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黄树东 页数:422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已经改变了中国,而且正在改变中国。中华民族正处于历史性的复兴。中国的崛起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大事,也是改变世界的大事。由于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由于中华民族追求国际正义的传统,由于中国巨大的战略潜力,中国的崛起对世界上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世界上不同的人对中华民族的崛起必然抱有不同的态度。 国家博弈,利益至上。我们不能希望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会以鲜花和掌声来迎接中华民族的崛起。中华民族不必也不能要求世界上所有的人对自己的崛起都拍手欢迎。无论别人欢迎与否,都无法改变中华民族自己的历史进程;无论中华民族愿意与否,都不能改变别人对中华民族崛起的态度和反应。能改变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的是中华民族自身。 掌握中华民族未来的是中华民族自己。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中华民族选择崛起,就是选择了竞争,就是选择了竞争对手。在拳击场上,两强相遇。任何人都不能抱怨对手的精明和强大。 中华民族历经了几千年的历史洗礼而巍然屹立。几千年的博弈竞争炼就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雄心和意志,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自信。当今世界,有哪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一样,拥有几千年世代相续的历史,拥有连绵不断的文化?中华民族是数千年博弈的强者。在几千年中,中华民族多少次登临绝顶而一小天下;又有多少次穿越惊涛骇浪而青山依旧!
内容概要
本书将现实和历史,用叙述和议论编织在一起,力图为读者提供一个认知中国发展道路选择的广阔视角,在历史和现实组成的坐标系里锁定世界经济体系的荒谬和错位。本书有破有立。破的是谎言,立的是真相。在破立之间,力图用冷峻的理智而不是散漫的情绪说话。从文艺复兴开始,欧洲国家间的暴力和外交,战争和贸易背后,站的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而不是市场法则是世界经济体系的实质。本书主张中国崛起贸易战略要置于国家大战略以下。中国要崛起,必须扔掉财富流失的包袱,丢掉对世界经济体系的幻想,开动自主发展的机器。
作者简介
黄树东,现为美国摩根大通银行副总裁,高级资产经理,金融分析师(CFA)。长期从事投资和资产管理业务,先后在不同公司担任多项职务。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危局和机会——站在历史的分界点 第一节 全球化的实质:美国利益 第二节 不对称格局:开放和保护 第三节 新自由主义的推动手段:渐变和危机 第四节 新的国际分工 第五节 国际金融体系和信用霸权 第六节 历史性衰退 第七节 中国的机会和挑战第一篇 谎言崇拜——一个时代的通病 第二章 全球化——新自由主义图腾的升起 第一节 公正和平等——前图腾时代的信仰 第二节 丛林原则对公平的侧翼进攻 第三节 一份改变历史的备忘录 第四节 金融资本和全球化战略 第五节 全球化和公平之死:一种新的信仰 第三章 国家博弈——被掩盖的真相 第一节 谎言和实质 第二节 是扁平化还是金字塔? 第三节 霸权面临的永恒忧虑 第四节 不战而屈人的经济战争 第五节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第六节 独立自主的崛起战略 第四章 另类“一体化”——通向“新殖民主义”的道路 第一节 资本、技术和体制——“三位一体”的专政 第二节 弱国的经济安全 第三节 被肢解的经济主权 第四节 丛林里的自由法则 第五节 “程序控制”——对多数的统治 第六节 制度寻租的“铁三角” 第七节 是“普世价值”还是“新殖民主义”? 第五章 被美化的抱残守缺——崛起的陷阱 第一节 固守落后一发挥优势? 第二节 国家崛起的十一大陷阱 第三节 两个虚假的历史命题 第四节 穿越历史的交锋 第五节 统治世界的权杖 第六节 踢掉使自己变得伟大的梯子 第七节 争论的焦点第二篇 美国——在博弈中走向帝国 第六章 剑与火,从自由贸易到闭关自守(1775—1808年) 第一节 欧洲、国家和海盗 第二节 无发展的增长陷阱 第三节 弱国:浪漫的强国之梦 第四节 夺回金融自主权!让债务变成权力 第五节 汉密尔顿一一孤独的保护主义诉求 第六节 杰弗逊——“把我们的工厂留在欧洲” 第七节 路线之争:两种民族主义 第八节 霸权剑锋下的繁荣 第九节 开放和主权——自由贸易和不平等的贸易条约 第十节 闭关自守 第七章 战争和贸易,从民族主义到保护主义(1808一1816年) 第一节 荣誉、梦想和民族主义 第二节 没输家的博弈: 第二次独立战争(1812年战争) 第三节 战争、草根和崛起 第四节 商业利益和国家利益 第五节 大英帝国开辟的另类战场 第六节 叩击新时代的大门 第七节 推动保护主义的是曾经反对保护主义的人 第八节 理想、利益和“三执政” 第八章 掌握自己的未来,通向帝国之路 第一节 贸易基础上的二元经济结构 第二节 1819年——美国感受到 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寒冷 第三节 “美国体制”和保护主义的 第一次浪潮 第四节 利益绑架的政策之争 第五节 美国的反分裂法 第六节 自由贸易再次遇到危机的挑战 第七节 林肯、内战与保护主义的 第二次浪潮第三篇 拉丁美洲——失落在全球化中的奇迹 第九章 拉美是如何走向全球化的? 