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与法国

出版时间:2008年11月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法]弗朗索瓦·阿祖维  页数:414  译者:苗柔柔,蔡若明  
Tag标签:无  

前言

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西方文明进程译丛”,是从当代欧洲的对这个问题研究有素的学者们的著作中选辑出来的。“西方文明的进程”,顾名思义是讲文明在历史上的进展和演变。文明这个我们常见的概念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如果不对它进行仔细的研究,那么它只不过是一个空泛的名词而已。然而,当我们进入文明进程之中,就会发现,大至宇宙六合,小至纤芥之微,莫不包括在文明的进程里,其中既有如画的风景,也有惊涛骇浪。但是,说到底,文明的品格总是把社会推向前进的。这一套“译丛”好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透过它,我们看到西方文明特别是欧洲文明在它的进程中所展现出的种种风采。虽然选题只能展出文明进程中的吉光片羽,但是足以使我们从中领略到文明的魅力。在这套“译丛”里,读者们将赞叹荷马史诗的壮美和希腊文化的优美。黑格尔曾经说,当一个欧洲人提到希腊的时候,“家园之感”便会油然而生。在古希腊,有历久不衰、充满想象力的神话,有初创的城邦政治,有学苑式的辩论,有睿智的哲学,有表现大悲大喜的戏剧,有科学的萌芽,有兵戈相见的战争,有“奥林匹克的圣火”:希腊文化,因此成为后来欧洲文化发展的源泉,人们可以从中汲取力量、智慧和美感。“译丛”将展现古罗马的“帝王气象”和它的兴衰成败以及法的精神。中世纪常被称为“黑暗世纪”。然而早有学者指出,它并不是“历史的断裂”。欧洲的中世纪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内容概要

将近200年来,笛卡尔体现着法兰西精神,再无任何其他人能与之比肩。虽然这是一种渐行构筑的逻辑,但它却以越来越权威的力度得以确立,笛卡尔替法国人表达出了他们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国家或者他们厌弃什么。因为“笛卡尔的”这个形容词——按通常情况,先是表示从一个哲学家的名字衍生了一个词,但之后却脱逸了它原本的范围——在19世纪之初陆续获得了多种衍生出来的象征意义。出于某种广而延之的扩展,这位法国哲学家把归结于他哲学的一些特征赋予了整个民族。就这样,法兰西变成了“笛卡尔式的”,而法国人则获得了“笛卡尔精神”。

作者简介

作者:(法国)弗郎索瓦·阿祖维 译者:苗柔柔 蔡若明

书籍目录

介绍第一部分  路易十四的世纪 第一章  被列入禁令的笛卡尔    最后的旅行    最初的审禁令    《永久列禁书目》 第二章  对笛卡尔主义的迫害    笛卡尔主义在法国的际遇    出版和宣传    “好天主教徒”和“好法国人”    扬森派的标签    加尔文主义的指控 第三章  笛卡尔的世纪    笛卡尔在统治    现代派的保障    妇女的事业第二部分  启蒙和反启蒙 第四章  混乱景象(1680-1730)      莱布尼兹的战略    被牛顿的阴影压得喘不过气来    笛卡尔派和反笛卡尔派:一条变动着的    分界线    接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和《光论》    声势微弱的洛克    耶稣会士们的复盟    无处可觅的共识    笛卡尔:真正的法国人 第五章  伏尔泰的效应第一批宣判    1734,链接的一年    《哲学通信》的论战    没有笛卡尔的笛卡尔主义精神    学者信誉的丧失,哲学家的辩护    布拉德神父事件    伟人笛卡尔    科学院颂扬的时代第三部分  大革命时期(1789-1848) 第六章  民族英雄    “笛卡尔被虫蛀的骨头”    决定性的十年 第七章  极端分子重读笛卡尔    从反对大革命到拉梅内    《论麻木不仁》的冲击    笛卡尔,败坏教会的人?    僧侣们抵抗极右反笛卡尔主义 第八章  实证主义者与空论者    笛卡尔,实证主义时代的先驱者    清谈派据他为己有 第九章  维克多·库辛和他的对手们    维克多·库辛的措施    一种天主教意味太少的折中主义    一种革命性不足的折中主义    托克维尔    基内    米切雷    孔德    勒胡    维克多·库辛的反击第四部分   第二帝国或对抗时期 第十章  共和国和科学的宗教    笛卡尔,科学主义之父    自由派和共和派的笛卡尔 第十一章  天主教世界    1851年    托马斯主义的复活    现代主义的异端邪说 第十二章  反笛卡尔主义的理性主义者    右派:圣一贝夫、勒南、丹纳    还有左派:蒲鲁东第五部分   第三共和国笛卡尔的女儿 第十三章  各个左派    来自社会主义者与激进分子的致敬    笛卡尔诞辰300周年    涂尔干:一个相反的例子?    革命的工会运动 第十四章  民族主义镜子里的笛卡尔    布尔热,布伦地耶尔,巴雷斯    法兰西行动组织    改宗者    佩吉孤独的声音 第十五章  从一场世界大战到另一场大战    战争的年代    在马利坦和托马斯主义者周围    世俗者    反对资产阶级的起义    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最后的大转变人名对照表译后记

