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作者:[美] 爱丽丝·奥兹玛 页数:288 译者:郭娜,张坤,张乾
Tag标签:无
前言
吉姆·布罗齐纳(爱丽丝的父亲)1998年一个温暖的夏夜,我带一位朋友和她的女儿到费城听音乐会。回家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女儿爱丽丝在车道上像一个疯婆子似的暴跳如雷,一边挥舞手臂一边大喊。因为时间已近午夜,我以为一定出了大事,所以停车跳了出去。爱丽丝喊着:“你干什么去了?看看时间!都几点了!”我愣住了。我把我们的读书计划完全抛之脑后了!于是我们急忙进屋,拿起书,开始我们的夜读。几个月前,我担心爱丽丝年龄渐长,不想再让我晚上为她读书了。所以为了让这一天晚点到来,我们做了一个约定:我每晚都为她读书。为了避免我们之中有谁偷懒,爱丽丝大胆地给我们的计划订下了一千夜的期限。我被她的提议吃了一惊,因为我觉得在这一千天里,中途一定会出点状况,所以这个计划应该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但是身为家长和老师,我觉得孩子有愿望,自己的角色应该是进行鼓励而不是让她泄气。尽管如此,这个“一千夜”的想法还是让我有些头大。正如您将在这本书中读到的,从那之后我们的计划坚持了很多个夜晚。其间我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状况,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但还是坚持了下来,最终坚持了将近九年。因为爱丽丝和我都是那种做任何事情都不墨守成规的人,所以从她9岁到18岁那年的夏天,我们每天都抽出一点时间来一起读书,可能在别人看来有点怪异。为了让计划坚持下去,有时我们在半夜十二点开始读书,有时在凌晨痛苦地开始。有很多次,我不得不把熟睡中的她叫醒;也有很多次,她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把我叫醒。面对这些状况,我们俩谁也没有抱怨过。这是我们决心要做的事情,绝不会被任何困难所妨碍。坚持完成任何事情都要经过一番努力,最让我们引以为傲的事情总是让我们付出很多。读完书之后,我经常问问爱丽丝今天干了什么,以后有什么打算。这成了我们之间一种自然而然的交流方式。我们读的书大部分都是我们学校在三次书展上采购的。作为学校图书馆馆员,我每年都可以为学生们保管这些书。每次开书展的时候,我都会带回家很多书,父女两人反复斟酌,每本书都读一些片段,直到选出最合适的书为止。读书计划一旦开始,就很难再停下来。唯一让我们中断的事情就是在这个计划开始九年之后,爱丽丝要从家里搬出去了。如果你想开始自己的读书计划,应该先把自己的孩子带到当地的公共图书馆,在那里你们可以徜徉在书架之间,寻找适合自己阅读口味的书。当你们之中有谁发现一本好书的时候,告诉对方。在孩子的选择和你的选择之间,以孩子的选择为先;在放弃那些孩子感兴趣的书时要慎重。记住,读书计划虽然是由你完成,但最终却是为了孩子。你们找到合适的足够多的书之后,就把它们借出来带回家。你的孩子一定会非常兴奋,因为他们期待着那些美好的读书之夜。时间一久,孩子和你都会找到喜爱的作者和丛书。其中一些书会吸引着你们遍遍重读。你们也可以考虑通过当地的书店或者众多的网上书店购买时下的畅销书,这些财富可以代代相传。对你的后代而言,还能找到比对书籍和阅读的热爱更好的馈赠吗?我热爱朗读的习惯是在小时候养成的。因为家里只有一辆车,我的父亲要开去上班,所以母亲经常带着我和弟弟步行去当地的图书馆(大约离家有一英里半的路程)。我们每个人可以借两本书:一本我们自己读,另外一本母亲为我们朗读。如果小时候有人为你读过书的话,今后你也极有可能为自己的孩子读书。树立一个可以代代相传的家族传统吧。身为家长,能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你的时间和心无旁骛的关注。随着时光的流逝,你也许会反思自己的人生,后悔自己曾经在有些事情上投入太多。一个人不管是多么优秀的父母,永远都不会说:“我觉得在孩子小时候陪伴他们的时间太多了。”孩子并没有那么好骗。他们能看出家长最在乎的是什么。我的妻子离开我之后,有六年多的时间我都没有寻找伴侣。我希望让两个女儿坚信我会陪伴在她们身边。如果父母亲一个走了,另一个每晚都到外面找乐子,那么孩子会是什么感受?我猜她们应该会想:“妈妈有了新男人,爸爸有了新女人,有谁要我们呢?”1983年,由美国教育部成立的“阅读委员会”宣称:“要让孩子有足够的知识,最终具备阅读的能力,一个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为孩子大声朗读。”无论是在学校读书还是在家读书都是被提倡的。这个委员会得出的结论是:“这种做法应该在孩子上中小学期间坚持实践。”