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晏绍祥 页数:318
Tag标签:无
前言
一、世界上古史的时间与空间范围1.时间范围世界上古史的时间范围大体上从人类的出现到公元5—7世纪,是人类历史分期中时间最长的时期,也是人类历史最为重要的时期。之所以一定要加上“大体上”,是因为这个时间范围只能是大概确定的,对于有些地区的某些族群或集团来说,肯定很不公正。首先是上限问题。根据现在的研究成果,完全形成的人大约出现于距今250万年前。但这个时间也只是目前比较为学界接受的时间,其实存在一些争议。至于下限,争议同样不少。习惯上把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视为上古世界的结束,可这个说法如今连西欧的学者似乎也不接受。在英美世界上古史学界影响颇大的《剑桥古代史》的第一版写到公元3世纪的危机,但新版的《剑桥古代史》增加了第13和14卷,一直写到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的扩张。在中国学术界,随着奴隶制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形态遭到越来越多的挑战,西罗马帝国灭亡作为下限好像也不再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吴于廑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指出在前资本主义阶级社会中划分出奴隶制和封建制阶段不太现实,因为“古代世界物质财富直接生产者被奴役、被剥削的方式,生产资料的占有制,包括残存的原始公社共有制,不同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完全丧失自由的奴隶、半自由的处于依附地位的劳动者以及自由劳动者在各自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各地也不一致。这种情况不仅在通常以公元5世纪为下限的古代世界是这样,公元5世纪之后,在中古时代封建制下的直接生产者被奴役、被剥削的方式,亦即依附农民与自由农民在经济中的各自比重,也是这样”。本书之所以把公元5—7世纪作为下限,是从亚欧大陆古代农业文明发展的角度考虑的,因为自公元3世纪后期开始,亚欧大陆从东到西出现了一次大规模的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大冲击,并造成了相当巨大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方面的影响。此后,西欧进入封建社会,中国进入了隋唐帝国的盛世,西亚、北非和南亚等地受到阿拉伯人扩张深刻的影响,成为一个广阔的新世界。
内容概要
人类从哪里来?上古时期人类的生活与面貌是怎样的?世界古代文明是如何产生、发展的?本书将系统地予以解答。 本书将世界上古史划分为原始时代、青铜时代、古典时代和古代世界的转变四个阶段,深入叙述人类的起源与世界古代文明的历程,努力揭赤古代世界各种文明在不同时期的特征。同时注意描绘世界古代文明的“世界性”,将中国古代文明纳入世界文明大潮之中加以观照。配置插图和地图,便于读者熟悉历史场景与地理方位;插入关键史料,便于读者了解当时人们对相关事件与人物的看法;每章附推荐阅读书目,便于读者进一步登堂入室。
作者简介
晏绍祥,1962年生于安徽金寨,历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执教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主要研究世界古代史尤其是希腊罗马史,曾任剑桥大学访问学者。著有《古典历史研究发展史》、《古代希腊历史与学术史初学集》、《荷马社会研究》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 第一节 人类社会的形成 一、人类的起源 二、人种和语系 第二节 原始时代人类的生产与生活 一、生产活动与生产工具的革新 二、社会组织的变迁 三、私有制的出现和国家的产生 第三节 原始社会的文化第二章 西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苏美尔与阿卡德 一、历史始于苏美尔 二、阿卡德王国与乌尔第三王朝 第二节 地区性大国的兴起 一、古巴比伦王国 二、公元前2千纪的亚述 三、赫梯 第三节 古代西亚文化第三章 青铜时代的埃及 第一节 埃及文明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一、埃及文明的产生与统一国家的形成 二、古王国时期的埃及 三、从分裂到统一 第二节 新王国时期的埃及 一、埃及的扩张与埃及帝国的形成 二、王权与神权的斗争 三、埃及的衰落 第三节 古代埃及文化第四章 青铜时代的亚欧大陆与早期游牧、农耕世界 第一节 青铜时代的中国 一、中国文明的起源 二、青铜时代中国文明的发展 第二节 印度河流域文明 一、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产生 二、城市文明 第三节 爱琴文明 一、爱琴文明的发现 二、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 第四节 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第一次冲击 