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智慧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张志伟  页数:281  
Tag标签:无  

前言

素质教育的概念,在最初的时候,是针对理工科院校学生缺乏人文知识的训练而提出的。作为一所以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经济和管理科学为主的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虽然在文史哲等人文学科领域在全国具有优势,但同样存在着学生缺乏自然科学训练而带来的知识结构偏差。为了纠正乃至克服这种偏差,早在20世纪80年代的“教学方案”中,我们就尝试设置了“文化基础教育学群”,包括中国通史、世界通史、自然科学概论、社会科学概论等课程。并且,逐渐由全校性选修课改为指定选修课或必修课。1993年,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导下,我校对“教学方案”作了较大的调整,把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明确地提出来。在全校范围内,提倡开设中国历史、自然科学概论和当代新兴科学介绍等课程。历史、文学、哲学、美学、科技等课程,逐步构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通识基础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当代科学技术概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等,亦分别成为公共必修课。1999年是我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改革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在这一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表,加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合格人才,成为教育界共同努力的目标。同样是在这一年,我校的“教学方案”进行了较大的调整,素质教育系列课程成为全校公共必修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教学方案”的规定,作为全校公共必修课的素质教育课,分为自然科学课、人文素质课和艺术教育课三个系列,学生必须分别修满3学分、6学分、3学分。至此,我们关于素质教育的方向已经确定,思路已经明晰。教材建设是建设好素质教育系列课程的关键。我们在设计素质教育系列课程的同时,便已着手组织相应教材的编写工作。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文化素质课系列教材,正是我们组织编写的21世纪素质教育系列课程教材的一部分。此套系列教材是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而编写的,目的在于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在文史哲等人文学科具有的优势,克服原有的教学思路和管理体制带来的学生知识结构偏差的弊病,期望通过此套教材,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和科学实证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使这些学科的知识真正成为学生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此套丛书分为四个部分,即哲学智慧(中国、西方)、文明史(中国、西方)、文学作品选读(中国古代、西方)和大学理科课程(物理、生物、化学)。这样的课程配置,可以使学生既掌握了人文知识的精华,又学习了理科科学缜密的思维方法和严谨的作风。参加这套丛书编写的教师,都是我校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骨干。在确定提纲和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参编教师、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出版社进行了多次研讨,力争使教材体现素质教育精神。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也是一个需要多方面努力的事情。我们期望通过这套教材的编写和出版,能够为此做出贡献。

内容概要

本书将西方哲学“分门别类”,以哲学的部门或问题为主题,以“史论结合”的方式,选取有代表性的哲学思想加以介绍。本书在每章结尾处列了“思考题”,在全书的结尾处附上了“主要哲学家名录”(包括他们的主要著作)和供进一步阅读的“参考书目”。     本教材从西方哲学史论结合的方面,讲述了西方哲学2600年的艰难历程,尽量发掘哲学史上有教育意义有代表性又意义深刻的故事,有意识地以哲学问题为引线,使哲学问题成为中心和线索,将历史拉到现实来,,突出西方哲学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说明“智慧的痛苦”的深刻含义,使学生们了解哲学家们是怎样对于那些永恒的哲学问题提出自己的解答方式,这些解答方式又引出了什么样的新问题。将古今中外人们普遍关心的哲学问题,变成学生们自己的问题,从而,将他们引上哲学思考的道路,理解西方哲学的智慧。

书籍目录

导言 智慧的痛苦  一、什么是哲学  二、智慧的痛苦  三、思想与思想的对话第一章 形而上学  第一节 “是什么”的问题  第二节 科学之科学  第三节 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第二章 终极关怀  第一节 天路历程  第二节 理性与信仰  第三节 上帝是否存在第三章 实践智慧  第一节 自由的难题  第二节 善的困惑  第三节 幸福与德性的冲突第四章 主体性原则  第一节 我思故我在  第二节 哥白尼式的革命  第三节 主体性的黄昏第五章 人性的定义  第一节 灵魂与德性  第二节 自然与理性  第三节 生命与存在第六章 历史之谜  第一节 历史是什么  第二节 看不见的手  第三节 历史发展的模式第七章 生存的困惑  第一节 我是谁  第二节 做理性的人  第三节 遭遇荒诞第八章 回到事情本身  第一节 现象学方法  第二节 存在哲学  第三节 哲学解释学第九章 语言的转向  第一节 语言批判  第二节 拒斥形而上学  第三节 语言游戏第十章 科学哲学  第一节 科学与哲学  第二节 证实与证伪  第三节 范式与方法第十一章 正义与幸福  第一节 最好的城邦  第二节 次优的城邦  第三节 国家:人造的怪兽  第四节 正义保障幸福第十二章 后现代主义  第一节 后现代转向  第二节 从结构到解构  第三节 哲学的终结主要哲学家名录参考书目后记修订后记

