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力

出版时间:2007-9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埃伦·兰格  页数:148  字数:110000  译者:徐佳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尼采说:“具有专注力的人可免于一切窘困!”做出无奈选择的人越来越多,专注内心修炼的人越来越少迷失在各种各样目标中的人越来越多,专注于一项事业的人越来越少心理容易受到挫折的人越来越多,坚信“付出总有回报”的人越来越少容易受情绪控制的人越来越多,冷静思考的人越来越少在工作、学习中,你总是心不在焉吗?你看问题的角度不可避免地过于单一?你沉浸在以往的过错中不能自拔?你习惯某一种思维因而缺乏足够的创造力?你不愿成为功利化应试教育的牺牲品?你觉得自己的潜力无法发挥到极致?你的生活就快要失去控制了?这本书将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一扇通往专注创新、不惧怕犯错、打破空间年龄界限、思维角度多元化的窗口。实际上,如果你读过以下畅销书籍,那么你对埃伦•兰格这个名字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引用了本书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在《影响力》中引用了著名的“复印机实验”来说明人们下意识的顺从反应;“商界教皇”汤姆•彼得斯《追求卓越》(个人成长版)借助本书篇首的“养老院实验”来说明个人责任对于企业成功和个人寿命的关系;谈判专家凯瑟琳•凯利•里尔登在《谈判的力量》里采用本书实例来说明专注力之于生命的重要性;另外,在畅销书作者芭芭拉•安杰丽思的《活在当下》,丹尼尔•平克的《全新思维》等书中,兰格教授的思想无处不在。纵观全书,有种顿悟后的快感:任督二脉一旦打开,生活也会因此打开,变得更加丰润、充满更多可能性。面对烦心琐事,专注可以让人们将不再烦恼如昔,解决方案很可能就在下一个转角处。

作者简介

埃伦·兰格,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项目组的主席。
  在各大学术刊物发表了75篇以上的学术论文及相关作品。著有《专注学习的力量》、《专注力》、《学学艺术家的减法创意》、《个人政治》等很有影响力的著作,其中心理学著作《专注力》被《影响力》、《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缺乏专注力 第1章 缺乏专注力的本质 第2章 缺乏专注力的根源 第3章 缺乏专注力的代价第二部分 专注力 第4章 专注力的本质 第5章 专注力与抗衰老 第6章 专注力与创造力 第7章 工作中的专注力 第8章 专注力与减少偏见 第9章 专注力与健康译者后记

媒体关注与评论

  埃伦?兰格成功地创作出一本融合有趣实验与事例的、简单实用的书籍,讲述了思维定势如何导致人类(甚至那些最聪明的人)变得愚蠢且缺乏专注。它告诉我们,缺乏专注不仅让人思想沉闷,甚至会让人放弃生命本身。兰格启发读者:年轻人可以更善于创新;公司老总们可以更有效率;而老人们则可以在年岁渐长时仍然活力四射、精神焕发。		  ——杰罗姆?布鲁纳,心理学家、教育家  本书用异彩纷呈的文字展示给读者我们的心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兰格教授的思考分析之大胆、精确无人能出其右。  --杰尔姆?卡根美国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曾任哈佛大学脑行为系的系主任。  可以确信的是,任何一个人读完此书,其生活态度、思维角度将从此改变。  --艾伦?德肖维茨,哈佛法学院教授

编辑推荐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的权威著作  ·被翻译成13种文字,销售超过150000册!  ·《影响力》、《追求卓越》、《全新思维》等畅销书转载传颂  一个富翁说:“只要你能找到70cm×30cm的木板,就奖你1万美元”  蜡烛的宣传海报上写着:“能点燃的蜡烛!”  报纸上的一则广告:“给***送去1美元,现在还来得及!”  商家的宣传:“每位顾客仅限购买两枚纪念币!”  这是生活中的几个极端的例子,缺乏专注力的人会不经意地掉入这样的陷阱,他们不会把符合尺寸的门拆下来去换取1万美元的奖励;看到商店的海报会展开浪漫的联想,而不会注意蜡烛本来就是可以点燃的;看到报纸的广告会给***送去一美元,仅仅因为时间还来得及;受商家宣传的蛊惑会去抢购两枚毫无价值的纪念币!  书中的专注力不是让你专注于某一学问,或者某一事业的老生常谈,而是用心理学的有趣实验与研究教你一种有效的思维让你面对浮躁喧嚣时,不被物欲所困扰;面对寂寞时,不被空虚所俘获;面对诱惑时,明辨是非,做出正确的判断;面对工作压力或者缺乏创意时,能调动所有心智化解矛盾;面对年龄增长时,能抗拒对年老的恐惧……  这些说来也许有些空洞,任何有专注力的人都会对上段言论产生怀疑,专注力有这种点石成金的功效吗?当你再专注地思考你提出的这一问题,你会发现专注力的威力就在它能孕育出巨大的觉察力与思考力,让你能接纳当下的现实,发现思维的乐趣,发现自身的控制力量;当你缺乏专注力的时候,很容易就被潜在的恐惧和不安驱使,做出无意识的负面行为,当你做出了负面行为,而又对此心不在焉,没有多加思考时,后悔与沮丧的情绪会向你袭来。  以本书作者为例,兰格教授以她的专注力,发展了多种兴趣爱好(专注力并不意味着专注于一件事情),并且每一件事情都做得风生水起。她不仅研究专注力,还研究健康、老龄化、绘画、音乐。在她创作的散文体著作《学学艺术家的减法创意》中分析了“创意”的来源以及如何生活才更加适意,在她的个人网站上你还可以看到她自成一格的画作,如同她的生活一样绚烂多彩。  用于封面的画就是兰格所作,她说,在这幅画里,她可以自己选择床的形状。生活本是随意自然,专注的力量,能让生命的本源自然流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专注力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7条)

 
 

  •   这本书很好,专注力,以前我常常不懂,在练习瑜珈的时候,常常强调专注力,学习的时候常常强调专注力。我实在不明白专注力,在我看来就是集中精神。看了这本书我才明白,什么是专注力。为什么我们的常常出现混乱,明明是以前用过的方法现在却不对路。是思维的禁锢倒致人没有专注力。放在思维。接受事物的多元化。实为思想的解放,也就是专注力的本质。
  •   书写的很有理论。看了之后从心里真正了解到专注力对一个人的影响,让自己明白了一些看似平常的行为背后却隐藏着深厚心理原因,让自己毛塞顿开。反正我是很喜欢这本书啦~呵呵
  •   本书讲的专注力不同以普遍意义上的专注力,能学到很多东西,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学习,应该倾入更多专注力
  •   内容不错,有所获益不过说得比较专业.适合有心理学底子的人读.....
  •   讲述惯性思维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值得收藏。
  •   既有学术知识,又有生活现实,相当深刻的一本书。值得反复珍读。
  •   我们有时候只注意某件无用事情而忽视其他重要的内容
  •   是看了哈佛公开课才买的。希望不错。
  •   一针见血的指出当下人们的普遍现象,让迷茫中的人们找到方向,找到方法,让人们认清自己,使人们明白成功原来是如此简单
  •   非常棒的一本书,但是,要自己运用起来,确实也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   这边书真的好,喜欢。
  •   学到很多,还和爸爸一起讨论让奶奶更长寿的办法。呵呵
  •   《专注力》这一本书告诉人民做事情全神贯注,专心一志的好处。通过这本书,我相信,唯有全神贯注,方能百战百胜;唯有全神贯注,方能在工作,学习以及生活中“于无声处听惊雷”,使你的学业,事业更上一层楼。
  •   看了三分之一,感觉内容相当不错,可惜翻译真的很有问题,相当怀疑译者自己是否理解了这本书的原意,不过用英文的思维来看译文还是挺有感觉的,呵呵,要把这本书当成英文原版来读
  •   书的内容相当好,对个人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可惜的是翻译得不怎样,看起来很费力。
  •   有一些真知灼见,但不如想象中的好。书名有点儿名不副实。
  •   会开始审视自身
  •   专注力这个标题就和书的内容严重不符合。书的内容着重一种理性的思考。感觉内容太少而且粗糙
  •   开始看还觉得不错啦也挺有收获的可是后来看着看着就糊涂了有点看不下去了教育性比较强其实很多事说都很容易的呐做起来就不一样了简单的事做一辈子就不简单了
  •   感觉还是在讲心理学的东西,显得有些晦涩难懂,不是通俗意义上的论著
  •   虽然有一些精辟之处,但都偏重于实验理论,结构有些松散,说服力欠佳
  •   这本书,是需要耐心,慢慢的体会的。应该说,还不错,只是需要安静的阅读,认真的思考和领悟,这才是关键!
  •   不过,封面上的画我挺喜欢的.
  •   翻译不好,不专业,生硬
  •   不过至少对于自己为什么不专心有了理解
  •   本书不厚,章节简明:第一部分运用许多科学验证的相关数据/结果来诠释"专注力"的本质.第二部分重点在于举证如何提高.最大感觉是事例很多但不详细,与典型的外文心理学书籍相似.
  •   原来这个是心理学的书,我不太需要
  •   ··············当当的管理问题很大??
  •   如果读者仅因为这本书的名字而购买它的话,那么等到他收到书的时候肯定会大呼上当,就是被忽悠了。
    这本名字叫《专注力》,但作者在书中对“专注力”有自己的解释,并不是我们日常使用“专心致志”、“全神贯注”或“聚精会神”的意思,也不是指导人们如何培养我们日常认为的专注力问题。可以说如果读者所了解的专注力指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意思,那么这本书就是不值一读的。
    在书中,作者是这样定义专注力的:人们的心思对他的行为有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就是“专注力”,如果这种影响是负面的,那就叫做“缺乏专注力”。很明显,这样的定义是不严谨的,按照作者的理解,“缺乏专注力”既属于“专注力”的一方面,同时又是“专注力”的对立面。其实应该如下定义:人的心思对他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这种影响是正面的,就叫做“专注力”,如果这种影响是负面的,就叫做“缺乏专注力”。由作者定义可见,此书所说的“专注力”范围十分广泛。
    作者首先讨论的是“缺乏专注力”现象,作者将其分为三类,简而言之,就是思维定势,不能灵活变通。与“缺乏专注力”相反的即是“专注力”。说到此处,即可明白作者所说的到底是什么了。
    希望广大读者不要被书名所迷惑,而上当受骗!
  •   后悔没有看前面仁兄的评论而买了这本书。
  •   明显不如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过关:战胜自己的七项技能》这一本好
  •   感觉太夸张了!
  •      这里要注意,Langer笔下的”Mindfulness”,和卡巴金著作中或传统佛教的描述中是有所区别的。正如Langer自己所言:
      
