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钟启泉|整理:杨明全 页数:264 字数:259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在学者云集的当代中国教育学界,钟启泉教授以其开阔的理论视野、深厚的学术造诣和鲜明的性格特征而独树一帜。作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钟启泉教授一直关注两个研究领域:一个是比较教育研究领域,另一个是课程论研究领域。围绕这两个领域,他辛勤工作了数十个春秋,其开创性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国内这两个领域的研究基础。作为一代学术宗师,其丰富的教育思想值得深入挖掘。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他的教育思想,我们对其学术观点和理论视角进行了简要勾勒,这些都是访谈中涉及的基本内容。 以开阔的视野关注前沿课题是钟启泉教授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学术理念,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国际视野,本土行动”。什么是“国际视野,本土行动”呢?钟启泉教授曾说过:“优质的教育需要国际教育的视野,需要比较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曾经为教育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优质的教育离不开扎根本土的教育创新,比较教育研究应该直接介入我国的教育改革实践,与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们一道进行研究。”这些话很好地诠释了他对这一理念的理解。在比较教育研究中,国际视野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只有具备了国际视野,才能追踪国际教育理论的前沿课题,借鉴和吸收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思想;这些理论和思想又反过来滋养本土化的教育研究,为本土化的教育改革带来启示。多年来钟启泉教授所关注的学术领域很好地验证了他的这一理念。例如,他很早就关注国外有关学力问题的讨论,并根据我国国情对学力结构问题进行了探讨,这为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照。再如,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对此,他引入了教师专业化的理论框架来分析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还有,他积极地把建构主义的思想引入我国的教育研究领域,这对于推进我国的教学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他敏锐地意识到我国重点校政策存在的问题,对重点校政策进行剖析和批判,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重点校政策的走向,等等。
内容概要
钟启泉教授专注于课程论研究领域,为我国课程研究的发展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在学者云集的当代中国教育学界,钟启泉教授以其开阔的理论视野、深厚的学术造诣和鲜明的性格特征而独树一帜。作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钟启泉教授一直关注两个研究领域,一个是比较教育研究领域,另一个是课程论研究领域。围绕这两个领域,他辛勤工作了数十个春秋,其开创性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国内这两个领域的研究基础。作为一代学术宗师,其丰富的教育思想值得深入挖掘。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他的教育思想,本书运用“对话”这种古老的教育传统,带领读者去追踪钟启泉教授的教育思想之旅,从而获得智慧的启迪。
作者简介
钟启泉,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课程理论专家、比较教育专家。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兼职有: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
书籍目录
上篇 1. 多元智力与课程改革 2. 双语教学的内涵及实践策略 3. 课程领导:从“行政权威”到“专业权威” 4. “整体教育”语境中的学校变革 5. 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与学 6. 学校文化和课程文化 7. 后现代课程的理论脉络 8. 批判性思维的教育价值中篇 9. 教师专业化的实践困境及超越 10. 教学的理论内涵与教学文本的诠释 11. 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旨趣与实践价值 12. 学力理论的发展与新学力观的确立 13. 变革的力量:课程改革的路径与诉求 14. 审视重点校政策:追问与反思 15. 素质教育的使命与教学革新 16. 知识观的转型与学习概念的重建下篇 17. 让改革的进行曲更加嘹亮 18. 学校,为造就人性化的教育服务 19. 教育评价的改革理念与实践取向 20. 国外的教师教育研究及启示 21. 关于实践性知识的探问 22. 英语学科与英语素养 23. 怎样理解《历史课程标准》 24. “一纲多本”:教育民主的体现 25. 关于教科书政策的访谈后记
章节摘录
上篇 3.课程领导:从“行政权威”到“专业权威” 杨明全:我们知道,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学校是实施国家课程改革的最基层单位。学校如何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落实新课程的举措,这对于实现改革目标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在国内外学术界,有关这方面的讨论有两个重要的术语:一个是“课程管理”,另一个是“课程领导”。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代表了一种新的转型。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学校的领导尤其是校长应该如何转变领导和管理的职能呢? 钟启泉:“课程管理”的术语其实是比较陈旧的,新近在美国多用“课程领导”一词。这个术语之所以“新”,主要表现为它意在摆脱历来的“管理”模式,即自上而下的官僚体制的“监控”、“管制”。也就是说,改变学校接受上级行政部门的指令之后才开始围绕学校的课程展开活动和运作的作法,改变行政和管理是由学校的外部因素提供驱动力的观念。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模式,学校就必须强调诉诸自身的创意与创造力,自律地、自主地拓展组织本身的内涵。这意味着要实现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的根本转型:学校本身要把日常的课程实践活动作为自身的东西加以自主地、创造性地实施。不过,考虑到约定俗成等诸多原因,这里依然使用了“课程管理”的术语,但对其内涵应做全新的理解。 所谓学校的“课程管理”,广义地说,不仅限于课程内容如何(课程内容论),而且意味着推进课程内容的计划、编制(P)→实施、展开(D)→评价(S)这-过程中所进行的种种组织、运营上的条件创造(条件整顿)。费里森(K.V.Feyereisen)等人把作为学校课程之前提的学校经营组织,视为接受来自学校“周遭环境的输入-返回环境的输出”这样一个开放循环系统。他们关注学校组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发生的系统内的阻力与张力。日本教育学者高野桂一把课程管理的P-S的功能发挥过程及其相应的学校管理条件之关系结构,建构成了一个理论模型。 课程管理的P-D-S过程也就是所谓的课程计划、编制(P)→实施、展开(D)→评价(S)的流程及其反馈的循环系统。不过,其中D环节课程的管理方式,与课程的展开——广义的教学管理方式是同义的。因为,学校所有场景中具体展开的教学管理是学校课程管理的一环,各自依靠专业的教师或教师集体,拥有其相对独立性和个性。在这一点上,不同于其他方面,这是因为“教学管理”本身也拥有固有的P-D-S系统。 这种分析表明存在两种对立的学校(课程)组织研究。一种是“封闭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