章节摘录

作为近代哲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笛卡儿(Rene Descartes,1596-1650)第一次将形而上学的体系问题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关于体系的构想在西方哲学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站在经院哲学的废墟上,笛卡儿开始了重建人类知识大厦的基础的工作,对他来说当务之急就是找到一种科学方法以便重建形而上学,因为如果被看做是人类知识的基础的形而上学不能成为科学,那无异于将整座知识大厦建立在沙滩上。经过长期的探索,笛卡儿终于发现了数学。在他看来,欧几里得几何学简直就是科学的典范,它是从不证自明的公理出发,一步步推演出来的知识系统,只要初始原理真实可靠,整个体系就是真实可靠的。于是,笛卡儿便致力于将数学方法改造成为哲学的方法,从而形成了他的“理性演绎法”。笛卡儿的“理性演绎法”分成两个方面,其一是直观,其二是演绎。毫无疑问,只要有演绎方法,就能够保证形而上学成为一个从不证自明、无可置疑的第一原理合乎逻辑地推演出来的科学体系,但是仅仅有演绎方法还不够,它只有在确定了第一原理之后才有用武之地,这就需要理智直观了。我们的知识是由判断和推理构成的,一个判断的可靠性是由它的根据决定的,它的根据又是由根据的根据决定的……如此类推,以至无穷。然而对知识来说,“以至无穷”是不能接受的,因为那样的话,我们就无法确定知识的最初的根据或出发点,也就无法保证知识的真实可靠性了。这就是说,知识必须有一个开端或逻辑起点,亦即不证自明、无可置疑的第一原理。演绎方法只能从第一原理出发进行推理,由它自己是不可能产生这个第一原理的。于是,所谓“理性演绎法”的程序是这样的:由理智直观来“发现”不证自明、无可置疑的第一原理,然后由演绎方法严格按照逻辑进行推演,形成知识的体系。由此可见,演绎方法固然重要,但发现第一原理的理智直观更是不可或缺的。表面上看来,第一原理之所以是第一原理,就在于它“不证自明”、“无可置疑”,然而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且不论我们究竟有没有理智直观以及理智直观能否把握第一原理,即便有而且能够把握第一原理,那也意味着第一原理实际上存在于思想之中,这就是为什么笛卡儿称之为“天赋观念”的原因所在。问题是,所谓天赋观念是以什么方式存在于思想之中的呢?仅仅存在于思想之中的天赋观念如何能够成为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的基础和前提呢?这个第一原理保证了整个理论体系的可靠性,那么由谁来保证这个第一原理的可靠性呢?所有这些问题就使得以笛卡儿为代表的天赋观念论难以为人们所接受,黑格尔就对此不以为然。他不仅对此不以为然,甚至对人们崇尚自然科学亦不以为然。

后记

《西方哲学智慧》是我们受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的委托,为本科生“人文素质课程”编写的教材。由于本教材的对象是文科院校所有专业的学生(亦可作为理工科大学本科生的参考教材),因而我们的编写原则是,在不损害哲学的思辨性的前提下,尽量做到“深入浅出”。当然,我们十分清楚,要想落实这个原则是非常困难的。企图在区区20多万字篇幅的一本小书中全面介绍2500多年的西方哲学史,在短短一个学期的教学时间内比较系统地讲授博大精深的西方哲学,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干脆放弃了全面系统的规矩,而是将西方哲学“分门别类”,以哲学的部门或问题为主题,以“史论结合”的方式,选取有代表性的哲学思想加以介绍,希望在有限的篇幅和时间内,使同学们对西方哲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在每章结尾处列了“思考题”,在全书的结尾处附上了“主要哲学家名录”(包括他们的主要著作)和供进一步阅读的“参考书目”,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一些教材、学术论文和专著,在行文中未能——列举,在此对它们的作者表示深深的谢意和歉意。

编辑推荐

《西方哲学智慧(第2版)》在不损害哲学的思辨性的前提下,尽量做到“深入浅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西方哲学智慧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只是普通教材,就当梳理一遍吧
  •   内容很具体,只要是有名的哲学家几乎都囊括了。
  •   买了不亏,扩大知识面
  •   经典的是社会学读物,不错
  •   外面像被踩过好计脚的感觉,里面还好
  •   很满意,张老师讲的很好,从问题角度去读,对自己是一个提升
  •   作为课本用,内容概括性比较强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