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眼睛

出版时间:2005-12-01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本雅明等  页数:241  字数:196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可以说是关于“摄影文化”思考的一条河流,书中介绍了在相机后面和围绕着相机的视觉文化的历史,以及围绕在摄影的艺术、哲学与美学,摄影的意识形态、摄影的“观看之道”等,自本雅明的那个“机械复制的时代”就成为“灵光”围绕,在布尔迪厄、约翰·伯格、苏珊·桑塔格等思考者的笔下,摄影展现出一派关于人类目光与影像的“生存图景”。   本书可以说是介绍在相机后面和围绕着相机的视觉文化的历史,那些围绕在摄影的艺术、哲学与美学,摄影的意识形态、摄影的“观看之道”以及摄影与殖民统治等等,这些围绕在摄影的久远的问题,自本雅明的那个“机械复制的时代”就成为“灵光”围绕,在布尔迪厄、约翰·伯格、苏珊·桑塔格等思考者的笔下,摄影展现出一派关于人类目光与影像的“生存图景”,从而在人类社会与文化的历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本书可以说是关于“摄影文化”思考的一条河流,苏格拉底说“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在“摄影”的光耀并未消散之时,本书亦是一种缅怀与追奠。

作者简介

吴琼,文学博士,现供职于中国人民大系哲学系,主要从事西方美学和哲学研究。
  杜予,工人出版社编辑。

书籍目录

视觉性与视觉文化——视觉文化研究的谱系摄影小史论摄影摄影与物恋摄影的使用——给苏珊·桑塔格作为客体的主体:摄影与人体电子影像时代的摄影视觉帝国:摄影与非洲的殖民治理现代性的肖像:达喀尔大众摄影中的时尚自我他人之痛

章节摘录

  他们各在其艺术领域内有淋漓尽致的表现,无人可以媲美,因为他们都  具有最高度的准确性。甚至两人各自的选择也很相近。阿特热原本是戏剧演  员出身,因对演艺事业感到厌倦,放弃了舞台上的粉饰,从此去揭开现实的  面具。他住在巴黎,穷困潦倒,默默无闻。他将自己拍的相片送给欣赏的人  ,而这些人也都特立独行,与他一样。他不久前刚去世,留下了四千多张相  片,经来自纽约的艾博特收集整理后,出了一本十分精美的摄影专集,由瑞  赫特编辑出版。阿特热在世时,新闻界“对他一无所知,他往往带着相片四  处到画室兜售,每张只卖几分钱,通常只相当于一张明信片的价格,即那种  风景明信片,表现城市的美丽景致,沉浸在湛蓝的夜色中,还有一轮修饰过  的明月。阿特热对技术的掌握已登峰造极,可是这位大师终其_生都活在阴  影中,孜孜不倦地工作,却忘了在技术的巅峰插上他的旗帜;因此,不少后  继者竞以为是他们发现了巅峰,不知阿特热老早之前已捷足先登”。事实上  ,阿特热的巴黎影像预示了超现实主义摄影的来临,为超现实主义有效布阵  的唯一重要部队开了先路。摄影在没落时期,因墨守成规的肖像而乌烟瘴气  ,而阿特热出来打头阵进行消毒,净化了污浊的空气,使一切重回清朗。他  下手的头一个对象就是“灵光”——也就是近年来艺术摄影致力追求的价值  ——把实物对象从“灵光”中解放出来。前卫杂志如《Bifur》或《万象》  刊登了一些相片,配上地名作为图说:“威斯敏斯特”、“里尔”、“安特  卫普”或“布鲁塞尔”。相片中只见残断细节的影像,如一节栏杆,秃光的  树顶,枯枝横在一盏煤气灯前,石墙、灯架以及一个救生圈,其上还写着城  市的名字——这些相片只是将阿特热发掘的图式原原本本地指出来。阿特热  寻找那些被遗忘、被忽略、被湮没的景物,因此他的影像正与那些城市之名  所挑起的异国浪漫的联想完全背道而驰,这些影像把现实中的“灵光”汲干  ‘,好像把积水盛出半沉的船一样。什么是“灵光”?时空的奇异纠缠,遥  远之物的独一显现,虽远,犹如近在眼前。静歇在夏日正午,沿着地平线那  方山的弧线,或顺着投影在观者身上的一截树枝,直到“此时此刻”成为显  像的一部分——这就是在呼吸那远山、那树枝的灵光。拉近事物——更亲近  大众——现今已成为大快人心的趋势,正如独存的事物被复制进而被掌握,  令人不亦悦乎。就近拥有事物,即拥有事物的影像或影像的再复制,已成为  日益迫切的需求。然而新闻书报或时事影片中的复制影像显然有别于原来的  像,与原像紧密关联的是独特性与持久性,复制影像则密切关系着短暂无常  与复制性。