回忆我上学的时候,只有高中时的一位老师为我们朗读过。弗兰克·达菲先生非常陶醉地为我们朗读了莎士比亚的戏剧《麦克白》。当时我和其他的同学认为他是在打发时间,一定是想偷懒,不想教我们真东西。听他读了几周之后,我们竟然欲罢不能了,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后面的情节。每个人都端坐在椅子上侧耳倾听,生怕错过每一个字。如果在达菲先生朗读的时候有人说话,那么这个人就会很快被制止,并且被同学们看做真正的傻瓜。他花时间为我们朗读,而不是让我们自己阅读的结果就是:我对莎士比亚的作品保持了终生的兴趣。如果达菲先生就按照一般的方式上课,讲完之后我们再也不愿意听到莎士比亚这个名字,两种方式相比,孰优孰劣呢?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是:让学生终其一生都对所学的东西保持浓厚的兴趣。我不知道爱丽丝会不会在她的小说中提到这些:八年级时,她的阅读部分在州考中拿到了“特别熟练”级别的高分,三百多个考生中只有三人达到这个水平,而爱丽丝是其中之一。当时我们的读书计划已经坚持了四年多了。十一年级时,她的SAT预考分数是全班最高的。当时我们的读书计划正进行到第七个年头。在读高三时,她获得了两次全美写作比赛的一等奖。当时我们的读书计划已经一天不落地坚持了八年多了。拥有这些荣誉的爱丽丝,注定不是一个平庸的女孩。我想,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总会有某件事情让他们与众不同,体现出他们的个性,以及他们是怎样的人。爱丽丝上学期间,我从没要求或者希望过她打工。我想这些时间应该省下来学习或者娱乐。未来她会有很多时间在那种平凡忙碌的日子中度过,而我在小学的工作已经足够养活全家了。所以在课余时间,爱丽丝能够自由地去做她想做的事情。她大胆尝试写了一个剧本,叫做《微不足道》,并且利用暑假组织一些有天赋的孩子在我工作的小学把它搬上了舞台。我给她提供了购买服装和道具所需要的资金,并且作为成年人在现场监护,除此之外没有插手任何事情。她自己组织演员——我学校的学生,他们都自愿参与她的创作。他们都是二到五年级的学生,之前都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体验。我学校的学生大多家境不好,贫困率一直都在88%以上;她本可以选择条件更好的学校,比如她小时候上的小学,而且就在我家附近。但是让孩子们参与一次这样的活动,有一次前所未有的体验,这是她的愿望。有四十多个学生交回了同意书,同意书上非常具体地写明了对演员的要求,例如排练时间和日期等等。有不到一半的“演员”参加了第一次排练。在第一次试演中,最有表演天分的女孩在发现自己并不是女主角之后就退出了,从此这出戏的演出开始每况愈下。排练的时候,有戏分的演员经常连一半都到不了,到场的人也经常迟到。每次主演们毫无缘由毫无征兆地连续几天不来排练的时候,爱丽丝的耐心都会经受极大的考验。她不得不一遍遍地修改剧本,因为能在排练中保证时间演员数量有限,所以她放弃或者合并了一些角色。有时候,那些戏份已经被删的演员又会在一周之后回来,想重新扮演他们的角色。看着这一切,看着爱丽丝为了让这出戏得以呈现,不得不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坚持工作,我感到心痛。爱丽丝从来没有发脾气,也没有陷入绝望。我不愿意在闲暇时同她讨论关于演戏的一切,因为我不想让自己的不安影响到她。我打心底觉得她所承受的一切足以挑战一个圣人的耐心,足以让最强大的男人吃不消。但是爱丽丝每天都会让自己重新振作起来,把注意力集中在没有完成的工作上面。最终的结果是,爱丽丝呈现了一次足以令她的高中感到骄傲的演出。过了一年,她又编导了另一出戏,同样备受好评。热心,自信,乐观——这些特质构成了爱丽丝。我从没见过她做一件坏事,甚至没见过她先己后人。还没有为人父的时候,我曾经夸下海口:“等我有了孩子,我不会跟他们说话;等他们长到16岁,我就让他们自食其力。”孩子出世之后,把她们抱在怀里,我开始反思之前的想法。我发现生活中我所在行的事情太少了——我不会修车,不会修屋顶,甚至不会开车。但是,作为一个父亲,我已经尽我所能,并且欣慰地站在一旁等待付出之后的收获。父母的行为往往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如果孩子感觉到父母的生活充满了同情,理解,耐心和爱,那么他们对父母产生逆反心理的可能性就会很小。为什么要去反抗一个愿意倾听你的心声,并且愿意帮助你实现梦想的人呢?一向把孩子的成长和快乐放在第一位的父母是不需要担心孩子误入歧途的。这些孩子终其一生都会成为善良、有为的社会成员。这个故事就是关于这样的一个女孩,同样也出自她的笔下。
内容概要
他用朗读打败时间
成就女儿生命的丰富
她用倾听放慢成长
驱散父亲注定的孤独
女儿是父亲注定失去的珍宝,
在她长大之前,如何好好参与她的人生?
