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玮 主编 页数:381
前言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之下,尽快培养出我国国际贸易的专业化、国际化人才,已经成为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迫在眉睫的任务。本着加强国际贸易学科建设、努力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贸易人才的理念,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牵头,中国人民大学等校鼎力合作,并经过联合攻关,编写了这套适应新时期教学需要的国际贸易教材。纵观本套教材,其特点主要有三:第一,内容前瞻新颖。本套教材立足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沿,借鉴了国际领先水平的贸易工作经验,具有新结构、新内容、新观点、新方法,并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第二,知识丰富实用。本套教材对国际贸易工作从理论到操作的方方面面做了介绍。它以实务为中心,将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贯穿于每一个案例中,使学生明确在工作中应做什么,怎样才能做好以及怎样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第三,架构系统全面。该系列是由多本教材组成的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动态系统,囊括了国际贸易的全部内容。总之,我们在教材的先进性、实用性、规范性等方面做了集思广益的工作。真诚地期待广大师生和其他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内容概要
《国际贸易原理》重点关注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内容。通过学习,使读者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产生与发展历程、贸易模式和贸易利益分配规则等。本教材由十章组成,章节设计内在逻辑是以国际贸易为主线。第一章导论。作为本教材和相关课程的导入,讲述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国际贸易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第二章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本章内容涉及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影响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国际分工的主要理论观点。第三章世界市场与世界市场价格。国际分工具体表现为跨国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世界市场是国家之间商品和服务交换的平台。本章关注当代世界市场的构成与运行、世界市场价格类型及贸易条件的含义。第四章至第七章的内容是直接关系贸易利益实现的对外贸易政策及所采用的措施。第八章至第十章从双边、区域、多边层面上讲述国家间贸易关系、贸易利益协调的方式。
作者简介
张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精品课程《国际贸易》主讲教师之一。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第二章 国际分工 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西方国际分工理论第三章 世界市场与世界市场价格 第一节 当代世界市场的构成与运行 第二节 世界市场价格 第三节 贸易条件第四章 对外贸易政策 第一节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第二节 重商主义 第三节 自由贸易政策 第四节 保护贸易政策第五章 关税措施 第一节 关税概述 第二节 关税分类 第三节 关税征收 第四节 关税保护度第六章 非关税措施 第一节 非关税措施概述 第二节 传统非关税措施 第三节 技术性贸易措施 第四节 绿色贸易措施第七章 贸易促进措施 第一节 出口促进措施 第二节 经济特区措施第八章 国际贸易条件与约定 第一节 贸易条约与协定概述 第二节 双边贸易条约与协定 第三节 国际商品协定第九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一节 地区经济一体化概述 第二节 区域一体化实践:欧洲一体化进程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第十章 世界贸易组织 第一节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第二节 乌拉圭回合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第三节 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职能与基本原则 第四节 世界贸易组织的组织机构与运行机制 第五节 多哈回合
章节摘录
插图:公元1492年,热那亚人哥伦布从西班牙出发,经大西洋发现美洲。1498年,葡萄牙人达·迦马从欧洲绕过非洲南端好望角到达印度,完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的直接结果是将各洲独自发展的国家联系起来,使得国家之间的贸易有了“世界”的概念。地理大发现后,各国资源条件的差异使得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和数量急速增加,贸易的扩大促进了专门为交换而进行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因国家之间商品价格的差异而产生的巨大利润进一步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地理大发现也在推动殖民扩张,使得世界贸易带有浓重的殖民色彩。15世纪中期开始,先是葡萄牙的殖民扩张行动,在占领非洲之后,美洲大陆的发现又使葡萄牙开始了在巴西的殖民活动,之后是印度,直至中国澳门。所到之处,占领土地、掠夺黄金,以暴力、抢夺、欺骗的手段进行贸易,非洲的黄金、象牙、钻石、樟木,印度和锡兰的珠宝、胡椒、肉桂、大米,印尼的胡椒、丁香等经葡萄牙商人源源不断地进入欧洲。葡萄牙之后是西班牙。到16世纪中期,西班牙以武力占领了除巴西和圭亚那之外的整个中南美洲。西班牙殖民者掠夺金银、杀戮土著居民、贩卖黑人奴隶。16世纪中期后,葡萄牙和西班牙分别垄断了非洲、亚洲与欧洲,美洲与欧洲的贸易。殖民者在殖民地发展了以奴隶为劳动力的种植园,他们将大米、烟草、甘蔗等产品输往欧洲,而殖民地农业的发展也增加了对欧洲手工业品的需求,殖民地对欧洲的经济意义日益显著。16世纪中期,后起的殖民国家荷兰,其势力超过葡萄牙和西班牙,为垄断殖民地贸易,荷兰成立了历史上著名的“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依仗政府的授权,对殖民地进行掠夺性贸易。继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之后,英国与法国也成为殖民国家,到18世纪中期,英国先后战胜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占领北美洲、西印度群岛、亚洲和非洲大片土地,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地理大发现及随后的殖民扩张与贸易推动了洲际之间的贸易,初步形成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当时的贸易流向基本是:(1)欧洲向美洲出口制造品,主要包括纺织品、金属制品、家具、家庭用品等;(2)非洲向美洲输出奴隶;(3)美洲向欧洲输出的主要是黄金、白银、烟草、棉花等;(4)欧洲从亚洲进口的仍然是丝织品、香料、茶等。
编辑推荐
《国际贸易原理》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