17章 海德格尔思想与天道观的区别和对话可能(二)一、技艺与现代技术二、语言与道言三、海德格尔所理解的“道结语附录 海德格尔与“道”及东方思想后记修订版附记人名索引词汇索引
章节摘录
1946年春天,仍处于被审查状态、并因此而深感苦恼的海德格尔在弗莱堡市中心的木材市场与中国学者萧师毅相遇,由此造成了他们当年夏天共同翻译老子《道德经》的一段重要经历。就在这次合作之后数月,海德格尔写出了《关于人道主义的信》,并于1947年在山中创作了题为《出自思想的体验》的诗,充满了荷尔德林和老庄的气韵。托特瑙山位于弗莱堡以南二十五公里处。在它之上的海拔1150米处有一所海德格尔的小屋。从20年代起,他在课余或假期就时常回到这里来。海德格尔的短文《我为什么要留在此地?》(1934年3月7日)这样描述这所小屋:“它有一块长七米、宽六米的平面面积,低垂的房顶覆盖着三个房间:兼作客厅的厨房、卧室和书房。再往上,是草地和牧场,一直延伸到深暗的、长着古老高大的枞树的森林边。一切之上,是清澈的夏日天空。在它灿烂的境域中,两只山鹰缓缓盘旋。”(《海》27)这所小屋、它周围的山野和农家,属于海德格尔的人生中最生动的那个维度,也就是他童年和少年时徜徉于其中的田野道路的更成熟廓大的表现。他的精神生命在这里才最饱满地舒展,化人自然天地的质朴和辉煌之中。这是他的“工作世界”。但不是以我为主的和牵心于外务的人工工作世界,而是让山野和纯朴人生的境域来推动的“四时行焉,百物生焉”的工作世界。“我的全部工作是由这山岭和山民维持和导引着的。”(《海》28)他将自己的纯思想工作视为与农人的劳作同一性质,也就是说,与那从山上往下拖柴的农家孩子、缓缓地在山坡上赶着牛羊的牧人和用木瓦维修自己房屋屋顶的农人的工作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而完全不同于城里人和新闻媒介那种往往把事情弄得肤浅和糟糕的做作。这篇文章写于他辞掉弗莱堡大学校长后一个月,其中流露出了“归去来兮”的欣喜。他从根子处就尊重并认同山民的生活方式,认同这“多少个世纪以来一直生根于阿雷曼和施瓦本土地上的人民”;讨厌那些从城里人和文化人的角度来谈论“人民性”、“乡土性”的喧闹。在空闲时,他坐到农人屋舍中的火炉边,与他们一起默默地抽着烟斗,要不就说些山里农家的话题。
后记
上大学时,我已深感中西思想发生真实交流之不易。用西方传统哲学的概念无论如何也传达不出读老庄、孔孟时的丰厚感受;而且,不管这些概念取什么样激进的、变化了的形式,也还是“圆凿方枘”,进不到中国古代那个韵味悠长又切近机变的思想世界中去。然而,大的形势却是,不用西方哲学的思路和语言,在今天就无法将一个思想讲得“头头是道”。一段时间中,我感到绝望。很想到山中静居,直接体验那“言不尽[其]意”的道境。后来,读到几篇海德格尔著作的中文节译。虽然不了解里边一些词的确切含义,也不清楚其具体思路,但一读再读之下,却“惚兮恍兮”地或糊里糊涂地就被它们吸引了。(这也可能正是今天和未来许多人对海德格尔著作初次发生兴趣的方式,正如他关于“存在”所讲的,人们总已经对它的含义有了某种模糊的、前反思的,但却确有“缘”由的领会,尽管进一步的理解是罕见的。)而且,直觉告诉我,这个人的思想中似乎包含着别的西方哲学学说里没有的、能与中国古代思想冥会暗通的东西。但是,那时国内几乎还没有让人深入了解它的条件。80年代中期,我到美国去读研究生。这是一段充满了挑战、困惑,也充满了机会和新鲜感的生活。我用西方语言学了西方的形而上学、逻辑、伦理学、印度思想、中国思想、现象学、分析哲学、科学哲学等等。对于人生的感受,我与写《渥尔登》(或译为《瓦尔登湖》)一书的梭罗(H.Thoreau)接近;在思想上,则是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最令我关注。
媒体关注与评论
祥龙君大作《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没有在时间长河中沉寂,而一直在学术界流传,被阅读和研究。这说明此书内涵深刻而坚实,价值长远。中西思想文化比较研究,其可行性与价值,曾被不少人怀疑。但这种怀疑,却被此书出版所解除。 ——王树人(老树)学贯中西之要求的主旨,不在于博学,而在于审问,以及由此导致的慎思与明辨。具体说来,在于更多观察点的获得,更广文化背景资源的把握,更深切入可能性的领会,更锐利思考方式的掌握与运用。本书的作者,深谙此意,故能达到无论中西只究真伪的高度。 ——倪梁康四百年来,西学风潮席卷世界,中国亦在扫荡之列,学人为之正名日“启蒙”。然,启蒙如覆巢,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启蒙如殖民,习以西方马首是瞻。20世纪90年代后,在反省西学的微量意识中,张祥龙先生的《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更在“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的诸神身位上重振中国天道对西方思想之世界风险应有的制衡与责任承担,为“为时已晚的东西对话”开拓了一块基石。 ——张志扬
编辑推荐
《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修订新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