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彭兰 页数:422
Tag标签:无
前言
如果把1982年北京第一次传播学研讨会看成是传播学正式引进中国的话,到今年正好是25年。如果把1997年传播学和新闻学一起被教育部列为国家一级学科看成是传播学的重要性被正式承认的标志的话,到今年正好是10年。在很短的时间里,传播学在中国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成为国内近年来发展相当快的学科。这样一个历史时刻,正是我们盘点和思考中国传播学发展的良机。从教材建设方面看,传播学的引进,有赖国外(主要是美国)教材的译。大量具有一定学术品牌的外国传播学教材的译介对促进中国传播学教学和研究功不可没,可是另一方面,中国传播学研究和教学面临的问题和环境有一定特殊性,国外成果的引进不能代替我们自己的课程和教学体系的建设。从20世纪80年代初传播学重新引进至今的这20多年中,国内的传播学教材出版从无到有,从1983年一本薄薄的《传播学(简介)》到现在书店里满满几书架的传播学教材,在教材建设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内容概要
本书继承了很多传统传播学的理论基础,但目的不是对传统理论进行简单的诠释和印证,而是希望在传统理论的框架下研究网络传播的某些特性,进一步探索人类传播的某些共同规律,深化对传播的社会功能的认识。传统理论是我们研究的基础,但不应该成为我们的束缚。 此外,网络传播的研究如果只局限于传播学的视野,那么在很多时候,只能触及某些表层现象。本书也试图借鉴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来丰富与深化网络传播的研究。尽管本书未必完全构建了跨学科的研究体系,但是多学科的视野这一基本方向是本书所坚持的。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网络传播的技术基础 第一节 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基本脉络 第二节 互联网的主要技术 第二章 网络传播的渠道 第一节 网络的技术平台属性 第二节 网络的传播媒介属性 第三节 网络的经营平台属性 第四节 网络的虚拟社会属性 第三章 网络传播的基本形态 第一节 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第二节 网络中的群体传播 第三节 网络中的组织传播 第四节 网络中的大众传播 第四章 网络传播的典型形式 第一节 网站传播 第二节 即时通信传播 第三节 网络社区传播 第四节 博客传播 第二节 即时通信传播 第三节 网络社区传播 第四节 博客传播 第五节 搜索引擎传播 第六节 RSS传播第五章 网络传播的符号系统 第一节 网络传播中的文字符号 第二节 网络传播中的图形、图像符号 第三节 网络传播文本的总体特点第六章 网络中的专业新闻传播者 第一节 网络中专业新闻传播者的构成 第二节 网络新闻传播格局中的竞争与合作 第三节 新闻网站的任务与业务构成第七章 网络传播的受众 第一节 中国网络媒体的受众构成 第二节 网络受众的需求 第三节 网络受众的总体特征 第四节 网络受众的代际差异 第五节 网络受众的类别划分 第六节 网络环境下的受众心理 第七节 中国网民的阶段性典型特点 第八节 作为信息消费者的受众. 第九节 作为新闻生产力的受众 第八章 网络传播的结构 第一节 研究网络传播结构的意义 第二节 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传播结构 第三节 网络传播中的意见传播结构 第四节 从传播结构看网络传播的“把关人”第九章 网络传播的效果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 网络传播的技术基础网络传播是基于计算机网络这样一种基本的技术平台的,了解这一平台的基本特点以及相应的技术应用,是理解网络传播特性的出发点。计算机网络是指,若干台地理位置不同且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相互连接起来,以实现信息传输和资源共享的一种计算机系统。网络中的一台计算机称为一个节点。计算机网络系统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其一,网络通信系统:实现节点间的数据通信,主要涉及传输介质、拓扑结构、介质访问控制等一系列技术。这是网络技术的核心和基础。其二,网络操作系统:它是网络用户与计算机网络之间的接口,是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系统。它提供基本的网络服务、网络操作界面、网络安全性和可靠性措施等。现在比较流行的网络操作系统有微软公司的WindowsNT、Unix、Novell公司的Netware等。其三,网络应用系统:根据应用要求而开发的基于网络环境的应用系统。根据不同标准,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不同类型,例如,局域网与广域网,有线网与无线网等。从空间上看,一个计算机网络可以分布在一个小小的房间内,也可以分布到世界。
后记
每次写后记时,心情总是十分复杂。一方面,为一个研究的暂告一段落而欣慰;另一方面,则为研究中不成熟、不完善的问题而心情沉重、惶惑。本书虽然是以我过去的很多研究为基础,但是,一年半多的思考已将过去的研究推入新的层次。这是一次自我批判与修正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也时时有新的困惑,有些困惑仍然没有解决。而新的实践,又不断给我带来新的挑战。所以感觉这本书的写作应当是永无止境的。但是,就像一个软件在发布后还可以不断完善一样,这本书出版后,也许能吸收更多来自读者的智慧。那会带来一种在开放中的修正,它比我头脑中的封闭式的修正,更有利于这本书本身的完善。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我对网络传播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感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组织推出这样一套传播学系列教材,特别感谢高钢老师对这套丛书的积极推动。这套丛书的出版,无论对于学院的诸多青年教师的成长,还是对我本人的不断提高,都是十分宝贵的机会。感谢我的导师方汉奇先生多年来的教诲与关爱。他的言传身教是我不断进步的动力。感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多年来给予我的培养。感谢所有老师们对我的帮助与支持。
编辑推荐
《网络传播学》为21世纪传播学系列丛书之一,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