媒体关注与评论

  相机是否巳取代了上帝的眼睛?宗教的式微和摄影的兴起同时发生,资  本主义文化是否已开启望远镜将上帝置入摄影术中?……人类拥有记忆的能  力,这使人们不禁要问:是否正如他们对某些事件牢记不忘一样,有其他眼  睛可以记录下一些极可能看不见的事?这样的“眼睛”指的是他们的祖先、  灵魂、天上的神或他们唯一的真主。  ——约翰·伯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上帝的眼睛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条)

 
 

  •   部分
  •     同样。。和《火的精神分析》一样。。我在上海季风书店买到。。
      可惜的是。。。这本书比《火的精神分析》还要艰深。。感觉
      摄影的光与影上升到了哲学,更多的是历史和相机背后的事。
      高2开始读,也是因为爱好摄影而购买,可惜自己文字造诣不足。。。
      无法理解。。
      
      最后有几页还涉及到了 多媒体传播和魔兽世界,我没仔细看,(仔细看也看不懂),最近想翻来看看,不知还能不能读懂他。
      
      请大家慎重阅读,当困难的时候,多练习摄影和社会历练,也许是理解这本书的更好的途径!
      
  •     视觉文化研究:是近年来在西方兴起的一种跨学科跨领域研究,针对现代和后现代的文化表征,以结构主义和精神分析为主导框架,围绕着视觉性的问题,对现代社会的主体构建、文化表征的运作及视觉实践的关系进行分析,揭示人类社会中特别是看与被看的辩证法。
      视觉中心主义的传统和视界政体的历史可追溯到古希腊,视觉帮我们巩固了权威(看见雕像参拜)人的感官分为与高雅的视听及低劣的触味嗅,在看与被看的辩证法中确立起一个谁看,看什么,怎样看的模式,再将这种认知推及其他领域。以一种视觉优势来定位男性。男性是主动的,心灵的,政治领域是公共的抽象的,女性是被看的,肉体的,政治领域是家庭的。
      然后20世纪后,影像文化的出现使得看和被看无所不在,呈现交互性,萨特所说的透过痛洞孔的窥视者,他人脚步声,咳嗽声,细语声,甚至存在幻觉中的某个眼神,使得窥视行为处于窥视之眼下,主体在反窥视中无形。此代表:拉康,福柯等
      柏拉图 洞穴理论:囚徒只能面向墙壁,其背后的火把将光照射下的人物行走等投射到墙壁上,囚徒以为这个是真的,当他转过来时,会以为真实是假的,走出去后会被阳光刺眼。(火把是理念,阳光是善,善是最高阶段)可见世界与可知世界。
      拉康:镜像理论。拉康镜像论的主要出发点,是改造过的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它的核心是一种无意识的自欺关系;其另一个重要的内里逻辑是由形象——意象——想象为基座的小他者伪先行性论。拉康的先行性,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不是我的他物事先强占了我的位置,使我无意识地认同于他,并将这个他物作为自己的真在加以认同。婴儿还没有自我认同感,看见镜子里的他,会以为是自己。6到18个月的幼儿(尚无法有效控制自己的碎裂身体)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统一影像,即产生一种完形的格式塔图景。这个完形的本质即是想象性的认同关系。这不是黑格尔所说的另一个自我意识,而是“我”的另一个影像。“它的对方”一开始就变成了它的影像-幻象。随即,他将这一图景误认为是自己,这恰恰是弗洛伊德所讲的那个自恋阶段中自居(认同)关系的幻象化。拉康的语境中,这是一种本体论上的误指关系。拉康清醒地意识到实体性主体的虚无。(拉康的镜像理论还是不是很懂)
      福柯:主体是犯人,“全景敞式监狱”作为现代社会建制——从家庭到学校,从工厂到军营,从医院到国家机构——的隐喻(这实际上是社会处于无处不在的媒体监督下)
      德波提出奇观社会。整个社会是一个巨大的景观堆积,理论提出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消费时代的到来有直接关系,不仅意味着物的聚积,还以为这一种前所未见的消费文化的形成。物的生产与消费还是物的符号价值的生产和消费。
      “奇观化”由人类文化史中由来已久的现象,远古先民的宗教仪式,圣像崇拜和狂欢节,那时依赖一个特定的空间和时间,现在整个社会已经成为奇观,存在的一切变为了表征,而表征就是图像,多种媒体带来的图像重构我们的信念。(高档奢侈品被人喜爱,非主流)。当社会都成为表征时,真实和表征就没有区别了。迪斯尼乐园有童话有冒险,美国的表征,也可说美国像迪斯尼乐园了。
      鲍德里亚的拟像,是一个不断复制的世界,意义内爆。
      