作为一个孤独的单亲父亲,
他最大的财富是整整一个图书馆的书。
他承诺每晚给女儿朗读经典,
给予她超越寻常孩子的生命的丰富。
长大后的女儿用文字记录了这段传奇的成长故事,
将父女深情和对书的挚爱传递出去。
作者简介
【美】爱丽丝·奥兹玛Alice Ozma
一位从小就表现出极高的阅读和写作天赋的女孩儿,目前正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社科文艺专业深造。
精彩书评:
要让孩子有足够的知识,最终具备阅读的能力,一个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为孩子大声朗读。
——美国教育部“阅读委员会”
一个承诺,坚持了3218天的朗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阅读与经典,还让我们思考爱与责任。
——台湾阅读推广者 小意达
在孩子幼小的时候,我们就是他们整个的天空,将世界的丰富变成他们精神的丰富,才是送给他们的最好礼物。这本书让我们看到无限可能性。
——美国亚马逊网站读者
我是笑中带泪地读完的,女儿是父亲注定失去的珍宝,但是书中的父亲找到了最好的办法来对付“长大”这个专门分离亲情的怪物——送给女儿整个精神世界的宝藏。
——亲子阅读推广者 玥玥妈
书籍目录
序言 你的时间和心无旁骛的关注是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第一篇 承诺
第1天 “连胜”开幕
第38天 跳跳虎什么都会
第100天 管他呢,一千夜!
第185天 “讨厌男孩者”俱乐部
第211天 记忆永恒
第440天 妈妈在遥远的前方
第529天 书市之趣
第646天 蜘蛛与暴风雨
第758天 倾听爸爸
第829天 爸爸的课堂
第873天 自行车狂人
第1074天 肯尼迪后遗症
第1206天 成长和失去
第1384天 星星有记忆
第1513天 冒点儿傻气也和谐
第1528天 “C”
第1724天 伴读拉比
第1948天 你想谈谈那些事吗?
第2015天 美妙低语
第2340天 推迟梦想会怎样?
第2578天 你们家有没有什么传统?
第2740天 尴尬
第2986天 爸爸的女主人公
第3156天 幸存者之家
第3170天 当我们被抛下时
第3218天 结束即开始
第二篇 “连胜”效应
1.必做之事
2.为朗读而战
3.“连胜”效应
4.读书承诺
附录 “连胜计划”部分书目
章节摘录
版权页:第100天玛丽是一个古怪倔强的小女孩,现在她决定要做一件有趣的事情,她真的对这件事情非常投入。——弗朗西丝·霍奇森·伯内特《秘密花园》父亲带着一种终结的神情合上了书,尽管这本书还差一两个晚上才能读完。我们在史蒂芬·曼的《三天成为一个完美的人》(Be a Perfect Person in Just Three Days)上面花了很多工夫。这是一本薄薄的平装书,讲的是一个男孩得到了一本人生改进指南,里面有很多稀奇古怪的建议。昨晚我们读到,那本指南怂恿男孩把一块西兰花用细绳穿起来挂在脖子上。我和父亲都忍不住捧腹大笑,觉得这样一个馊主意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实在是太荒谬了。那天读完之后,我和父亲还偎依在他的床上,兴致勃勃地谈笑那本奇怪的指南。今晚要读的章节也同样搞笑,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读完之后,我们却没有笑——应该说没有马上笑出来。我们沉默地坐了一会儿,只是在微笑;然后我开始兴奋地咯咯笑出声,父亲也大笑起来,但是我不知道他为什么笑。这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让我们觉得更加好笑,所以我们笑得更加厉害,都快停不下来了。当我们平静下来的时候,突然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具体是什么感觉我们也不清楚。