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入门

出版时间:2005-11-01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朱维焕  页数:160  字数:8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由作者讲授“国学入门”时所备讲义之精华整理而成。其文究国学之根柢,贯其枝叶:首先阐明何为“国学”,接着从考据之学、词章之学、义理之学和历史之学四方面加以详细考察,疏证剖析、详尽窍实,博于搜采、深于考证、审辩通微,集众说之长。此书足为后学者深入国学研究之津筏。

作者简介

朱维焕,福建省惠安县人,生于1926年卒于2002年。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历任高中国文教师,中兴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师从新儒学大师牟宗三先生,一生专研中国思想,尤精于先秦思想、宋明理学及周易等领域。所著专书计有《论语要义选择》、《国学导读》、《周易经传象义阐

书籍目录

序文代序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国学之名义 第二节 国学之范围 第三节 典籍之刊印 第四节 藏书之灾厄第二章 考据之学 第一节 目录学 第二节 图书馆学 第三节 版本学 第四节 校勘学 第五节 辩伪学 第六节 辑佚学 第七节 文字学 第八节 声韵学 第九节 训诂学第三章 词章之学 第一节 诗学 第二节 词学 第三节 曲学 第四节 文章学 第五节 小说学第四章 义理之学 第一节 先秦经学 第二节 先秦子学 第三节 附:两汉经学 第四节 魏晋玄学 第五节 隋唐佛学 第六节 宋明理学 长七节 附:清代考据学第五章 附:历史之学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纪传体 第三节 编年体 第四节 纪事本末体 第五节 政制史 第六节 学术史主要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一、国学之名义“国学”即“中国学术”之省称。所谓“学术”,乃相应环绕于人生之诸问题,以探讨其原理、原则,并寻求解决之方术。就此探求而得之原理、原则,以及解决之方术,所成就之理论系统,称为“学术”。此一属于中国特有之学术系统,简称为“国学”。“国学”之名,始见于清末。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刘师培、章太炎、邓实等创办《国粹学报》,二十七期,邓实有《国学精论》一文发表。称“国学”者,盖所以有别于“西学”。二、国学之异称1.中学清末,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此以“中学”称谓中国之学术,且与“西学”对称,而取得主体之地位,并吸收西学,期于图致国家之富强。2.国粹许地山有《国粹与国学》一书,刘师培、章太炎则发行《国粹学报》,“粹”为精粹之意。3.国故章太炎著《国故论衡》。 “国故”有两解:①中国之旧学。②中国之掌故,亦即中国之文献。4.国故学曹聚仁著《国故学大纲》,乃欲以科学方法,研究国故,使成一系统性之知识。5.古学、旧学以所翻译西方之哲学、政治、伦理……为新学,而称中国学术为“古学”、“旧学”。6.东方文化东方乃指中国、印度、日本等地区。文化则包括道德、宗教、艺术、文学、风俗。7.文学《论语·先进》云: “文学:子游、子夏。”先秦所谓之“文学”,实为当时学术之总称。8.汉学西方学者,每称中国学术为“汉学”。……

媒体关注与评论

  “国学”即“中国学术”之省称。所谓“学术”,乃相应环绕于人生之诸问题,以探讨其原理、原则,并寻求解决之方术。就此探求而得之原理、原则,以及解决之方术,所成就之理论系统,称为“学术”。此一属于中国特有之学术系统,简称为“国学”。——朱维焕朱维焕先生为文风骨遒劲,深究经史训诂,旁及先秦诸子、宋明性理之学等,更且平素乐于裁掖后学,胸怀兴废继绝、开导启发之任,经其今古只眼之辨辑,此入门一书,应足为后学者深入国学研究

编辑推荐

  《国学入门》足为后学者深入国学研究之津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国学入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条)

 
 

