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景治 等 著 页数:41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制度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积极借鉴比较政治学和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理论与方法,力求深入系统地研究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制度创新。《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与政治发展的比较分析、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基本目标、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和阻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战略、当代中国政治体系的改革、当代中国政治管理和政治领导的完善、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的有序扩大、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的风险规避和危机管理、当代中国政治文明与政治文化建设。
作者简介
李景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获法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学与研究》主编。兼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当代国际政治教材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副会长,中国政治学会常务理事等。当前主要从事中外政治体制比较、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领域的研究。 熊光清,法学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治学系主任。2001年至2007年,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习,分别获法学硕士学位和法学博士学位。2007年秋季至今,任教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治学系,主要从事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当代国际问题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等方面的研究。
书籍目录
导论第一章 政治与政治发展:一种比较的视角第一节 政治与政治观一、西方学者的政治观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三、当代中国的政治观第二节 政治发展理论的发展一、政治发展理论的由来二、政治发展的界定三、政治发展的目标、内容和战略第三节 中国的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一、政治改革的含义二、政治改革的历史必然性三、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第二章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第一节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经济条件一、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二、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第二节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社会政治条件一、政治制度建设的成就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三、社会阶层分化四、社会结构的变迁五、公民素质的提高第三节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国际环境一、苏东剧变的影响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三、民主化浪潮的挑战四、西方国际战略的压力第三章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基本目标第一节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一、政治公平二、政治正义三、政治民主第二节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长远目标一、政治民主二、政治廉洁三、政治稳定四、政治效率第三节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近期目标一、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三、理顺党、政、企的关系四、继续转变政府职能五、建立健全反腐体系六、加强民主监督机制的建设第四章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和阻力第一节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一、基本动力二、领导力量三、利益分化的需求四、“一国两制”的推动第二节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阻力一、传统观念二、传统体制三、既得利益关系第五章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战略第一节 政治发展战略概述一、政治发展战略的概念与含义二、政治发展战略确定的依据三、政治发展战略的类型第二节 建国以来中国政治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一、毛泽东政治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二、邓小平政治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第三节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战略的策略选择一、抓紧机遇二、民主为本三、多向推进四、稳中求变第六章 当代中国政治体系的改革第一节 中国政治体系的构成及其特点一、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构成二、中国现行政治体系的优势三、政治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四、政治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第二节 合理分权一、合理分权的界定及范畴二、合理分权的原则和尺度第三节 适度放权一、适度放权的界定及范畴二、适度放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三、适度放权的原则和尺度第四节 严格限权一、限权的必要性二、限权的对象三、限权的路径第五节 