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

出版时间:2005-11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托马斯·C. 谢林  页数:230  译者:谢静,邓子梁,李天有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的主题是关于个体动机、行为(或微观动机)与其所带来的总体结果(或宏观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不仅探讨个体行为所导致的令人惊奇的宏观结果,也讨论宏观结果中所蕴涵的个体动机或行为,以及是否可能从观察到的宏观行为中推论出微观动机。谢林教授通过人们耳熟能详的、简单易懂的例子说明了当总体行为不仅仅是个体行为的简单累加时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社会成员为何对他们的单独行动所产生的集体后果视而不见,以及为何从群体现象中推导个人意愿的尝试是一种投机取巧的行为。在书中他还建立了一些既不太艰深又并非显而易见的模型,以及一些基本的分析系统,并将这些模型和分析系统应用于解决类似于由种族、性别、年龄和收入所引起的社会分隔问题上。

作者简介

托马斯·C·谢林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卢修斯·N·李特尔(Lucius N. Littauer)政治经济学教授。获加州伯克利大学学士学位,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其著作有《国际经济学》,《冲突的策略》,以及《武器及其影响》。1977年他获得了政治经济学弗兰克·E·塞德曼(Frank E. Seidman)杰出贡献奖,获2005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书籍目录

第1章 微观动机和宏观行为 目的性行为 市场行为 均衡分析 交换和其他交易行为 人为市场和局部市场 互动行为第2章 抢凳子游戏中必要的数学分析 概念的定义 两类群体的匹配 两类群体的分布率 成长的动态学 加速原理 在分配中的地位 排队等候和循环运输系统 漏损与衰退系统 模式和结构第3章 自动调温器、次品以及其他类拟模型集合 社会科学中的模型 临界密度、倾余以及次品 临界质量图解 公地 自我实现及其他预期 自我约束的传统习俗 社会契约第4章 分类与融合:种族与性别 个体激励和集体性的结果 一些数量限制 分离的机制 分类和争先恐后 一个自我形成的邻里模工 连锁反应 这是“分隔”状态吗? 有界邻里模式 关于“容忍度”分布的描述 “容忍度”数据的图形转换 位移的动力 另外一些容忍度的安排 另外一组数据 种族融人事论者的偏好 政策和工具第5章 分类与融合:年龄与收入……第6章 选择孩子的基因第7章 曲棍球头盔、夏令时以及其他二元选择

编辑推荐

  每个忙碌的清晨,高速公路都带着人们奔向城市的各个角落。突然之间,红灯亮了,汽车开始减速,车流慢了下来。出城的道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为什么城市之间的交通就因此发生了阻塞?司机们纷纷减速,只为了看一眼道路另一边的车祸现场。结果,为了能看上10秒钟,多数人在路上多花了10分钟。每个司机为了看一眼都花了10分钟。然而,其中只有10秒钟是为了自己能看一眼,另外的9分50秒都付给了前面司机的好奇心。这实在不是一桩好买卖。  本书研究了以上现象。无论这类现象很严重还是很古怪,所有这些现象都包括了一种行为系统,处在这个系统中的人在不断对自己周围的环境做出反应,试图适应,然而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或者不关心他们的行为与其他人的行为一道产生了他们并未预期的后果。本书举例深入浅出、生动、富于想像,并充满了哲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9条)

 
 