      “For reasons I don’t understand, it seems that, for some others in the meditation camp, there is discordance between those of us who study mindfulness without meditation and those who study the more eastern versions of mindfulness that result from mediation.
      
      Both approaches lead to health, stress reduction, and well being. Many use a mindfulness practice to create inner peace. Our work has shown, in addition to quieting the inner chatter, that the world around us—eg. textbooks, GPS systems, persuasive communications—can be designed to foster mindfulness.
      
      引用自 Ellen Langer 的个人网站:http://www.ellenlanger.com/blog/172/paths-to-mindfulness
  •     
       这是一本讲思维模型的书。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讲思维定式及其危害;第二部分讲打破思维定式的好处以及打破思维定式需要具备的三个特征:创建新类别,欢迎新信息,使用多重视角分析问题;第三部分则在说如何把握度:"对每个人来说,最重要的任务是选择对哪些事情抱有专念态度"。
      
       其实就这话题而言,我觉得这里用的"潜念"/"专念"就是指人心智模式中固有的缓存机制。潜念就是从缓存直接取数据,所以其反应速度快,可以无意识驱动,但缓存使用的风险在于,长时期没有更新后,其状态可能和现实世界脱节。而专念就是重新执行完整运算,并更新缓存的过程,所以这种状态运算速度慢,但好处是总能得到更准确的现实世界映射。这两种模式用书P144的话来说,就是:
      
       "潜念是用昨天的解决方法来应对今天的问题" -- 使用缓存
       "专念是适应今日的要求以避免明日的麻烦" -- 通过重新计算以得到现实世界的最新状态(顺便也更新缓存)
      
       然后,由于两种模式差别各有其短长(一种计算速度快,但信息失真较大,可能导致误导;一种计信息失真小,但计算速度较慢),所以在实际执行中,我们需要注意把握度。
      
       本书中不少案例挺有嚼头,比如:
       1.P3 的半夜找木板案例
       2.P47 商店门口放的醒目标牌"可以点亮的蜡烛"
       3.P71 阿尔卡特滋的养鸟人案例(被判无期,照顾小鸟,成为鸟类疾病方面专家):只有心灵空虚的人才会觉得生活无聊,就像一个人有多自由部分取决于他的内心有多宽广一样,无聊和自由都不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     专念:积极心理学的力量
       其他提到的概念与定义
       熵
       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实体或组织的形式将会渐渐瓦解。
       基本信息
       作者:埃伦·兰格(Ellen J. Langer)(美)
       积极心理学奠基人之一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阅读时间:2013-11-5至2013-11-13
       阅读介质:Kindle
       出品:湛庐文化(Cheers Publishing)
       字数:137000
       潜念
       形成潜念的原因
       重复(“唯手熟尔!”),会让你麻痹大意
       不成熟的认知承诺
       我们刚刚碰到某类事物时形成的思维定势,一般都没有进行过深入的思考,所以被称为不成熟的认知承诺
       认为资源、能力等都是有限的(设限)
       以结果为导向的教育
       结果导向让我们无法活在当下。对于熟悉的情境,我们会无视细节的变化;这相当于我们活在过去
       背景的影响
       不是一成不变的客观存在。它会随着我们过去和现在的经验,我们看待问题的视角而改变,从而改变我们的感知和行为。
       对背景的理解决定了我们会做出何种行为反应。而我们对于特写背景的反应模式大多是在儿时习得的。
       价值观会创造特写的背景,进而影响我们的感知
       背景混淆:在对同一种行为进行解释时,大多数人会假设别人的动机和自己的动机是一样的,但实际上,一种行为背后的含义有很多种。
       关于资源有限的信念
       线性的时间观
       潜念让我们付出的代价
       狭隘的自我形象
      把自我定位在一个小框框内
       自我定义为家庭主妇的妇女
       自我诱导型依赖(Self Induced dependence)
       无心的冷酷
       斯坦利的权威电击实验(见实验案例)
       我们倾向于将所有的麻烦都归咎于某一种原因,从而让我们看不到其他可能的解决方案
       控制力的丧失
       案例:戒酒者的酗酒榜样直接影响到他是否容易戒酒成功
       当我们的头脑被某一个念想占据时,与其相对的信息就会逃过我们的视线
       习得性无助
      屡次失败容易造成习得性无助,这样的人会无视新的有利信息,完全放弃对自己的控制权
       未发挥的潜能
       潜念
       套用以前的类别
       无意识的行为
       单一视角,过于具体的要求
       潜念是用昨天的解决方法来应对今天的问题
       原文摘记
       对我开展自媒体的重要指导:对于信息接收方来说,重要的是要关注内容,而不是形式;而对于信息传达方来说,新颖独特的形式是使对方有效地接收信息的保障
       在评判他人行为的时候,我们的判断标准是自已会不会这么做,或自已能否做到。因此,当别人赞扬你的时候,很可能是因为他们自已做不到,而不是因为你的行为真的非常了不起
       在潜念横行的社会里,残联人士或异类更容易觉得自己没有自尊。实际上在一个注重过程的社会里,做一个异类没什么大不了的
       专念
       形成专念
       以过程为导向
       关注如何做,而不是能否做到。世上没有失败,只有无效的解决方案
       借助直觉
       都是自然而然的,无需费尽心机地去获得
       不要将事实当做绝对真理
       不确定性能够激发人的创造性,接受世界的不确定性,不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而会让孩子成长为更自信,更有应变能力的成人
       问题重构(更改背景)
       专念
       创造新类别
       有意识的行为
       专念是适应今日的要求以避免明日的麻烦
       专念的特点
       能够帮助人们创造新的类别
       能够让人敞开心扉接受新信息
       能使人从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
       如果视角够丰富,会发现我们想要改掉的坏毛病其实也是一种积极行为:一些人之所以很难改掉一些行为,是因为这些行为从其他角度来看是他们很在乎的品质
       改变环境(例: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
       过程优先于结果
       不是东方的“正念”
       “正念”具有重要的道德意义,“专念”没有
       两种念都会让人不被成见所束缚,打破条条框框
       正念的习得:冥想
       专念的好处
       专念的会会发现别人忽视的细微变化
       预警信号+改良机会,所以专念的人更敏锐、更具前瞻性。
       专念的人会主动改变环境,使自已总是保持着充沛的精力
       结构性拖延法的理论依据
       对疲劳的预期是自我实现的思维定势
       专念型管理者容忍不确定性、引入“外来者”可以有效鼓励创新
       玩的时候都能容忍不确定性,但工作时往往不能容忍不确定性
       规则是用来指导行为的,是为人服务的,不应机械地遵守规则,变成规则的奴隶
       可以消除岐视
       创造出更多类别
       学会欣赏“异类”的独特感知能力
       无歧视地进行区分
       整合身心的力量
       身心之间有联系,不是简单的二元论
       大部分由背景唤起的情绪是习得的,我们并没有对情绪的起因进行慎密的思考
       身体和心理处于具体的背景中,有时我们需要改变生理状态时,只需改变一下心理的状态(实验:为了个人原因比外部原因更能挨饿=不同的心理状态意味着不同的生理状态)
       成瘾与背景:当脱离了某种心理状态时,我们也就脱离了它相应的生理状态。所以在戒除某种习惯之前,先要在心理上切断联系
       戒除坏习惯:直接否定某种坏习惯,并不能促进人们戒除这种坏习惯。相反,让人们承认该坏习惯也有好处,并找到能够起到相同作用的替代方式,可能更有效
       主动安慰剂:自我暗示、催眠、改换背景、冥想等等
       超越专念
       让专念出现在该出现的地方
       人们不需要时时刻刻都做到专念
       需要懂得在什么时候对哪些事情给予必要的帮助
       在决策时,不能一味地认为收集数据就能解决问题。超过时点还不决定,就应该听从内心的召唤,用直觉来决定。
       任何决策的根本依据是个人的价值观
       专念让我们生活在一幢透明的房子里(清晰、对局面有控制力、不乏味)
       论据案例
       加拿大的白人长大后更容易看见直角,克里族印第安人则更容易发现斜角
       延伸阅读
       书籍
       《谈判力》(Getting to Yes)
       相关实验
       复印机实验
       纽约大学研究生中心,1978年
      Benzion Chanowitz/ Arthur Blank和兰格
       正常 - “对不起,我能借用一下复印机吗?”
       更有效果 - “对不起,我能借用一下复印机吗?因为我有些材料需要复印。”
       更有效果 - “对不起,我能借用一下复印机吗?因为我有急事。”
       说明:人们“潜念”地对熟悉的句式做出反应,而不是有意识地关心请求的内容
       斯坦利权威电击实验
       Stanley Milgram
       当“学习者”回答不出问题的时候,担任教师的被试者就要对其实施电击(未真正受到电击),录音机会播放“学习者”受电击后的叫声和抱怨声
       65%的被试者对“学习者”实施了足以毙命的电击
       电击强度是逐级提高的
       如果我们一开始只是越轨一点点,然后逐步加码,那么我们就会在不经意间越来越远,直到最后猛回头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了另一个人
       决策和责任对老人影响的实验
       1976年,作者与耶鲁大学的Judith Rodin进行,在养老院
       老人自主选择权(来访者地点、是否要看电影、给花浇水)
       实验组老人的健康水平提高,最牛的是死亡率下降(原30%,实验组的15%)
       时光倒流实验
       心理因素会作用于变老的过程,还会改善智力表现
      
