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自我寻求

出版时间:2008-9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罗洛·梅  页数:246  
Tag标签:无  

前言

生活在一个焦虑时代的少数幸事之一是,我们不得不去认识自己。当我们的社会处于标准和价值观巨变的时代,不能像马修·阿诺德(MattthewArnold)所说的那样,给我们展示一幅“我们是什么?我们应该是什么?”的清晰画面时,我们将会被抛回到对自我的追寻之中。来自各方面使人痛苦的不安全感给了我们新的刺激,让我们不断地追问,是否可能存在一些被我们忽略了的重要指导和力量的源泉?当然,我也认识到,这不能笼统地被称为幸事。相反,人们会问,生活在这样一个分裂世界中的人怎么可能获得内在的整合?或者,他们会质疑,生活在一个对现在和将来所有一切都不确定的时代,人们又怎么可能进行长期的发展以达到自我实现呢?大部分富有思想的人都思考过这些问题。心理治疗师们对此并没有什么奇妙的答案。可以肯定的是,深蕴心理学给我们新的启示,使我们能够洞察那些促使我们像现在这样以这种方式思考、感受和行动的潜在动机,它对于我们寻找自我也会起到关键性的帮助作用。但是,除了所接受的技术性训练以及自己的自我理解以外,还有某种东西给作者以勇气,使他敢于踏入天使们不敢闯入的禁区,并就我们在本书中将要面对的难题提供他自己的观点和经验。这种东西,是心理治疗师在与那些努力战胜自己的问题的人们共同合作时所获得的智慧。他具有非同寻常的(即使通常是负担沉重的)特权来陪伴人们经过内在的、意义深远的斗争以获得新的整合。而如果心理治疗师不能从中窥探到今天使人们不能看清自己以及阻止他们发现自己能够确定的价值观和目标的东西,那他就真的很愚蠢了。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在谈到他在维也纳所创建的儿童学校时曾说,“学生教导着老师”。在心理治疗中通常也是这样的。而且我不知道心理治疗师除了应该感谢那些被称为他的病人的人,感谢他们每天教会他认识人生的问题和尊严之外,还能炫耀些什么。同样,我也要感谢我的同事们,关于这些问题,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我还要感谢加利福尼亚米尔斯学院的学生和教员们,当我在那里作题为《焦虑时代的个人尊严》的百年庆典报告时,曾就一些这样的观点与他们讨论,他们给予了我丰富的、富于启发性的反馈。本书并不是心理治疗的代替品。从保证一下子就能廉价地、轻松地治愈心理疾病的意义上讲,它也不是一本自助的书籍。但是,从另一种有价值的、深远的意义上讲,每一本好书都是一本自助书籍——它能帮助读者通过书中所反映的内容,理解他自己和他自己的体验,获得关于他自己个人整合问题的启发。我希望本书是这样的一本书。在本书的这些章节中,我们将不仅关注关于自我的隐藏层面的心理学新见解,同时我们还会关注从古到今文学、哲学和伦理学领域中的学者们的智慧,他们都曾试图理解人们如何才能最佳地面对自身的不安和个人危机,并将这些智慧派上建设性的用途。我们的目的在于发现能够据以抵制我们这个时代的不安的方式,发现我们自身内在力量的中心,并且,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指出在一个几乎所有一切都不安全的时代里如何获得我们可以依靠的价值观和目标的途径。罗洛·梅于纽约

内容概要

  《人的自我寻求》的主题是关于个体人格如何在孤独的时代得以重建。《人的自我寻求》从分析人的空虚、孤独与焦虑入手,解释现代人面临的严重心理困境,并进一步指出,造成这一混乱的根源是价值核心的丧失、自我感的丧失、语言的丧失和悲剧感的丧失等社会历史和文化心理的因素。然后通过强调自我意识是人不同于动物的独特标志;力图论证它是人的自由赖以存在的基础。最后试图通过对自由、良心、勇气等传统价值作新的阐释而重新确立人格整合的目标。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罗洛·梅 (Rollo May) 译者:郭本禹 方红罗洛·梅(1909—1994),美国存在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1930年获得奥柏林学院文学学士学位,1938年获得纽约联合神学院神学学士学位,194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怀特研究院和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长期工作。获得过美国心理学会的临床心理学科学和职业杰出贡献奖和美国心理学基金会的心理学终身成就奖章等奖励。出版了《咨询的艺术:如何给予和获得心理健康》、《焦虑的意义》、《人的自我寻求》、《爱与意志》、《权力与无知:寻求暴力的根源》、《创造的勇气》、《自由与命运》、《存在之发现》和《祈望神话》等20多部著作。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我们的困境第一章  现代人的孤独和焦虑第二章  混乱的根源第二部分  重新发现自我第三章  成为一个人的体验第四章  存在之斗争第三部分  整合的目标第五章  自由与内在力量第六章  创造性的良心第七章  勇气,成熟的美德第八章  人,时间的超越者索引译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现代人的孤独和焦虑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其主要内在问题是什么?当我们透过造成人们失调的外在原因,如战争的威胁、兵役以及经济的不稳定等时,我们所发现的是潜在的冲突吗?诚然,就像其他任何时代一样,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所描述的失调症状也是不幸福、无力决定婚姻或职业、生活中泛化的失望和无意义,如此等等。但是,这些症状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呢?在20世纪之初,导致此类问题的最常见原因正如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所充分描述的——是个人难以接受生命中本能的、性欲的一面以及由此引起的性冲动与社会禁忌之间的冲突。此后,到了20世纪20年代,奥托·兰克(OttoRank)提出,当时人们出现心理问题的潜在根源是自卑感、不确切感和罪恶感。而到了20世纪30年代,心理冲突的焦点再次发生了转移,正如卡伦·霍妮(Karen Hormey)所指出的,常见的共同特征是个人与群体之间的敌意,而且这种敌意通常与对那些超过自己的人所怀有的竞争感有关。