第一节 自由贸易为拉美套上了债务咒语 第二节 土地集中导致二元经济结构 第三节 利益集团绑架国家利益 第四节 流血的梦想 第五节 资本拥抱输入的改革 第六节 走上新自由主义的不归路 第十章 金融全球化带来的新债务陷阱 第一节 金融资本如何将拉美推向国际资本市场 第二节 债务泡沫下面的大国战略 第三节 美元流动的双向记 第四节 泡沫破裂以前的狂欢 第十一章 1979年秋,新自由主义小试牛刀 第一节 1979年美元利率的金融颠覆 第二节 格林纳达效应 第三节 债务危机削弱了拉美国家的经济主权 第四节 惨痛的后果 第五节 几点反危机教训第四篇 日本——来自盟友的全球化战争 第十二章 盟友之间、权力财富和竞争 第一节 谁托起了“日本奇迹”? 第二节 权力和市场:美国大战略下的日本 第三节 日本经济:跑在别人轨道上的火车 第四节 跪着的反抗:日本的宿命 第十三章 产业战争——争雄高科技 第一节 挑战美国的高科技 第二节 美国电子产业:风雨飘摇中的反击 第三节 贸易和安全:霸权皇冠上的明珠 第四节 总战略的形成:从“反倾销”到全方位 第五节 301起诉:美国政府立场激化 第六节 “虚中求实”一“剥洋葱”战术的妙用 第七节 日本晶片业衰退的开始 第八节 江河日下 第十四章 货币战争和金融战争 第一节 货币战争(1):美联储的 第13储备银行? 第二节 货币战争(2):经济停滞的陷阱 第三节 金融改革:从工业资本到金融资本主义 第四节 广场协议:金融资本的全球化 第五节 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 第六节 漫长的冬季:金融自由化和出口导向 第七节 离崩溃一步之遥:日本全球化对中国的警醒第五篇 中国——要避免被全球化打断现代化进程 第十五章 美国大战略和中国经济的全球化 第一节 实用主义和自由主义 第二节 实用主义的对华战略 第三节 中国经济是如何整合进世界的? 第四节 歧视的交往:中国的WTO陷阱 第五节 在交往中去现代化:俄罗斯的教训 第十六章 金融体系和发展抑制 第一节 “预算软约束”、“市场换财富”和美元的“制度寻租” 第二节 货币、全球化和霸权 第三节 金融全球化、危机倾向和美元循环 第四节 金融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第五节 繁荣一破裂:金融资本的危机宿命 第六节 虚拟增长和发展抑制 第七节 建立新世界货币的关键是去出口导向 第八节 贫困的繁荣 第九节 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 第十七章 中国经济的国际环境 第一节 市场依赖和安全陷阱 第二节 美元循环和财富陷阱 第三节 以虚拟债务征服实体经济 第四节 金融危机和中国危局 第五节 经济战略背后的安全战略 第六节 债务如水 第十八章 中国经济的产业陷阱和技术陷阱 第一节 大国崛起和世界工厂 第二节 全球化和创新抑制(一) 第三节 全球化和创新抑制(二) 第四节 全球化下的技术封锁 第五节 产业战略和可替代性 第十九章 危机、选择和出路 第一节 自由和危机 第二节 贫困和过剩的代价 第三节 摆在世界面前的三张大账单 第四节 中国面临战略选择的临界点 第五节 货币的选择还是战略的选择? 后记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危机是一场体制性危机。只有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中,才能理解这场危机本身和反危机措施的历史含义。在人类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多种原因,新自由主义作为经济实践在人类历史上逐步兴盛。在苏联垮台以后,新自由主义作为与政府干预相对立而存在的选择,几乎成了人类唯一有效的经济体制。许多国家先后在自己的土地上进行新自由主义的实验。美国不仅积极实践新自由主义,而且充分利用其庞大的国际干预能力,大力向其他国家推行这种经济体制,利用IMF、世界银行和WTO干预其他国家的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美国更是把世界范围内的新自由主义化,当成在新世纪里能够独霸世界的体制性基础。第一节 全球化的实质:关国利益 新自由主义在世界各国的具体表象不一样,但是有一个共同的命题:市场自由是好的,市场是万能的。在实践中追求所谓大市场、小政府。它认为只有市场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而市场之所以能有效地配置资源是因为产权明晰且有保障。所以,新自由主义的政策目标对内毫无例外都是私有化,市场化,减少政府管制;对外是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自由化。新自由主义是对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后兴起的大规模政府干预和通过政府干预而达成某种社会公正的“革命”。 美国是新自由主义的主要推手。新自由主义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一项国策和持续的外交政策。新自由主义不是什么“普世价值”,对内是强化资本效率和解放资本盈利冲动的途径,对外是美国在世界范围内实现国家利益、维护霸权的手段。 