  •   该书是台湾一学者早年国学讲义,后由其子代为出版。书中对国学范畴内各种具体研究方向做了简要的介绍,包括考据学,校勘学等。谈及这些学科的历史发展状况,研究的意义,方法等。然后分国学为哲学类,史学类,文学类等进行分述。文学类的讨论中包括诗,词,元曲,小说等文体的历史发展,以及这些文体出现或是繁荣的政治历史原因;哲学类也讨论各家学说的主旨要点,演变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书中谈到的“藏书之灾厄”,对于单靠手抄书籍传播知识的古代,这些灾厄难免造成大量古籍的散佚,这也就是后世会出现不同版本的古书,其中有部分是后人托先圣之名而作。于是乎对估计进行校勘和辨伪整理就显得极其重要了。诸如《墨子》一书,大抵只需读《非攻》,《非儒》,《明鬼》,《非命》等体现墨家思想的篇章,而不必读那些明显是伪造的篇目。自宋代以后由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各类图书乃得以广为流传保存,清代四库全书的收集绝对得益于印刷术的发明……追本溯源,国人应该研究古代哲学思想,尤其是先秦思想,不过先有个大概的认识会更好,研究起来更有目的。建议大家可以从本书入手。
  •   是一本非常不错的简明国学入门书。厚积薄发,寓繁于简。看似了了几篇,实则博大精深。想了解国学的人,不妨先看看这本书。
  •   这本书,是在弟弟让我买的,看来以后觉得很好,讲国学总结的很简单明了。对于像我这种对国语不是很了解的人很有帮助,对国学也有了以个比较系统化的了解。也给了以一些很好的建议,我也了解了,以后如果想深入的读一些国学的书,应该从哪里入手。总之我推荐大家都看看这本书!
  •   语言简洁、通俗,内容系统、丰富。对于一个想了解国学的普通读者,这本书系那个当合适。
  •   是一个提纲性的东西,可以作为学习的粗略地图,但是要从上面直接学到的东西有限。
  •   书非常好呀非常好。
  •   写得比较平实,读了一半,就没再读下去。
  •   适合国学入门者阅读,很不错的基础类著作。
  •   书是非常地不错,可是拿到书时,发现像是一本二手书。
  •   作为门外汉,能够通过一本薄薄的小书大致了解一下祖宗的文化,这个懒就不能偷了。
  •   内容空洞的可以阿,阅读价值不大
  •     本书虽为朱维焕先生当年授课之际备为讲义之用,但对于我等非国文专业的门外学生,也实可为一本微言大义入门之书。
      国学典籍、思维流派纷冗繁杂,浩如烟海,如无典识之人给予入门途径,实可令我等学识粗陋之人如坠五里雾中。诚然我等中人必有思维灵透、宏观领会能力强之人,但五千年中华文明留存至今所有典籍全凭一己之力而通读,其力殆矣!其时费矣!先生之书,实为我等入门之捷径。
      先生以其对典籍的通读与精研,溶五千年华族诸多典籍之精粹于一本仅160页之小册中,足见学问精深与概括之略。同时,虽言之极略,但甚少漏忘之处。不仅所有典籍、流派之概略皆可观之,同时其精神、沿革、传承、意义也全随其书。其对国学的分类,不仅沿用古人之学,亦加入自己之意,颇有继往开来之风。更加重要之处,乃根据这些分类,可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完整之国学图画,便于记忆各方面内容。
      无论国文专业与否,我等学生皆可从其得华夏文明之精华,并可依自己之兴趣,深入研读。如此,方不违先生原意。
      望我等有识之士,能够深入此书,得研读国学之兴趣,进而深切认知中国固有学术文化之精神,引导从事学术研究之兴趣,使国学研究愈加普及,并收继往开来、弘扬发展之效。
  •     从没有一部书能让我这么系统的学习国学知识,这是一部好书,虽然我看他的年龄比较晚了,但当我十来岁时,也没有这种书啊。真希望现在的青少们都看看此书。
  •     好书!
      台湾朱维焕先生的讲义,真是精品,意图国学入门者,可借本书管窥一二。有识之士读之,必有升华,无识如我者,更是受益匪浅。
      凡八万字,一日便可读完,精神之收获,不可计量也。
  •     《国学入门》--
      
      顾名思义,作为国学开始复苏的年代,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基础文库”,这本书无疑在众多出版的国学入门级书目当中,是一本非常难得的举纲张目的好书。
      
      事实上,这确是一本非常简要,也很系统的一本书。简要或许还不算准确,确切一点应该称为精要。
      
      兹观封面折页介绍与目录即可窥得一斑:
      
      本书是由作者讲授“国学入门”时所备讲义之精华整理而成。其文究国学之根柢,贯其枝叶:首先阐明何为“国学”,接着从考据之学、词章之学、义理之学和历史之学四方面加以详细考察,疏证剖析、详尽窍实,博于搜采、深于考证、审辩通微,集众说之长。此书足为后学者深入国学研究之津筏。
      
      序文
      代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国学之名义
       第二节 国学之范围
       第三节 典籍之刊印
       第四节 藏书之灾厄
      第二章 考据之学
       第一节 目录学
       第二节 图书馆学
       第三节 版本学
       第四节 校勘学
       第五节 辩伪学
       第六节 辑佚学
       第七节 文字学
       第八节 声韵学
       第九节 训诂学
      第三章 词章之学
       第一节 诗学
       第二节 词学
       第三节 曲学
       第四节 文章学
       第五节 小说学
      第四章 义理之学
       第一节 先秦经学
       第二节 先秦子学
       第三节 附:两汉经学
       第四节 魏晋玄学
       第五节 隋唐佛学
       第六节 宋明理学
       长七节 附:清代考据学
      第五章 附:历史之学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纪传体
       第三节 编年体
       第四节 纪事本末体
       第五节 政制史
       第六节 学术史
      主要参考书目
      
      
      以此纲而知国学之经脉,可为工具书,可为概念辞典,可为思维整理之导引也。
      
      PS:此书当可与人大该系列另一书《国学导读》http://www.douban.com/subject/1448401/共存之,以备工具与提挈之需。
      
      
  •     今天一天值下班来,
      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看完了这个小册子。
      心里很踏实,
      一条脉络也充实在脑海里了。
      可以说是冲着国学来的也不是,
      这份沉淀并非一本两本可以改变,
      希望所取的是,
      对于结构的认知与情绪的平抚,be enough~
      等待继续:)
      
      
  •   看了你的评论,决定买一本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