  •   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当代世界学术名著.经济学系列(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力作)
  •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谢林的一本力作,但读起来并不吃力!非常好!
  •   很吸引我的一本书,简单翻了下,诺奖得主的数,对我有帮助。
  •   想更清楚的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吗?不仅仅是外部的这个世界,也有我们自己的内心,这本是值得一读。书籍装帧很简单,带有勒口,还不错。
  •   可能是翻译的问题吧。感觉中文版的不是很好
  •   小兔汤姆系列是儿子最爱的书之一,很不错,太生动了
  •   不愧是博弈论奠基人写的书
  •   经典实惠
  •   除结论章之外都可以很快读完,有所收获,结论要精读,用心体会
  •   在人类中,一些特异的集体行为必然蕴含着经济学的观点,从任何一个角度讲,经济是无处不在的。作者探讨了这些常见而又有些难以理解的集体行为的经济学观点,是很有新意的。
  •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建立分析各种事物的经济学模型,其方法值得借鉴。鉴于翻译水平一般,可以借鉴英文版一并使用。关键是其方法很有价值
  •   超棒的书,建议喜欢经济学的童鞋有时间读下!
  •   谢林的书形散而神不散,通过日常的小事看出不一样的大道理,值得收藏的一本书
  •   不错,呵呵。读了之后受益匪浅,感触良多,感觉是一本好书,建议大家有兴趣的话也去读一读,哈哈哈哈。价钱也还说的过去,不过能更便宜点就更好了。~~~
  •   该书内容不错,值得一看。。
  •   对于我做论文有很大的启发。
  •   该书从经济学来分析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平常,实则值得玩味的行为。
  •   这个书本来我想是一个整体的理论著作,买到才发现实际是都是作者的一些“贴身小事”,缺乏一种贯穿始终的主线。
  •   也许是水平有限,实在是难以卒读。我那同济大学MPA的姐姐也读不下去。这文字水平确实也不咋地,不知是否翻译问题。
  •   需要些数学功底
  •   书的质量到时好的很,但是内容过于晦涩了比起《赤裸裸的经济学》差远了
  •   与其看这本中文版,不如看原版得了,哎........貌似中文比英文难懂,个人体会
  •   不符合中国国情,如果搞学术研究可以参考,不提倡购买
  •   对译者表示不满。希望别再有更多人上当。
  •     本书作者托马斯.C.谢林(Thomas.C.Schelling)是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政府学院的政治经济学教授。并与罗伯特•约翰•奥曼(Robert John Aumann)因运用博弈论分析改进了我们对冲突和合作的理解而共同获得2005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谢林正如他自己自称的是个“不安分的经济学家(errant economist)”,他的思想遍地开花,所以也有人把他称为“百科全书式”的经济学家。这从他的头衔中也可以看出,他是美国著名学者、经济学家,外交事务、国家安全、核战略以及军备控制方面的研究专家,也是有限战争理论的奠基人之一。绝对称得上是多才多艺的了。
      
      伟大的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曾经建言其他经济学家,将他们的数学理论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并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加以阐述。经济学家们往往忽略了马歇尔的建议,但是谢林却身体力行。在《微观动机和宏观行为》一书中,表现尤其明显。书的内容正如题名,通过人们耳熟能详、简单易懂的例子探讨了个体动机、行为(或微观动机)与其所带来的总体结果(或宏观行为)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本书着重要解答的问题是:出于一个想法的个人行为,怎么会“突然”变成了宏观上显著行动?
      
      当然,书里还有许许多多有趣的且又是非常贴近生活的例子给我启发。在第二章中,有一则排队等候的问题引起我的兴趣,作者说“在滑雪吊索旁排队等候时,我听见有人抱怨吊索应该走的更快一些。尽管这可能需要一个更大的引擎,但是管理方应该能支付得起这个价格。这样的抱怨值得声援,但事实上这个建议根本就无法实行:吊索速度越快,排的队越长。”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作者在这一节的最后指出“这些命题只有在考虑整体时,或者只有双边交易的双方都被考虑的时候才是正确的。人们的经验通常只是单方面的。”还有第二章讲到的“停止规则”也启发了我重新思考生活中的某些认为理所当然都不再去加以思考的事情。文中说“如果每对夫妻生男孩和女孩的可能性都是50%,而每对夫妻都只想要男孩,并且生了男孩之后就不再生了,而生了女孩的夫妻还会接着生,并指导生育一个男孩为止,那么男女比例将会是多少呢?”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认为这将导致人口中男孩比女孩多,在印度和中国的不发达地区尤胜,我甚至记得中国还曾引用过这个例子作为普及计划生育的反面教材。但谢林提出一个大家都不曾想过的观点那就是,任何这样的“停止规则”根本不会影响男女的最终比例,比如头胎生了男孩就停止下来。在第一轮中,一半的婴儿是男孩;在第二轮中,只有一半的家庭还会生孩子,但是仍然一半男孩;又生了女儿的家庭还会接着生第三胎,而且由于50-50的假设,无论什么时候停下来——那么最终的比例也必定是一半男孩一半女孩。(但事实上生男生女的比例像投掷硬币猜正反一样不一定完全是50-50)其实这一道理只要稍稍思考一下就能知道,但恰恰是像这样的例子我们听得太多,觉得太寻常了就误认为给定的答案就是对的,都不会让脑筋再转转去思考一下了。这本书恰恰提示我启发我们对很多社会问题用经济学的角度去广泛的思考。说不定就会有所创新,得到恰不同于往常的答案。这也证明了谢林的不寻常之处,他善于从“平凡之中见奇绝”。
      