      
      文化研究:1964年英国伯明翰大学成立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社会批判和政治介入当核心,关注:阶级,性别,种族。
      巴尔特的符号学,拉康的精神分析,福柯的后结构主义,德里达的解构主义,鲍德里亚的后现代主义。
      
      1摄影小史 本雅明
      主要应证:技术改变生活方式。
      19世纪中期前摄影受宗教束缚(人像摄影对上帝不敬)——人像摄影画家个人用途——然后人像的光韵被研究,即“灵光”。光韵(aura)是被本雅明反复强调之物,他自己的解释是:光韵是一定距离之外但感觉上如此贴近之物的独一无二的显现。这个解释的重点在于,第一,是观众与艺术品的"距离";第二,是艺术品体验的独特性。而机械复制满足了观众对于特定作品的占有欲,但丧失了保持距离的观察和体验;同时复制品也化解了作品欣赏的独特性和情景性。复制品是人们生活当中的点缀之物,却没有真正的欣赏意义,谁也不会带着崇拜的眼神去欣赏一尊复制的维纳斯雕像。所以在技术的指引下,艺术脱离了宗教和膜拜情绪,摆脱了永恒价值,变成了一种短暂的、可计算、可重复的商品。
      复制作品的巅峰表现即为电影。电影是一种割裂性的拼凑产品,前后两个镜头的衔接,很可能是不同时间所拍的素材,由导演剪接到一起。电影的可装配性、可修正性使得它抛弃了艺术品的永恒价值,成为了平庸的复制品。
      归根结底,技术理性的强大,造成了社会的第二自然,而第二自然又反过来控制了人类,这构成了理性奇怪的辩证法。即使不考虑大规模艺术品复制造成的艺术商品化、模式化和僵化,仅从美学意义上看,抛弃艺术品"光韵"的做法,仍不免令人叹息--理性的强大反而剥夺了大众的领悟力和创造力。
      灵光:看与距离感。(一种很生涩的范围,有我之境,而不是无我之境,并不融合)
      
      2摄影与物恋 麦茨
      什么会产生恋物,因为存在缺失,死亡,恐惧,遗忘等等因素。
      摄影看作与死亡有着联系。咔嚓声后时间凝固,静止无声的表征。
      而电影将死亡以活着的形式播放出来。
      
      3他人之痛 桑塔格
      照片成为苦难的见证物。一句话就可以总结了。
      
  •     很少看到如此图少字多的摄影书籍....
      看了几篇就感觉其实不是讲摄影的哲学 恐怕是讲摄影人的人生哲学
      因为按快门之前你都没时间去想什么 摄影恐怕是只有感觉
      所谓哲学 恐怕是事后玩味的一些点缀了
      
  •     不知道是我的理解能力有问题,
      还是翻译的确实不怎样,
      我宁愿相信是前者,不想这样糟蹋了一本关于摄影的哲学
      WC时我很喜欢带本书翻翻
      此书也难免被沦为我的厕所文学
      这本书如果是台湾人来翻译估计会好些。
  •     书中收录了本雅明的《摄影小史》。恰好手中另一本本雅明的书也有此文。
      《上帝的眼睛》这本书中,《摄影小史》的翻译实在非常烂。本来本雅明的文章就不容易懂,又给翻译成这样,不知道为什么不说人话。非常不推荐这篇文章的译本。
      另一本,是胡不适翻译的收录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里面。这个译本要好得多。
      我没有看过其它《摄影小史》的译本,不知如何。
      
      《上帝的眼睛》这本书,收录的文章都非常不错。个人最喜欢里面马丁.斯科特关于电子影像时代的文章。
      每篇文章译者不一,译者的差异实在不小。
      翻译得好的不多。
  •      这次看《上帝的眼睛——摄影的哲学》,倒真是有些感触的。本雅明和苏珊桑塔格论摄影的那几篇都如同老友重逢,和读第一遍第二遍的感觉果然有别(另外想再写点垃圾)。就是连约翰伯格的那篇也比第一次看他的《观看之道》和《看》更有感触,当时看完我就一个问题:这是哪门子和哪门子的事!竟然也算作视觉的东东?
      
  •   和老友重逢,还不如直接和老友见面哩,哈哈
  •   哈哈,见不到怎么办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