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马长山 编 页数:1457
内容概要
“法理学”是高等院校法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也是培养法科学生专业素质和技能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适应本科教学需要,充分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本教材编写组在接受编写任务后,专门召开了编写讨论会。此后编写组又多次沟通协调,形成了“注重基本知识、贴近生活实践、反映最新成果、尽量深入浅出、突出自身特色”的指导思想,形成了编写大纲和知识体系,并努力体现以下特点: 1.在保证基本知识体系完整的基础上,反映一定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教材的编写首先立足于本科生的教学需要和国家“教学基本要求”,尽量全面阐释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涵盖本科生的主要学习知识点,适当贴近司法考试。同时,又考虑提升本科生法律素质和培养质量的需要,适当加入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并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 2.采取多种引导方式,启迪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反思研究。本教材每章都根据相关内容的需要,通过章首的“重点问题”、“引读案例”或者“法律故事”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反思和研究,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形象、更具体、更有效地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 3.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强化理论的实践性、应用性。本教材在阐释法学基本理论的同时,还对社会现实问题有一定的关注,包括公民社会与法治国家、法律全球化、法律方法的应用、人权的法律保护等。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促进理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更好地培养既有深厚理论素养、又有实践思维和能力的专业人才。
作者简介
马长山,男,1964年6月生,黑龙江肇东人,哲学博士,法学博士后,“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和“有突出贡献专家”。现为黑龙江大
书籍目录
导论第一编 法的本体 第一章 法律的概念 第一节 法律的定义 第二节 法律的特征 第三节 法律的本质 第二章 法律的要素 第一节 法律要素释义 第二节 法律概念 第三节 法律规则 第四节 法律原则 第三章 法律的渊源与分类 第一节 法律渊源概述 第二节 当代中国的制定法渊源 第三节 法律分类 第四章 法律体系 第一节 法律体系概述 第二节 法律部门 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 第四节 法律体系原理的运用 第五章 法律关系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概念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 权利与义务 第四节 法律关系的演变——法律事实 第五节 作为分析工具的法律关系原理 第六章 法律行为 第一节 法律行为释义 第二节 法律行为的结构 第三节 法律行为的分类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节 法律责任释义 第二节 法律责任的种类 第三节 法律责任的竞合,归责与免责 第四节 法律制裁第二编 法的历史发展 第八章 法的起源 第一节 原始社会概述 第二节 法律起源的社会基础和条件 第三节 法律起源的一般规律 第九章 法的演进 第一节 法的历史类型 第二节 法系 第三节 当代世界的主要法系 第四节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第十章 法的继承和移植 第一节 法的继承和移植概述 第二节 法的继承 第三节 法的移植 第四节 法制现代化 第五节 法律全球化 第十一章 公民社会与法治国家 第一节 法治的含义与构成要素 第二节 法治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法治国家的公民社会基础 第四节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三编 法律的作用和价值 第十二章 法律的作用 第一节 法律的规范作用 第二节 法律的社会作用 第三节 法律的局限性 第十三章 法律的价值 第一节 法律价值概述 第二节 法律与正义 第三节 法律与秩序 第四节 法律与自由 第五节 法律与平等 第六节 法律与利益第四编 法律的创制和运行 第十四章 法律的创制 第一节 法律的创制概述 第二节 立法原则,立法程序与立法技术 第三节 立法体制 第十五章 法律的实施 第一节 法律实施概述 第二节 执法 第三节 司法 第四节 守法 第五节 法律监督 第十六章 法律程序 第一节 法律程序概述 第二节 正当程序的特征 第三节 正当程序的功能 第四节 正当程序与法治 第十七章 法律方法 第一节 法律方法的概念 第二节 主要法律方法 第三节 法律方法的应用原则第五编 法与社会 第十八章 法与经济 第一节 法与经济概述 第二节 法与市场经济 第三节 法与经济全球化 第十九章 法与政治 第一节 法与政治的一般关系 第二节 法律与国家的关系 第三节 法律与政策 第四节 法律与民主政治 第二十章 法与道德 第一节 道德释义 第二节 法律与道德的联系 第三节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第四节 法律与道德的互动 第二十一章 法与文化 第一节 法律文化概述 第二节 法律与传统 第三节 法与宗教 第四节 法与科学技术 第二十二章 法与人权 第一节 人权概述 第二节 人权体系的发展 第三节 法律的人权评价 第四节 法律对人权的保护后记推荐阅读书目
章节摘录
法律对经济秩序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反映经济规律的法律,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与秩序的形成;二是违背经济规律的法律会阻碍经济的发展,破坏正常的经济秩序。我国现阶段的法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经济规律,因而能促进,至少是保障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但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经济上‘冒进’,政治上‘左倾’,脱离了经济发展的自身要求,教训深刻”①。对这两个方面郭道晖教授称为正向作用和负向作用。法律与经济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果深人经济内部观察,也许我们分不清哪是经济、哪是法律。“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就是一个真实的写照。法律有很多内容是对经济活动内在要求的反映,法律法规中的多数都与经济活动的规则有关系。法治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影响法治的进程。我国近些年来,法律的迅速增加与我们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商品经济越发达,对法律的需求就越多。我们现在的问题也许是在于:对已经制定的法律应认真对待,否则就会使已经发展起来的经济陷入无序。现在经济领域中的许多问题,被高速度的发展所掩盖。可以预计的是:已经出现和今后将要出现的问题,必须借助法律手段来解决。过度的长官意志和行政干预必然会给我们的经济带来很大的伤害。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不断地强调高速度,而是需要一种保守主义的法治观念,来平衡过度的发展。像环境问题、盲目投资、过度开发问题、社会保障问题,都需要法治主义的姿态与行动。“对于任何一种经济形态来说,规则都是不可缺少的要素。不过,自由的市场(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这三种不同的经济形态所需要和并由他们各自所决定的法律规则,在量的方面和质的方面都是有显著差别的。量的差别反映出社会生活规则化、法律化的程度,质的区别则使法治与专制泾渭分明。”②市场经济比产品经济和自然经济更需要法律。商品交换、生产、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有法律加以明确规范。近百年来,有关经济活动的法律有细化的趋势,有关经济管理的组织法、行为法、主体法层出不穷,金融法、证券法、投资法、海商法、破产法、保险法、公司法、竞争法等都已经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这些法律都为经济秩序的建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我们可以说,法律直接创建了许多的经济秩序(如证券市场的建立)。值得注意的是经济的全球化迫使法律也必须全球化,所以,有关经济的法律可能比其他法律更具有世界性。这也意味着经济领域有可能比政治领域更早地实现法治。
编辑推荐
《法理学》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足一套基础性的以培养法学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法学本科教材,适用于广大普通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学生,亦可适用于有志于从事法律职业的自修者,该套教材有以下特色:·基础性。立足中国高校法学教育的现实需求,在内容编写上,注重阐释法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制度,简明扼要、中心突出、概念准确、条理清晰。·实用性。注重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列,侧重提高学生运用法学知识解决现实法律问题的能力。·创新性,内容和体例开拓创新,文内设计了形式新颖的各种栏目,拓展学牛学习视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