章节摘录

在1657年,人们为什么会极力强调这位伟大哲学家的天主教式的临终场景呢?毫无疑问,首先是因为这符合那些17世纪盛行的对死亡的铺陈描述:一个“高尚的临终”,或是一个“非常天主教式的临终”,就像人们提及的路易十三的临终那样,二者如出一辙。但还有一些出于当时具体背景的理由。各种闲言碎语立即围绕着笛卡尔的临终散播开来:他不是被悄悄地葬在未受洗就夭折的儿童墓地里了吗?因为那是沙尼的意愿,他可是个谁都觉得怪异的人。不是有人说笛卡尔本要皈依他去世的那个国家的宗教吗?还没说他原来是无神论者呢!好几个人说他是,他们也许想起了吉斯伯尔·沃埃在这位哲学家生前控告他的话。另外,他去世后没几年第一批责难就来了,这些责难预兆着1663年罗马的裁决。1658年,鲁汶大学艺术系的一位医学教授普朗要求他的同事们禁止接触“危害国家”和有害病人健康的笛卡尔哲学,尽管笛卡尔曾与他通过信,一直把他视为朋友。1654年以后,普朗在他的《基础医学》第三版中增加了一篇附录,里面提到有三名神学教授提出要禁止笛卡尔哲学,他们指责它与圣事的圣礼完全抵触。同时,沃尔格神父写信给笛卡尔的遗嘱执行人克洛德·克莱尔色列,要求后者对笛卡尔哲学中关于变体的论点进行解释。笛卡尔的论点在当时极有争议,沃尔格向克莱尔色列道出了自己的怀疑:“在广延是物体的本质的设论中,为什么连路德甚至加尔文的看法都正确的呢?”对笛卡尔主义的步步紧逼开始了,是关于圣事的问题启动了它。1654年出现的这个问题并非无因而起。早在1641年,安托万·阿诺德在对笛卡尔的反驳中就已经把问题摆上了桌面。年方29岁的神学学士阿诺德刚毕业,很快又成为索邦大学的博士,正初踏职业之途,这让他恰好置身于世纪后半期所有神学与哲学争论的中心:还有谁能有朝一日自诩曾和当时最伟大的三位哲学家:笛卡尔、莱布尼茨、马勒伯朗士,都交换过大量信件呢?他们在王港修道院的繁盛期可都是最著名的角色啊。在给笛卡尔的《反驳》中,阿诺德特别指出,在很可能会激怒神学者们的那些观点上,广延物体的理论攻破了教会的教导,触动了在圣体饼中真有耶稣存在的奥义。如果真像《形而上学的沉思》的作者认定的那样,那些可感知属性:第二性质,只能在与它们所定性的物体本身分离后才能理解,如果广延的确是物体的本质,那么又怎么能够“面包已经不在某地,另一种物体已取而代之,而面包所有的第二性质却依然停留在原地呢”?阿诺德并不怀疑笛卡尔的天主教信仰,只是请他反思:在捍卫天主之治而反对自由思想派时,是否也为他们提供了武器?30年后,反笛卡尔主义的斗士们把此质问转为了确信。在给阿诺德的《答辩》中,笛卡尔长篇大论地批驳了他的反驳,但并未像人们期望的那样给出有说服力的解释。然后是耶稣会士梅斯朗出来叫阵,要求笛卡尔实实在在地进行解释。在1645年2月和5月笛卡尔给他的信中,涉及的主题很多,其中就有对这个复杂的问题作出的最为详尽的分析。除了梅斯朗以外,谁还知道这些信的内容呢?当然有瓦提埃神父,因为笛卡尔向通信者提到了他;还有克莱尔色列本人;但毫无疑问他们也让其他很多人看了这些信件。同时,笛卡尔也很谨慎:他请梅斯朗“销毁”1645年2月的信,认为它没有保留的价值;1648年阿诺德再次要求笛卡尔对同一个主题作出解释,后者回答他说自己更愿意当面说明他那时的实际想法。后来就是笛卡尔主义在他本人离世后的际遇了,因为和阿诺德的会面根本没能实现。现在我们先把一连串的事捋一遍,因为它们与罗马教廷的列禁有直接关系。我已说过,1654年,沃尔格神父要求克莱尔色列详细说明笛卡尔关于变体的理论。色列在5月22日和6月5日给他寄去了笛卡尔于1645年2月写给梅斯朗的信件中的不少片段;沃尔格并不怎么信服,他在6月25日批驳说,他宁可“不要弄得那么明白,好给真正的信仰留有更多余地”。克莱尔色列显然意识到,目前尚非出版给梅斯朗的信件的时机,所以无论是在1657年出版的笛卡尔未公开信件的第一卷,还是在第二卷(1659年),他都没有把它们公之于众。他还是很想尽快出版的,因为在他1659年8月27日写给贝尔泰神父的信中提到笛卡尔关于圣事一题的几篇文章时说,这是“我希望致力的最后一项工作给笛卡尔先生的所有著作画上句号”。谁是贝尔泰呢?一个笛卡尔派的耶稣会士?一个唐突行事的人?还是一个两面人物?反正这个人知道如何获取克莱尔色列的信任,他在后者面前表白说笛卡尔是属于正统的。他说:“笛卡尔先生完完全全是天主教徒。我可以说,我已经注意到,这个不耍诡计的人有天主教徒的品德,而且上帝的存在和灵魂的永生,是首要的原则,没有它们,他关于物质的哲学不可能继续存在下去。”再说,这个笛卡尔派的耶稣会士因为在格列诺布尔教授笛卡尔学说给自己惹了一堆麻烦,不是已经被摆脱了嫌疑了吗?然而,贝尔泰把这些文件都捅给了“世界上最大的两个人物”,其中一个,因为这门哲学使他产生的不悦而去了罗马,是“(他的)一个极密切和真诚的朋友”,通过此人,贝尔泰可以不露声色地知道罗马方面怎么看笛卡尔的理论。克莱尔色列很快就要知道这一点了,但这对他很不利,因为贝尔泰这位既真诚又深服笛卡尔主义的朋友,却是个不久前笛卡尔刚说尽了对他的恶感的耶稣会士:法布里神父。

