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戴德明 页数:366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列教材(以下简称系列教材)自1993年推出第一版至今,已经有16个年头了。这期间我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会计教育无论从规模还是质量来看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回顾十几年的发展历史,从系列教材的第一版到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第五版,我们都在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尽可能满足老师和同学的需要。系列教材第一版是由我国当时的重大会计改革催生的。那次会计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国家会计管理部门改变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沿用的通过制定和审定分部门、分所有者的统一会计制度来规范各基层单位会计工作的模式,而代之以制定所有企业均适用的会计准则来指导会计核算工作的模式”(阎达五,系列教材第一版总序)。在编写系列教材第一版时我们关注两个重点:一是适应我国会计制度从苏联模式向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模式的转变,教材的编写遵循1992年颁布的“两则两制”(“两则”是指《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财务通则》,“两制”是指行业会计制度与行业财务制度)的要求;二是教材之间尽可能避免重复。1993年7月起开始陆续出版的系列教材第一版,共有9本,即《初级会计学》、《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经营决策会计学》、《责任会计学》、《高级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计算机会计学》。系列教材第二版从1997年10月起陆续出版。第二版的主要变化是根据各兄弟院校的课程设置情况,将《经营决策会计学》与《责任会计学》合并为《管理会计学》。系列教材第三版从2001年11月起陆续出版。“第三版修订工作除了因国家修订《会计法》、国务院颁布《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财政部修订和颁布《企业具体会计准则》以及颁布新的《企业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需要进一步协调原教材与现行规章制度不够衔接之处外,还尽可能吸收了一些国内外财会理论界近年来所取得的新的理论研究成果”(阎达五,系列教材第三版总序)。2006年7月开始出版的系列教材第四版,修改了原教材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之间的不协调之处,并将《计算机会计学》更名为《会计信息系统》。
内容概要
《财务会计学》作为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列教材之一,自1993年首次出版之后,历经1998年第二版、2002年第三版和2006年第四版的出版发行,先后成为教育部推荐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和“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并与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列教材中的其他教材一起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较好地适应了财务会计的教学需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直以来,《财务会计学》得到全国众多高等院校的老师和同学以及其他读者的认可与厚爱,一些读者还对本教材的内容和体例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建议。我们谨向选用本教材和提出修改建议的广大读者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要,我们对第四版进行了较大的修订。现将所涉及的主要方面说明如下: 1.修订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思路 (1)1在调整内容安排时,尽可能考虑进一步与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对应与协调,特别是根据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修订相关内容。 (2)注重与《初级会计学》和《高级会计学》等教材的协调配合,以进一步增强本教材的适用性。 (3)注重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希望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进一步强调以财务报表为主线,特别是第2~11章的内容都尽可能按照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项目进行安排。
书籍目录
第1章 总论 1.1 财务会计的目的 1.2 企业会计准则 1.3 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 1.4 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 1.5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第2章 货币资金与应收款项 2.1 货币资金 2.2 应收票据 2.3 应收账款 2.4 其他应收款及预付账款 2.5 坏账第3章 存货 3.1 存货概述 3.2 存货入账价值 3.3 原材料 3.4 商品 3.5 周转材料 3.6 存货清查 3.7 存货期末计价第4章 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4.1 交易性金融资产 4.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第5章 持有至到期投资与长期股权投资 5.1 持有至到期投资 5.2 长期股权投资第6章 固定资产 6.1 固定资产概述 6.2 固定资产的取得 6.3 固定资产折旧 6.4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6.5 固定资产的清理 6.6 固定资产的期末计价及报表列示第7章 无形资产与其他长期资产 7.1 无形资产 7.2 投资性房地产 7.3 长期待摊费用第8章 流动负债 8.1 流动负债的性质、分类与计价 8.2 短期借款 8.3 应付票据与应付账款 8.4 应付职工薪酬 8.5 应交税费 8.6 其他应付款及预收款项第9章 非流动负债 9.1 非流动负债概述 9.2 长期借款 9.3 应付债券 9.4 可转换债券 9.5 长期应付款 9.6 预计负债 9.7 借款费用资本化第10章 所有者权益 10.1 所有者权益概述 10.2 实收资本(或股本) 10.3 资本公积 10.4 留存收益第11章 收入、费用与利润 11.1 收人、费用与利润概述 11.2 利润总额的形成 11.3 所得税费用 11.4 净利润及其分配第12章 财务报表 12.1 财务报表概述 12.2 资产负债表 12.3 利润表与综合收益表 12.4 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编制举例 12.5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12.6 现金流量表 12.7 附注第13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第14章 会计变更与差错更正附录
章节摘录
插图:2.企业外界对会计信息的需要企业的会计信息不仅为企业内部管理所需要,还为企业外部有关决策者所需要。因为企业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然要与外界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进行信息交流。例如,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某些政府管理机关等,需要利用会计信息进行有关的经济决策。具体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外界需要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的,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关系人:(1)企业的所有者。在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分离的情况下,企业所有者需要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重要的决策,例如:1)是否应该对企业投入更多的资金。2)是否应该转让在企业中的投资(如出售股份)。3)企业管理当局是否实现了企业的目标。4)企业的经营成果怎样。5)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如股利政策)如何。对于潜在的投资者来说,主要依赖会计信息,作出是否参加企业投资的决策,如决定是否购买某家公司的股票。(2)企业的债权人。贷给企业资金者,即成为企业的债权人。债权人主要关心企业是否能够按期还本付息,即要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以便作出有关的决策。具体而言,债权人需要的信息是:1)企业的财力是否充裕,是否足以偿还其债务。2)企业的获利情况怎样。3)是否应该贷给企业更多的资金。4)是否应该继续保持对企业的债权(如是否转让公司的债券)。对于潜在的债权人来说,需要依靠会计信息,作出是否贷给企业资金的决策。(3)政府部门。有关政府部门(如税务机关),要通过会计信息了解企业所承担的义务情况。例如:1)企业缴纳所得税和其他税金的情况。2)企业是否遵守有关的法律规定。3)企业向各级政府的法定机构提供的各种报告是否正确。对我国的国有企业来说,企业还有义务向有关政府管理部门提供进行宏观调控所需要的会计信息。(4)职工与工会。企业的职工与工会主要关心下列问题:1)企业是否按正确的方向从事经营,为其职工提供稳定而持久的工作职位。2)企业的福利待遇有何变动。3)企业的获利情况怎样;利润增加时,企业是否能支付较高的工资与奖金。(5)企业的顾客。企业的顾客虽然不参与企业资源的配置,但在许多方面与企业存在着利益关系。
编辑推荐
《财务会计学(第5版)》: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