      
      
      
      这是自己整理的思维导图
      http://d.pr/i/TFLl.jpg
  •     之前看了一遍这个书 貌似看不懂
      现在不小心又看了一遍 发现 还真是本好书 不过这书名歧义太大。。。专注力。。。
      
      我们的教育 注重结果 或者说 成功 或者失败
      
      如果我们经常和别人比较 往往容易很失望 比如某位同学 成绩好 漂亮 聪明 家里也有钱 哎。。。
      
      可是,这样比较实在是不适当的 你只看到努力后的成果
      没有看他们努力的过程
      
      
      比如跳舞跳的好 你要看跳舞的人投入了多少时间 多少精力
      
      成绩好 你要看他花了多少时间学习 旧的知识体系搭建的很牢固
      
      漂亮 看人家花了多少时间逛街 多少时间化妆。。。
      
      语言好 人家花了多少时间用这个语言聊天 写字
      
      家里有钱(那是没办法的。。。。改变能改变的。。)
      
      就说毕业论文这事吧 看到别人的论文都是很好的 好像不费事一样,其实当然人家也是很辛苦的,可是只看到结果(近乎完美的东西),在看看自己的东西 条理都没搭清楚 这样比较 心情自然郁闷和痛苦
      
      
      之后产生徒然无益的想法 消极。。哎 这样真不好
      
      
      以过程为导向 每个结果都是以很多过程导致的
      把目标拆分为一个个小目标 一点点去啃 一点点来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通过《专念》来谈一下“潜念”
      
      老实说,有点失望.。我是来吸收正能量的,怎么看完之后我更关注“潜念”这股貌似负能量的东西..。
      
      没有清晰的解释 “潜念” 与 “专念”.。我将它们理解为是一种思维状态,能指导行为发生的思维状态.. 不知是翻译的原因还是其它因素,怎么感觉阅读起来如此困难~~! 我按自己的理解去总结书中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潜念;
      
      无意识行为、视角单一,我们无意识的用潜念为自己设置了许多条条框框,它在无形的制约着我们的思想与行为.。“处于‘潜念’状态下的个人习惯于用既定的方式来使用特定的信息,而不会探索其它可能的运用方式。” 潜念是固执的、死板的、狭隘的、不懂变通的..。
      
      形成潜念的六种行为:
      
      1. 重复让我们掉进潜念状态;
      任何重复的行为都能导致潜念状态。“熟悉的结构和韵律会让头脑懈怠,因为我们觉得不需要给予这些信息过多关注”,重复会让我们进入潜念状态,简言之,重复形成习惯,习惯形成潜念..。
      
      2. 不成熟的认知承诺会形成潜念;
      依照不成熟的思维定式行事,久而久之便形成潜念思维.。不成熟的认知承诺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形成,这类型的思维定势并不成熟,却在我们脑中扎根。潜念伴随着这些不成熟的认知承诺形成,我们以此来指导日常的行为活动,以此来长成现在我这个模样.。
      
      3. 我们相信资源有限;
      世界时刻变化,不少人还在墨守成规,因为他们相信资源是有限的.。视角单一,是潜念的一大特征,我们用狭隘的看法来限制了自己潜能的发挥,我们用潜念为自己设限,它让我们知道世界资源是有限的,相信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然后我们便禁锢我自己的脚步..。
      
      4. 线性时间观念;
      我们用事物的变化来得出时间,时间本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我们无法准确测量时间中的事物,严格来说,我们只活在当下..。线性时间的观念容易形成潜念.。
      
      5. 以结果为导向的教育行为;
      “世上没有失败,只有无效的解决方案”,以结果为导向的行为将会引发潜念状态.。以结果为导向的教育行为,会催生孩子的潜念心理,将知识作为普适的实事教授给学生,这样就没必要考虑其它答案的可能性.。狭隘的世界观还将渗透到生活的其它方面~~ 相反,以过程为导向的行为,会把注意力集中到实现目标的各个步骤上,关注如何做到而不是能否做到..。
      
      6. 背景的力量;
      “人们的行为由背景控制,而心理定势由决定了我们如何对背景信息进行解释”,背景的选取是多数是被动的,对此容易形成潜念思维.。
      
      Ps.第一部分余下的篇章都在解释以上六点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可能导致的弊端行为,有点重复与夸大,此部分略读..
      
      再来看看专念.。
      
      第二部分:专念;
      
      创造新类别;欢迎新信息;多重视角..。专念的特征完全与潜念相反,它是潜念的反面.。它追求创新,对信息持开放的态度,鼓励开阔视野、变换角度去看待和接纳事物,以过程为导向,为结果争取更多选择与可能性.。
      
      Ps.剩下的章节都是在讲案例,非常无聊的案例,都在讲专念如何如何的好,没有一点建设性的提议~!! 此部分略读.。
      
      第三部分:超越专念;
      
      内容不多,甚至有点重复~!! 就综合潜念几点不好的地方,和专念给人的好处提出几条提醒罢了..。
      
      言归正传,这本书叫《专念-积极心理学的力量》,全书用三分一的篇章写了潜念,这个似乎与专念完全相反的思维模式..。相比专念,潜念似乎是消极的,它仿佛是股负能量,要不得,必须剔除..。逻辑上是应该这样想?!但我想说,我们无法消除它。每个人都由一个懵懂的小孩长成一个大人,每个人都由不成熟的认知承诺形成部分定势思维,这是很难避免的~!! 我们不可能一开始就成熟,这不合逻辑~ 因此,潜念的存在是合理的.。
      
