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任剑涛 页数:398
Tag标签:无
前言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对国家和公共组织进行有效治理的管理活动。公共管理学是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体系。它是一个科际整合的交叉学科群,是以解决公共问题为导向的应用科学。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政府管理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世界很多国家都产生过重要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是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源地之一。现代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研究和教育于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迄今有上百年的历史。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研究和教育的恢复和重建,自此以后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研究和教育得到长足发展。根据新形势下社会公共管理现代化、科学化、专业化的要求,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公共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共事务和行政管理干部培训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公共事务和行政管理干部队伍,1999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并决定于2001年10月在我国首次进行MPA招生考试,2002年3月MPA学员正式入学。为了提高我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水平,保证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健康、顺利发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和人事部于2001年2月成立了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教材工作小组就教材建设问题专门进行了讨论。
内容概要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对国家和公共组织进行有效治理的管理活动。公共管理学是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体系。它是一个科际整合的交叉学科群,是以解决公共问题为导向的应用科学。 政治学虽然烙有明显的西方学理印记,但是处于转变时期的中国需要其现代的观念、制度设计和生活指引,这就要求人们在从事政治学研究时,必须将西方学理、中国传统与当下需求紧密集合起来。本书循着政治结构分析的进路,从勾画政治学轮廓入手,对政治生活的价值层面、文化构成进行叙述,接着对政治制度、政策过程进行解析,再就是对政治组织与政治生活进行描述。此外,每章最后都提供了可进一步阅读的的书目和一个引人思考的案例,以便读者将枯燥的理论论述与有趣的政治实践联系起来,增加阅读兴趣。
作者简介
任剑涛,男,1962年8月生,四川南充人。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曾任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政治科学系教授、教育部百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行政管理研究中心教授,教育部百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研究所教授,政治学理论与行政管理跨专业博士生导师。1996年获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学位,1998-1999年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2009年9月起任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学术特长:政治哲学与道德哲学、中国古代政治行政文化、行政伦理学。
书籍目录
