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12-01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本雅明等 页数:241 字数:196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可以说是关于“摄影文化”思考的一条河流,书中介绍了在相机后面和围绕着相机的视觉文化的历史,以及围绕在摄影的艺术、哲学与美学,摄影的意识形态、摄影的“观看之道”等,自本雅明的那个“机械复制的时代”就成为“灵光”围绕,在布尔迪厄、约翰·伯格、苏珊·桑塔格等思考者的笔下,摄影展现出一派关于人类目光与影像的“生存图景”。 本书可以说是介绍在相机后面和围绕着相机的视觉文化的历史,那些围绕在摄影的艺术、哲学与美学,摄影的意识形态、摄影的“观看之道”以及摄影与殖民统治等等,这些围绕在摄影的久远的问题,自本雅明的那个“机械复制的时代”就成为“灵光”围绕,在布尔迪厄、约翰·伯格、苏珊·桑塔格等思考者的笔下,摄影展现出一派关于人类目光与影像的“生存图景”,从而在人类社会与文化的历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本书可以说是关于“摄影文化”思考的一条河流,苏格拉底说“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在“摄影”的光耀并未消散之时,本书亦是一种缅怀与追奠。
作者简介
吴琼,文学博士,现供职于中国人民大系哲学系,主要从事西方美学和哲学研究。
杜予,工人出版社编辑。
书籍目录
视觉性与视觉文化——视觉文化研究的谱系摄影小史论摄影摄影与物恋摄影的使用——给苏珊·桑塔格作为客体的主体:摄影与人体电子影像时代的摄影视觉帝国:摄影与非洲的殖民治理现代性的肖像:达喀尔大众摄影中的时尚自我他人之痛
章节摘录
他们各在其艺术领域内有淋漓尽致的表现,无人可以媲美,因为他们都 具有最高度的准确性。甚至两人各自的选择也很相近。阿特热原本是戏剧演 员出身,因对演艺事业感到厌倦,放弃了舞台上的粉饰,从此去揭开现实的 面具。他住在巴黎,穷困潦倒,默默无闻。他将自己拍的相片送给欣赏的人 ,而这些人也都特立独行,与他一样。他不久前刚去世,留下了四千多张相 片,经来自纽约的艾博特收集整理后,出了一本十分精美的摄影专集,由瑞 赫特编辑出版。阿特热在世时,新闻界“对他一无所知,他往往带着相片四 处到画室兜售,每张只卖几分钱,通常只相当于一张明信片的价格,即那种 风景明信片,表现城市的美丽景致,沉浸在湛蓝的夜色中,还有一轮修饰过 的明月。阿特热对技术的掌握已登峰造极,可是这位大师终其_生都活在阴 影中,孜孜不倦地工作,却忘了在技术的巅峰插上他的旗帜;因此,不少后 继者竞以为是他们发现了巅峰,不知阿特热老早之前已捷足先登”。事实上 ,阿特热的巴黎影像预示了超现实主义摄影的来临,为超现实主义有效布阵 的唯一重要部队开了先路。摄影在没落时期,因墨守成规的肖像而乌烟瘴气 ,而阿特热出来打头阵进行消毒,净化了污浊的空气,使一切重回清朗。他 下手的头一个对象就是“灵光”——也就是近年来艺术摄影致力追求的价值 ——把实物对象从“灵光”中解放出来。前卫杂志如《Bifur》或《万象》 刊登了一些相片,配上地名作为图说:“威斯敏斯特”、“里尔”、“安特 卫普”或“布鲁塞尔”。相片中只见残断细节的影像,如一节栏杆,秃光的 树顶,枯枝横在一盏煤气灯前,石墙、灯架以及一个救生圈,其上还写着城 市的名字——这些相片只是将阿特热发掘的图式原原本本地指出来。阿特热 寻找那些被遗忘、被忽略、被湮没的景物,因此他的影像正与那些城市之名 所挑起的异国浪漫的联想完全背道而驰,这些影像把现实中的“灵光”汲干 ‘,好像把积水盛出半沉的船一样。什么是“灵光”?时空的奇异纠缠,遥 远之物的独一显现,虽远,犹如近在眼前。静歇在夏日正午,沿着地平线那 方山的弧线,或顺着投影在观者身上的一截树枝,直到“此时此刻”成为显 像的一部分——这就是在呼吸那远山、那树枝的灵光。拉近事物——更亲近 大众——现今已成为大快人心的趋势,正如独存的事物被复制进而被掌握, 令人不亦悦乎。就近拥有事物,即拥有事物的影像或影像的再复制,已成为 日益迫切的需求。然而新闻书报或时事影片中的复制影像显然有别于原来的 像,与原像紧密关联的是独特性与持久性,复制影像则密切关系着短暂无常 与复制性。
媒体关注与评论
相机是否巳取代了上帝的眼睛?宗教的式微和摄影的兴起同时发生,资 本主义文化是否已开启望远镜将上帝置入摄影术中?……人类拥有记忆的能 力,这使人们不禁要问:是否正如他们对某些事件牢记不忘一样,有其他眼 睛可以记录下一些极可能看不见的事?这样的“眼睛”指的是他们的祖先、 灵魂、天上的神或他们唯一的真主。 ——约翰·伯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