后记

罗洛·梅的《人的自我寻求》(Man'sSearchforHimself)一书于1953年由诺顿出版公司(W.W.Norton&CompanyInc.)出版,并分别于1967、1973和1982年再版。1982年再版时加上了副标题“生命和个人完满的路标”(SignpostsforLivingandPersonalFulfilment)。作者在“前言”中指出了写作该书的目的。“当我们的社会处于标准和价值观巨变的时代……来自各方面使人痛苦的不安全感给了我们新的刺激……人们会问,生活在这样一个分裂世界中的人怎么可能获得内在的完整?或者,他们会质疑,生活在一个对现在和将来所有一切都不确定的时代,人们又怎么可能进行长期的发展以达到自我实现呢?”罗洛·梅敢于踏入天使们不敢闯入的禁区,他在本书中对将要面对的难以回答的问题提供了他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我们的目的在于发现能够据以抵制我们这个时代的不安全感的方式,发现我们自身内在力量的中心,并且,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指出在一个几乎所有一切都不安全的时代里如何获得我们可以依靠的价值观和目标的方式。”读者通过书中所反映的内容,能看到他自己和他自己的体验,获得关于他自己个人整合问题的启发。《人的自我寻求》的主题是关于个体人格如何在孤独的时代得以重建。在内容上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有集中论述的主题,而这些主题又彼此关联,服务于共同的主题。本书第一部分是“我们的困境”,从分析人的空虚、孤独与焦虑人手,解释现代人面临的严重心理困境,并进一步指出,造成这一混乱的根源是价值核心的丧失、自我感的丧失、语言的丧失和悲剧感的丧失等社会历史和文化心理的原因。第二部分是“重新发现自我”,通过强调自我意识是人不同于动物的独特标志,力图论证它是人的自由赖以存在的基础。第三部分是“整合的目标”,试图通过对自由、良心、勇气等传统价值作新的阐释而重新确立人格整合的目标。《人的自我寻求》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的特征:其一,饱含人生智慧。罗洛·梅在书中探讨了20世纪中期以来,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技术文明的不断发达带来的却是人们精神文明和自由价值日益滑落的严峻问题。罗洛·梅教导我们,在空虚、孤独与焦虑的时代如何找到自我的精神家园,传统精神价值如何在现代和后现代处境中达到重建。罗洛·梅的这本书开启了我们的智慧人生,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改进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当然,本书不是心理治疗的代替品,也不是一本自助的书籍,而是告诉我们如何更好地思考我们此时此地正在做什么,帮助我们从自己内部找到意义。其二,反映了时代特色。罗洛·梅的《人的自我寻求》写于20世纪50年代,可它并没有过时。尽管探讨人的存在本质是任何时代都关注的学术主题,但并不是每一本书都具有该书所具有的这样有益的指导作用。罗洛·梅在书中带领我们探讨如何寻找自我,为我们提供如何过更有意义的生活的建议。谁要想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与自己所生活的世界的关系,都应该读读这本书。其三,极具可读性。罗洛·梅用广大读者可以理解的通俗语言阐述了他的基本心理学和哲学理论。他综合运用了古希腊神话、圣经故事、文学作品、哲学著作、心理学文献和临床案例,书中的传说、寓言和比喻比比皆是,趣味性强,引人人胜。该书一经面世就获得了成功,就连它的批评者也承认它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书。本书由郭本禹和方红共同翻译。我们的翻译工作得到了策划编辑龚洪训先生和文字编辑骆骁小姐的帮助,特此致谢。郭本禹2008年8月15日

编辑推荐

《人的自我寻求》作者罗洛·梅把欧洲的存在主义哲学和心理学思想介绍到美国。开创了以探讨人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意义为主题的美国存在心理学及人本主义心理学中主张自我选择的研究取向。他的20余部专著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带给现代人深刻的精神启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人的自我寻求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3条)

 
 

  •   好书呀,我期待的
  •   价格低是优势
  •   如果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   存在主义大作
  •   人的自我寻求
  •     从未接触过心理学。
      最近因为朋友推荐,开始看罗洛·梅和霍尼。
      然后一发不可收拾。也许这就是大师的著作吧,浅显易懂的语言、贴切生动的故事,让人反思自身,回望来路,也认识所处的世界。
      特别是罗洛·梅,在这本书里,他时而引用T·S·艾略特的诗歌,时而抛出一段流行歌曲,甚而从中指出“空洞的人”等概念。
      有时,我甚至觉得是一位诗人,一位散文大家,时而又是一位参透了我们生活的思想家。
      
