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7 出版社:人民大学 作者:刘江永 页数:420 字数:386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日关系是当下最具敏感性的国际关系之一。作者在本书中从纵向梳理了日本近代亚洲观的变迁、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曲折道路以及小泉内阁时期、安倍内阁时期日本的政策走向,从横向上分析了横亘在中日关系之间的政治障碍、钓鱼岛领土争议问题以及伤害民族感情的历史认知问题,并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开出了极富创见的良方,包括建议日本从“海陆对立论”向“海陆和合论”的理念转变。中日和则亚洲兴,中日斗则亚洲愁。两国关系何去何从,考验着两国政府和民众的智慧。
作者简介
中国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副院长、法学博士。197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专业。1992年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院、东亚研究室主任;1999年任中央外办参赞(副局长)等。其间,曾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留学和做访问学者。2003年至今在清华大学任教,2010年起任现职,兼任第五届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中方委员、中日友好协会理事、中国外交学会理事、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日本学会常务理事等。主要研究领域:国际关系、日本政治与外交等。研究成果曾三次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主要研究领域:国际关系。主要研究方向:日本与东亚地区。迄今,除完成国家相关研究课题和研究报告外,出版单独及合著书30余部,如主编《跨世纪的日本》(1995年),专著《中国与日本:变化中的“政冷经热”关系》(2007年);发表论文及专业文章300余篇。
书籍目录
第一讲 日本近代亚洲观的变迁与中日关系
一、日本近代侵略扩张政策的始作俑者
二、福泽谕吉的“脱亚论”
三、“亚洲门罗主义”与“大东合邦论”
四、冈仓天心的“亚洲一体论”
五、“自由民权”亚洲观与“和平同盟”理念
六、从“东亚协同体”到“大东亚共荣圈”
七、影响日本与亚洲和睦相处的思想渊源
八、孙中山的日本观、亚洲观之转变
第二讲 战后国际法中的日本
一、《开罗宣言》确定日本侵占领土的归属
二、不仅仅是两颗原子弹迫使日本投降
三、战后日本国际行为的基准
四、战犯罪孽要受到追究而不得美化
第三讲 通往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曲折道路
一、起步艰难 一波三折
二、时来运转 人心所向
三、好事多磨 水到渠成
四、恪守三个政治文件 维护中日关系大局
第四讲 大平正芳与中日关系
一、大平的中国观与历史观
二、疾风知劲草
三、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功臣
四、打通中日航线和缔结中日和约的推动者
五、第一位在中国作演讲的日本首相
第五讲 21世纪初“冰封期”的中日政治关系
一、日本国内对日中关系的看法分歧扩大
二、中日民间感情恶化
三、中日政治关系冷淡的症结所在
四、中日政治关系面临的挑战与前景
第六讲 民族主义、爱国主义与中日关系
一、经济全球化下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与国际意识
二、“爱国教育”导致反日吗?
三、为什么不能盲目抵制日货?
四、中日关系中媒体的角色
第七讲 中日之间的钓鱼岛争议
一、钓鱼岛究竟是谁的固有领土?
二、从历史事实看钓鱼岛的主权定位
三、日本窃取钓鱼岛的历史真相
四、新中国政府从未承认钓鱼岛是日本领土
五、石原慎太郎“买岛”论安的什么心?
六、“世维会”到日本闹事为哪桩?
七、钓鱼岛问题的出路何在?
第八讲 日本对华经济合作与中日经贸关系
一、日本对华ODA对中日双方都有利
二、20世纪90年代日本对华ODA政策调整
三、21世纪初日本对华ODA方针的变化
四、如何推进未来的中日合作
五、中日经贸往来降温对日本更不利
六、中日货币汇率变动等因素影响日本对华直接投资
七、中日关系倒退源于日本对华政策的倒退
八、中日经贸关系的制约因素与前景
第九讲 如何认识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
一、历史问题为何会影响现实的中日关系
二、关于东京审判问题
三、关于南京大屠杀
四、关于日本教科书问题
五、关于是否“干涉内政”问题
六、河村隆之否认“南京大屠杀”史实说明了什么?