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一、权力监督与制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二、当前监督机制存在的不足三、改革的方向和措施第七章 当代中国政治管理和政治领导的完善第一节 政治发展与政治管理一、政治管理的地位与作用二、政治管理的模式三、政治管理的改革第二节 政治决策的科学化一、政治决策的模式二、政治决策的程序三、政治决策的改革与完善第三节 政治领导的自我完善一、政治领导的界定与中国政治领导的优势与特点二、当代中国政治领导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三、当代中国政治领导的自我改革与完善第八章 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的有序扩大第一节 政治参与及其形式一、政治参与的界定二、政治参与的形式和途径第二节 政治发展和政治参与一、政治发展与政治参与相互关系的两种模式二、政治参与在政治发展中的地位三、政治参与在政治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第三节 当前中国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一、民主选举机制尚处于初级阶段二、政治参与的民主监督机制不健全三、公民政治参与的其他途径比较缺乏四、政治冷漠现象不容忽视第四节 改革和完善中国政治参与的思路一、完善和扩大基层民主二、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充分发挥党的利益整合功能四、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作用五、充分发挥人民信访的政治参与作用第九章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的风险规避和危机管理第一节 中国政治发展中的风险和风险规避一、对政治风险的认识二、政治发展过程中的风险三、政治发展中的风险规避第二节 政治发展中的危机和危机管理一、政治发展中的政治危机二、政治危机管理第十章 当代中国政治文明与政治文化建设第一节 政治文明与政治发展一、政治文明的含义二、政治文明的体系架构三、政治文明在政治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节 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一、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二、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形式三、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第三节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设一、政治文化的含义二、政治文化的形式三、政治文化的构成四、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特点五、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政治与政治发展:一种比较的视角 政治是一定阶级和社会集团,通过夺取、维护、完善和运用国家公共权力,实现社会资源按其意志分配的活动及其相关体系。政治既是一种思想、理论、观念,也是一种活动、体制。政治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与经济现代化密切相关的政治变革过程,它一般呈现两种形态,一是常态推进,二是政治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提出及其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以及中国政治体制和政治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我们通过政治改革来推进中国的政治发展。 第一节 政治与政治观 一、西方学者的政治观 研究当代中国政治发展,首先必须搞清楚什么是政治。政治,是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概念。它在英语中是“politics”,在法语中是“politique”,在德语中是“politik”。这些词都是由希腊文城邦“polis”一词演化而来的。那么政治与城邦有什么联系?这要从政治学的起源说起。古希腊的政治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是公认的政治学的创始人。而他所创立的政治学是专门研究组织和治理城邦的方法和技术的科学。因此,政治学就是城邦学。这就是西文中政治~词均源自希腊文“城邦”一词的原因。城邦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阶级的分化,在原有的城堡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实际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连同周围一片不大的乡村所构成的一个独立国家。所以城邦学就是国家学,国家就成为政治的核心。我们可以把这种看法概括为“国家’’中心说。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奴隶社会的政治学家,其学说很难不受当时社会发展水平的局限。他虽然写出了堪称经典的传世之作《政治学》,但他所说的政治学还是比较宽泛的,把宗教和伦理也纳人了政治的范畴。 到了中世纪,欧洲宗教的势力越来越大,“西欧形成独特的政权与教权二元化的权力体系。它对中世纪的政治思想乃至整个西方政治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权力二元化的现象有利于当时的政治思想家们把宗教从政治中剥离出来。他们认为,由国家所掌握的世俗权力是政治的领域,由教会控制的权力为宗教领域。意大利政治思想家马西略等人,努力使政治思想摆脱神学束缚。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政治家和思想家马基雅维利,把权力看作国家的本质,认为国家的根本问题是统治权,政治就是争夺、维护和巩固国家统治权的斗争,政治的目的是维护国家的安全、强大和荣誉。为了达到目的,可以采取各种手段,而置道德于不顾。这样,他就最早把伦理从政治中剥离出来,使政治学获得了独立。因此,人们普遍认为马基雅维利是近代西方政治学说的奠基人。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特别是工业革命的相继完成,不仅使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提高,而且使国家权力、政治体制、阶级结构、社会关系和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场社会大变革中,一些政治学家和思想家适应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推进了政治学说的发展。1762年,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出版了《社会契约论》。卢梭提出,人们原处于自然状态,即没有政府和法律的非政治状态。但当这种原始状态不能继续维持的时候,就“‘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这就是社会契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以这一学说为核心,形成了社会契约论学派。