  •     第一章,作者开篇就提出了一个刺激人眼球的观点,20世纪中期人们的主要问题是空虚,人们不仅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而且他们对自己的感受没有任何清晰的概念。这种空虚的最大危险是,它迟早会导致痛苦的焦虑和绝望,而且如果不纠正,它最终会导致人类最珍贵的品质无效甚至被排斥,而最终导致个体心理上的萎缩或者服从于某种破坏性的权威。现代人的另一个特点是孤独。同时陪伴而来的还有对孤独的恐惧。最后一个特征是焦虑,这也比上述的特征更为本质。同时作者也简单解释了焦虑来自于潜意识的冲突,它需要通过强化自我意识来平衡。
       第二章,这章作者企图分析在我们现代社会中产生种种混乱问题的根源。首先是核心价值观的丧失,其次是自我感的丧失,以及对自然感触的丧失,对悲剧意义的丧失。对于后两者我不敢苟同,而作者在这里提出的一些观点“我们必须重新发现自己内部力量和完整性的根源”何谓内部力量,如何发现完整性的根源,作者解释说要重新构建个人的价值观,但是具体如何却语焉不详。
       第三章,成为一个人的体验。这章主要讲人对自我的意识。其中引用了很多文学作品,希腊神话的例子,请问作者是不是在写文学评论?这章中作者举了很多反例,包括父母对子女过度保护使得其丧失了自我人格,以及俄瑞斯忒斯情结(反俄狄浦斯情结),即关于母亲的反抗。总的来说,作者还是把自我意识的讨论放在儿时的经历,对父母的反抗上面。
       第五章,自由。引用了若干个例子,但是还是无法把自由这个问题解释得很清楚。不过作者提出了一个“心理自杀”的概念,我理解为人在生活中因为内心能量的冲突,通过扼杀其中一部分来确保整体内心的完整性的行为,当然这也不完全是一个积极的概念,它有时候还会因为这种扼杀把人积极的性格给抹杀掉。
       第六章谈论了一些宗教,道德的东西。
       第七章,勇气,关于虚荣和自恋的否定,关于人对于自我独立性格的寻求。感觉这里所谓的勇气实际上还是人的自我心理成长一类的概念。
       第八章,超越时间。整章的核心思想还是在于对那种把幸福的期望寄托于未来或者过去的想法进行批驳,并且提出对当下时间的重视。“一个人害怕变老,是因为他现在没有真正的在活。”作者提出,要让自己生活的每一个时期都得到这个时期应有的自我实现,即“如果一个八岁的小孩做到了他八岁时应该做到的事,那么他将比一个35岁的每天抱怨的人成熟”。另外作者还提出了对“永恒”的一个阐释,即“对时间的质的描述”,表达的是超脱于时间之外的意义,它存在于存在本身。最后作者提出,我们和我们的时代是不相干的,自我的实现不依托于时代性而存在。
  •     注:【】部分为笔者心得,非原文摘抄。
       * 冒险会导致焦虑,但不去冒险却将会失去个人的自我……而在最高的意义上,冒险正是为了意识到个人的自我。——索伦·克尔凯郭尔
       * 你对自己的不健康的爱将会让孤独成为你的牢狱。——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 空虚不仅指许多人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而且还指他们通常对于自己的感受没有任何清晰的概念。
       * 我们有必要在自身中找到一个力量中心。
       * 【不喜欢改变的人常常忽略了一成不变将会带来的心理危机。】
       * 空虚和无力情形的最大危险是,它迟早会导致痛苦的焦虑和绝望,而且如果不加以纠正,它最终会导致人类最珍贵的品质无效甚至被排斥。它最终的结果是个体心理上的萎缩和枯竭,要不然就会屈服于某种具有破坏性的权威主义。
       * 孤独感和空虚感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 人类作为一种生物社会学意义上的哺乳动物,不仅在漫长的童年时代需要依赖于其他人,而且同样也需要从这些早期关系中获得他对自己的意识,而这种意识是他在以后生活中定位自己的能力的基础。
       * 对孤独的恐惧大部分是源于害怕失去自我觉知的焦虑。
       * 除非空洞和孤独使我们遭受那种被称为焦虑的特有的心理上的痛苦和混乱的折磨,否则它干扰不到我们。
       * 当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不断地陷入焦虑,他的身体就很容易遭受心身疾病。而当一个群体不断地陷入焦虑,而不能采取达成一致意见的建设性步骤时,其成员早晚会相互对抗。
       * 焦虑可以呈现出各种形式和强度,因为它是人类在其生存遭受危险时所作出的基本反映,是当人类视为与其生存同等重要的某种价值观遭遇危险时所作出的基本反映。
       * 大多数神经症焦虑都来源于潜意识的心理冲突。
       * 对付神经症焦虑的方法是,找出某人害怕的最初真实体验,然后穷究这种畏惧使之成为正常的焦虑或恐惧。
       * 加强自我意识,找到自我力量的中心,这些中心能使我们抵制住周围的混乱和困惑。
       * 每个人的独特能力和创造力必须重新得到发现,并用作其工作的基础,为社会的利益做出贡献,而不是是指消融在顺从的集体主义熔炉中。
       * 如果没有伦理学和自我理解方面相应的发展,人类在技术上的巨大进步将会导致虚无主义。
       * 一个人是通过他的“风格”而被认识的。
       * 一个具有内在力量的人总能对周围人的恐慌起到巨大的镇定作用。
       * 自我意识是人类独特的标志。
       * 自我意识的能力使我们能够像他人看待我们那样来看待自己,并能够对他人进行移情。
       * 只有当人在自己的意识中做出计划和选择时,他才能实现自己的潜能。
       * 活力是永恒的快乐。
       * 生活的目标是快乐,而不是幸福,因为快乐是一种伴随着我们实现自己作为人的本性而产生的情感。
       * 自我谴责为个体的自我憎恨提供了一种合理化,并因此强化了他憎恨自己的倾向。
       * 与整个身体的反应相一致以及与自己和世界及周围他人的情感关系的感觉相一致,就是踏上了一条健康之路。
       * 一个人越具有自我意识,他就会越有活力。
       * 许多人终日忙碌,将其作为掩饰焦虑的一种方式;他们的能动性是一种逃避自我的方式。
       * 实现自我过程中的人都会经历一个“超越自我”的过程。
       * 生命总是忙于使自己永久存在并且超越自己,如果它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维持自己的话,那活着就仅仅是没有死而已。——西蒙·德·波伏瓦
       * 能够坦诚地面对自己的仇恨是非常重要的。
       * 自由绝对不是责任的对立面。
       * 自由意味着开放,它是一种成长的准备状态;它意味着可以变通,意味着乐于为了人类更大的价值而作出改变。
       * 自由是人参与他自己的发展的能力。
       * 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越弱,他就会越不自由。
       * 自由表现在我们如何与生活中的决定性现实发生联系的方式上。
       * 自由是成为真正的我们的能力。
       * 人类的心里自由是在于他那个世界中的其他重要的人之间持续不断地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
       * 自由不是自动出现的,它是通过努力获得的。而且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获得的,它需要通过每天的努力才能获得。
       * 只有那些每天都在重新征服自由和存在的人,才能获得自由和存在。——歌德
       * 那些产生持久的快乐与内在安全感的事情与外在的、变化无常的公众舆论标准几乎没有任何关系。
       * 道德意识也只有以内心冲突和焦虑为代价才能获得。
       * 通常情况下,那些要求得到照顾的人,同时也会努力通过各种微妙的方式获得支配他人的权力。
       * 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越强,他就越能从其父辈们那里获得智慧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 一个人越深刻地挖掘他自己的体验,他的反应和成果就越具独特性。
       * 在实际生活中,真正的价值观是我们所体验到的与我们活动的现实密切相关的东西,而任何口头上的讨论都是次要的。
       * 只有当一个人选择了这个行动并在意识之中确定了这个目标时,他的行动才会具有信念和力量,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地信奉他所做的事情。
       * 如果一幅画不诚实,那它就绝不可能是美的,而只有它是诚实的,也就是说,表现了作者直接的、深切的以及独特的感觉与体验,那么它就至少拥有了美的开端。
       * 在一个焦虑的时代,在一个道德群集与个人孤立的时代,勇气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东西。
       * 个人勇气发展的最大障碍在于不得不接受一种并非植根于他自己的力量的生活方式。
       * 在我们这个顺从的时代,勇气的标志是人坚持自己信念的能力——并非固执地或对抗性地坚持,也不是一种报复反击的态势,而仅仅是因为这些是他所坚信的。
       * 男女之间成熟的爱的一个要素是,对对方的价值观和价值的肯定。
       * 爱包括两个要素:一是彼此的价值和美德;二是自己在与对方的关系中所获得的欢乐和幸福。
       * 当“爱”被用于派遣孤独,其目的的达成只能以双方空虚的增加为代价。
       * 爱是主动的选择,依赖不等于爱。
       * 真理的发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探究者的内在特质。
       * 一个人想要认识真理,诚实就是必需的。
       * 人是在作为一个思考——感受——行动的统一体向前发展时体验真理的。
       * 一个人越能够有意识地指导自己的生活,他在分配时间时就越能够获得建设性的利益。
       * 越不自由,越无意识。
       * 无论老少长幼、短命或长寿,都不能说明什么,对于有意识地……已经爬上了超越时间之塔的人来说。——罗宾逊·杰弗斯
       * 自由、诚实、富于责任心地生活在每一个时刻当中。
  •     罗洛梅是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对这个学派的贡献不亚于马斯洛,但是马比较出名。这本书很多内容来自于罗作为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实践,而且我也相信,还有不少来自于他苦难的人生经历。似乎所有心理大佬从小就应该是一个怪卡,但从作者来看,这本书其实远远胜于当下太多所谓心灵励志。大音希声,有些道理其实没必要大声说出来,否则做作。
      
