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顾海良 主编 页数:65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研究了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从历史、理论和现实结合的高度,以恢弘的理论视野、深刻的理论论证、清晰的发展脉络、翔实的文献资料,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及其内在统一性,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精神的历史发展及当代意义。本书注重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征、历史发展和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紧密结合当代世界发展的实际、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实际,探索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科学规律及当代趋势。
作者简介
顾海良,教授,曾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先后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现任武汉大学校长。学术兼职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会长、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全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
主要学术著作有《马克思“不惑之年”的思考》、《世界市场全书》(总主编)、《西方市场经济模式》、《画说(资本论)》、《从马克思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与现实》、《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当代视界》、《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等,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主持多项国家和教育部重大研究项目。
书籍目录
导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的历程 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与现实第一章 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的历程 二、唯物史观的发现过程 三、科学世界观的公开问世 四、社会革命道路与策略的理论第二章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历史趋势的探索 一、马克思经济学科学探索的历程 二、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革命 三、剩余价值理论的伟大发现 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及其趋势研究 五、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测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视域 一、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二、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和策略理论的新探索 三、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 四、社会历史观的多方面阐述 五、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文化观的创新第四章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马克思主义的命运 一、资本主义时代的变化和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出现 二、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理论批判 三、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命运的思考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与帝国主义理论的创立 一、列宁开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境界 二、对帝国主义理论的探索 三、科学的帝国主义理论的创立 四、列宁对俄国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探索第六章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 一、十月革命胜利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意义 二、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与理论探索 三、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理论与实践 四、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多方面思考第七章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最初探索 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 三、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理论阐述 四、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特点 五、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扩展及其影响第八章 西方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起源 二、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与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三、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问题的研究第九章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理论 三、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四、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第十章 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特征及其趋势的探讨 一、当代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的研究 二、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及其趋势的探析 三、西方国家马克思主义流派与思潮的多样化 四、不发达政治经济学的探索与发展 五、新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新课题第十一章 苏联东欧剧变与世纪之交马克思主义的命运 一、苏联东欧国家社会主义改革历程 二、苏联东欧剧变及其原因分析 三、20世纪90年代马克思主义的命运第十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历程及其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三、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历程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五、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特点及其意义第十三章 经济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发展及其性质的探讨 二、经济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新领域 三、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流派的新发展第十四章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其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理论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历程 四、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国际战略的选择及其影响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概括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三,对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的科学论证。资本主义用来战胜封建生产方式的生产力,现在又成为对准自身的物质武器,并创造了使用这个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由此,得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①,即“两个不可避免”或“两个必然”的结论。马克思后来又提出“两个决不会”以对“两个必然”作补充,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②。第四,阶级斗争理论和无产阶级专政思想。《共产党宣言》开宗明义,提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⑧。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区别以前的阶级社会的特点是:“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④阶级斗争理论是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现社会发展规律的一条指导性线索。《共产党宣言》初步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思想:“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⑤。第五,对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思想的科学阐述。列宁在《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一文中指出:“马克思学说中的主要的一点,就是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创造者的世界历史作用。”⑥为什么无产阶级具有这样一种历史使命?这与无产阶级阶级的特点和经济地位有关。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与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其他阶级,都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衰落和灭亡,只有无产阶级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工业的发展、交通的发达、无产阶级利益的一致促使了工人的联合。机器的改良、经济竞争所造成的商业危机使得工人阶级的整个生活越来越没有保障。
后记
200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决定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相关的二级学科。显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不仅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决定的,也是由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作为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决定的,而且还是由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的要求决定的。按学科研究领域与学科发展的主要方面划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分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六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研究它在世界上的传播与发展,特别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同时把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运用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显然,我们编著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无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二级学科的建设,还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的建设,都是有积极意义的。正是本着这样的愿望,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安徽大学这三所第一批设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博士点的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研究,齐心协力,完成本著作,作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建设的一种探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体系结构由我提出,并经武汉大学梅荣政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张雷声教授、安徽大学朱士群教授共同研讨确定。三位教授还对相应章节作了统稿,最后由我统一定稿。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