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范曾 页数:203
Tag标签:无
前言
古有善文而不善诗者,而善诗者不善文,则未之见。盖诗、文除思想为其核心而外,词藻之择用则诗必难于文。诗于音、韵之要求殊严,苟累积不丰,必窘于内;既有词藻矣,而无奇思妙想,则必赘于外。而善文者苟有诗之修养,于骈骊、对句、排比往往信手拈来,皆成妙构,则其文必异于庸常,而富于奇趣。诗虽非其长,而有裨于其文则必矣。近世有桐城派大手笔马其昶者,其文固一世之雄也,与范伯子为连襟。伯子先生激赏其文而每讽其诗,马其昶则盛赞其诗而颉颃其文。文人之交,盖不在宴饮之豪兴而在书屋之口锋也。善诗、善文矣,而又善书者,古之大文豪大体如此。因科举之第一印象,为试卷上之书法也,能于科名过五关斩六将而书法恶劣者,不可得而见也。故古之命臣、大吏、学者字不佳者极少。近世则不然,科举见废,报纸以兴,报上文章备极华赡,而其稿则不忍或睹,如北京大学名儒刘师培是其入焉。
内容概要
本书是范曾先生负芨欧洲、闲居巴黎时与老庄进行的心灵对话;范曾先生或文、或史、或哲、或艺进行多学科的磨砺互证,对老庄最本原的思想命题展开了深度的阐释和解读。要言不烦,清新隽永;刹那神思,直抵灵府。
作者简介
范曾(1938-),江苏省南通市人。1955年入南开大学历史系,1957年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一年后转入中国画系,1962年毕业:1962年至1978年供职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创作历史画,研绘中国古代人物服饰史料;1978年至1984年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1984年回南开大学组建东方艺术系并任教授、系主任。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南开大学文学院终身教授,文学院、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聘为“多元文化特别顾问”。著有《范曾诗稿》、《庄子显灵记》、《范曾的艺术》、《范曾散文三十三篇》、《老庄心解》、《尊贤画集——范曾与八大山人神会》、《大丈夫之词——范曾论文新作》等百余种。本人自评有二十四字: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辞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
书籍目录
老庄心解序老子心解 大哉,老子之道 和谐,宇宙的大智慧 道法自然 画家精神的释放 书家对自然的复归附录 简笔老子 老子皓髯 老子与童子 老子演教 老子看老子庄子心解 大美不言 老庄之辨 庄子的生命体验——从说梦到彻悟生死 庄子的自然社会观 庄子斥儒——儒庄斗争之本质:伪与真 庄子的无待之境 艺术从失落到复活 庄子论道:齐一、无差别、混沌 百川归海说庄子附录 周耶蝶耶 惠子有诘
章节摘录
插图:天地间的所有事物都在发生着、变动着、荣枯着,成功中包含着失败的危机,失败中也潜藏着成功的吉兆,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而这两面的转化,则是事物嬗变的原因。老子提出:“反者道之动”,即是说相反方向变化,正是体现着那宇宙本体“道”的运作。于是他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在老子的心目中,那独立不改、周行不殆的道是浑然不辨美丑善恶的,那里连空间和时间的概念都没有,属于人类的美丑善恶判断,则更不可能存在。因为那时候没有所谓存在。当人们遵循着人道而生活的时候,也就是古朴先民之世,一切还都顺理成章,没有那么多的是非曲直。为什么有了美?那是因为大道废弃了,有了丑陋的恣肆。为什么有了善?同样由于大道废弃,有了恶行的浸淫。所以以老子的宏观,他不认为美和善的出现是一件好事,他更希望的是丑和恶的根本不出现,这和他的另一个观点是完全一致的,即所谓“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在老子的心目中,仁义和慧智的出现同样不是一件好事,为什么会有仁义?因为大道废弃,不仁不义之徒出现。为什么摒弃慧智?因为随着慧智的出现,与它孪生的大伪也应运而生。老子所希望的是仁义和大伪的根本不出现。当仓颉造字的时候,天雨禾粟,神鬼哭泣,因为知道人类从此有了慧智,相应的大伪出现,惰怠取巧,不事耕耘,所以天降下禾栗,知道饥荒会降临人间,神鬼也为了人类的堕落哭泣。(《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汉王充以为这是因为“文章兴而乱渐见”,这文章非指今之作文,而是言社会藻饰华彩,远离了远古的淳朴。近世诗人黄侃有句云:“雨粟哭从仓颉后,散花妙近维摩侧”,这雨粟不正是苍天的哭泣吗?
编辑推荐
《老庄心解(新编本)》:范曾诗文书画集·论文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