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彭泽益 页数:213
Tag标签:无
前言
本书是从近三十年我所写的有关中国经济史研究论文中选编的一个专题汇集,收入的文章,内容比较集中,具体地探讨了19世纪后半期即从鸦片战争后至甲午战争期问的中国财政和经济问题。这些论文广泛涉及了当时的工农业、商业、外贸、财政、货币、金融、地租形态、行会制度以及社会各阶级等方面,并对这一时期的经济史进行一些综合性的研究,重在阐明:(一)为研究太平天国运动的社会经济背景和它的革命性质,提供基本论据;(二)清朝政府为镇压起义加紧财政搜刮,进一步引起国民经济恶化和阶级矛盾的加剧;(三)太平天国运动后,封建关系的变化反映在城市方面,即手工业、商业行会重新恢复整顿的过程中,它同封建官府、外国资本主义以及日渐兴起中的中国资本主义的联系和矛盾。总的说来,想通过这些方面深入地考察中国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过程中,封建经济危机和阶级关系激化的状况和特点。这不仅是中国近代经济史方面值得研究的课题,也是对研究中国近代史方面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书中各篇文章提出的问题,主要是以档案和文献资料为依据来进行分析研究的,力图从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活的现象中去探索基本的历史联系,认识历史的本来面貌。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质量和学术水平,我以为在加强理论修养的同时,不能忽视对有关经济史资料的整理和研究,甚至还要切实花点力气去做。这是因为详尽占有资料,乃是研究的基础和必要的前提条件。这次编集除了对银贵钱贱、财政危机和行会重建三篇加以增补外,其余只就文章的个别字句稍作校改,基本上保持原貌,提供研究参考,敬求指教。
内容概要
本书所收论文,以档案和文献资料为依据进行分析研究,广泛涉及19世纪后半期的工农业、商业、外贸、财政、货币、金融、地租形态、行会制度以及社会各阶级等方面,并对这一时期的经济史进行综合性的研究,重点阐释了在战争赔款和镇压人民起义军费双重压力下,清朝政府所面临的财政困境及其搜刮政策,而清政府的竭蹶搜刮,进一步引起了国民经济的恶化和阶级矛盾的加剧。附录中的《中国经济史研究中的计量问题》一文,对于中国经济史研究而言,更是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作者简介
彭泽益(1916-1994),原籍湖南常德,生于湖南安乡。早年就读于中山大学文学院历史系,1942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43年考入武汉大学文科研究所专攻中国近代史,1945年毕业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历史系助教。1947年初入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历任助理研究员和副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清史分册副主编。著有《太平天国革命思潮》、《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财政与经济》,编有《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中国工商行会史料集》、《清代工商行业碑文集粹》等,另有论文数十篇。
书籍目录
论鸦片战争赔款 一、英国殖民者勒索赔款的三个项目:烟价、行欠、战费 二、清朝封建统治者对偿还赔款的罗掘 三、战争赔款加重人民的负担鸦片战后十年问银贵钱贱波动下的中国经济与阶级关系 一、银贵钱贱问题的形成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二、银贵钱贱波动下的中国社会各阶级 三、银贵钱贱促进战后中国社会矛盾的加剧成丰朝银库收支剖析 一、收支规模变化 二、银钱比重和实银出入数 三、发行票钞和铸钱收入 四、岁计盈亏和库贮银数1853-1868年的中国通货膨胀 一、滥发通货强制通行 二、新发通货从流通“壅滞”到崩溃的过程 三、银票、宝钞和铜铁大钱贬值的趋势 四、银价物价上涨的幅度 五、通货膨胀是统治阶级掠夺劳动人民群众的手段清代成同年间军需奏销统计 一、镇压太平军军费部分 二、镇压捻军军费部分 三、镇压西北回民起义军费部分 四、镇压西南及两粤闽台各族人民起义军费部分19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清朝财政危机和财政搜刮的加剧 一、国库空虚与财政危机的状况 二、战时财政措施和搜刮方式 三、各种搜刮收入对筹措军费的作用19世纪后期中国城市手工业商业行会的重建和作用 一、行会组织恢复和发展的趋势 二、重整行规对市场竞争的抵制 三、行会在战后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地位和作用附录一 中国经济史研究中的计量问题附录二 彭泽益著述目录附录三 彭泽益传略
章节摘录
插图:这些具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工场手工业,虽然大多是沿着旧有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技术水平而继续生产,但是,由于战后时期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加深了中国社会经济的新危机,其进一步的正常发展受到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因银贵钱贱而造成国内经济条件恶化的状况,不仅打击了原有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同时还导致了农村生产力的萎缩,并促使田价一时趋于低落奇廉。而商人在当时社会里几乎是唯一的积累资金并利用它来扩大自己收入的阶层。问题十分清楚,在这样的条件下,自然是难以也不可能吸引和刺激商人及其他富有者对工矿事业投资的兴趣的。即以矿冶业而论,曾经有人就当时云南的情况指出,“云南素产五金,乾隆嘉庆间,天下殷富有独出百万资本开山者,逮道光时,已不多得”,“只知求田问舍,并无出资数万,独请开山者”①。广东在战前也曾是矿冶业较发达的地区,到了战后虽有官府倡导鼓励,但“由于人情之不可强”,富商大贾则多已不肯投资开矿采冶。据1849年广东官府报告中分析其原因说:“至于富商大贾,坐拥资财,向有恒业,每遇市价低昂,尚且锱铢必较,动防亏折,岂肯舍可凭之厚利,姑试于未定之[开矿]新章?”②事实正是这样,当时的富商大贾宁愿使它的商业资本转化为高利贷资本用来重利取息,并购买土地坐而收租,或从事其他有“可凭之厚利”的经营,这都远比投资新建或扩建工矿企业及改进技术装备的基础,来得有利而又有保障。不言而喻,这对18世纪20、30年代中国封建社会内开始出现的资本主义生产萌芽的进一步成长,实际上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其结果,也就不能不对中国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进程起了阻碍和延缓的作用。这样,在鸦片战后期间,中国的工场手工业尽管在原有的基础上仍有一定的发展,但由于生产规模小和经济技术基础落后,远不足以吸收那时破产失业的人群去当雇佣工人。因此,不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都因“民穷失业”而浮现出大量的过剩人口。马克思在当时密切关注中国问题,因而早就观察到了这一点,在1850年初,他即深刻地指出:“在这个国家,缓慢地但不断地增加的过剩人口,早已使它的社会条件成为这个民族的大多数人的沉重枷锁”③。
媒体关注与评论
详尽占有史料和精湛经济理论相结合,使本书实际上如一个金融家的分析。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历史一个转折点的论著中,彭泽益提供了最令人信服的论据。 ——美国《亚洲研究学报》,44卷第3号,1985年5月它对于所有研究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的人们来说,是必读的论文。 ——日本《近代中国研究汇报》,第17卷,1985年7月
编辑推荐
《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财政与经济》: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