      其实这本书不推荐一般读者来看,因为有些东西如果你不相信,就像是扯淡,但是受过心理学训练,或者了解并相信这些神神叨叨的人,容易接受。
      
      我最喜欢的还是前面2小节,论述现代人焦虑和空虚的原因,罗是美国大概50年代时期人,当时的美国社会在经济状况上和当下的中国相似,到了饱暖思淫欲的时刻。物质的充裕反而催生加快了心理空虚寂寞,罗当时就接触了大量的此类患者,才得出了这个结论,现在似乎该轮到天朝人民焦虑空虚了。
      
      后面的论述中有个关键词叫做“自我意识”,可能是翻译的谬误,因为罗显然不能把这个简单的的社会心理学概念反复提及,并且认为是心理活动的核心。
  •     
      
      故事索引:《笼中人》
      
      在一个很远的国度里,一天傍晚国王站在窗前,听着从宫殿另一端的客厅隐约传来的音乐声。国王刚参加了外交欢迎会,浑身困乏,他凝望窗外,默想着世间的事情,又似乎无所思无所想。他的眼睛落到下面广场中的一个男人身上——明显是个普通人——朝角落走去,想赶电车回家。许多年来,每周有5天的傍晚他都从那里走过。国王的想象追随着那个男人——他回到家中,马马虎虎地吻了他的妻子,吃过晚饭,询问几句孩子们是不是还好,读过报纸,然后上床,或许和他妻子做做爱,或许不做,睡过觉,第二天又起来上班。
      一阵突然的好奇心占据了国王的心灵,赶走了他的困乏。“一个人要是被关在笼子里,就像动物园里的动物那样,不知道会怎么样?”
      因此,第二天国王叫来一个心理学家,把他的想法告诉了他,并请他来做这个实验。国王又叫人从动物园搬来一个笼子,并将那个普通人关了进去。
      起初那个人很慌张迷惑,他不停地对站在笼外的那个心理学家说:“我得去赶电车,我得去工作,瞧现在多少时间了,我会迟到的!”但后来到下午时那人开始清醒地意识到出了什么事,于是他开始拼命地抗议:“国王不能对我这样!这是不公正的,是违法的。”他的声音坚强有力,眼中充满了愤怒。
      一周以来,那人继续着他的强烈抗议。国王每天散步来到笼子边时,那人会直接向国王提出抗议。国王回答说:“听着,你有充足的食物,一张很好的床,也不需要去工作。我们把你照料得很好,你还有什么可反对的呢?”又过了几天,那人的抗议不那么强烈了,再几天后他不再抗议了。他静静地守在他的笼子里,一般拒绝谈话,但那个心理学家看到仇恨在他眼中炽烈地燃烧。
      但又过了几周,那心理学家注意到,当国王每天提醒他说他得到了很好的照看时,那人会表现出犹豫不决的神情——一瞬间他眼中的仇恨似乎消失殆尽——仿佛他在问自己国王讲的是否属实。
      又过了几周,那人开始和心理学家讨论,说一个人被给予食物和安身之处是件多么好的事,还说不管怎么讲人应该接受自己的命运,接受自己的命运是大明大智之举。有一天,一群教授和研究生来到宫中来观察笼中的那个人,他对他们十分友好,还向他们解释他选择了这种生活方式,说有安全感、受到很好的照料是很重要的事,他们一定能看出他那样做的理由是多么地合情合理,等等。多么奇怪!那心理学家想,而且多么可悲——他干嘛要那么起劲卖力地说服他们赞同他的生活方式呢?
      在随后的日子里,国王穿过庭院散步,来到笼前时,那人会在笼中透过铁栏杆奉承讨好国王,感谢他为他提供食物和安身之处。国王离开后,那人又不知道那心理学家在暗中观察他时,他的表情却全然不同——愁眉不展、郁郁寡欢。看护人隔着铁栏杆将他的食物递给他时,他常会弄翻饭碗或水杯,然后又为他的愚蠢和笨手笨脚而感到尴尬不安。他的谈话变得越来越单调,他不再谈他从前关于得到很好照料之重要性的哲理,而只是有一句极简单的句子,如像:“这是命运。”他翻来覆去地说这句话,到最后,他甚至只咕哝哝地自语:“是命运。”
      很难说最后那一段始于何时,但那心理学家发现,那人的面部已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他的微笑不再具有奉承的意味,而是空洞,无意义的笑,就像被笑气麻醉了的婴儿所做的鬼脸。那人仍旧吃饭,仍旧与那心理学家时而作作单句的交谈。他的眼睛神思恍惚,茫然模糊,虽然望着那心理学家,但却视而不见。
      现在,那人在他散漫杂乱的谈话中再也不用“我”这个字眼了。他已经接受了那笼子。他不再有愤怒,不再有仇恨,不再有为自己所作的辩解了。但他现在却精神错乱了。
      那天晚上,心理学家坐在自己的起居室里,竭力要写一份总结报告。但他很难找到恰当的措辞,因为他感到自己心中有 一片巨大的空虚。他不断努力地说服自己:“据说什么也不会消失,物质不过转变成能量,又再从能量转变为物质。”但他禁不住要感到,什么东西的确是消失了,在这一实验中,宇宙中有什么东西被夺走了,只留下了一片真空。
      