1981年8月31日,美国总统里根签署了《经济恢复税收法案》。这个条例大规模地削减个人和公司所得税,反映了里根的经济理念,决定了美国未来近30年的经济命运,是美国走向金融危机所迈出的第一步。史称该条例开创了美国经济的“新时期”。这一天被称为“里根革命”的开始。美国从此进入一个减少政府干预,减少社会福利,将公共职能私有化的过程。这是一个市场原则至上的时期。美国这场危机的许多根源几乎都起源于那场“革命”。 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大力输出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在苏联垮台以后,美国更是力图以新自由主义来改造世界,改造现实的对手和潜在的对手。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体系的全球化是美国改造世界的两大手段和目的。新自由主义通过看似严密的理论体系向世人证明,一个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将使每个国家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使每个国家都能公正平等地走向繁荣。这个理论似乎为贫穷的国家解开了繁荣的密码,让许多人沉迷,为美国按自己的方式打造新的世界经济秩序奠定了意识形态的基础。 在新自由主义风靡的时期,美国理想的世界模型是一个金融贸易自由开放的世界体系,资本货物要素能在国际自由流动。在这个世界体系里,民族国家对自己经济的保护、各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经济中公共产业的成分都将被压缩到最低限度;美国在这个体系中将起主导作用,其金融体系作为世界金融体系的中心将在制造财富、分配财富的过程中起支配作用。在这个体系里,国际分工有一个巨大的特点,那就是发展中国家向美国出口资源、货物和服务,而美国则向世界各国出口美元、金融产品和不影响美国安全和竞争力的低技术。这是美国为霸权的长期存在而设计的经济基础。 在这个体系中,美国为中国设计了一个什么位置呢?美国政府和智囊在许多文件中明白无误地指出。要把中国纳入能保障美国利益的格局里。要把中国纳入这样一个经济框架中.必须做到三点:第一,使中国经济依赖美国,至少是依赖美国市场;第二。必须使中国经济走上低技术水平扩张的道路;第三,必须在金融上控制中国。美国认识到,鉴于中国巨大的经济潜力,不把中国纳入这个体系,中国就有可能成为竞争对手。 为了达成这一战略目的,美国做了四件事:一是在中国人世文件中,迫使中国承诺开放银行、金融和资本市场;二是作为交换,美国开放了自己的低端市场,通过市场力量将中国经济引导到低水平扩张的轨道上;三是通过中国承诺的产业开放,打击乃至摧毁中国的自主技术;四是严格限制具有竞争力的技术向中国的转移,完善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只要观察一下美国对中国经济政策的走向,就会看出,美国对中国经济关注的重点从产品市场,到技术知识产权,到金融体系,到经济体制的轨迹。金融体系的开放和经济体制的改革是现阶段美国对华经济政策的重点。虽然这一重点为美国经济危机所打断,但可以这样预测,它将是中美间下一轮经济纠纷的焦点。 美国在寻求危机出路时,有可能加剧中美两国经济纠纷。而在未来的纠纷中,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中国金融的开放将成为美国重要的筹码。中国在WTO的承诺将成为美国的有力武器。 美国推行新自由主义的另一个更具有战略意义的目的,是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的全面市场化和私有化。 新自由主义不是普世法则。甚至在美国也不是。把新自由主义、自由贸易当做普世法则的人大概不了解美国发展的历史。 美国立国以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奉行经济上的保守主义和外交上的孤立主义。从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部长,到“美国体制”,到林肯,到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这100多年里,保护主义是美国贸易政策的主线。为了保护美国的民族工业,美国的关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高达49%! “在自由贸易体系里,商人是主人而生产者是奴隶主。保护主义不是别的,是自然的法则,是自我保存的法则,是自我发展的法则,是人类得以保全最高和最好的前景的法则……为什么?如果保护主义能有益和增进6300万人民的利益,这6300万人民的影响将会增进世界上其他人口的利益。我们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不考虑整个人类的利益。是的,那些人士说‘在你能买到最便宜的地方去买’。当然,这一原则(在那些人士看来)也适用于劳动力。让我给你一条比那些人士所说的好一千倍的信条,那就是保护主义的信条:‘在你能获得最高支付力的地方去买’。而且,那个地方就是劳动者的报酬最高的地方”。
编辑推荐
《选择和崛起:国家博弈下的中国危局》国家博弈,波云诡谲,谁在翻云覆雨? 揭秘当今世界经济金融体系的弥天骗局谁控制了世界经济体系 谁就控制了货物和财富的流向 谁就控制了他国的兴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