该学派认为,当人们彼此订立契约、建立社会公共权力后,就进入了“政治社会”,建立了国家。政治社会的本质特征就是社会公共权力,亦称“主权”,“主权”不可转让,不可分割。但是该学派主张应该划定政治权力与个人权利的界限,政治权力不能侵犯、取代个人权利。因此,《社会契约论》问世后便成为美、法及其他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武器。 与此同时,法律对政治学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一些美国政治思想家们开始关注与国家密切相关的制度问题,特别是政府的正式结构。宪法成为这一时期政治学家青睐的主题,因为政治家们常常假定纸上的政府结构与实际运作的政府差不多。但是后来世界历史的发展却改变了人们的看法。 19世纪末20世纪初,先进欧美国家完成新的工业技术革命,进入工业社会。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了垄断阶段。资本主义国家内外矛盾更加尖锐,社会政治现象更加错综复杂,并由此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以及后来法西斯主义的泛滥和德、意、日军事独裁政权的建立。这一切都引起政治学家的极大关注和研究兴趣。他们认为,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制定了相当好的宪法,政府的制度也比较健全,但是这些并没有阻止法西斯势力的上台和法西斯专制。这促使人们把分析问题的重点从法律制度转向政治实践,转向人(特别是统治者)的心理和行为,从而促进了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崛起。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他把权力作为政治的核心,认为政治就是权力的形成和分享,政治行为就是人们为权力而进行的活动。因此,也可以把这种看法称作“权力”中心说。“权力”中心说产生了广泛而久远的影响。后来,一些国际关系专家也把权力视为国际政领域的核心问题。例如,汉斯·摩根索就认为:“国际政治像一切政治一样,是追逐权力的斗争。无论国际政治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权力总是它的直接目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权力成为政治学领域的重要概念和分析工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经济发展迅速。垄断集团进一步同国家权力结合起来,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有了进一步发展,公民的民主权利有所改善,当代社会政治的各方面都得到更充分的展示,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现象。各种利益集团空前活跃,非政府组织发展很快,作用越来越大。这就为政治学家们更全面、更准确、更深入地观察和分析政治现象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行为主义学者研究的只是一个在既定时刻的既存事实,“他们喜欢检验固定的、已确立的系统,因为在那里他们的方法论工具能够发挥最佳功效”。他们认为系统和“均势”不会瓦解和崩溃,所以他们的研究往往忽略变化的可能性。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把系统概念引入政治分析之中,提出政治系统理论的框架和系统理论的经验分析方法。他认为,“国家”和“权力”概念没有反映政治现象的全部特征,也没有描绘出被称为政治的那类事物的总轮廓。他为政治下的定义是,为社会作出和执行权威性价值分配的行为。鉴于此,我们不妨将他的观点称作“价值分配”说。有些人也把这一学说称为后行为主义。不少当代西方学者受其影响,美国当代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就是其中之一。戴维·伊斯顿为政治下的定义,也得到不少学者的赞同和引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后行为主义学说占据了统治地位,事实上,除了后行为主义之外,行为主义、传统主义等学说也发挥着重要影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政治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在西方,政治概念即人们对政治现象的认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政治的进化而不断发展的。“国家”中心说、“权力”中心说和“价值分配”说,反映了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的统治阶级的意志和需要,无疑具有阶级的局限性和时代的局限性。但不可否认,这些学说也包含了对社会一般政治现象和某些共性的概括,是值得研究和借鉴的。 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 马克思主义对政治学的重大贡献在于,它赋予政治学革命性的全新内容,为人们观察分析政治现象提出了科学的方法。 第一,它从经济与政治的关系的角度来看待政治。 马克思主义之前的政治学家们,往往就政治论政治,一般都不涉及经济,因此他们的研究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很难全面、深刻地揭示政治的本质和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是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影响经济基础发展的方向和规模。政治属于上层建筑,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现象和政治状况由那一时期的经济基础决定;同时,这一时期的政治现象和政治状况又影响经济基础的发展。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干预”和“代理”两大功能。政治通过国家权力、政府决策及其他管制的途径影响经济的发展,甚至发挥导向和制约作用。政治又通过民主、民意等方式反映社会经济利益与关系。因此,可以说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这就揭示了政治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
编辑推荐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制度创新》的研究不是单纯对过去中国政治发展的进程进行一般性的解读,而是力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目标、条件、动力、战略、风险,以及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思路进行探索。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制度创新》研究的重点是近、中期,即立足于现实,以本世纪中叶中国政治发展作为主要目标,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同时对后半个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进行预测性分析与展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