      注:本故事源自【美】罗洛•梅《人寻找自己》P113-115
      
      
      读书笔记:选择的和无法选择的
      ——读《笼中人》
      
      文/拾默
      
      当我读完它时,我心里冒出一种难以言清的震撼和恐惧:这是个奇特的故事,其中包涵着许多难以用语言诠释的黑洞。看到“笼中人”三个字,卡夫卡的“饥饿的艺术家”忽然从我脑里涌出来,然而这两者完全不同,饥饿的艺术家至少是在至高至美中心甘情愿地死去的,但“笼中人”却是出于强权对个体生存自由权利的剥夺,他甚至还未来得及说出是或否,便忽然像K一样被拘留,陷入莫名其妙毫无意义的实验中,而一切的目的只是为了满足一个荒唐国王的好奇心——为此一个子民便要献出他宝贵的自由甚至生命。
      对于这个故事中主人公一系列情绪反应,罗洛•梅做出这样的诠释——《仇恨与怨恨:放弃自由之代价》。在罗洛•梅看来,仇恨和怨恨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它们成了人的自由被剥夺后充斥内心的替代品, “具有维护一些尊严和自我身份感的功用,仿佛个人或一群人——比如一个民族在其心中默默地对其征服者说:‘你征服了我,但我保留恨你的权利。’”另外,罗洛•梅以卡夫卡的《判决》为例,点明了K的悲剧意义的最高表现在于他“连最后的一点尊严也消散殆尽了”,连自己的生命也无法了结。而在我们今天的文化习俗和礼仪中,“仇恨和愤懑”通常被认为是不好的情绪受到了抑制,他说“我们如果抑制了一种态度或情感,为了保持平衡我们通常会表现出与之截然相反的另一种态度或情感。比如,你经常可以发现你对于你不喜欢的人表现得特别客气”,引用圣保罗的话对自己说:“我善待我的敌人是为了‘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从此处,可以看出,罗洛•梅认为“笼中人”后来转变态度对国王的做法奉承有佳,是出于他的仇恨已失去了保护的能力,他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奉承”,来平衡这种生命中不幸的偶然所带来的心理承受力的落差。
      当我读完时,我想起了另外两个类似情境的故事。第一个是以前看过的一本教科书上的一个心理实验。印象不深,朦胧地记得,一批心理学家为了测验人的承受力,花高价雇佣了一批大学生过来,整个实验的过程很简单。把他们的眼睛完全蒙上,耳朵完全塞住,每天提供他们正常饮食,但是他们必须以这样的状态躺着,也完全不与他人交流。原来大家都以为这件事很简单,然而前两天过去了没什么大问题,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开始有人坚持不住了,时间越久剩下的人越少,坚持到最后的那个人,摘下眼罩和耳塞,发誓出再高的价钱他也不会再参与这样的实验了,并且其中的参与者在后来好像出现了很多问题。另一个是斯蒂芬•茨威格的小说《象棋的故事》里的B博士,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吞并奥地利时,B博士遭暗算,被囚于大旅馆徒有四壁的单间内,纳粹分子企图通过无尽的时间和空间的空虚来摧毁B博士的意志,想使他在面对无尽的空白中不得不投降,然而B博士无意中发现了一本讲象棋的书,并通过研究象棋来打发时间。
      我觉得这三个故事有某种共同之处,三个故事中的主角都被剥夺了自我选择的权利,被限制在时间和空间内,只面对自己。当然相对而言,可能那群被实验的大学生和B博士还处境好一点,前者可以随时选择中途退出,后者虽然后来精神失常,但象棋还是使他在绝望的处境中找到了某种寄托的。而“笼中人”,在故事中,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一个有多高学识和精神境界的人,他只是一个普通地生活着的人,这样一个人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窘境时,他首先只能以情绪上的仇恨来做出对现实的抗议,他并没有犯什么错,或者错只错在出现在了他们国家最高权力者的视线内,而恰巧这个统治者无聊之中冒出一个心理问题。
      然而整个故事中,首先谁是患者,谁是被患者?国王,在我看来,他是生了蛀虫的权利的象征,他把权利当成了法律,把法律延续成了生存自由的权利随意取舍,法律在他那儿是一句话而非一个条文。普通的市民,成了法律中被随意组合的符号,人有生命却无生存权,人可以生存,但非自由的生存。更可怕的是,人不是生来就这样的,“笼中人”之前是自由的,问题在于前后有了落差,正如一个生来便是瞎子要比以后中途瞎了好得多一样。而且,“笼中人”,始终只有他一个人陷于这样的处境,要是像《肖申克的救赎》里,那群监狱中的人,大家都被囚了,都被体制化了,大家在一起有个伴儿,那情况要好得多。但是“笼中人”完全是孤立无援的,这样毫无选择,毫无求助对象的情况下,除了精神错乱,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呢,只有被患病才能使他不至于完全沦落为“兽”。
      故事中的心理学家最后感觉到“什么东西的确消失了,在这一实验中,宇宙中有样什么东西被夺走了,只留下了一片真空”,心理学家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说扮演了双重角色。一方面,他充当了强权的助手,是共犯;另一方面,他有目睹了“笼中人”的整个变化过程,无论怎样他的心里是很大的感触的,这样的体验他的心是无法置身事外的,结尾这段感受说明他体验到了“笼中人”处境中十分相似的东西,这种东西是人面临同样的处境时可能会出现的状况,无从选择自己,在外界强权下失去自我,精神崩溃。
      
      
      同载于拾默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0d545e0102e15p.html
      
  •     书是写的非常好,可惜翻译的太烂。这个评分 是评给翻译的。
      
      这个版本翻译的真是一片混乱。
      
      只好到图书馆找了本 冯川 老师翻译的版本。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350248/
  •     1、你对自己的不健康的爱将会让孤独成为你的牢狱。--尼采
      2、个人难以接受生命本能的,性欲的一面以及由此引起的性冲动与社会禁忌之间的冲突。--弗洛伊德
      3、空虚不仅指不知道干什么,还指他们通常对自己的感受没有清晰的概念。
      4、我只不过是许多镜子的集合,反应了其他所有人期望于我的东西。
      5、超越他人出人头地的雄心壮志已经被放弃,他们希望被其同伴所接受,甚至于默默无闻地被群体消磨。
      6、空虚在善于适应的说法的掩饰下,甚至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
      7、顺从与保持被动是彼此相互融洽的强烈愿望。
      8、我们最终害怕的是我们的集体性空虚。
      9、孤独感的产生部分是因为人类需要与他人的关系以对自己进行定位。
      】对孤独的恐惧大部分源于害怕失去我们自己的自我觉知的焦虑。
      】空洞的人不具备学会如何去爱的基础。
      】许许多多的人都不是依据行动本身,而是依据该行动被接受的程度来判断其行动的价值。
      】一个人应该是通过他的“风格”而被认识的,也就是说,通过这种独特的“模式”而被认识的,这种模式给他的活动以潜在的统一性和区别性。
      】快乐是当我们使用自己的力量产生的情感。
      】自我膨胀和自负通常是内在空虚和自我怀疑的外部迹象,而一种骄傲的表现则是最为常见的掩饰焦虑的方法。
      】从自我的无价值感到自我憎恨和憎恨他人,其间的距离并不远。
      】人们通过疾病给自己一个焦点以缓和不确定的焦虑,而当科学进步之后,人的内在问题尚未解决。疾病只是被压入了另一条通路。
      】一小孩要冰淇淋,父母不可尝试劝服他,说他其实不想要而教会他如何歪曲自己的情绪。
      】真正的爱是有扩张性的,绝不会排斥爱其他人。
      】如果一个人做的一切仅仅是为了维持自己的话,那活着只是没有死而已。
      】自怜是仇恨和怨恨“留存”的形式。
      】反抗者忘记了,反抗总是以一个外部结构—规则的结构—法律结构—期待的结构为先决条件来反抗他们所反抗的东西。
      】当你受到挫折时,发生故障的是你自己的态度。
      】我们被困在权威主义趋势与无方向的活力之间。
      】真正爱上帝的人不期待上帝也爱他作为回报。
      】赞成上帝的存在与否认其存在同样是无神论,上帝是存在本身,而不是一种存在。
      】一个人绝不可能通过理性的判断来获得他对价值的信息。
      】勇气是一种江个人的自我与个人的可能性相联系的方式。
      孩子的信心的基础是父母对他的爱以及对他的潜能的信任。
      】我们面对的事只是程度是的差异,而不是类别上的差异。
      】人若总以旁观者的姿态去寻找真理容易形成教条主义。
      】一个人害怕衰老,只是因为他现在并没有真正的在生活。
      】它始终如一就像它不曾存在。
      】永恒是时间的质的意义,而非量。
      