经过这么多天的紧张和期待,一直让我们忐忑不安的“平衡木表演”终于告一段落了。我们完成了读书100天的计划。我们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庆祝一下呢?”父亲问。我们都想不出来。但我们是开心的,非常开心,不过没有大肆庆祝罢了。几年后,当姐姐考上耶鲁的时候,父亲也只是为她从“棒!约翰”买了一个中号披萨。其实这根本算不上什么“惊喜”,因为父亲为了庆祝我们的读书计划告一段落,还提议下了一次馆子呢。“我们明天早上去'弗利克'吧。”父亲说,声音听起来格外激动。如果你去过“弗利克”的话,就会怀疑父亲有点激动过头了。“弗利克”餐馆最大的“特色”就是没有特色。它面积不大,毫不起眼,位于城里比较穷的地段,但是也不至于在贫民窟。它呈长方形,矮墩墩的,天花板有点低,不过不注意的话看不出来。墙面刷成白色,地上铺着地板砖;桌子是灰色的,椅子坐久了可能会有点不舒服,不过在你觉得不舒服之前足够吃完一顿饭了。餐厅里有很重的烟味,就好像每位客人饭前或者饭后都要抽一支烟一样,不过空气倒是从不浑浊。这就是我们要去庆祝的地方,之所以选择这里,并不是因为它是新泽西州米尔维尔市最好的餐馆。嗯,实际上,在米尔维尔也确实找不到比它更好的地方了。我们多年来一直光顾“弗利克”——甚至都记不清这个传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了。父亲不喜欢在外面吃饭,更别提去那种正儿八经地坐着吃饭的餐厅了(或者用他的话说,去那种“管家侍奉左右”的地方)。不过,在我们家附近的街上,“弗利克”似乎成了他唯一能接受的地方,父亲不介意那里的“管家”,甚至似乎也不介意花掉十或十五美元来开始新的一天。我们走进餐厅,坐在我们靠近门的老位子上。我们连菜单都不用看,因为每次来都点一样的食物——父亲要煎饼,我要肉桂葡萄法式吐司。我们每次都坚持着这个惯例,就好像打定主意要用自己的极度坚定来对抗这里的随意氛围一样。这顿早餐很难看出来有什么“庆祝”的意思,因为跟以前没有任何区别。不过还是有一些不同,空气中充满了完成目标的满足感。尽管这次我们桌子附近的空调不停地嗡嗡作响,但还是有一些美好的事情点亮我们的这个清晨。尽管我们身后的窗子很小,看不到太阳,但我们的视野之内没有一丝云,天空的颜色也很漂亮,就像刚刚染好颜料未干的复活节彩蛋。我一边小口喝着一杯冰爽茶——照例加柠檬不加糖,一边等着我们的早餐。父亲喜欢等他的早餐来了再点饮料,于是他现在只好把手放在桌上,四处打量其他客人。父亲冲远处笑了一下,笑得有点傻,而且别人肯定也注意到他了,因为随后这家店的主厨兼老板走了过来。因为我们频频光顾这里,所以跟他很熟,他也经常过来打招呼。但是这次有点不同寻常,因为我们的早饭还没上桌他就过来了。“吉姆。”他打了个招呼。他从厨房出来,用一块洗碗布擦着手,“我就是过来问一下:你中乐透了吗?还是中什么大奖了?因为你从坐下到现在一直在不停地笑。还没吃到我那举世闻名的煎饼就笑成这样了。”“宝贝,你想告诉他是怎么回事儿吗?”不管来过“弗利克”多少次,我还是不好意思跟弗利金杰先生说话。他有一种欢快的、孩子气的神情,跟大多数成年人的沉闷相比,这种神情让我更加畏惧。他工作非常努力,但是又像一个刚刚发现宝贝的孩子一样快乐爱玩。他见到我们总是发自真心地高兴。我担心自己不能配合他的热情,一大早就扫了他的兴,这样他会觉得我是个既乏味又沉闷的人。我发现那些爽朗的成年人通常都既有积极向上的一面又有消极疲惫的一面。“好吧,弗利金杰先生。”“叫我弗利克就行,你知道的。”他冲我眨了眨眼睛。“好吧,弗利克。”我说,“我们做到了。我们坚持读书读了100个晚上。”话刚一出口,我马上意识到他可能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在过去的半个来月里,父亲和我都变得如此充满动力,目标明确,我甚至都忘了并不是每个人都像我们一样在进行一个读书计划。在我的印象中,每个家庭都在试图创造一个读书记录。也许他们会设定一个低一点的目标,因为虽然我们完成了100夜,但这仍然是个很可观的任务。