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彭森 等著 页数:811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的改革,已经走过了波澜壮阔的30年。这是伟大的30年,是改变中国的30年,是震惊世界的30年。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创造性地探索和发展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也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发展、不断探索的伟大革命。一句话,中国的改革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2008年,中国迎来了两场考试。一场是“上帝”对我们的考试:汶川大地震;一场是世界对我们的考试:北京奥运会。事实证明,我们顺利通过了这两场考试,让全世界的“裁判”们收回了他们挑剔的目光,增强了中国的自信,赢得了世界的尊重。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奋斗不息的伟大成就,是“中国精神”凝聚的伟大成就。新中国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在建国初期物质匮乏、工业基础薄弱的历史条件下,计划体制曾发挥过不容否认的积极作用。但是,计划体制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其作用被无限夸大,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一场“文化大革命”,整个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1978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230美元。
内容概要
本书记述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体制改革中发牛的重大事件,记录了1978至2004年间经济体制改革中重大政策、举措的酝酿、出台、实施过程,客观呈现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脉络。 本书以年份为序,生动翔实地再现了从改革之初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诞生,城市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逐步放开重要产品价格的改革,到邓小平理论的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等史实。在向世人展示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成果的同时,也展现了改革者艰辛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作者简介
彭森,1951年4月出生,经济学学士,博士生导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长期在政府部门从事政策研究、宏观经济体制改革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规划工作。现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书籍目录
引子 两个预言 历史之路 改革之路第一章 大潮初起 1978年 伟大的战略转移 惊人的创举 艰难曲折的“包产”之路 “安徽六条” “借地”种麦 邓小平亲手将一份“安徽六条”交给赵紫阳 三路“侦察兵”开赴境外 重提“按劳分配” 1979年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农村政策:三个“可以”与两个“不许” 七省座谈会上的争论 “责任制”初显威力 “邓旋风”刮过日、美 邓小平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垦荒牛”开出一片新天地 “杀出一条血路来” “你们可以大显身手” 调价加补贴——物价改革的一次试探 1980年 从“出口特区”到“经济特区” 农村改革再起波澜 邓小平讲话了 “阳关道”与“独木桥”之争 “农村包围城市” 国企:解开一条“绳子” 宝钢的“下马”风波 财政体制改革:“分灶吃饭”第二章 上下求索 1981年 特区的“特” 深圳特区“连升三级” 初提“市场经济” 邓小平的“小康”设想 “包”字进城 “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 为辅” “六五”计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东移 1982年 “1号文件” 最初的改革总体设计 “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 “商品经济论”风波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的“试验田” “莫干山会议” 经济特区:从“秋风萧瑟”到柳暗花明 广东:“排污不排外”第三章 “初级阶段”第四章 风起云涌第五章 大潮再起第六章 波澜不惊第七章 新的纪元第八章 海纳百川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以此为起点,高层的经济指导思想发生了一次重要转折,中国经济进入了调整阶段。在农村,完善“人民公社六十条”,调整了人民公社内部的所有制结构,试行不同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清理了“一平(平均主义)二调(无偿调拨)”,恢复了农民的自留地,开放了农村集贸市场等;工业上调整管理体制,由以往偏重于用行政办法管理经济逐步向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过渡,调整工业内部的比例关系,大幅度压缩基建投资规模,对一些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压缩生产规模,降低工业生产指标等;财政金融上加强集中统一,严格控制货币投放等;商业上恢复多种成分的商业渠道,调整购销政策,重新建立集中统一的物资流通管理体制等。这是一次集中与下放经济管理权力相结合,明晰各级责权利的有限度的经济管理体制调整与整顿。这次调整与整顿成就非凡。1962-1966年,中国经济再次从低谷中崛起。1966年,农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60年的21.8%提高到35.9%,粮食和棉花总产量分别比1960年增长49.1%和119.8%,主要农产品的全国人均消费量分别恢复或超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时期的1958年水平。轻重工业产值的比重,由1960年的33.4:66.6变为1966年的49:51,工业内部比例失调状况有所改善。自1963年起,工业总产值直线上升,1966年比1962年增长了98.39/6,几近一倍,效益也有了较大幅度提高。1962年国家财政开始实现结余,还清了苏联债务,到1966年,财政结余达到17.1亿元,实现了财政收支状况的根本好转。通货膨胀基本得到制止,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从1963年开始,分别以5.9%、3.7%、2.7%和O.3%的比例下降。以原子弹试验成功、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开发等为标志,科学技术的发展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城乡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人们再一次看到了“歌舞升平”的盛世。至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第一轮“恢复一破坏一再恢复”的循环。“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标志着又一轮“恢复一破坏一再恢复”循环的开始。
后记
中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探索和发展,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试验。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已经走过了30年的不平凡历程。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市场经济,封建制度延续了几千年,计划经济体制维持了几十年,在这种情况下搞改革,我们既无历史经验可依循,又无现成模式供照搬,因此,中国的改革开放一直处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之中。实践探索是理论探索的动力和源泉,没有实践的探索,就不会有理论的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又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没有理论的指导,实践就是盲目的。目前,对改革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我们应及时系统地开展这项工作,为深化改革探索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同志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中期,先后两次担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亲身参与了中国改革的重大决策和实践活动。在他的倡导和关心下,由原国家体改委一些长期参与政策规划和改革开放理论探索与实践工作的同志及一些专家学者组成“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课题组,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更大的范围和更宽的背景下,集中对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和总结。课题分为理论、实践、经验和借鉴四个分课题。李铁映同志多次听取关于课题研究进展情况的汇报,并对研究的方法、思路和重点作了重要指示和具体要求。彭森同志为课题总协调人,主持整个课题的研究工作。杨启先、陈立、邹东涛、张小冲等同志共同协助并主持了各分课题的研究工作。本丛书是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全书经彭森同志审查定稿。在课题研究和结集出版过程中,陈锦华、安志文、洪虎、高尚全、乌杰等体改战线的老领导贡献了自己宝贵的回顾、思考和观点。
编辑推荐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重大事件(套装上下册)》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