       文中所写的关于自我的重要性我是认同的,现实中靠与他人的依附而获得的存在感也屡见不鲜,只是觉得时间未到,所以他们这样的处理方法对于现在是有用的,而且如若有人以这样的价值生活一辈子我也觉得没什么不好。
       本书的观点其实很哲学化以及逻辑化,当然见识很有深度且能恰当地信手希腊神话、莎士比亚、加缪、卡夫卡等。
       说来说去我感觉自我是一种价值观与判断力,仅此而已。只有两者很好的结合,才能在世界这个繁杂的键盘上弹出自己的和音,而不只是很好地共振。
       而关于自我我只想提一点:自我就如同掘地,若只是表面功夫只会困住自己,而掘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连通,为了于另外的世界接触。而为了一种更为深层的交流必须有点什么东西。
  •      “空虚不仅指许多人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而且还指他们通常对于自己的欲望和需求没有明确的体验。因此,他们会这样或那样的摇摆不定,会带着痛苦的无力感。
       通常情况下,他们能流利地谈论我、他们想要的东西——成功的完成大学学位,找到一份高薪稳定的工作,恋爱、结婚、供养家庭——但是问题很快会凸显出来(甚至他们自己也明白),他们所描述的是其他人——父母、老板、导师甚至社会所希望我们做的,而不是他们自己想做的。”
      在性忌讳已然破除的今天,人们心底的主要矛盾已不是佛洛依德所言的强烈的性欲望和社会压制之间的博弈和权衡;而是一种内在的缺失,一种深切的焦虑感和空洞的状态。我们生活的不确定的年代让我们不知道要去制定怎么样的自我计划,而是顺从着社会的主流步伐。一方面,我们在他人既定的角色中扮演着虚假的自我;一方面我们又在彷徨无奈:我们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这种所谓的“空虚”被罗洛·梅喻为受到临床证明的现代人的主要心理病征。
      有人说,感受到了空虚就是学会了思考和体验生活。
      我们可以理解为,感受到空虚是对自己社会角色的反思,是从既定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中挣脱的一种表现。这种体验是当下的社会情境无法满足自身心理需求而挣脱但是又对自我所需模棱两可,深切无助的一种现实。
      从性的角度说,现代人如果对于伴侣的反应不够有力,感觉不强烈,那常见的问题不是因为社会性的禁忌或是个人的厌恶,而在于,性对他而言是种空虚的、机械的、空洞的体验。
      罗洛·梅引用了德国公交司机驾驶公交偏离原先行道,进行“出游”的案例,来说明日复一日的单调、空洞的生活如何使人异化,在空虚后最终爆发。而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事实是:我们一直忍受着这种空虚和对外部世界的乏力感,却没有勇气和方向去改变什么,然后,时光一直流动,我们始终不知道自我所需和内在的力量。
       “现代文明把人从绝对主义的火坑里救了出来,却又把人投进了相对主义的油锅里。”
      
      
      
       绝对的信仰让人癫狂,偏执,固于成见,除害异己。相对的信仰则让人在习得各种哲学学派、人文主义、思想体系之后一片迷茫。
      
       反思我们这代人的成长:
       基础教育中渗透的实证性的科学主义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思想观点是我们习得各类知识的根基。中国文化特有的抛弃理性体系,直接以实践考量各种知识的价值伦理也是我们的心理层面价值判断活动的前提。
       孔夫子的教诲是中国社会不甘人后,人人争先,官本位,爱名逐利的一大源头。而奇妙的后现代的时尚、朋克、文艺又是人们去寻求自我文化修养与浪漫生活的元素。这两者,是普遍矛盾的。
      
       各种价值体系的涌入和原有的生活方式以及普遍的社会期待发生矛盾,个人无法在纷繁中找到自己生命的源头,不知道该相信哪一个,相信谁,相信自己是否正确。这种内心的矛盾,造成行为的无力感:
       看不进书,做不了题。外在的价值体系告诉你这些东西很重要,高考很重要,大学的好坏很重要,大学的绩点很重要。但是如果对于此些的追求行为有明显的无力感,那很显然,这些外部的价值你并不相信,或者说信的至少不深。
       但是,你在犹豫,你在犹豫是否放弃一部分的价值体系,来换取自己的生活,你不知道是不是该更深的介入其他活动而非将生命的中心放在追求以后的物质生活上。你的价值错乱让你寸步难行,呆呆地坐着,白日梦、发呆、思怀、幻想,可是,你就是打不起劲,去做一些”有用的”的事情。
       这个时候,你缺少勇气。你不敢和原有的价值体系发生冲突,你不敢为了自己的那一点小小的想法和梦想去改变现在坦坦荡荡的读书之路,你对现实还有顾忌,你不敢走一条不一样的路,不敢告诉别人我这样会更好的活下去。
       你陷入了焦虑。挣扎,苦闷,随后平淡、忧伤的过一生……
      
       这一切痛苦挣扎的源头:自我信仰的缺失。
       最近很羡慕上课像疯子一样抄板书的女生,她们绝对没有对自己的道路和选择怀疑过;最近也很羡慕各类黑心老板,抢钱不要命的,他们相信钱,只相信钱,对钱的狂热征服了他们生活的一切。这些人的生命体系牢牢被中心价值观所占据,没有事能阻碍现在他们追求的价值,至少现阶段他们不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任何的疑虑和困惑,或许某一天他们幡然:学术女惆怅的出入各种男人的怀里,对爱情的追求压倒了一切;黑老板信了佛,每日吃斋年经,还常常做善事,捐善款…………
      
       冯老课后和我讲:去相信一些什么。去找一些“说的对的话”,检验可以相信的程度,选择信了就不要轻易抛却了。然后,开始自己的生活。
      小橙子几日前和我说不信绩点了(想通了。)
      发春男和我说不相信那个人存在了。(不会有的。)
      A男:欢迎来到复旦这个猥琐的小圈子,请选择你想要玩的模式。
      大叔毕业了,找女人去了。
      桃姐也毕业去了,也找女人去了。
      一次次的选择,他们似乎很清楚自己想要的。
      对我而言,或许,时间还早。
      
      
      
      
  •      罗洛梅是我的偶像,因为他老先生四十岁才拿到心理学博士学位。我也希望自己四十岁之前能有个心理学博士帽带带。而且他也是学文学出身,呵呵,我的一个标杆。
       其实我更想看他的焦虑的意义,可惜没看到中译本。这本书现在只看到一小半。不亏是学文学的出身,整了一堆《恶之花》、莎士比亚,希腊悲剧来做例子。但文风很哲学。读起来比较爽脆,我这什么口味啊。哈哈。
       弗洛姆的文章也很哲学,但比罗洛梅温柔细腻,弗洛姆看照片是个温柔慈祥的老大爷,那么罗洛梅估计有点硬朗?
       书的内容,就是题目了,人生路漫漫,我们是上帝的一颗棋子,棋子的终极命运是上帝决定的,但也给了我们决定怎么在棋局上走一遭的选择权,所以我对人的理解是——上帝的机器人。
  •     读罗洛梅的书有种畅快淋漓的切身体验,生活中遇到的几乎任何疑问矛盾都能从他的书里找到答案。以下是本书的一些摘选:
      