可是,难道不是每个孩子都在洗完一个热水澡之后爬上床,依偎在父母身边,听他们读一两章《小淘气拉蒙娜》(Ramona the Pest)或者《飞天巨桃历险记》(James and the Giant Peach)吗?我甚至以为,弗利克之所以不明白,只是因为他没有孩子呢。然后我不得不提醒自己,这不是一件寻常的事儿,可能需要费一些口舌解释一下。这时父亲插话了:“是这样的弗利克,我们以前设定了一个目标:每天晚上都读书,连续读100个晚上,一晚都不能少。昨晚是我们的收官之夜——第100夜。所以我们今天特意来你这里吃点油腻的剩饭庆祝一下。”在父亲口中,所有的食物都是“剩饭”或者“油腻的剩饭”;这句话还暗暗称赞“弗利克”是个适合庆功的有品位的餐馆,只不过父亲的话有意无意地带了点讽刺的口气。弗利克笑了,还有些脸红,可能他有些糊涂,不知道自己是被小小地冒犯了一下还是被大大地称赞了一番。弗利克了解我父亲,可能那句话里两种意思都有,不过他过了一会儿才搞清楚。“这么说,这应该算个小派对了!”他的脸色逐渐恢复了正常。按理说,他早就应该回厨房了,但是我们这个精彩的故事勾起了他的好奇心。他站在桌子旁边,开始向我们提问:这件事难吗?不,不是很难。我们之前已经养成了几乎每晚都读书的习惯,所以适应起来并不费劲。真的,我们觉得就算当初没有要挑战“连胜”,可能也就仅仅会落下六七个晚上而已。甚至可能还要少一点。我们会不会漏掉几个晚上没读书?嗯,每天晚上都要读书已经深深地种在我们的脑子里了,所以不可能忘记。但是有几次因为一些其他的原因,我们差点就放弃了当天的计划,一页书都不碰就去睡觉。比如当我生病的时候,因为害怕把流感传染给父亲,所以不敢离他太近,想离他远远的;或者当我们出去玩得太晚(对一个九岁的孩子来说),比如有时看完一场演出或者棒球赛回家已经十点或者十一点了,我想父亲和我都想懒洋洋地爬上床,拉过被子蒙头大睡。但是我们当然从没这样做过,因为我们有一个目标,尽管难免会遇到诱惑。我们每一本书都读完了吗?是的,目前为止每本都读完了。坚持一段时间之后,这样例行公事般的读书会不会变得很无聊?这个问题听起来有点蠢;而且问这个问题的人恰好是每次光顾都会有条不紊地给我们做同样饭菜的人,这就让人觉得更加好笑了。我们对“例行公事”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连胜”又与一般的例行公事不同。每个晚上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故事都不一样。尽管有的书开头拖沓无聊,有的书后半部分拖沓无聊,但是我们的目标在一步步地接近,这仍然让我们感到兴奋不已,无聊的内容也变得稍稍有趣起来。不过正如父亲告诉弗利克的那样,每个保持阅读习惯的人也会有同感,其实每天晚上唯一重复不变的动作就是翻页。每次捧起一本新书的时候,除了翻页,其他的一切都不同了。一张张不熟悉的新面孔会把我们深深地带入一个新的情境。“连胜”虽然是保留节目,但是与父女之间其他的互动相比,它又远算不上“例行公事”。最后一个问题,他问道:接下来会怎么做呢?我和父亲都看着他,好像在等着他继续说下去,就像这是一个设问句而不是疑问句,他自己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一样。我们什么都没说,只是对他笑了笑,因为我们也还没想好怎么回答。我们之前谈论的主要是计划完成之后怎么庆祝,因为直到昨晚我们才完成计划。我们知道应该继续下去,因为读书本来就是一直在坚持的。但是接下来要怎么做呢?我们只能对他耸了耸肩,皱了皱眉。我们只能装作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因为在正式宣布我们的“官方计划”之前,我们得进行反复的讨论。父亲的性格中有好强的一面,这种性格让他即使在平时也喜欢挑战自我;所以一旦告诉别人他的目标,他就会竭尽全力去完成,而不会退缩。弗利金杰先生离开了,过了一会儿把我们的食物端了上来。于是我和父亲边吃边开始讨论下一步的计划。“我们得重新制定游戏规则了,宝贝。”