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3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胡锦光 编 页数:216
内容概要
本套“练习题集”是“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的配套辅导用书,按照教材的章节安排了同步练习题,帮助学生切实掌握课程内容,真正把专业知识学好。每章都设有名词解释与概念比较、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与深度思考题等题型。这套“练习题集”还考虑到了法科学生通过司法考试和考研的需要。从历年国家司法考试(律师资格考试)的试题中精选了部分经典的试题,帮助学生了解司法考试的难度、角度和形式,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复习。从一些法学名校(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历年考研试题中精选了部分试题,另外,专门设计了一个“论述题与深度思考题”栏目,以拓展学生学术视野,对考研的同学掌握论述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亦有较大帮助。除了每章的自测题外,全书还专门设计了三套综合测试题,同学们可以在学完本门课程后自己测验一下学习的效果。这套书当然也可以为老师服务,大量的试题足够老师从中抽取部分作为测试的内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总论第二章 宪法的产生与发展第三章 国家性质第四章 国家形式第五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六章 选举制度第七章 国家机构综合测试题(一)综合测试题(二)综合测试题(三)
章节摘录
参考答案名词解释与概念比较1.宪法关系是根据宪法规范产生的,以宪法主体问的权利、义务形式表现出来的,反映一国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基本性质的法律关系。它是宪法规范调整一定范围内的社会关系的结果,是社会生活中最根本的权利义务关系,直接反映着特定的基本利益结构和政治结构,并构成其他法律关系的基础。宪法关系主体的一方恒为公共权力机关,另一方为公民、法人、政党、社会团体等。其内容主要是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2.英语中的立宪主义(cOnstitutiomlism)是个多义词,除立宪主义的含义外,还包括立宪制度、宪法论、宪政维护等意思。虽然其内容广泛,但至少包括以下要素:(1)强调权力制约在立宪主义思想中的地位,把立宪主义理解为一种人权保障的手段。(2)作为一种政治哲学,立宪主义是科学地组织国家权力的方法与原则,其作用在于保证国家权力的合理性。(3)宪法是立宪主义的基础,宪法是否正当,决定立宪主义的实现程度。总之,它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和过程。3.在宪法学研究中,一般认为宪法惯例是宪法渊源的一种。但是相对于其他宪法渊源而言,宪法惯例并不具有十分严格的宪法规范构成要件及宪法效力,而是一种习惯性的宪法行为方式。虽然,所谓宪法惯例是宪法渊源的一种,主要是针对英国等不成文法国家而言的,但是,它也是成文宪法国家宪法渊源的一种。其重要的特征是宪法惯例对实施宪法活动具有明示的宪法规范一样的拘束力。原则上可以通过修改宪法的方式将其变成规定在宪法典或者宪法性法律中的宪法规范的。但是,由于宪法惯例作为一种具有历史传统的习惯做法,一直被人们所遵循,所以,不将宪法惯例明确地规定在宪法典中或者宪法性法律中,有时更能体现这些宪法惯例在实施宪法过程中的权威性与稳定性。4.这是世界上现存的三大违宪审查模式之一。该制度肇始于美国,也以美国为代表,被后来的日本、菲律宾及其他中南美洲的国家所仿效。但是美国宪法典并没有明确规定该类违宪审查模式,是通过著名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最终确立于美国宪政实践的。其审查主体是包括下级法院在内的普通司法机关;其审查的对象主要是国会的立法行为及其他公权力机关的行为;因为基于三权分立原理,司法机关需要司法自治,所以法院很难平衡司法积极主义与司法消极主义的关系;该司法审查模式,是一种附随性审查方式,它以案件性为前提,在具体的、普通的法律诉讼过程中附带性地对公共权力机关的行为是否合宪进行审查,所以也被称为具体性审查模式。5.宪法解释是指有权的宪法解释机关,在宪法实施过程中,对宪法的条文所作的理解与说明。它是使宪法得以实现,得以继续形成的基本方式之一,同时也是解决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之间冲突的最基本、最经常的手段。宪法解释的功能如下:明确宪法含义,保障宪法实施;补充宪法遗漏;使宪法适应社会现实的变迁,协调法的现实价值与规范性价值;通过宪法解释,维护法制的统一。宪法解释遵循如下原则:统一性原则;利益衡量性原则;稳定性原则。与违宪审查相呼应,宪法解释的机关分为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以宪法法院、宪法委员会为代表的专门机关。其解释方法包括文义解释、历史解释、比较解释、目的解释等。
编辑推荐
《宪法练习题集(第2版)》为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配套辅导用书。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