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作者:王立群 页数:228 字数:211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霸王别姬: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以作者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的讲稿为基础修改润色而成。全书依据《史记》等正史资料梳理了项羽的一生事迹,以项羽从亡命之徒到破秦中坚、从西楚霸王到自刎乌江大起大落的一生经历,尤其是项羽与刘邦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来解读贯穿始终的一大核心命题——项羽为什么会败于刘邦之手。全书以人物解读历史,以历史启迪智慧,既写出了一个真实可感的悲剧英雄项羽,又能为今天的人们用人、做事提供一些有益的镜鉴。
作者简介
王立群,生于1945年,山东新泰人。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中国文选学会副会长。出版有《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现代〈文选〉学史》《〈文选〉成书研究》等学术专著,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先后推出王立群读《史记》系列之汉武帝、吕后、秦始皇、大风歌等作品,本本畅销。
书籍目录
霸王出世
1.壮哉少年 英雄梦想
2.斩杀郡守 闪亮登场
3.前朝旧代 人心所向
项羽人关
4.函谷关前 盟主震怒
5.戏水西岸 剑拔弩张
鸿门宴
6.巧言令色 暗藏玄机
7.愧然生悔 傲然显威
8.阴谋血腥 席间较量
9.警告威慑 武夫陈词
10.惧为鱼肉 避祸逃亡
11.浑然应答 道尽糊涂
西楚霸王
12.不为帝王 选择霸业
13.因功论赏 割地封王
14.所封不当 后患无穷
15.功臣失封 叛乱蜂起
生死决战
16.两军对阵 拼死一搏
17.杀庆救赵 威震楚国
18.力挽狂澜 灭杀强秦
19.战神显威 以少胜多
20.悍将叛楚 屏障丢失
荥阳会战
21.南北奔波 一失成皋
22.首尾难顾 再失要地
23.中分鸿沟 刘项议和
自毁长城
24.最重自尊 不容逆耳
25.刚愎自用 失察失人
26.心胸狭隘 缺乏宽容
霸王别姬
27.情怀关人 巾帼千秋
28.宽严失度 袒护亲情
29.重情念旧 封赏报恩
四面楚歌
30.张良献计 刘邦结盟
31.四面楚歌 霸王惊心
32.廿八壮士 五千追兵
33.自刎身亡 耻于起兵
34.琵琶一曲 十面埋伏
附录
附录一 谁还该为项羽的败亡负责
一、成事不如败事多的范增
二、关键时刻掉链子的龙且
三、未能完成使命的武涉
四、完全不懂政治的韩信
五、危机时刻给项羽致命一击的周殷
附录二 影响项羽败亡的因素还有哪些
一、别忘了偶然性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残暴导致了项羽的败亡吗
三、“匹夫之勇”是项羽败亡的原因吗
附录三 咏项羽
一、英雄常使泪满襟
二、千古漫漫说得失
三、卷土重来未可知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为学只学万人敌项羽小时候不愿读书识字,也不愿学击剑(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而且说:读书只要能用来记姓名就足够了(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他的叔叔项梁见他不愿读书,就让他学击剑,但是,项羽对剑术同样不感兴趣(剑,一人敌,不足学),项梁非常恼火。项羽非要学习能够指挥千军万马的兵法(学万人敌)。这个贵族少年从小就立志学习“万人敌”的兵法,究竟是为了什么呢?我认为:这和项羽的家世关系密切。项羽的祖父项燕是被秦将逼迫自杀的,项羽认为这是家族的耻辱,所以,项羽自小就怀有强烈的仇秦心理。他认为:只有学会行军布阵的兵法,才能有机会为家族雪耻。少年项羽的这一壮志使他日后成为消灭秦朝的主将。但是,项羽对读书功能的认识,却使他在灭秦之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时犯下了一系列错误。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先秦典籍中的历史著作、诸子著作充满了各种人生智慧。项羽没有在少年时期遍读书籍,为他日后的失败预埋了祸根。项羽不愿学剑,但是,他的剑术是不是很粗疏呢?不!项羽非常善于短兵格斗。乌江自刎前,他持剑与汉军步行交战,一个人就杀死汉兵上百人。这说明他的剑术极精。他之所以不愿学剑,并非是他学不好,而是他立志要学“万人敌”的兵法,不愿学一对一的单打独斗。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们现在有些第一书记,连封建时代的刘邦都不如,倒有点像项羽。这些同志如果不改,最后要垮台的。不是有一出戏叫《霸王别姬》吗?这些同志如果总是不改,难免有一天要“别姬”就是了。 ——毛泽东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司马迁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
编辑推荐
《霸王别姬: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为什么刘邦高唱大风歌,而项羽只能奏响霸王别姬的千古悲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