第十讲 靖国神社与中日关系
一、靖国神社问题的本质和由来
二、围绕靖国神社的斗争
三、小泉首相为何执意参拜靖国神社
第十一讲 靖国神社不能代表日本传统宗教文化
一、靖国神社问题与所谓“日本文化特殊”论
二、日本宗教文化中对亡魂有善恶之分
三、日本传统宗教文化中没有靖国神社的位置
四、日本宗教文化中妨碍正确认识历史的因素
第十二讲 评日本最高法院对中国民间索赔案的判决
一、事情的原委与问题的提出
二、《旧金山和约》管不了中国的事
三、“日华台和约”根本不足为据
四、《中日联合声明》并未放弃所有对日索赔权
五、基本结论与前景分析
第十三讲 关于中日历史问题的展望与建言
一、问题的复杂性与斗争的长期性
二、邓小平如何拿捏、处理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
三、处理历史问题的建言
第十四讲 21世纪初日美同盟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一、日本的战略走向与日美同盟的转型
二、日本对中国的潜在威胁因素
三、美日对华政策的异同
四、日本自陷战略困境
五、错误的战略思维在误导日本
六、加强中日安全对话 消除两国战略误解
第十五讲 日本的国内形势、战略走向与中日关系
一、21世纪初的日本经济、政治形势
二、日本军事战略调整的基本方向
三、日本外交战略调整的基本方向
四、日本战略走向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第十六讲 小泉内阁对华战略与中日关系
一、小泉执政末期的中日关系
二、小泉内阁对华战略、政策与策略
三、小泉的右倾化大国路线与中日关系
四、政治右倾化导致日本在国际上孤立
第十七讲 安倍时代的中日关系
一、小泉后的日本政局
二、安倍晋三的政治倾向与中日关系
三、安倍访华后的中日关系
第十八讲 从“融冰之旅”看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一、温总理“融冰之旅”的三大亮点
二、中日关系从“政冷”到融冰的背景
三、改善中的中日关系还会面临挑战
四、“价值观外交”与“战略互惠关系”
第十九讲 从日本国内外形势变化看中日关系走向
一、日本政治思潮演变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二、东亚形势的发展变化
三、美国的战略调整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第二十讲 东亚共同体、地缘战略与中日关系
一、21世纪初日本的东亚共同体设想
二、日本谋划东亚共同体进程中的对华战略考虑
三、“海陆和合论”———中日共建东亚共同体的地缘战略理念
四、“海陆和合”可以从中日韩合作做起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在地区合作与多边外交方面,该报告主张以“如何应对中国”,突出日本“在亚洲的存在”为主题,开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报告明确提出:为与“正在扩大的中国影响圈”保持平衡,应首先与邻近的东盟、韩国乃至台湾地区缔结自由贸易协定;“要将以日韩两国为中心的民主主义和市场经济网络,与美国这一全球性中心相连接,并往东亚和大洋洲扩大”;“东盟可以成为日本对华外交的盟友和对中国的平衡者”;印度“是可与中国相抗衡的国家”;俄罗斯“如能改善与日本的关系,把其引进西伯利亚,就能平衡中国势力”;“应率先推动东亚一体化进程,成为共同前进的共同体的核心国家”。其实质是刻意在亚洲与中国争夺主导权,在中国周边形成对华牵制的国际关系格局。该报告虽不代表日本政府,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当前日本主流社会的观点,其背后起支配作用的是现实主义的势力均衡思维方式,必然对日本对华政策思路产生一定影响。 上述思想的连贯性也体现在2005年8月发表的日本“东亚共同体评议会”报告《东亚共同体构想的现状、背景和日本的国家战略》之中。该报告从所谓日本国家利益的观点出发,提出形成“东亚共同体”战略原则的三项主要内容:一是国际安全保障环境的改善和整合性东亚共同体的形成;二是世界经济的增长与整合性东亚共同体的形成;三是自由、民主等价值观与整合性东亚共同体的形成。其中涉及中国的重要内容如下: (1)作为战略原则,强调在安全领域坚持日美同盟。认为不带“遏制、针对性功能”的“东盟安全共同体”模式不适用于东亚,维持日美同盟以及以美国为首的“轮状辐射”同盟体系是东亚安全合作的重点。主张建立东亚共同体的战略原则要与日本国家利益相吻合,使东亚共同体建设成为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维护日美同盟是实现日本国家利益与安全的基础和枢轴,因而日本在共同体政治安全领域要以坚持日美同盟为前提,积极推进建设东亚共同体的政策。该报告指出:从安全的观点看,日本的所有外交构想“都不能采取可能导致日本难以维持应对周边安全不确定性(朝鲜半岛、台湾海峡等)的政策。具体地说,在推进任何政策的过程中,都必须以健全地维持旨在遏制日本周边地区对日攻击和其他行使武力的体制,即日本自身安全努力和日美同盟相配合的体制为前提”①。 (2)在坚持日美同盟为前提的同时,把建立东亚“不战共同体”作为地区安全合作的一大支柱。报告称:“从长远来看,在东亚地区塑造不再以武力作为解决国际纷争的手段的状态,塑造‘不战共同体’,应被视为未来的重要目标。因此,认为只要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就可以了的态度未必正确。有必要积极深化与近邻诸国的关系。”也就是说“日本一方面要适当完备防卫能力,推进日美同盟和其他的双边、多边协议,另一方面要从长远出发构筑‘和平的东亚’。这是日本国家战略的一大支柱”②。 (3)对中国抱有强烈的猜忌和防范心理,在台湾问题上另有图谋。报告强调,“必须从中国外交的整体出发推测中国的东亚共同体战略和政策”。从这个意义上讲,有必要从以下三个视点观察中国的战略和政策,并从中引出日本应该采取的对策。
编辑推荐
进入21世纪短短几年间,中日关系经历了数重考验与变幻。为何日本前首相小泉一意孤行,导致中日几代人建立起来的友好大厦几近倾颓?为何继任者安倍晋三一反常态,大刀阔斧破冰示好?围绕中日之间敏感而脆弱的关系,作者在本书中从纵向梳理了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曲折道路、小泉内阁时期的中日“政令”关系,以及“后小泉时代“-新任安倍内阁的政策走向,从横向揭示了横亘在中日关系之间的政治障碍,以及伤害民族感情的历史认知问题,既准确地把握住了中日关系的脉象,诊断出了中日关系的症结所在,又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开出了极富创见的良方。《三国志》有言:“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古人解释说:“如登,喻难;如崩,喻易。”用这句话来形容当前的中日关系,殊为恰当。中日两国虽为近邻,但由于历史问题现现实矛盾相互交织,两国关系改善难而恶化易。特别是在日本政治右倾化蔓延的情况下,两国关系更是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日两国政府和人民如何才能力挽狂澜,将纵横沟壑抹为一马平川,化皑皑冰雪为一江春水?作者在本书中给出了值得两国珍视的答案:从善如流,上善若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