第一编 政治现象与政治理论 第1章 政治现象 1.1 现代政治的基本要素 1.2 政治现象的分析视角 1.3 复杂的中国政治现象 第2章 政治理论 2.1 描述政治现象 2.2 集纳理论资源 2.3 建立分析框架第二编 政治价值与政治文化 第3章 基本政治价值 3.1 自由 3.2 平等 3.3 正义 第4章 政治文化 4.1 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 4.2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要特征 第5章 政治意识形态 5.1 无政府主义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5.2 自由主义及其中国效应 5.3 社会主义及其中国语境 5.4 保守主义与中国社会政治变迁第三编 政治制度与政策过程 第6章 政治制度与政策过程概论 6.1 政治制度及其基本类型 6.2 政策过程及其行动者 6.3 政治制度约束下的政策过程 第7章 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与政策过程 2.1 议会制及其政策过程 2.2 总统制及其政策过程 第8章 中国政治制度与政策过程 8.1 中国宪法及政治制度 8.2 中国共产党在政策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8.3 中央—地方关系与政策过程第四编 政治组织与政治生活 第9章 政党组织 9.1 政党的概念与功能 9.2 政党制度 9.3 中国政党制度 9.4 当代政党的危机与应对 第10章 利益集团 10.1 利益集团的界说 10.2 利益集团的发展与种类 10.3 利益集团的策略与效力 10.4 中国的利益集团 第11章 第三部门 11.1 第三部门的兴起 11.2 第三部门的功能 11.3 中国的第三部门 11.4 中国第三部门的发展 第12章 大众传媒 12.1 从政治传媒到传媒政治 12.2 传媒与政治的双向互动 12.3 大众传媒与选举政治 12.4 大众传媒与公共舆论第五编 政治结构与政治转轨 第13章 政治结构概述 13.1 政治结构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13.2 政治结构的特征 13.3 政治结构的基本功能 第14章 政治结构的理论分析与类型解释 14.1 政治结构的分析模式 14.2 政府结构 14.3 国家与社会 第15章 政治转轨 15.1 政治转轨的根源 15.2 政治转轨的方式 15.3 近现代政治转轨:民主化 15.4 中国的政治转型第六编 国家政治与国际政治 第16章 国家主权与国际社会 16.1 国家主权的基本原理 16.2 国家主权理论的发展 16.3 全球化与国家主权 第17章 国际冲突与国际安全 17.1 国际冲突的表象与根源 17.2 国际体系与国际安全 17.3 国际体系的变迁与霸权 第18章 国际组织与国际合作 18.1 国际合作的理论解读 18.2 国际组织的功能与局限 18.3 全球化、区域化与多边治理 第19章 中国与变化中的世界 19.1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与发展 19.2 中国与主要大国的关系 19.3 中国对国际多边事务的参与后记
章节摘录
美国禁枪令为何悄然失效?由于美国国会没有采取任何主动行动,一项禁止出售攻击性武器的联邦法令13日到期失效。虽然民意调查表明,2/3以上的美国民众同意延长这项长达十年的禁枪令,但强大的游说集团与选举年复杂的政治考虑终于使民众利益被抛到了政客们的脑后。由于美国宪法规定了民众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受侵犯,美国私人拥有的枪支几乎已达到人手一支的程度,随之产生的一个现象就是无处不在的枪支暴力。在美国,平均每天有12名儿童遭到枪杀。枪支管制问题在美国政坛争论了很多年,但由于传统、文化和法律等方面的原因,这个问题一直难以找到明确的答案,它引起的分化也一直比其他任何问题引起的分化要严重。在美国,人们讨论的焦点是如何对枪支进行管理,而不是禁枪。这场争论通常以党派划线,民主党人主张对枪支实施严格管理,共和党人则倾向于维护枪支权利。克林顿政府执政以后,将枪支控制提上重要日程,陆续通过了几项枪支控制法,主要也是在对购枪者进行背景检查、购买等待期的长短等方面做文章。1994年,美国国会以微弱多数通过了关于禁止19种攻击性枪支的制造、销售和进口的法案。由于这些可作军事用途的攻击性枪支如AK-47等威力很大,已经超出了民众自卫的要求,经常成为犯罪分子和犯罪团伙的常用工具,因此民众要求禁止这类武器的呼声很高。尽管如此,克林顿政府提出的议案遭到了国会共和党人的强烈反对。为了使法案得以通过,克林顿政府作出妥协,同意法案有效期为十年,到期后由国会重新审议是否延续。最终法案获得通过,但民主党也付出了沉重代价。在当年的中期选举中,民主党失去了对国会的控制。政治分析家说,这项法案使民主党在国会至少失去了20个席位。枪支控制问题也是2000年大选的重要议题,结果前副总统戈尔因为坚决支持加强枪支管理而在一些关键的州失利,最后被共和党夺取了白宫宝座。
后记
2006年夏天,我到北京友谊宾馆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刘晶、郭晓明特地赶到宾馆,邀请我主编一本政治学教材。是时略有犹豫。因为考虑到编写教材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加之我给自己立过一个“规矩”,五十岁以前不写教材,答应他们的邀请就得破自己的“规矩”。但刘晶具有少见的说服力,她总是以自己对于出版的罕见热情,对市场的乐观预测,让人自觉不自觉地应承她所提议的事情。于是,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揽下一件事情来。会后回到广州,与中山大学的同仁们商议,结果获得同仁们的积极响应。加之中山大学的政治学者们还没有贡献给学界同行们一本记录自己关于政治学基本原理想法的教材,因此,也有必要“弄”一本教材出来,否则有些不好向同行“交代”。编写政治学教材的想法获得同仁们积极响应之后,我便理出了一个教材的编写大纲。编写大纲的基本思路已如前言陈述,兹不赘言。这本教材原定由我主编,肖滨教授副主编。但后来肖滨教授事务繁忙,无暇顾及,因此只好由我担纲。但编写组织方面的协调事务,肖滨教授没少费心血。
编辑推荐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