      对于潜念,我们知道它形成的原因与将导致的结果就得了..。它的形成无法避免,它能导致的结果,我们努力改写.。
      
      对于专念,我们应该主动学习与接触,并保持以专念的思维去指导日常行为.。
      
      最后,总结两个书中的心理技巧
      
      A. 用多重视角不断细分问题;
      
      “许多成见是建立在整体印象上的”,对于一个你非常讨厌的人,你可能用一两个词来概括的描述他/她,一两个你能想到的,最贴切最厌恶的词汇来描述这个人.。但当你将问题细分,用不同的角度再去看待这个人的时侯,或许结果就不一样了.。
      
      例如,我在减肥阶段有计划的节食,突然有一天Hold不住了,特想吃面包,如果用一两个词来概括我的想法,我只能告诉自己这个面包是柔软的、口感是细腻的,然后可能就一股劲的找面包店了.。而通过细分问题,我便能转换角度去填写我的描述:面包很柔软,因为加了人造奶油和酥油,它的口感细腻丰富,是因为加了很多的糖和油脂,这些都是不在计划之内的垃圾添加剂.。吃了,你之前坚持的都将白费~! 想到这一步,我的欲望或许就停止了.。
      
      
      B. 看待问题,懂得快速转换背景;
      
      “动物园或马戏团里的狮子并不可怕,但同样一头狮子如果出现在你家后院呢?狮子是否可怕取决于背景是什么,在感到害怕之前,我们必须提供让自己害怕狮子的背景.。” “背景是习得的,大多数唤起情绪的东西也是习得的,而且这些情绪背景大多没有经过我们的缜密思考.。” 我们的情感离不开背景,我们的思维创造了背景..。
      
      感知外部世界的方式不是唯一的,我么可以用许多不同方式去解释同种刺激,而感知和解释会影响身体做出一定的反应.. 掉进潜念的状态时,用正念的方法帮自己走出来.。凡事懂得变通,不要跟自己的心过不去了.。
      
      
      
  •     1、没有人可以洞悉某个事物的全部,因为所有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由此而来的不确定性要求我们投入更多的专注。
      2、对于信息接收方来说,重要的是要关注内容,而不是形式;而对信息传达方来说,新颖独特的形式是使对方有效接收信息的保障。
      3、视角单一实验:一位研究者在人来人往的走道上向路人寻求帮助,她告诉对方自己把膝盖扭伤了。如果对方愿意帮忙,研究者会请他到附近的药店买一卷弹性绷带。我等候在那家药店进行观察,而且和药剂师说好了,如果乐于助人者前来问询,他就说弹性绷带卖完了。总共有25位好心人伸出了援手,但在得知上述消息后,没有人想到再问一下药剂师有没有其他可以推荐的医药用品。于是他们一个个空着手回到了求助者的身边。我们猜想,如果求助者提出的要求没有那么具体,她或许可以得到帮助。但是人们习惯地认为膝盖扭伤的时候应该使用弹性绷带加以保护,所以没人尝试寻求其他方法。
      案例解析:作为一名专业品牌从业者,同理也在管理下面的员工时发现,往往客户提出要要解决的品牌问题,我都会教授相应的解决问题逻辑思路给到下面的员工,而员工则会按照我的方法去执行,时间长了,我自身的潜念已经形成,下面的人也会按照我所给出的方法从模仿到熟练的去执行,于是整个团队的出品内容逐渐呈现出同质化的状态,其实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成千上万种,只要逻辑顺畅,适当的组合好品牌解决工具便可以出现全新的解决思路,而人们往往习惯经验带给自己的安逸感,导致潜念形成,思维固化,这则单一实验给了我蛮大的启示,对于未来如何激活员工的创新思维,突破潜念,很有启发。
      4、不要狭隘地看待欲望或生活中哪些宝贵的东西,他们并不想我们想象的那样稀缺,我们可以鱼和熊掌兼得。
      5、我们眼前所谓的现实只不过是人们主观构建的结果。如果能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将获得更大的自由和控制力。
      6、如果以过程为导向,我们提出的问题就会变成如何做,而不是能否做到。这样,我们会将注意力集中到现实目标的各个步骤上。我们要记住,世上没有失败,而只有无效的解决方案。
      7、人们容易被主流价值观洗脑,用主流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而忘记了自己的初衷。所以在任何时候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非常重要的。
      8、导致潜念的原因:重复、不成熟的认知承诺、关于资源有限的信念、线性时间观、以结果为导向的教育、背景的巨大力量。
      9、潜念的三大特征:归类陷阱、无意识行为、视角单一。
      10、潜念会造成狭隘的自我形象,也就是把自我定位在一个小框框里。这会让个人和企业变得非常脆弱,经不起环境的变化。
      11、为潜念付出的四大代价:狭隘的自我形象、无心的冷酷、失去控制力、未发挥的潜能。
      12、专念与潜念相反,它的特点是:能够帮助人们创造新的类别;能够让人敞开心扉,接受新信息;还能使人从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
      13、专念的特征1:创造新的类别——
      1)偏见的产生多是因为我们没有对人或事进行详细的描述,不断的细分会使我们发现原本令人厌恶的人或事也是有值得欣赏的品质的。
      14、专念的特征2:欢迎新信息——
      1)具有专念意识的人会对新信息持开放的态度,他们用心倾听并观察,努力发现任何细微的变化。因此他们的行为也会变得更加有效。
      15、专念的特征3:多重视角——
      1)任何一种姿态、言语或动作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比如,随性可以被视为冲动,始终如一可以被视为死板,心肠软可以被视为懦弱,充满感情可以被视为情绪过激。
      2)在评判他人行为的时候,我们的判断标准是自己会不会这么做,或自己能否做到。因此,当别人赞扬你的时候,很可能是因为他们自己做不到,而不是因为你的行为真的非常了不起。
      3)如果看待事物的角度足够丰富,那么我们会明白,我们想要改掉的坏毛病其实也是一种积极行为。我们是在两个积极的选项中选择其一。
      16、一个真正以过程为导向的人知道每个结果都是由之前的过程导致的。
      17、如果我们纯粹以结果为导向,那么生活将变得毫无乐趣。你真的向往所有的事情都一帆风顺、毫无阻力?你真的希望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获得任何东西吗?
      18、无论是拥有更多的选择和决策自有,还是为生活注入新鲜元素都有助于专念状态的形成。
      19、给予决策权和选项一定要适量,如果面临太多的决策和选择,则可能造成焦虑或拒绝决策。
      20、人生是由一小段一小段被目标引导的轨迹构成的,这些轨迹是相对独立的。过去的行为对整个人生造成的影响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在任何一段独立的轨迹中,我们都可以塑造身心,让其变得更为强大。
      21、我们的头脑并不是越到老年就会变得越差,成年后的大脑也可以长出新的神经元。复杂多样的环境能让我们的大脑皮层更厚。
      22、变老的过程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没有弹性,心理因素会作用于变老的过程。心理因素的改变不仅能改善老年人的生理表现,还能改善治理表现。
      23、我们用逻辑进行证明,而用直觉来进行探索发现。
      24、“如果我能够说清每个动作的含义,那么舞蹈也就失去了意义。”伊莎多拉·邓肯
      25、在大多数教学场合,我们常常将关于世界的所谓“事实”当做是无条件的真理,但它们实际上只是适用于某些条件的概率性陈述。
      26、创新的启示(自我总结):在教育孩子时,要给予他们更多的选择空间,可以将任何所存在的“事实”真理,加上“可以是”句式,让孩子对一件物品的认知不局限于现实所给予的分类定义,而是更多种选择。这样有助于他们的专念状态形成,变得更加灵活且富有创造力。
      27、科学研究产出的只是概率性的陈述,而非绝对事实。即便如此,这些陈述也只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为真,但我们的课文常常将这些知识当做脱离任何背景的绝对真理加以阐述。
      28、富于创新的学生善于两种思考:分析和综合。
      29、创造力的第一个组成部分是从旧信息中推演出新信息的能力,这一过程会产生新类别。而第二过程往往涉及背景的转换,这是类比的能力。
      30、对疲劳的预期是自我实现的思维定势。当你觉得自己快感到疲劳时,疲劳就会真的如期而至。
      31、管理层对于不确定性的容忍也非常重要。如果管理者不拘泥于惯常的工作方式,那么富于创新性的员工就能找到发挥空间,并为组织做出贡献。
      32、引入“外来者”或从“外来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有助于发现公司中一些不合理的传统或重大隐患;还有助于给组织带来全新的解决方案。
      34、对职责、任务的狭隘定义会抑制创新;同样,对竞争的狭隘定义会限制我们的发展。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方法就是换位思考。
      35、为了让工作更有乐趣,更有成效,我们多多少少应该用玩的心态来对待工作。
      36、规则是用来指导行为的,是为人服务的,我们不应机械的遵守规则,变成规则的奴隶。
      36、当一项工作做得时间长了,人们难免会产生耗尽和枯竭感。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是:1.一切都是确定的,失去了新鲜感。2.工作中没有控制力,缺乏自主空间。3.组织中官僚作风盛行。
      37、为了某个目标而构建的系统在诞生前就已经死亡了。目标会渐渐展现在我们眼前,并告诉我们使用何种方法去实现。
      38、“潜念是用昨天的解决方法来应对今天的问题。”“专念是适用今日的要求以避免明日的麻烦。”
      39、分类是人类的天性,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头脑中进行着分类。要消除歧视,我们要做的不是减少类别,而是创造出更多的类别。
      40、在消除偏见的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让大多数人停止划分不同类别,而是教大家学会欣赏残障人士和“异类”的独特感知能力。
      41、由于没有意识到不同背景下的某种刺激会变成不同的刺激,我们就成为了各种心理定势的受害者,盲目的地将某种刺激和特定的情感联系在一起。
      42、当脱离了某种心理状态的时候,我们也就脱离了相应的生理状态。所以在戒除某种不良习惯之前,先要在心理上彻底断绝关系。
      43、一味地否定一种坏习惯,并不能促进人们戒除这种坏习惯。相反,让人们承认坏习惯也有好处,并找到能够起相同作用的替代方式,也许是更有效的方法。
      
