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胡百精 页数:331
Tag标签:无
前言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看,各种危害社会、危害人类的危机是不可避免的,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某些类型的危机是可以减少的。减少现实的危害,以便使人类生活更安全、更宽松、更易于管理是人们的普遍要求,是一个世界性话题。我国政府和学界明确提出了“风险社会”和“社会突发公共事件”的慨念,并于近几年取得了堪称卓越的成就;危机意识和危机管理观念日渐普及,各类社会组织对危机损害和危机管理模式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危机管理和突发事件应对的专业训练和教育逐步加强,具有专业精神和技能的专家队伍和实践队伍正在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政府的新闻发布制度进一步向制度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2006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它规定了事件必须在第一时间发布,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都要依法追究责任。《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还对突发公共事件划分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类,使我国的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进入了规范化阶段。与之相应,我国的危机管理的学术研究也初步呈现繁盛的景象。 在危机处理过程中,信息的传递、加工和分析,对话者间的博弈,舆论环境的引导和控制始终是最核心的问题。对传播学工具的重视,国内外的危机管理研究者无一不将研究焦点会聚于沟通管理和传播控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是我国最早开展传播学、公共关系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学术阵地之一,20余年来成果斐然。密切关注国际学界和业界前沿,着力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始终是学院不懈的追求。在新近立项的“985工程”国家重点课题中,学院承担了“中国社会公共突发事件预警与舆论监测体系”研究项目,必将对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危机管理实践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内容概要
这是中国危机管理年度系列报告的第四部。我们用一个主题统领充满大喜大悲的2008年的重大社会事件:国家公共关系。这门学问有一个宏愿:让每一个国民,自打出生起,就成长在一个与世界对话共生、利益互惠、相与为善,并因此被信任、被尊敬的国度。报告的另一个主题是社会对话。我们相信对话是优于对抗的社会治理策略,因此需要造就拥有对话信念、意志、资格和能力的政府、企业、媒体和国民。 本报告记录、解析了拉萨“3·14”事件、北京奥运火炬海外传递袭扰事件、家乐福事件、“5·12”四川大地震、贵州瓮安“6·28”群体性事件、北京奥运、三鹿奶粉事件、重庆出租车罢运事件等重大个案,提出了国家公共关系的基本问题:观念、框架、原则与策略:主体、对象、内容和渠道。
作者简介
胡百精,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助理,中国人民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PCI)副所长。著有专著《危机传播管理》、《公共关系学》、《危机管理》,主编《中国危机管理报告(2005)》、《中国危机管理报告(2006)》、《中国危机管理报告(2007)》。
书籍目录
第一卷 论在危机中——危机话语、社会性格与文化转型 一、危机与在危机中 二、“在危机中”与社会性格 三、对话及其可能性第二卷 国家公共关系的基本问题——以拉萨“3·14”事件和奥运火炬海外传递袭扰事件为个案 一、“发生在雪域高原上最为真实的故事” 二、“祖国,今天我在红旗下为你战斗了” 三、国家公关的理论框架与实践准则 四、多元表达主体与社会结构改造 五、国家公差的表现形态与意义输出 六、国家公差的五个框架及其相互关系 七、达赖与西方政治势力的公关真相第三卷 民族主义与想象的共同体——以家乐福时间为个案 一、红 二、白 三、蓝 四、民族主义的内涵、功能与作用机制 五、民族主义在中国第四卷 “5·12”地震、集体记忆与国家认同 一、集体记忆的内涵与功能 二、集体记忆的属性与形态 三、集体记忆的建构机制 