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的专制主义精神

出版时间:2003-10-01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宪堂  页数:419  字数:332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追求整体性、总体性、同质性和集体主义的传统文化在精神上就是专制主义的。作为中华民族进入和改造世界的主要方式,作为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之力,作为专制王权的构成机制和营卫功能,作为专制王权政治的操作理论,儒学凝聚和凸显了我们民族的根本价值,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实践倾向,全面参与到了权力机制的建构之中,因而全息地带有专制主义的元素,不可能像新儒家认为的那样,能够从中“开出”民主制度或挖出民主的“种子”——儒学既不是专制权力的替罪羊,也不是民族荣耀的图腾柱。

作者简介

  李宪堂,1966年生,山东安丘人。1986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1986—1990年于聊城大学任助教,1990年、2000年先后入南开大学刘泽华先生门下攻读政治思想史硕士、博士学位,期间从事过新闻、房地产营销、商业管理等多种工作,现于南开大学经济系博士后流动站从事中国经济史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章 概念分析:专制的内涵与外延  第一节 专制是什么  第二节 专帛不是什么第二章 朝圣的旅程:儒学的历史与逻辑  第一节 孔子:人间秩序的重建者  第二节 思孟学派与《易传》:通向绝对者之路  第三节 荀学:专制王权的入世宣言  第四节 董仲舒:儒学的意识形态化  第五节 宋明理学:最后的献祭第三章 向绝对者的投诚:儒家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被给予的尊严:道德主义的实质  第二节 吞噬星光的黑洞:真善美的统一  第三节 归依与献祭:仁义礼智信第四章 绝对者的话语:儒家的语境、语法、词根与修辞  第一节 没有缝隙的世界:大一统宇宙的图式  第二节 主动的被动:儒家的语法  第三节 权力的词根:“中”、“和”观念的实质  第四节 对象化的技术:儒家的修辞第五章 真理的生产与权力的生产  第一节 事君以道:交易者与合伙人  第二节 志道与弘道:权力资本(真理)的生产与维护  第三节 学以致道:战斗的阵地与秩序的生产第六章 礼乐教化与民为本:专制秩序的建构方略  第一节 礼:专制王权的解码器  第二节 乐:专制王权的催眠术  第三节 专制王权的编程机制  第四节 民本与君本第七章 自我主体的沦丧  第一节 类人:个体的消弭  第二节 关系中的存在:自我的确立与沉沦  第三节 被统筹的存在第八章 语言清洗与意识过滤:专制权力的营卫功能  第一节 语言清洗  第二节 意识过滤综论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先秦儒家的专制主义精神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关于儒学与传统政治文化的关系问题,从五四新文化活动以来就一直以激进的反传统主义思路一边倒地进行着对儒学的极端否定,即是在上世纪末出现了为一些人讥讽的“文化保守主义”的思潮,实际上并没有改变许多人把传统政治的罪恶算在儒家头上的做法。时下,有人仍然认为中国所经历的二千年是历代封建王朝利用孔子儒家思想进行统治的专制时代,孔子儒学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意识形态,给孔子背上了为专制统治提供理论基础,维护封建统治者利益的罪名,还发明了一个“专制儒学”的名词。甚至有人一言以蔽之:“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专制主义”。说到“专制”,这是一个政治学的概念,在中国历史上政治的专制是不可否认的,是秦始皇开动头,发展明清之后为甚,至于过去流行的儒家“思想专政”一说是没有认真研究和客观分析历史的“时论”、“政论”,现在需要进一步从历史上进行澄清。中国的专制主义法家应该负主要责任的,很大程度上是秦汉以后形成的王霸道杂之的政治文化主体模式的结果,是先秦荀子一系的经过董仲舒完成的儒学发展的一种倾向,决不是儒学的全部。后儒把董排除在儒学正统止外良有以也。这书就是通过历史的考证,说明反专制也是儒学的一个重要传统之一,而且特别能够表现儒家的精神。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