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1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威廉·拉佐尼克 页数:4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以工业革命以来的三个世界工业霸主——英国、美国、日本——的先后继起为线索,以霸主们先后取得竞争优势的企业制度的一个关键环节——车间为横断面,对劳动雇佣制度与技术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展开了精辟的分析。尤其是,拉佐尼克在这本书中充分地展示了历史分析方法的魅力,他是在对三个国家企业制度史的客观细致的推敲梳理中,引出自己的理论喻设的。即使你不同意作者的结论,但其所提供的丰富的企业制度史料,足以为我们对企业制度的历史演化的思考提供丰富的营养。尽管作者没有刻意强调,但是书本身却给我们提供了一国的社会文化如何影响企业制度演化的历史情景。而这是新古典经济学在企业制度研究中特别容易忽视的问题。
作者简介
威廉·拉佐尼克,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罗维尔学院教授,欧洲商业管理研究所(INSEAD)杰出荣誉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尤其关注企业和产业如何能够组织起来实现技术进步。在研究方法上,他采用了比较和历史的研究方法,书中研究了英国、美国和日本在上两个世纪国际竞争力的更替。拉佐尼克的研究取得了广泛的学术声誉,1991年,拉佐尼克被聘为美国企业史学会(Business History Conference)主席,并被学术界评为美国20世纪后期最有贡献的经济学家之一。
书籍目录
导论:组织、技术与价值创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与理论 技术、劳动付出和车间价值创造 为什么用马克思的理论 为什么采用历史的研究方法 本书的内容第一篇 19世纪的理论和历史 第1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和历史 财产关系 生产组织 剩余价值 第2章 从剩余价值创造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 第3章 机器看护工、接线工和自动纺纱机 技术和劳资关系 自动纺纱机之前的纺纱 自动纺纱机 男性主宰地位的维持 机器看护工—接线工等级的延续 修护机器的职责 操作职责 监督职责 招聘新工人的职责 机器看护工—接线工体制的巩固 捍卫机器看护工—接线工体制 机器看护工、接线工和价值创造 第4章 纺纱的两种方法 产业关系:欧德汉姆与弗尔河 生产组织与生产效率 关于技术的选择 第5章 纺织业的衰落 扩张与衰退 对英国棉制品的需求 英国棉花制品的供给 劳动生产率 传统技术的使用 生产中使作的棉花质量 新技术的传播和使用 工人能力和动机的变化 真实的成本 发展的辩证法第二篇 20世纪的角逐 第6章 技术工人持续控制生产 不再是世界工厂 技术工人控制的根源 技术工人控制的继承 将控制权留在车间 第7章 管理资本主义与速度经济 第8章 20世纪的情景 第9章 柔性生产的挑战 第10章 组织、技术与资本主义发展 附录 关于车间价值创造的模型索引译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