四、八组关键词与地震集体记忆建构第五卷 公共危机中媒体的表达框架——以“5·12”地震中媒体报道的比较分析为个案第六卷 自然在海中的危机管理策略与社会动员模式——以“5·12”地震为个案第七卷 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官名对话模式——以贵州瓮安“6·28”群体性事件为个案第八卷 北京奥运与文化中国国家形象战略(续)第九卷 中国式狂欢、人的解放与共同体精神——以北京奥运为个案第十卷 北京奥运:媒体政治、公众外交与国家形象构建第十一卷 危机话语、跨文化认同与政治修辞——从“非典”到“5·12”地震期间中国官方修辞的变迁第十二卷 公共关系的价值前提——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个案附录:2008年度危机大事记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第一卷 论在危机中——危机话语、社会性格与文化转型 每个词汇皆有其命运,譬如“危机”,它在新千年新世纪开元十年成为最流行的话语之一。此前,人们更习惯使用“风险”或“灾难”概念指称那些突袭的异常或者坍塌的秩序。概念替换表征了主体认知的转换:风险或灾难大多是外部强加的、不期而遇的挑战,而危机则同时引爆于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这就可能造成一个普遍化的后果,即危机成为一种认知框架和价值安排,我们生存在危机中。 显然,“在危机中”是一个命名式论断。它至少意味着三个可能的解释谱系:以足够频繁的意外事件为原始素材,将之建构为能够被讲述、理解和参照的历史叙事的可能性;发现危机叙事表层之下存在特定结构的可能性,譬如文化和社会心理意义上的“隐蔽的秩序”;同时,作为一个功能主义话题,“在危机中”必然召唤建设性的解决方案,解释的可能性最终要落在解决的可能性之上。 一、危机与在危机中 倘若跳出个案式的检讨,进而把2003年以来的“非典”、吉林石化爆炸、厦门PX项目事件、无锡太湖蓝藻污染、2008年春季南方冰雪灾害、“3·14”拉萨骚乱事件、奥运火炬海外传递袭扰事件、“5·12”汶川大地震、“6·28”瓮安群体性事件视为一个呼应性的整体,那么“在危机中”便具有了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Emile Durkheim)所谓“社会事实”概念的义涵:它作为社会群体的集体意识而存在,显现出人们如何想象自己及其生存处境。 此中的一个假设是,这些此起彼伏、剧烈冲撞社会想象的偶然事件能够被理解为特定时空语境下的整体叙事。这样的理解并不困难,因为它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危机。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定义危机,而非简单宣称“这是一个危险不断扩大、日益失去控制的世界”,整个世界皆因危机而受苦。
编辑推荐
《中国危机管理报告2008-2009》第一卷全面阐发了当下时代的危机与社会结构、社会性格和文化认同的关系,核心问题是提出、论证“在危机中”这一判断。第二卷以拉萨“3·14”事件和北京奥运火炬海外传递袭扰事件为个案,提出了国家公共关系的基本问题。第三、第四、第九卷分别以家乐福事件、“5·12”四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为个案,论述了国家公关基本框架中的民族主义、集体记忆、文化狂欢等三个核心问题。五、第十、第十一卷在策略层面探讨了国家公关中的媒体议程、公共外交、政治修辞等问题,佐证的个案分别是“5·12”四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重庆出租车罢运事件等。第六、第七、第十二卷把眼光投向国家内部的社会对话,分别以“5·12”四川大地震、贵州瓮安“6·28”群体性事件、三鹿奶粉事件为个案,探讨了公共危机中的社会动员模式、群体性事件中的宫民对话模式和危机公关的价值前提等问题。 论在危机中——危机话语、社会性格与文化转型 国家公共关系的基本问题——以拉萨“3·14”事件和奥运火炬海外传递袭扰事件为个案 民族主义与想象的共同体——以家乐福时间为个案 “5·12”地震、集体记忆与国家认同 公共危机中媒体的表达框架——以“5·12”地震中媒体报道的比较分析为个案 自然在海中的危机管理策略与社会动员模式——以“5·12”地震为个案 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官名对话模式——以贵州瓮安“6·28”群体性事件为个案 北京奥运与文化中国国家形象战略(续) 中国式狂欢、人的解放与共同体精神——以北京奥运为个案 北京奥运:媒体政治、公众外交与国家形象构建 危机话语、跨文化认同与政治修辞——从“非典”到“5·12”地震期间中国官方修辞的变迁 公共关系的价值前提——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个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