      在第三章中作者在论证超调和低调问题中举出的一个例子也非常生动,我之所以记得如此深刻就是因为我本身也这样想过,并且在看到这本书之前一直自以为聪明的认为自己这种想法是正确的,这个故事说的是作者的朋友曾负责一个贫穷国家婴儿的麻疹疫苗接种项目,一开始项目进行的挺顺利,因为当地麻疹疾病非常严重,母亲都不顾路途遥远带孩子来注射疫苗。很快,多数婴儿都注射了疫苗,未接种疫苗的婴儿的数量很少,不会形成流行性疾病了。在这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那个地区都没有麻疹。因此,在这段时间内这个地区的新生婴儿中又有许多没有接种疫苗,而且数量多到足以使疾病蔓延的程度。在这次流行性麻疹中,又有孩子死了,母亲们都吓坏了,再次纷纷带着孩子们来接种疫苗。一年之后这场疾病又逐渐被人们淡忘了,母亲们也不在带着孩子们来接种疫苗了;再过一年之后,又一群未接种疫苗的婴儿再次带来新一轮疾病的流行。这一现象非常明显的反映出——个体行为所导致的令人惊奇的喉管结果。其实我小的时候很怕打针,也经常自己这样想,周围的小朋友都注射了各种疫苗,反正不会得病也就不会传染我,我为什么也要去打针,在膀子上留个小疤。至此我终于理解如果任由个体这样行为的话,有成千上万人同你一样“小聪明”,会有这样的想法,积累到一定程度,危险就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传统上,宏观经济学缺乏微观基础,已经被无数经济学家诟病,因为宏观上的经济总量或者总体的经济行为抹杀了单个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谢林认为如果忽视了这些联系,那么就无法解释为什么一个司机看路边的交通事故会造成大规模的阻塞?为什么特定的货币需求行为的集聚会引发金融危机?为什么一个民族会集结成一个国家?这些问题是纯粹的宏观经济学无法解释的。谢林的这本书中不见谈到了个体行为所导致的令人惊奇的宏观结果,也讨论了宏观结果中所蕴含的个体动机或行为。用博弈论的方法,用深入浅出的例子和清晰易读的文字为经济学两大领域宏微观搭建了联通的桥梁,进而为建构经济学整个体系的大厦,谢林无疑为这项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读本书,经济学的智慧不仅在模型和推导中,也在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中。而在经济学界,谢林也被认为是“马歇尔文风”的继承者,被誉为“最容易读的经济学家”之一,所以读谢林的书,就像听谢林讲故事。当然有些人讲故事比较差,反而不能很好表达故事蕴涵的意味,而对于谢林来说,则完全没有这种顾虑。也许是因为对隔离的研究,谢林曾参加马歇尔计划,并长期担任政府顾问,因此要对并不聪明的领导人说清楚复杂的博弈论,讲故事无疑是非常好的选择。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增强了我对博弈论的理解。
      
  •     人以群分的博弈论
      李华芳
      
      如同诺贝尔奖一贯的作风一样,奥曼和谢林获得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旨在表彰他们年轻时候的贡献。只不过谢林自称是个“不安分的经济学家(errant economist)”,他的思想遍地开花,所以也有人把他称为“百科全书式”的经济学家。我可以列出一些同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同行对他的赞叹。例如托宾回忆谢林在哈佛大学读书时就比老师深刻;萨谬尔森也认为“时间磨不平他的创造力,他的路数总是变幻无穷”;斯宾塞则说他关于信号博弈和市场细分的灵感来自于谢林,因为谢林曾经跟斯宾塞讨论过为什么沙滩上总是晒太阳的美女是一堆,冲浪的是一堆,而游泳的是另一堆?
      
      这个“为什么人以群分”的简单问题,真是谢林毕生工作的出发点。虽然说路数变幻莫测,但是谢林同大多数哈佛毕业的经济学家一样,总有一把经济学的手术刀,用来剖析这个复杂的真实世界。而这本《微观动机和宏观行为》(谢林著,李天有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则是这种剖析的典范之作。早在1971年的时候,这本书的思想就已经在谢林的论文《分隔的动态模型》中出现了,这篇文章其实就是要讨论为什么沙滩上晒太阳的美女要扎成堆,进而从小事推广到城市、区域与种族隔离的一般模式。以小见大,发人深省。
      
      伟大的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曾经建言其他经济学家,将他们的数学理论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并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加以阐述。经济学家们往往忽略了马歇尔的建议,但是谢林却身体力行。在《微观动机和宏观行为》一书中,表现尤其明显。这本书着重要解答的问题是:出于一个想法的个人行为,怎么会“突然”变成了宏观上显著行动?
      