后记

为了百年奥运,中国人民大开篷门,扫径以待,迎来了世界各国来串门的客人,又一次让人们看到了营造一个和谐的地球村的梦想和可能。为了彼此都更安居乐业地生活,为了合作和共同发展,世界人民太需要求同存异地相处和增进相互问的沟通了。近十多年来,译者二人常来往于中法之间,我们感受到,中法两国人民彼此抱有好感,对对方的文化尤其有浓厚的兴趣,但依然相互知之甚微,隔膜良多。所以我们一直想为增进双方的沟通和了解多做些什么。2006年夏,有朋友告诉我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承接了一项相当浩大的翻译工程。2004年“法国文化年”在中国举办的时候,法国国家图书中心向中国方面推荐了一系列法国文化书籍,旨在比较深入地向中国介绍法国。已经过了两年多的时间,不少书籍已经有别人选去翻译,但还有为数不多的待译作品。正好我们眼下有点余力,便愿意进一步了解一下。我们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潘女士的接待,她使我们发现了这本《笛卡尔与法国》,这是法国学者近年研究的新成果,尽管难度较大,这也是它一直“待字闺中”的重要原因,篇幅也不小,但最后我们还是决定签约,把这本书翻译出来。因为这本书引起了我们相当大的兴趣。它研究法国的文化身份,对中国人乃至东方人认识法国和西方,均可提供一个深层次切入的机会。

编辑推荐

《笛卡尔与法国:一种民族激情的历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笛卡尔与法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这本书真好。哲学家只有把哲学用于理财上,才能让人认识到哲学的价值。
  •   很棒的一本书,值得一读
  •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   将笛卡尔与法国思想的变化相联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