      
      小跑学习分析总结:
      1、专注于过程,而非结果,相应的过程必然会带来理想的结果。
      2、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要符合逻辑会有多种选择,不局限现实所带给你的模式,自己尝试创造新的模式去解决问题。
      3、对固化的现实存在进行多种诠释,以“可以是”句式来改变对身边任何物品单一属性的认知,剔除旧的思维定势,提高自己的创造力。
      4、善于开发自己的类比分析能力,找到不同物体中的相似之处,然后进行提炼和融合,激活全新的想象力并予以实现。
      5、做事不要给自己陷入一种前中后的思维定势,善于开发自己的“第二阵风”,其实大多数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觉到疲惫,原因并不是真的累了,而是我们给自己设置了相应的思维定势,让我们感觉某个时段,我们应该是累的。我们完全可以问询内心的真实想法,然后进行自我突破。
      
  •     开始总结前三个月对于积极心理学大量学习感悟之时,介绍一下Ellen Langer这本著作《专念》我是在看这本书前言介绍时,觉得可以“一心一意”地写下一篇对于过去几个月中发生一些事情的总结。就用这种方式吧。
      
      
      
      
      
      过去的几个月,看完了哈佛幸福心理学的23堂课,因为这位老师(Tal),他的妈妈,美国最著名的教育家(Marva Collins),还有他祖母二战中存活下来的故事,而深深感受到了他们三位的积极态度,积极活法对生活的影响,于是,我开始了实践:看了5本其他关于追求幸福的书,在公司发布每两周一次的关于如何通过好好工作来提升幸福感的简报。同时,在跟读书会的朋友一起运动,一起相互鼓励,一起通过跳舞交了更多朋友的情况下,可以体会到上面这书里提到的诸多事实。
      
      哈佛幸福心理学是关于研究人如何可以获得幸福感受的方法和实践。用了大量的科学研究证实了,追求幸福是有方法可依据的。并且,这些研究还是跨文化的,比如作者在西方,亚洲都做了很多的研究。
      
      倒数第二堂课讲的是关于自尊的研究。自尊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它可以作为一门课程的总结。这次,Tal还让学生(我这个网络自学者也算是吧:)总结获得幸福的方法,它们分别是: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散步,游泳,跳舞等),每日的感恩练习(也就是写下今天感激的五件事),日记的习惯(对于美好的回忆简单记录当时的情形,每记录一次就相当于是再现了一次幸福的感受,对于不好的遭遇就采用分析记录的方法,总结经验),专念(就是瑜伽冥想以及保持冷静的方法),幽默(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素质,可以学习的)。总体来说,如何在上面这些方法都保持好的习惯,一个人会越来越悦纳自己的生活吧。
      
      23集的课程有很多东西值得年轻人看,这里面的理论帮助年轻人更快提升自尊感,从而增加幸福感。一个人的很多错误选择,行为,其实都是因为缺乏自尊感造成的。自尊,是“社会的疫苗”,加入社会上的人都有了这个疫苗,那么可能,就不会因为内心的恐惧,不安,促使自己向外在世界去证明自己。我想,可能正是缺乏自尊和爱感受,促使了很多年轻人停不下来追求更多的钱,更大量的工作。有多少过劳死的年轻人,这个报道不得而知。只是觉得可惜,为何不多多提升自己的自尊感,好好爱自己呢(当然,这并不是简单意味着不要努力地工作)。在计划欧洲行的时候,一个老同学说我:小妹儿,你有钱噢。我很无语,回答道:我没有你有钱。我只是选择,计划了这次的旅行而已。想要做的很多快乐事情,成本都是自己办得到的。只是选择而已。下面写一些课程讲到的理论,也是我选择去相信的:)
      
      1 .首先学到一个新词“epigenesis”-循序渐进。我们不可能不经过第一个阶段,就达到下一个阶段,这让我想起一个笑话,饿汉去店里吃包子,他一连点了6个包子,终于吃饱时他想:我应该直接向老板说:给我上第六个包子?这样,就可以省去吃中间5个包子的麻烦了
      
      2 .Human nature to be commanded must be obeyed first要想把握人性的规律,必须要先尊重人性。承认自己作为人的局限,同时也允许自己成为一个不完美的人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另一面,that is, Allow yourself to be human, give permission to be human for yourself and others.这点太重要了。我不仅想到,高中时熬夜复习多么的低效率阿,至少对于我来说是这样。现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试图告诉自己,说不定某方面不强求,允许自己做不好,也许是等待另一个好机会出现的方法呢?
      
      3.No one is coming.“没有人会来”。非常喜欢这句话,生活中,工作中,该你履行的责任和义务,你不做,永远都是你的事情,没有人真的可以帮助到你。只有自己可以帮助自己。推卸责任,指望某天某个人,某个情形会变好,然后你就可以突然快乐了,有这种想法的人,大概永远都尝不到幸福的滋味了,因为这样的话,概率实在太低了。
      
      4.Fail to learn, learn to fail.犯错就是学习,学习就是犯错的过程。这句话,如果能让大多数中国学生,家长相信该有多好阿。不要去指责你的孩子,不要拿你的人跟其他人做比较。这样的下场,只会让一个人再也不敢尝试了,而一个人一旦不再尝试新事物了,那么他的成长和发展就停滞了。因为学习任何事情都和学会走路一样,不断跌倒,然后才不断获得一种能力。走路的能力如此,工作能力如此,幸福的能力也如此。
      
      5.积极心理学的思路和态度-what you appreciate, grows.(这跟积极心理学研究关注点理论一样,不研究病态的人,研究那些成功的人,这些人才是值得研究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关注什么,什么就会增长。
      
      等等,等等,这里的内容给了我太多的力量。通过学习又多了一根拐杖去面对生活,苦难会有,挫折会有,但人的伟大就在于会思考,想办法。你关注解决方法,就不会像关注问题的人一样,困兽一般,困在自己的牢笼中。希望你也可以感受到这个正面的力量。
      
       全部视频的链接如下,中文翻译还是不错的:http://www.psychspace.com/psych/viewnews-7180
  •     翻译心理学的书,是不是找几个心理学专业的来翻译啊?~
      
      字数字数字数
      
      字数字数字数
      
      字数字数字数
      
      字数字数字数
      
      字数字数字数
      
      字数字数字数
      
      字数字数字数
      
      
  •     名字翻译得不大贴切,英文是mindfulness,讲的是一种充分体察自己和外部世界的、澄明无碍的心境。人容易陷入各种成见(premauture cognitive commitment),mindfulness能帮人避免这些成见,看到事物的本质。书中列举了很多偏见。比如,人听到“因为”这个词的时候就容易更相信这句话是真的,即使这个“因为”后面的内容都是废话。(我要用一下复印机,因为我要复印东西。)比如疲倦不仅是身体的感受,也是一种身体的感受。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累,但是觉得自己应该累了,于是就真的感觉到累了。
      
      达到这种洞察的状态的一种方法是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这点上我格外需要认真训练。有时候名利心很重,希望成功,但没能投入到做事的状态中去。高考前就是这种状态,后来很多时候也是这样。这两年好一点了,但还是需要继续训练。
      
      书的内容不多。翻翻就看完了。
  •      "这本书将告诉我们,时常不用心会付出心理与生理上的代价;更重要的,这本书将告诉我们,透过用心,我们将更好地驾驭生活,获得更多元的选择、以及超越种种极限。
      
       This book is about the price we pay for mindlessness: the psychological and the physical costs. More important, it is about the benefits of mindfulness. Those benefits are greater control over our lives, wider choice, and making the seemingly impossible possible."
       —Ellen Langer
      
      有一个女人,她每次做烤肉的时候,总是先将肉切下一小块来,然后再放到锅里。有次旁人好奇的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回答说以前妈妈就是这样做的。这一问她的好奇心被挑起,于是打电话问妈妈,妈妈告诉她:“你外婆就是这么做的”。她再打电话问外婆,老婆婆不加思索地说:“只有这样,我才能把肉刚刚好塞进我的锅里呀!”
      