      
      
      公众是个大写的无名权威,这个权威由我们自己组成,而我们自己却没有任何个人的中枢。我们最终害怕的是我们自己的集体性空虚。……这种空虚无力的状况,其最大的危险是,它或迟或早会导致痛苦的焦虑和绝望,而如果不加以纠正,则最终将导致无用感,导致拒斥人身上最可贵的素质。其最终结果乃是个人心理上的荒芜,要不然就是屈服于某种具有破坏性的权威主义。
      
      过多的自我谴责是自大傲慢的幌子。轻蔑自己的人与骄傲自大者仅一步之差。
      
      自爱不仅不同于自私,而且实际上正是其反面,即是说,一个从内心感觉到自己无价值的人必须以自夸来树立自己的人格,而一个对其自身价值有完整体验的人即自爱者,却能慷慨宽厚地待其邻人。
      
      一个人越是具有兼容性,他的情感就越不具驱迫力。一个成熟的人的情感与需要是各在其位、各行其道的。我们谁都无法逃避时常出现的冲突,但这与不由自主地受情感趋势是各不相同的。
      
      许多人终日忙碌,以掩饰其焦虑;他们的积极性是逃避自己的一种方法。他们在一阵匆忙中得到一种虚假的、暂时的活力感,仿佛只要他们在运动就会充实,仿佛忙碌着是自己重要性的一种证明。……今天,活力往往意味着不行动的能力、创造性地悠闲地能力……对于大多数现代人,着可能比干点什么更困难。斯蒂文森曾一针见血地写道:“悠闲需要一种很强的人格同一感。”自我意识使一种更沉静的活力得以复苏——比如西方世界几乎丧失殆尽的沉思默想与静观反思的艺术。它使我们对于我“在”——而不仅仅是我“行”——有了新的赏识。
      
      在某一刻,我们能够不受自己的偏见的左右看到真理,能够不求任何回报地去爱他人,能够在我们完全专注其中的创造中体验狂喜——我们曾有幸目睹真理,这一事实赋予我们以后所有的行动以意义和方向。
      尼采在谈到歌德时所作的描述就是对创造性自我意识的人的赞誉:“他培养自己,使自己完美无缺,他创造出他自己……这获得了自由的灵魂,带着它欢乐的、深信不疑的宿命论屹立于宇宙之间,从整体上讲,一切都已得到拯救,都已得到确定……他无须再去进行否定。”
      
      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越弱,他就越缺少自由。……自由表现在生活与现实的一致性上——简单的现实如像休息和进食的需要,而终极的现实则是死亡。麦斯特艾克哈特在给人以精明卓绝的心理忠告时表明了他对自由的看法:“当你受到挫折时,发生故障的是你自己的态度。”当我们不是由于盲目的需要而是靠选择接受现实时,我们才是自由的。……自由不仅仅是对某个特定的决心持赞成或否定的态度,而是塑造自己、创造自己的能力。尼采说,自由是“成为真正的自己”的能力。
      
      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的生活与自我选定的目标融为一体: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再简单地像孩子想要冰激凌,作为一个成年人,他为了一种创造性的爱的关系或生意的红火成功等而计划安排,辛勤劳作。他爱他的家庭成员,并非由于他们出生的偶然性而聚到一起,而是由于他发现他们可爱并选择要爱他们;他的工作不是机械的一成不变的重复,而是由于他有意识地相信他所做的事的价值。
      
      一个人越能深刻地正视、体验他的历史传统中所积累起来的财富,他就越能别具一格地认识自己,越能以独有的风格成为他自己。
      
      一个有道德意识的人不会有意识地装出他爱某人以掩盖它在无意识层次上对他的憎恨。诚然,没有十全十美的完整性格,人类的所有行动都存在一些矛盾情感,没有绝对纯粹的动机。……一个完整之人的外在行动和内在动机的和谐一致便是耶稣登山训众时说的“心地纯洁”。
      
      在我们这个顺从的时代,勇气的标志是人固守自己的信仰的能力……并非顽固地、反抗式地固守,也不是为了报复,而仅仅由于这些是自己坚信的信仰。勇气是肯定的选择,而不是“别无选择”的选择。……需要最大勇气且最难迈出的一步,是拒绝那曾为自己立法并对自己有所期盼的人。
      
      人能够意识到时间,而运用这种能力的种种病态的非建设性的方式之一,是延缓和推迟生活。对未来的“希望”实际上扼杀了现在。
      
      “我在眼下这一刻所体验到的是什么?”“在这一特定的时刻我身处何处?从情感上讲此刻对我最重要最有意义的是什么?”——经常提出这一类问题对自我很有益处。
      
      生活于永恒的时刻之中并不意味着单是生活得丰富多彩、充实紧张,也不意味着靠绝对的教条,或道德法则生活。相反,它意味着自由、负责任地作出决定,以及有自我意识地、依照作为一个人的独特资质而作出决定。
  •      市面上几乎绝版了,很难找,或许大家可以在大学的图书馆里找到,总共221页,费心复印一下就好了,很值得。淘宝上或许也可以找到。
       这也是最早的一个版本。根据纽约德尔出版公司1953年版译。
       ROLLO MAY
       1991年4月第一次印刷
       ISBN 7-221-02226-7/B.39
       陈刚 冯川 译
      
      扉页:
      
       冒险导致焦虑,但不去冒险则将丧失人的自我……在最高的意义上,冒险恰恰是为了意识到人的自我。
       ——克尔凯郭尔
       有人走向自己的邻人是为了寻找自己,有人走向自己的邻人则是为了欣然失掉自己。你对自己错误的爱是孤独成为你的牢狱。
       ——尼采
      
      
       时隔近40年,这本书才引入了中国,总是很慢才能接触到优秀的精神食粮,但令人惊叹的是Rollo May的预见力,用心去体悟就会在自己现在的生活中发现很多他所指出的问题。
       渴望通过一本书改变自己也并不现实,但它向你揭示了自己可能的一面,无数的侧面构成了全部的自己。
       书、电影、音乐、绘画、舞蹈,或许都会形成或反映自己的一部分吧
      
