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黄鹤 编 页数:389
前言
我们正处在教育史、尤其是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重大的转型期。在全球范围内,包括在我们中华大地,以校园课堂面授为特征的工业化社会的近代学校教育体制,正在向基于校园课堂面授的学校教育与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远程教育相互补充、相互整合的现代终身教育体制发展。一次性学校教育的理念已经被持续性终身学习的理念所替代。在高等教育领域,从1088年欧洲创立博洛尼亚(Bologna)大学以来,21世纪以前的各国高等教育基本是沿着精英教育的路线发展的,这也包括自19世纪末创办京师大学堂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短短一百多年的发展史。然而,自20世纪下半叶起,尤其在迈进21世纪时,以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主要标志的电子信息通信技术正在引发教育界的一场深刻的革命。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普及化教育,学校教育体系正在向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转变。在我国,党的十六大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构建学习型社会,即要构建由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共同组成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 教育史上的这次革命性转型绝不仅仅是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的。诚然,以电子信息通信技术为主要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实现从校园课堂面授向开放远程学习、从近代学校教育体制向现代终身教育体制和学习型社会的转型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但是,教育形态演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变革的需求。恰在这次世纪之交,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基于知识经济的信息社会。知识创新与传播及应用、人力资源开发与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各国提高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和基础。而这些仅仅依靠传统学校校园面授教育体制是无法满足的。此外,国际社会面临的能源、环境与生态危机,气候异常,数字鸿沟与文明冲突,对物种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的威胁等多重全球挑战,也只有依靠世界各国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与创新,促进入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得到解决。正因为如此,我国党和政府提出了“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缩小数字鸿沟”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等基本国策。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本兼及文学欣赏、汉语运用以及写作知识的教材。本教材的编写宗旨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和阅读,提高阅读、欣赏和分析能力,掌握文章写作及口头表达的技巧;并在文学鉴赏之中提高思维品质,增强审美意识,拓宽社会视野,加深文化底蕴。本书适合远程与成人教育的文科与理科基础课使用,也可用做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材。
作者简介
黄鹤,曾任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校人文教学团队责任教授,美学硕士生导师,现为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理事和副秘书长、全国网络教育专家组成员、广东省写作协会理事等。主攻方向为文艺学、审美文化学等。担任过文学概论、艺术概论、审美文化学、审美心理学、旅游美学、
书籍目录
古代篇 第一章 千古风骚 1.诗经•黍离 2.诗经•蒹葭 3.屈原 涉江 4.屈原 湘夫人 5.汉乐府•上邪 6.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7.曹操 短歌行 8.陶渊明 饮酒(其五) 第二章 诸子华章 1.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大学•大学之道 3.墨子•非攻(上) 4.孟子•天时地利人和章 5.庄子•山木(节选) 第三章 史家绝唱 1.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2.司马迁 史记•项羽本纪•垓下之围 3.班固 汉书•苏武传(节选) 第四章 盛世之音 1.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2.王维 终南山 3.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杜甫 登高 5.岑参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6.白居易 长恨歌 7.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 8.李商隐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9.杜牧 遣怀 第五章 长短情韵 1.李煜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2.柳永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3.晏殊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4.苏轼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5.秦观 鹊桥仙(纤云弄巧) 6.李清照 永遇乐•元宵 7.辛弃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8.姜夔 扬州慢 第六章 唐宋大家 1.韩愈 张中丞传后叙 2.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 3.欧阳修 五代史伶官传序 4.苏轼 前赤壁赋 第七章 古代小说.. 1.刘义庆 世说新语•石崇要客燕集 2.蒋防 霍小玉传 3.罗贯中 三国演义•青梅煮酒论英雄 4.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宝 5.曹雪芹 红楼梦•宝玉挨打 第八章 杂剧传奇 1.王实甫 西厢记•拷红 2.汤显祖 牡丹亭•游园 3.孔尚任 桃花扇•却奁 现代篇 第九章 新诗苑林 1.郭沫若 天狗 2.徐志摩 再别康桥 3.闻一多 一句话 4.艾青 北方 5.穆旦 赞美 6.余光中 白玉苦瓜 7.北岛 回答 8.海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第十章 散文天地 1.胡适 容忍与自由 2.朱自清 给亡妇 3.巴金 爱尔克的灯光 4.汪曾祺 昆明的雨 5.陈从周 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 6.龙应台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7.王小波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8.刘亮程 对一朵花微笑 第十一章 戏剧人生 1.曹禺 日出(节选) 2.老舍 茶馆(节选) 3.高行健刘会远 绝对信号(节选) 第十二章 小说世界 1.鲁迅 狂人日记 2.沈从文 边城(节选) 3.张爱玲 金锁记 4.余华 十八岁出门远行 基础篇 第十三章 基础知识 1.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简说 2.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简说 3.写作基础知识简说 4.汉语基础知识简说 后记
章节摘录
《长恨歌》是白居易的代表诗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叙事长诗之一。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冬十二月,自居易任陕西螯屋县尉时,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偶然间谈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这段悲剧故事,大家都很感叹。经王提议,请白居易写一首长诗,请陈鸿写一篇传记,二者相辅相成,以传后世。因为长诗的最后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以他们就称这首诗叫《长恨歌》,称那篇传叫《长恨传》。《长恨歌》成为文学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千古绝唱。 白居易(公元772年一846年),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原籍山西太原,后迁至今陕西渭南。生于新郑(今河南新郑市)。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中进士,十九年(公元803年)春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罢校书郎,撰《策林》75篇,授县尉。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授翰林学士,次年任左拾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与元稹、李绅等倡导新乐府运动。次年,改京兆府户曹参军。元和十年,因率先上疏请急捕刺杀武元衡的凶手,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后在庐山建草堂,闲适、感伤的诗渐多。元和十三年,改忠州刺史,元和十五年还京。因畏惧朝廷中的朋党倾轧,于长庆二年(公元822年)请求外放,先后任杭州、苏州刺史。文宗大和四年,定居洛阳,以诗、酒、禅、琴及山水自娱。75岁病逝,葬于洛阳龙门香山琵琶峰,李商隐为其撰写墓志。白居易是杜甫之后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初与元稹并称“元白”,同为中唐新乐府倡导者,后又与刘禹锡并称“刘白”。其论诗重视诗歌讽喻功能,强调揭露社会弊端、反映民生疾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白居易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他本人最重视的是讽喻诗。他的讽喻诗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类诗广泛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这里既有同情农民的作品,如《杜陵叟》;也有哀叹妇女悲惨命运的作品,如《上阳白发人》、《后宫词》等。另一类诗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的罪恶,如《卖炭翁》、《红线毯》等。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