一、农耕、游牧世界的形成 二、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第一次冲击第五章 公元前1千纪中前期的西亚和北非 第一节 亚述帝国 一、亚述帝国的崛起 二、亚述帝国的统治 第二节 腓尼基和巴勒斯坦 一、腓尼基 二、古代希伯来人 第三节 米底、新巴比伦王国与波斯帝国 一、米底和新巴比伦王国 二、波斯帝国第六章 从列国并立到统一的印度 第一节 吠陀时代和列国时代 一、吠陀时代的印度 二、列国时代的印度 三、百家争鸣 第二节 孔雀帝国时代的印度 一、孔雀帝国的建立 二、孔雀帝国的统治 第三节 公元前1千纪的印度文化 ……第七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国第八章 古代希腊第九章 古代罗马共和国第十章 帝国时代第十一章 公元3-6世纪的世界形势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第一节 人类社会的形成现代人类的起源,原始人类的生活与社会组织,引起了世人长期的关注。由于完全缺乏当时的文献记载,而考古资料稀少,有限的资料分布在跨度相当大的时间和空间中,根据现代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研究成果对原始人类状况进行类推,风险甚至更大。虽然近年来基因研究成果给人类的起源问题提供了不少有益的资料,但这对复原原始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能提供的帮助实在有限。因此,对于人类的起源以及原始人的生存状态,目前的科学研究尚不足以作出特别令人信服的结论,很多结论还是尝试性的,有些还处在推测阶段。一、人类的起源1.关于人类起源的理论人类对自己的过去有着浓厚的兴趣,从很早的时候开始,人类还没有文字时,就开始思考自己从哪里来,会到哪里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关于人类起源主要形成了两种理论:神创论和进化论。神创论认为,人是由神创造的,否认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有进化。它的起源相当古老,有关神创造人类的理论,大多保存在先民关于创造世界的神话中,是整个宇宙起源神话的一部分。神创论中影响较大者,有古希腊的神灵用泥土造人的神话,中国女娲用泥土造人的神话,基督教上帝造人的神话。影响最大的,是古希腊和基督教关于神创造人类的神话。
后记
三年前,笔者曾与李隆庆教授合作,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世界通史》(古代中世纪卷),其中世界古代部分为笔者完成。尽管出版时增补了部分参考书目,内容上也有少许修改,但那本书的框架和初稿,实际在2002年已基本完成,所代表的也是那个时期的认识水平。自那时以来,笔者一直从事世界上古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教学实践和进一步研读前人著述的基础上,对世界上古史的体系和一些基本问题,都有了程度不同的新认识。更重要的是,近年来随着学术研究的进展,不少问题或出现了新资料,或有了新的解释,并引起了人们对整个世界上古史总体框架的思考。因此,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约请我撰写21世纪史学系列教材的《世界上古史》时,我接受了任务。出版社给我的要求相当宽松:体例和风格都由我个人确定,最好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个人风格。经过与策划编辑的多次交流,我们确定了本书的基本体例、框架和行文风格,最终形成了摆在渎者面前的这本教材。编写教科书最大的麻烦,是如何确定框架,主要是如何认识古代世界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安排有关内容。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已经出版过多种世界上古史教材,刘家和先生主编的《世界上古史》,吴于廑先生和齐世荣先生总主编、刘家和先生和王敦书先生主编的《世界史》古代史编的上卷,以及最近由齐世荣先生总主编、杨共乐和彭小瑜主编的《世界史》古代卷等,多由国内知名学者执笔,无论是体系,还是具体内容,都很有特色,而且已经在学界确立了良好的声誉。在国外学者撰写的通史类教材中,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杰里?本特利等的《新全球史》等,也有可圈可点之处。如何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是摆在笔者面前最为重大的任务。笔者更多的希望能在体例和编写方法上有所变化。根据古代历史发展的实际,我们把人类历史按照生产工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把古代中国的历史纳入本书;给游牧世界一定的篇幅;以文本框补充部分原始资料;增列地图和推荐阅读书目等。有关理由已经在“前言”中交代,不再赘述。这里只对将游牧世界和古代中国的历史纳入本书做点说明。
编辑推荐
《世界上古史》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