      上面的故事来自哈佛大学心理学家Ellen Langer的经典著作Mindfulness 。 可能你觉得这对母女的行为有些好笑,但实际上我们大多数人经常会做像她们这样的无意识行为。比如,对商店陈列的模特说对不起;新年刚开始的时候在支票上写上上一年的年份。在Langer 眼中,人们之所以会如此做是因为处于一种她称为mindlessness的状态。
      
      人类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根据经验制定出很多原则和分类,简化了纷繁复杂的世界,使之变得有序,能有效指导当下的行动,以便更好地生存。但是问题来了,这些原则和分类一旦建立,大多数人倾向于不加思索地去遵守, 除非出现差错,不然压根不会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类似的情景一出现,我们就很容易会按照惯例做一些自动化的行为 (automatic behavior)。书中的著名的“复印机实验”形象地展示了这些行为的盲目性和机械性,
      
      一群人在图书馆排长队,等着用复印机。研究人员特意派一些人跑到前面企图插队先用复印机,这些人用了三个版本的请求:
      
       对不起,我能用一下复印机吗?
       对不起,我能用一下复印机吗?因为我有些资料要复印。
       对不起,我能用一下复印机吗?因为我有急事。
      
      第3个版本由于给出了理由,成功率要高于第1个版本;第2个版本的句式与第3个版本类似,但理由很可笑,复印机当然是用于复印的了。但奇怪的是,成功率竟然和第3个版本接近的。就因为句式相同,哪怕内容相差甚远,人们竟然作出了同样的反应。
      
      除了自动化的行为,mindlessness的另外两个本质是:落入分类的陷阱(entrapment by category) 以及受限于单一的视角(acting from a single perspective)。
      
      俗话说,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当情况有变,处于mindlessness会带来很多问题。像上面所提到过的列子倒也不太碍事,但很多时候却会让人们在生活的各方面付出形形色色的代价。书中提到的代价主要有以下几种:
      
       狭隘的自我形象 (a narrow self-image)
       无心的残忍 (unintended cruelty)
       失去控制力 (loss of control)
       习得性无助 (learned helpless)
       潜能发挥受阻 (stunted potential)
      
      有时候甚至造成重大的灾难。比如,1982年美国佛罗里达航空班机空难的原因,是因为机长和副机长例行检查时,没意识到此次航班与以往不同,需要在冰天雪地中航行,所以防冻装置不能像往常那样处于“关闭”状态;一个晚上参加聚会的小伙子,在花园中看到一个游泳池,带着好玩的心态跳进泳池,结果摔断了脖子,因为这个泳池没有水。
      
      对mindlessness的研究,让Langer的研究兴趣逐渐转到了其对面——mindfulness。她认为mindful的人有以下几个特点:
      
       发展新的分类 (creating new categories)
       乐于接受新的讯息 (welcoming new information)
       采用多重视角 (more than one view)
       控制背景 (control over context)
       过程优于结果 (process before outcome)
      
      全书近3/4的篇幅就在谈论mindfulness的特性,以及它在工作、学业、身心健康、创作方面的助益。
      
      作者Ellen Langer教授是一位想法大胆而超前的传奇女性。她也是第一位在哈佛心理学系获得教授席位的女性。作为积极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她是哈佛幸福课讲师Tal Ben-Shahar的博士论文指导老师,Tal在授课时亲切地称她为积极心理学之母。
      
      Mindfulness一书是基于超过50个实验研究的结晶。难能可贵的是,Langer有一种本事,能把一般人觉得枯燥的学术语言“翻译”成大众都能明白的道理。那些实验在她娓娓道来的笔触下,也变成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
      
      很多自助以及心灵修持相关的书籍的常见主题是:提醒和教导人们识别和摆脱在无意当中接受的习惯、模式和信念。Langer的研究从西方科学研究的角度,用大量巧妙而令人信服的实验实证,帮助人们打破僵化意识的条条框框,带领大家站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从像机器人一样的自动化行为中解放出来。这本1989年出版的书,至今还在不断影响着很多人,很多读者坦言这本书改变了他们看世界的方法。
      
      这本书的中文简体译本《专念》,繁体译本《用心法则》。Mindlessness分别被译成“潜念”(简)和“不用心”(繁);而mindfulness 分别被译成“专念”(简)和“用心”(繁)。2007年的简体译本曾将mindfulness翻译成“专注力”,很容易和我们平常以为的集中注意力的意思混淆,遭到很多读者的集体吐槽。我个人最喜欢的还是繁体版的翻译,但为了防止混淆,在以后的笔记中还是使用原来的英文单词。
      
      其他关于这本书的笔记:
      http://www.wisdomsnack.com/1275.html
      http://www.wisdomsnack.com/1284.html
      
      本书为智慧点心坊108本英文经典心灵书籍读书笔记的第9本,属于哈佛幸福课推荐书读书笔记系列。中文简体和繁体译本分别为《专念》和《用心法则》
      
      -----------------------------
      转载请注明以下信息:
      卢小英/文 来自智慧点心坊 (www.wisdomsnack.com)
      原文地址:http://www.wisdomsnack.com/1265.html
  •     越是专注于本书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琐细”问题的发现和展开,越是专注于作者“尝试”提供的各种各样的“可能”的解决途径,越是觉得对这些思考“似曾相识“;越是在专注于细节的“过程”中产生“共鸣”,越是“喜欢”这本书。
      
      另外,可以参考作者另一本,更加“个性化”,更加“主观化”,更“日常”的一本非常“生动的”关于专注力的书——《on Becoming an Artist》(本人先读的这本。。。链接: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840752/)。
      
  •     有幸参加了湛庐文化发起的“专念走中国”图书漂流活动,成为此书的第一批读者。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关于积极心理学的书。对照书中所述,审视自己之言行,收益颇丰。
      一周的时间,无暇仔细揣摩书中之精华,只得暂时将书中重点摘录下来,不想竟用B5纸反正面抄了整整20页。初时还把随想写下来,时间过于紧迫,后来只是一味的照抄,准备日后慢慢回忆、琢磨。
      仅在此处留下几点感受:
      此书之目的:以通俗易懂之语言将作者在“专念”这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展现给公众,使更多的人了解这些宝贵的知识,并掌握“专念”意识状态。
      此书先提出与“专念”相对应的概念“潜念”,并重点提示其存在的情景和带来的危害,更进一步提示其产生、存在的原因。进而提出“专念”这一概念,阐述“专念”的特征及带来的好处。
      此书带给我个人的收获是很大的:
      保持清醒、消除偏见、开放心扉、多视角观察、接受新信息;降低甚至消除背景带来的不利影响;激发创造力……
      因时间原因,仅初步认识,尚需时日多加对照、审视才能有进一步的认识。
      在参加此次漂流活动中,正在看的姚淦铭的《大学智慧》一书,其中讲到朱熹的弟子曾经把其师(朱熹)读《大学》的方法概括为六句话:循序渐进,熟读深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东西方与“念”的理解不同,但都需要“虚心涵泳,切己体察”。
      此书的特点是通俗易懂,接近于工作、学习、生活。如想了解积极心理学可阅读此书。
  •     专注力
      1.缺乏专注力各种起因。
      ~以结果为导向,会使人失去专注力。
      ~对规则规律的僵化理解。
      ~对场景的固化理解。
      