      传统上,宏观经济学缺乏微观基础,已经被无数经济学家诟病,他们也在不断拓展研究,试图弥补这一缺陷,进而建构经济学整个体系的大厦。而谢林无疑为这项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因为宏观上的经济总量或者总体的经济行为抹杀了单个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谢林认为如果忽视了这些联系,那么就无法解释为什么一个司机看路边的交通事故会造成大规模的阻塞?为什么特定的货币需求行为的集聚会引发金融危机?为什么一个民族会集结成一个国家?这些问题是纯粹的宏观经济学无法解释的。当然,谢林似乎也没有看到新政治经济学的进展,如果他意识到博弈论已经被吸收到新政治经济学里面,并且看到布坎南以及迪克西特等人的贡献,我想他会很乐意修正他的看法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谢林的贡献早就足以彪炳史册。以至于不少人认为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首次颁发给博弈论的时候,谢林就应该当之无愧地获奖。不过尽管迟了11年,谢林还是获得了应有的荣誉。然而按照目前博弈论的进展来看,谢林说的无非是已经成为共识的话而已,而当时能想到宏观的“集聚”行为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多人囚徒困境的非合作博弈均衡解,却是了不起的贡献了。囚徒困境是说两人博弈会陷入非合作均衡,尽管合作的收益对双方而言更好。但是当两个人扩张到更多人的时候,决策主体会进行结盟联合,相互合作优于每次选择非合作的策略。因此,当人们预期合作有较大收益,那么人们就会预测他人也会合作,也就是联盟,这个时候联盟就会迅速扩展。
      
      这时就会“突然”出现宏观上的显著行动。谢林对种族隔离的研究为解释冷战思维奠定了理论框架,现在回过头去看看谢林是怎么想到这个理论的,似乎是合适的选择。这一切始于谢林在一次长途飞行中的乱涂乱写,他在纸上随意地画着加号和零,试图发现当一个人想避免种族隔离时会发生什么。“用铅笔和纸来做是很困难的……很多时候你必须用橡皮擦。”谢林不无风趣地说。回到家后,他和他12岁的儿子围着棋盘坐了下来,并以硬币的“偏好”(分为铜和锌两种)作为简单规则开始了游戏。例如,完全被铜硬币包围的锌硬币,将转移至与锌硬币相邻的空白方格。每一步都会引发下一步,直到棋盘完全被划分成一半铜硬币,一半锌硬币。通过这个游戏,谢林得出了重要结论:“一个微小的偏好——社区里不要有太多不像你的人,或甚至仅仅是因为偏好社区里要有些像你的人……就可能导致极端的平衡,结果看上去就非常像极端的隔离。”
      
      谢林正是通过这样深入浅出的例子来阐释博弈论的深刻思想,经济学的智慧不仅在模型和推导中,也在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中。而在经济学界,谢林也被认为是“马歇尔文风”的继承者,被誉为“最容易读的经济学家”之一,所以读谢林的书,就像听谢林讲故事。当然有些人讲故事比较差,反而不能很好表达故事蕴涵的意味,而对于谢林来说,则完全没有这种顾虑。也许是因为对隔离的研究,谢林曾参加马歇尔计划,并长期担任政府顾问,因此要对并不聪明的领导人说清楚复杂的博弈论,讲故事无疑是非常好的选择。
      
      因此在《微观动机和宏观行为》中,尽管有理论探讨,但谢林的阐述绝对不枯燥无趣,相反谢林的故事引人入胜,通过一个个故事层层推进其逻辑,让人不忍释卷。例如谢林用哈佛业余俱乐部的兴衰来刻画“集体行动的悖论”,用鸡尾酒会上的“扎堆”来类比种族和阶层的隔离,一下子使经济学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因此不管是对于经济学者而言,还是对于爱好者来说,如果你想快速了解平日以复杂的数学面貌出现的“博弈论”,这本《微观动机和宏观行为》显然是不错的选择。
      
      托马斯·谢林,《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李天有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1
      
  •   怎么有几个段落来自小李匪盗的书评,让我怀疑另外几段不知来自哪个作者...
    http://www.douban.com/review/1024517/
  •   有几个段落就是抄别人的。。。
  •   很好,顶一个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