       希望大家有机会读一下这本书,会有所收获的
  •   “大音希声”这个词用得真好,市面上的心灵鸡汤类的书很多都是用力过猛但又流于浅薄,这本书无论表述还是深度都恰到好处。
    书中有一个细节我印象很深刻,是说一个公交车司机开着公交车出去流浪了两天,回来后居然受到英雄般的欢迎。我记得去年国内有一个新闻,也是一个司机把公交车开到高速上,当时的舆论虽然说不上表扬他,但也没有批评他玩忽职守的声音出现。
    两个事件如此相似,也从侧面印证了虽然书的背景的是50年代的美国,但是现在读来一点也没有违和感。
  •   对比中国和美国,确实存在文化差异,但是作为个体,本质的东西还是相似的,罗洛梅,说的一些东西是关于很基础本质的,就像你说的没有违和感~
  •   前一段:
      “空虚不仅指许多人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而且还指他们通常对于自己的欲望和需求没有明确的体验。因此,他们会这样或那样的摇摆不定,会带着痛苦的无力感。
       通常情况下,他们能流利地谈论我、他们想要的东西——成功的完成大学学位,找到一份高薪稳定的工作,恋爱、结婚、供养家庭——但是问题很快会凸显出来(甚至他们自己也明白),他们所描述的是其他人——父母、老板、导师甚至社会所希望我们做的,而不是他们自己想做的。”
       在性忌讳已然破除的今天,人们心底的主要矛盾已不是佛洛依德所言的强烈的性欲望和社会压制之间的博弈和权衡;而是一种内在的缺失,一种深切的焦虑感和空洞的状态。我们生活的不确定的年代让我们不知道要去制定怎么样的自我计划,而是顺从着社会的主流步伐。一方面,我们在他人既定的角色中扮演着虚假的自我;一方面我们又在彷徨无奈:我们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这种所谓的“空虚”被罗洛·梅喻为受到临床证明的现代人的主要心理病征。
      
       有人说,感受到了空虚就是学会了思考和体验生活。
       我们可以理解为,感受到空虚是对自己社会角色的反思,是从既定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中挣脱的一种表现。这种体验是当下的社会情境无法满足自身心理需求而挣脱但是又对自我所需模棱两可,深切无助的一种现实。
       从性的角度说,现代人如果对于伴侣的反应不够有力,感觉不强烈,那常见的问题不是因为社会性的禁忌或是个人的厌恶,而在于,性对他而言是种空虚的、机械的、空洞的体验。
       罗洛·梅引用了德国公交司机驾驶公交偏离原先行道,进行“出游”的案例,来说明日复一日的单调、空洞的生活如何使人异化,在空虚后最终爆发。而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事实是:我们一直忍受着这种空虚和对外部世界的乏力感,却没有勇气和方向去改变什么,然后,时光一直流动,我们始终不知道自我所需和内在的力量。
  •   同样的疑虑,你找到自己信仰的生活方式了吗??
  •   米……
    我现在想想,现代人活得太容易了(这个活指存活),反而使其失去了去追逐活下去的动力,却让其对自己的”活“的状态产生了怀疑……
    生活是普遍没有意义的,这是不需要怀疑的……。
    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自我实现、个人选择和社会期待之间取得平衡;如何在保全自己社会正常形象的同时,跨越尘世的迂俗价值观……
  •   恩,既是为自己活,也是为了别人活
  •   @葱头, 过了好几年了……,也有些新的认识。
    发展心理学中有一个人生阶段定义为同一性获取的阶段,会发生“同一性错乱”,发生错乱的原因是在这个阶段没有对自我采取清晰的认定。(建议百度)
    社会学也对此有阐述“:当代人错综的生活价值导致了固有生活范式的打破,大家都开始自我选择,开始自我追寻,然后就发生各种问题……。所谓的吃饱了饭闲着开始胡思乱想,如果没吃饱饭根本想不到这些问题。
    还有就是现实因素:金钱,对社会地位等等的认知,在社会群体中生存的意义等等。
    社会对我们的认知,以及我们对自我价值的追寻这两者其实很早就有哲学母体:马克思唯物主义强调客观,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受社会阶级,社会形态,生活圈的影响;法国存在主义强调主观,人是存在先于本质的,人要对自己的存在做出阐释和说明,要给自己下定义,要为自己寻求价值,人是绝对自由的,欲念和行动就是自己存在的本质的体现。
    仅供参考,如果胡思乱想多了,不妨过过苦日子……噗
  •   谢谢你这么及时很有条理的回复,刚刚看到。
    发展心理学的那两本书,我也大略浏览过了。我理解所谓“同一性”,就是一个深信不疑的所要扮演的角色,关于这个角色,如此自然而然,可能从来没出现相信还是怀疑这个问题。然而一旦怀疑自己的角色,或者不知道自己要扮演什么角色,就很难再次“入戏”了。
    我试图从书中寻找答案,能给出现成答案的,只有类似成功学一类的书;而其他的书诸如《人的自我寻求》一类关于心理学、哲学的书,大抵指出一个方向,而不是现实中的具体答案。
    “吃饱了饭闲着开始胡思乱想”,这句话很对,然而也与一个人的性格和经历有关,大多数人吃饱了祈求更饱吧。
    一旦开始怀疑,真的是没有任何书任何人能说出现成的具体的“正确”的答案了。这个问题没有“正确”的答案吧。
    只有能够“相信”的答案,一个最后的答案——“死亡”之前的答案。
    然而一直没有找到答案,真是如行尸走肉一般了,好比已经死了,而且是飘荡的野鬼吧。(打比方而已)
  •   人是——上帝的机器人,上帝死了,人,机器了
  •   跟你有同样的理想,不过比你慢好多,呵呵,一起加油。
  •   焦虑的意义 有中文版的
  •   你这么说,让我有立刻想去看弗洛姆的冲动
  •   一个完整之人的外在行动和内在动机的和谐一致便是耶稣登山训众时说的“心地纯洁”。
    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的生活与自我选定的目标融为一体: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再简单地像孩子想要冰激凌,作为一个成年人,他为了一种创造性的爱的关系或生意的红火成功等而计划安排,辛勤劳作。他爱他的家庭成员,并非由于他们出生的偶然性而聚到一起,而是由于他发现他们可爱并选择要爱他们;他的工作不是机械的一成不变的重复,而是由于他有意识地相信他所做的事的价值。
    ================================================
    写的非常好。。。
  •   与其将梅称为心理学家,不如将其称为哲学家。因为看他的书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当期待从他那如真理般的言说中有所获益,已改变实际上溃乱不堪的生活的时候。当你敞开心扉,你会感觉一无所有,当你有所保持,你会感觉一无所获。
  •   《人的自我寻求》,和《人寻找自己》是一本书。
    不过译者不一样。
    罗洛.梅的书都好贵!
  •   在哪里可以买到?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翻译出版了罗洛梅的《人的自我寻求》等九本著作。书可能令人觉得有点贵,但绝对值得买,而且平装本要便宜一点!要不是我亲身读到此书,我绝对不相信心理学的书可以写得如此深刻但又易懂,如此的入木三分而又如此的具有震撼心灵的力量,却又如此地能吸引读者读下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