      2.缺乏关注力的后果。
      ~自我形象单一化,自我设限,受自我标签所困
      ~潜力受到抑制。
      ~生活和思维失控。
      
      3.有专注力的表现。
      ~保持思维开放,接受新信息。绝不自我设限。
      ~专注于过程,以过程为导向。
      ~通过保持专注力,来增加对生活的控制,从而帮助我们改变生活环境。
      ~借助专注力,更惨酷的,更特定的场景也能够在控制之中。
      ~缺乏创造力就是用昨天的办法来解决今天的问题。
      ~专注力就是有效的解决今天的问题,并消除明天的困难。
      ~增强专注力的本质,就是与各种偏见,自我设限,和习惯思维作斗争。
      ~学会利用不同的视角和肠场景看问题,增强认知技巧,破除各种思维障碍。
  •     专注力,其实是一个纠结的话题。
      仔细想想,自己最专注的时间就是两个初三和高三。人渐渐长大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人也开始浮躁。是因为纷繁的世界?是因为多彩的生活?
      应该都不是,只是借口而已。
      1、专注过程而不是结果。
      我常常会想做这件事情我要达到什么,我要怎样怎样。但是,很多时候,想着想着,我就不想做了;想着想着,我就犹豫了。于是,事情就这样拖着。然后,突然的某一天,有人做了,被表扬了。我才会偷偷地在想:当时只有我做了,这个将就是我的。
      但是,偷偷的想还是只是想想,没有其他人会知道你在想什么。于是,像死循环的一样,我再次被自己的思前想后的性格挡住了。
      专注过程:自问“我应该如何来做?”而是“我能不能做?”
      2、喘息后的恢复。
      “当我们开始执行任务时候,我们脑海形成一张有关任务开始、中局和结尾的脑图。起始阶段精力充沛,专注力很好;如果我们专注于任务,任务中新的差异就会产生,我们在工作时就会全情投入,而且任务似乎易如反掌,并不断产生差异。如果我们专注力开始减弱,我们就会依赖产生的差异。当任务接近尾声的时候,我们开始特别关注结果。在这之前就改变情景,可阻止疲倦的产生。”
      在准备G和雅思的时候,我就特别怀疑自己能不能做好(再次说明自己没有专注力 )。其实,经过跟小君子的讨论,我发现自己是没有一个可行的计划。乱写一个Plan真的很容易,但是要写一个可以落实,可以出tangible result的plan是要基于很多东西:自身的注意力曲线、DDL和每天的时间.....(这个还在不断探索中)
      不过,适当转换场景确实在motivation上有很大的作用。保持一个好奇的心,保持新鲜感和保持任务的难度对于效率都是很有用的。
      
      
      P.S:我还是没有搞懂“怎么转换场景和不确定性、控制的技巧”囧
  •     首先说明我只看了前三章,后面随便翻了一下,我只是当时看了它的宣传,以为能解决我们工作生活中碰到的问题。但是发现不是我想象的样子。
      对于书中的这个核心词‘专注力’,作者本人也提到可能存在的跟东方文化中对这个概念理解的差异。我感觉书中通过一些例子推导出的所谓‘缺乏专注力’,我的理解感觉更接近于‘思维定式’。还有那个Milgram的实验,我记得在另一本书(傻笑着读完心理学)里看到的试验过程和推导出来的结论是关于‘责任和服从’的,作者这里引用这个实验却推导出了‘缺乏专注力’,反正我是没转过弯来。
      
      另外感觉翻译也是影响我对本书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
      先放着,决定不看了。或者丢掉或者哪天实在无聊继续看下去。
      
  •     我擦, 我从卓越买的那本是什么看kanlu工作室策划的,什么小红帽,买了几本,其实一点都不好。
      这本不到150页,卓越上20买的。
      
      看完没什么收获。
      
      书上大抵讲了下,专注力很好。 怎么培训专注力没有讲到。(有本书叫专注力训练手册什么的挺好,我看的电子版。)
      
       而且,概述谈论的专注力,不是我想象的专注力。
      
       我想在做事情的时候有focus,能静下心来。 这个讲的似乎是,有专注力,就不会太有focus,做a事时,会发现c事。
  •     刚看完,没有什么头绪。就写几点感受:
      1. 翻译的不是很好。有很多地方读起来很难受,有种想看原著的冲动。
      2. 书名其实译的还是不错的。这本书核心就是讲的专注(这也是mindfulness所要表达的意思)。
      3. 书中反复说明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过程>结果”。其它一些如多元思维都是这一原则所衍生出来的。对此个人很赞同,只是觉得较难操作。过段时间再一读一遍。
      4. 总的来讲,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尽管翻译的不怎么样。建议读原版。
  •     如题,不是说兰格写的不好。只是出版社的功利心和译者对心理学的无知糟蹋了一本书,严重的文不对题。需要的人读不到,买了的人有不需要,我就是其一,在亚马逊买的,20元白花了!
  •     http://anerd.blogbus.com/logs/53197984.html
      专注力另一个重要的内涵就是专注于过程而非结果。
      
      一、现代人普遍存在妄自菲薄的毛病,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比如阅历没有别人丰富,文章没有别人写的好,学识没有别人渊博,钱没有别人多,房子没有别人的大等等。专注于过程能有效避免这种不必要的妄自菲薄。
      
      很多时候,我们难以看到自己的优点,而只是看到别人衣着光鲜的一面,殊不知在这光鲜背后所付出的努力或经历过的磨难。我们往往只看到(确实也只能看到)最终的结果,而忽略了其中所必经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没有认识到:如果我们和他们一样,付出同样多的时间,同样多的汗水,克服同样艰巨的困难,经历过同样多的磨难,遇到同样的机缘,那么我们或许也能取得和他们一样的成就。
      
      因此,妄自菲薄完全没有必要,你没有达到他的高度是因为你没有经历他经历的过程,也完全没有必要羡慕,如果你经历了同样的过程,可能你也可以取得同样的成就。
      
      这就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们与其在此感叹他人的遥不可及,倒不如将思考的重点,行动的重心放在成功或者达到目标所必经的过程或者步骤上。当我们知道了、明确了成功所必须的过程时,同时也就能够摆脱急功近利所带来的不必要的焦虑,从而耐心的专注于当前的事务中去。
      
      另一方面,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控的,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最终成功与否也与机遇、环境、运气等息息相关。因此最佳的策略是踏踏实实的做好眼前的工作,而非寄托在不可知的未来。并且就算最终结果非如你所愿,起码你也可以说你曾经付出过。
      
      二、专注于过程也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他人与我们之间的差异,从而更恰当的评价他人。我们经常能够遇到与自己观念不一致的人,我们经常想不明白:为什么他竟然会这么想?他怎么会连这个都不知道?我们经常会纠结于这些差异不放,从而产生很多不必要的纷争。其实彼此之间的差异仅仅是最终的结果,如果我们能够看到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或者过程,那么也就能够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我们和别人的观念、看法不一致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彼此之间的经历不同,我们的基因、成长环境、接触的人、看的书、接受的教育、经历过的事都不完全一样,由此产生不完全相同甚至是相反的观念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专注于过程同时还有助于我们欣赏过程当中的美,比如在旅程当中,如果你只想着赶紧到达目的地,那么就可能会错过途中的美丽风景。又或者在公司上班,如果只想着挣钱的目的或者赶紧下班,则难以体会到工作中的乐趣。人生也是如此,终点无非就是死亡,但我们活着并非是为了死亡这样一个结果,而是要享受其中美好的过程。
      
      四、过度的专注于结果会导致我们停止评判性思维。当我们已经知道了问题的答案或者做某一件事情的方法以后,即如果我们以结果为导向,那么我们就会停止思考其他的可能性,而只会沿着旧有途径想着赶紧把事情作完就万事大吉。但如果我们以过程为导向,那么我们就会专注于要达到目标所必须经过的步骤,我们就会思考:这件事到底应该怎么做?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呢?从而推陈出新,找到不同的甚至更佳的解决途径。同时,也就不会存在所谓的失败,仅仅是方法不对而已。
      
      五、专注于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禅学思想,到底怎样才是真正的活在过程中,《现代人如何学禅》中有一个故事:佛陀灭后一百年,有一个修行者,他因为没有看过佛,不晓得佛的身相庄严到什么程度,就去拜访一位一百二十岁的老比丘尼,请她告诉以前看到佛陀身相是如何的庄严。那老比丘尼对他说:好啊!明天这个时候你来找我,我告诉你。于是他就回去了。隔天,修行者就去找老比丘尼,当他敲门时,老比丘尼就说:请进来!他门一推,进去就跟她顶礼,老比丘尼说:你起来!回去吧!修行者非常纳闷:可是你还没告诉我。老比丘尼:我说啊,你没有资格问我佛的身相庄严到什么程度,一百年前我用这个方法考验舍利佛,他可没有弄翻我的油,你一推门就把我门后那满满一碟子油泼了一地。回去吧!那个修行者听到这番话,感到很惭愧,并且也有所体会,回去之后努力修行,不久就证得阿罗汉果。如果是我们,可能连门板也推到了。这就是所谓的活在过程中,连敲门、推门这么简单的动作也需要仔细的去体会和感受。
      
