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条件下中国货币政策的选择

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范志勇  页数:312  
Tag标签:无  

前言

  从经济学自身发展的进程来看,货币经济学一直都是经济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领域之一。争论的焦点大致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其一,货币对经济有没有实质性影响?其二,货币量究竟是由经济系统内生决定的,还是由货币当局或政府外生决定的?换句话说,货币究竟是内生变量(endogenous variable)还是外生变量(exogenous variable)?  对于第一个问题而言,在研究真实(real)经济变量的决定因素时,许多经济理论和政策思考都没有将货币因素放到足够重要的位置上。比如20世纪末宏观经济学界盛行的“真实经济周期”(real businesscycle)模型(Kydland and Prescott,1982;Snowdon and Vane,1997;Ryan and Mullineux,1997),其名称本身就反映出了对货币因素的忽视。同样,不论是否考虑了“内生增长因素”,新古典增长模型都倾向于将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仅仅归因于诸如实物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等因素(Jones,1998;Romer,1986)。史密森(Smithin,2003)认为,对货币因素的忽视根源于整个经济理论的教育传统,“古典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Smith,1776)、李嘉图(Ricardo,1817)以及穆勒(Mill,1848),其经济思想的本质就在于,他们对之前重商主义者的缺陷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例如重商主义者认为‘财富包括……金和银’(Smith,1776),而金和银正是重商主义者所处时代的货币。这种对货币作用的矫枉过正的观点,一直持续到现在”①。就大部分的新古典经济分析而言,“除了在经济失衡的情况下以外,货币对真实经济活动的演进无足轻重。而经济失衡无论多么严重都只可能是短期现象,因此,货币自然就不能对真实经济均衡产生长久的影响”。

内容概要

本书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经济特征进行了简要总结,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政策选择进行研究。本书通过规范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特别关注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私人部门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甄别方法以及相关货币政策选择;(3)开放条件下中国货币政策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对策。    本书出版受到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中国经济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的支持。

作者简介

范志勇,经济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现供职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系,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曾在“经济研究》、《世界经济》和《金融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书籍目录

第一编  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中的货币特征  第一章  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中的货币经济特征和国际比较    第一节  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中的静态货币特征    第二节  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中的动态货币特征    第三节  结论及政策含义第二编  中国货币传导机制内生性因素研究  第二章  货币内生供给的含义及相关概念    第一节  货币的概念及其性质    第二节  货币存量和货币流量    第三节  货币内生供给与外生供给    第四节  不同类型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比较  第三章  货币内生供给理论的文献回顾    第一节  早期的货币内生供给理论文献回顾    第二节  货币循环主义    第三节  后凯恩斯主义    第四节  与货币内生供给相关的其他研究成果    第五节  中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问题研究成果  第四章  存货、货币冲击和相对价格内生扰动    第一节  存货投资与商品价格波动文献研究    第二节  存货投资与中国宏观经济    第三节  一个交迭世代的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    第四节  实证研究——以中国粮食价格为例    第五节  结论  第五章  家庭资产选择与货币流通速度内生波动    第一节  中国货币流通速度波动    第二节  货币流通速度的理论回顾    第三节  货币、存货先行和货币流通速度内生波动    第四节  货币供给、实际利率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关系——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研究    第五节  结论  第六章  金融中介资产选择和货币内生供给    第一节  银行货币创造过程再认识    第二节  商业银行资产选择与货币内生供给    第三节  准备金利率与货币供给——基于中国情况的经验分析  第七章  金融加速器和货币内生供给    第一节  关于金融加速器和信用渠道的文献研究    第二节  含有金融加速器的贷款内生供给模型    第三节  贷款、就业和产出对外生冲击的反应    第四节  金融加速器效应和中国宏观经济波动  第八章  货币内生供给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货币内生供给分析框架的总结    第二节  货币内生供给框架下的宏观政策和资本市场第三编  需求拉动型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比较研究  第九章  需求拉动型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特征比较    第一节  什么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第二节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甄别    第三节  治理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实践和政策选择    第四节  小结  第十章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案例研究    第一节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案例研究——基于美国数据    第二节  中国的通货膨胀是工资成本推动型的吗?——基于超额工资增长率的实证研究第四编  开放经济中通货膨胀传导及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的货币政策选择  第十一章  中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与替代    第一节  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协调与替代的理论模型    第二节  中国货币冲击与汇率调整的经验分析    第三节  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协调与替代的政策含义  第十二章  流动性过剩背景下货币工具的特点及政策选择    第一节  流动性过剩条件下实际利率的“逆周期”悖论    第二节  低利率可能推动中国宏观经济走向过热    第三节  利率工具的现状和政策建议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二节 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中的动态货币特征  在本节中,我们重点考察中国货币经济的动态特征,即特征4~特征7。  特征4: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  货币供给与价格体系之间的关系涉及长期和短期两个层面的问题。从长期来看,实证研究倾向于支持货币中性论。麦坎德利斯和韦伯(Mecandless and Weber,1995)对110个国家、跨时30年的数据研究发现,通货膨胀率和货币供给增长率的相关系数几乎为1。赵留彦和王一鸣(005)以及刘金全、张文刚和刘兆波(2004)对年度和季度数据的研究也倾向于支持货币和价格之间在长期内存在稳定的关系。埃斯特拉和米什金(Estrella and Mishkin,1997)认为,由于货币流通速度非常不稳定,因此仅靠货币增长率难以解释通胀现象。劳伦斯和梅约(Lautells and Mairo,2007)发现,即使是季度数据,通货膨胀和货币供给之间的短期相关关系也不显著,并且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宋国青(2005)则认为在中国货币供给对预期短期通货膨胀具有重要意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开放条件下中国货币政策的选择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学宏观金融的值得看
  •   very strong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