      六、那么人们为什么会如此的执着于结果?原因之一就是功利化的教育。成年人评价事物的标准很简单,就是有用和没用,有效果和没有效果,能够达到一定目标,能够最终取得一定成果的事情才值得去做,或者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要有一定的用处。现在很多家长都热衷于将孩子送去学习钢琴、小提琴、书法、舞蹈、绘画等等东西,目的无非就是这些技能在孩子将来升学就业时可能会有用。当孩子开始把取得好成绩当做绘画的唯一目的时,他关注的焦点就不再是画笔的色彩、纸张的设计或者是各种可以选择的形状,绘画从此不再是一个充满趣味、探索和创造的过程,而仅仅是一项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同时,社会的评价标准也是同样的功利,完全以成败论英雄,社会价值观单一,就是要成功,有很有钱,要有房有车,否则你就是一无是处。在这种社会氛围之下,人人急于求成,都只知道往前冲,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注定难以享受过程之美。
  •     在看影响力2的时候看到《专注力》的介绍,正好是在一段写如何不去担心明天的事情和后悔昨天的事情的段落,专注在眼前做的事情。正好这段时间在看英语,看多了难免走神,感觉效率有点低,就想找来《专注力》看看,是否真有让注意力集中在眼前事情的方法。
      可惜看过之后,感觉作者更多地是在讲专注可以让我们发现平时不能发现的东西,而不是在讲专注力;而且不知道是翻译的原因还是怎的,读起来总觉得不够通顺,有些段落读起来很累,这本书算是浑沦吞枣地读完的
  •     借这本书来看的时候想着自己平时都是吊儿郎当,看看能不能从这本书中找到一些可以让自己全神贯注的做好事情的一些方法。一翻开书才知道不是我要的,不过薄薄也就把它翻完了。
      
      其实本书所说的专注力是一种打破思维惯性的理念,不信看看下面作者的一些基本的观点就知道了。
      
      
      一、缺乏专注力的本质:
      
      1.掉入“范畴陷阱”
      2.自动行为(思维惯性)
      3.行为角度单一化
      
      
      二、缺乏专注力的根源:
      
      1.重复(长久习惯导致不假思索的行动)
      2.早熟认知界定(经验主义)
      3.过于迷信“资源有限论”(我们能做的就这么多)
      4.线性时间论
      5.功利化教育
      6.场景的力量(根据场景和关联思考做出判断)
      
      
      三、如何拥有专注力
      
      1.创建新的范畴
      2.欢迎新的信息
      3.思维角度多元化
      4.进行场景控制
      5.关注结果,也要注重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场景控制问题。这在营销学上已经有人做过更为深入的研究。为什么消费者走进一家超市会买很多自己原来没有准备买的东西呢?为什么看到我们崇拜的人看什么杂志,上什么网我们就会屁颠屁颠的也跟着去呢?为什么本来不应该是我们请客的饭局到最后变成我们掏钱呢……
      
      场景的力量无处不在,大家要时刻注意自己是否被当下的场景所影响,所控制。如果你搞销售的,就整天要琢磨琢磨怎么设计场景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掏钱了。
      
      当然场景控制在提升我们学习能力方面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乔希的《学习的艺术》中就提到很多他如何去利用和制造适合的场景来提升自己的比赛应对能力。其实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乒乓球国家队内训或对内选拔的时候找来很多观众,就是为了营造正式比赛的场景,以提升队员在正式比赛时候的作战能力。
      
      
  •     老实说,这书真的不怎么样,不知道是中文翻译的问题还是因为原著就这样,读起来感觉相当的不通顺,很难理解。
  •     我相信很多人是因为宗教的原因,尤其是佛教里的专注接触到本书,
      
      但是本书是一本纯粹的科学研究的产物,但是里面的内容还是值得一读的,至少可以打破你对专注的迷信,根据作者的研究发现,专注并不会带来效率,恰恰相反专注降低了效率,当然这会从其他方面得到补偿。效率和专注有的时候是矛盾的。
      
      还有就是习惯带来效率,而习惯也带来了无意识,这种无意识向飞机上的自动导航系统一样带领你沿着过去的生活轨迹一直滑行,在这个多变的世界里,这是致命的。
      
      因此,看这本书有助于你打破所谓效率的迷思,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很多人选择的对策是:"更快,更强,实际上恰恰相反,我们需要的是放慢对效率的致命追求,提高专注力,根据变化敏捷的变换你的方向,这样才能有助于你在这个变化的世界里游刃有余。
  •      在现在这个嘈杂、繁复的世界,连windows奉行的哲学都是多任务的操作系统,大多数人开始失去了专注的能力。
       作者试图把所有相关不相关的东西的原因都说成是专注,未免牵强。用一些心理实验作为论据,也没有提出什么深刻的有洞察力的见解。我觉得只需大概浏览标题就可以了。
       要理解这个命题不如直接去看克里希那穆提或者禅宗等关注心灵的书籍。
  •   你太可爱了……
  •   嘿嘿 是咩....
  •   简单明了,总结的很好,谢谢楼主!
  •   学习交流意志力专注力QQ群 84879423
  •   不错 总结的好
  •   专注力翻译的不好,应该译为觉察力(处处留心)。这个试验说明了思维惯性或思维定势对人的影响,当然是因为缺乏觉察力,跟着过去经验走,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
  •   呵呵,是有点,其实不叫专注力还好些。
  •   文不对题的一本书啊,不能说书烂,是翻译烂啊!!!!!1
  •   书我没有看过,但是你这篇书评真的写的很不错!
  •   谢谢
    这是第二篇
    还有第一篇《专注力(一):多元思维 》
    http://anerd.blogbus.com/logs/53197985.html
    有兴趣也可以看看
  •   书评不错,也道出了过程论的本质。受益了,呵呵
  •   很好,尤其是第一条,我就是妄自菲薄的人
  •   书评赞一个。
  •   mindfulness 一词译为留心更好,更能表达这本书的内涵。但译成专注力也可以理解,因为从更高层面上作者所说的确实是专注力,只不过很多人把专注力给想的狭隘了。所谓专注,就是专心在某个焦点上,有短期专注,也有长期专注,如果是短期专注而这个焦点则是可变的,生活中遇到某个事情时如商家的宣传,你如果能将自己思考的焦点移到其上进行短期专注,那么你就会动脑思考,就会发现事情的本质,而不是分散注意力,听之任之。如果你能保持焦点,那么即便有场景来影响,你也不会收到其影响,因为你是专注在你所选择的焦点上。
    因此,本书译为专注力,从某种程度上是很好的,这样可以打破很多人的思维定势
  •   楼主写这篇文章的同时就缺乏专注力,书评的焦点是书,楼主却专注于他处了,就如同上课时,没专注在听课上,却专注在其他,是不是叫缺乏专注力呢?
  •   书是在山下看的,环境很好,书也看得很好
  •   只有正确的或者说好的过程才能带来好的结果。
  •   楼主你好,看了你这篇书评,都觉得看那本书没啥用处了
    外国很多这种用大量例子来说明一个道理的书籍,之前有本《思考,非理性》,花上99%的篇幅去说明思考很多时候受非理性支配,最后大概3页纸,才给你提供具体操作
    而这本书,同样花了几十个实验来说明一个道理:专注力是好东西
    而具体操作,就仅仅是楼主所说的一个观念:把注意力,从结果转移到过程
    我们单纯理性分析,也能得出注意力放在哪个上面,效果会更好
    但作者非得写本书,花那么多人力物力去做实验。。。哎哟,哈哈
  •   @跳动的灵魂,呵呵你想要结果还是想要过程
  •   请问有其他讲专注力理论方面的书吗?
  •   学习的艺术?
    拿来看看哦~~
  •   要我贡献吗?呵呵
  •   你有吗??
    我的邮箱地址 195359499@qq.com
    谢谢咯~~
  •   我没有电子版,买一本吧,值得的
  •   好 那就买一本!
  •   质疑这个书名的人本身就陷入了思维定势,没有从多个角度看专注力这个词。不是书名有问题,而是你的思维太狭隘
  •   同感.感觉翻译者的专注力不在书的理解上,而是在字面上.
  •   说得很好,害我差点浪费时间...哈哈
    去图书馆找穆提....
  •   呵呵 克里希那穆提的文章
    太玄 道理是有地 可是 用在现实生活中 作用不大
  •   我倒不觉得克里希那穆提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作用不大,只是太少人亲身去体验了。
  •   佛教。。。风动、旗动,心动?
    书大概本身并无好坏利弊,能衍生这些的是你的心。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