我一边想,一边以最快的速度打开了五个黄油小料盒。父亲的手总是发抖,所以完成一些比较精确的动作对他来说有些难度,例如撕开餐馆里提供的黄油料盒上的那层铝箔。父亲吃煎饼的时候喜欢在上面加五小盒黄油,而且喜欢趁煎饼刚出锅的时候倒上,这样黄油会融化得比较均匀。于是我和父亲组成了一条小型的流水线——我打开一个递给他,他倒在煎饼上,这时下一个我也给他准备好了。所有的动作都完成得那么流畅自然。“你知道,爸爸,”帮父亲把煎饼加好黄油之后,我终于可以享受自己的那份早餐了,“这件事我考虑过很多次。而且是再三考虑。考虑之后,我觉得对我们来说,再制定一个1000夜的计划比较合理。”说完我从眼镜上方看了看父亲,然后比画了一下“1000”。我以为父亲听了会大笑,但是他却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停下了咀嚼。“1000夜!那200夜,500夜呢?你怎么想的?怎么会认为我们下一个计划应该自动乘以十呢?如果这个计划能完成,又要重新制定计划的话,那岂不是就要读10000夜了。到那时我可能要在养老院里给你读书,而且要冲着你的助听器大声喊了。”“我可没说过10000夜,我说的是1000夜。是的,这个计划的确是我们目前'连胜'计划的十倍,但这真的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吗?我是认真的,爸爸。这真的是个很难完成的任务吗?我觉得不是。至少对我来说不难。”我说得有些语无伦次,因为这个主意是我一两分钟以前刚刚想到的。我都不记得本来要提什么建议了,但肯定不是1000夜。不过,当我提出这个计划的时候,就觉得它非常正确。1000夜。1000夜的读书计划——尽管比《一千零一夜》还少一夜,却同样令人印象深刻。“那么,”父亲盯着面前的煎饼,好像向他提出挑战的是煎饼,而不是我,“1000夜中间可能会发生很多事情。你知道,这可是好几年呢。你现在只有9岁,完成计划的时候你多大了?谁知道到时候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呢?”父亲仍然盯着煎饼,没有看我,好像它们会说话一样。也许煎饼上的糖浆在向父亲传递某种未来的信息,给他某种启示帮他做出决定。如果糖浆真的会说话,那么它和我就是一条战线,因为父亲最后摇了摇头,说:“不过我想试试也没关系。管他呢。1000夜。”我高兴地鼓起了掌,把手臂举过头顶高兴地挥舞起来。尽管这个主意只是刚刚想到的,但是好像我已经期待这一刻很久了。也许几个月来,这个想法一直在我的潜意识里。也许本来就没什么逻辑可言。我的鼓掌和手势一定是被餐馆里的女招待误解了,她以为我想找弗利金杰先生呢。因为她进了厨房,出来的时候弗利金杰先生跟在后面,来到我们桌旁。“饭菜味道如何?物有所值吧?”我向父亲快速地使了个眼色。于是父亲笑着说:“弗利克,我的女儿想让我来告诉你一个重大消息呢。我想,你的餐厅已经成为'连胜'计划的官方赞助商了,因为我们还没吃完这些残羹冷炙,就已经制定了一个新的目标——1000夜。而且,这是她的主意。”父亲一边指了指我,一边吮了吮食指上的糖浆。我冲弗利克笑了一下,但是他的表情看上去比较迷惑,而不是兴致勃勃。 “嗯,那不是很好嘛。”他说,听上去有些兴致缺缺。他又问了几个关于食物的问题,给我们添了些饮料,又回厨房去了。他虽然笑着,但是并没有对我们的大新闻表现出太多热情。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没有一个人真正理解我们在努力什么,在做什么。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书是一部朗读生活记录,更是一部充满着欢笑、书香、感动甚至忧伤的成长故事。 ——英文亚马逊读者父亲3218天心无旁骛的付出,让阅读和书籍变成女儿开启明亮人生的魔法钥匙。 ——纽约书评
编辑推荐
《为爱朗读》是一部在经典共读中写就的父女情书(心无旁骛的无边父爱,上百部经典的倾情分享)。他用朗读打败时间,成就女儿生命的丰富。她用倾听放慢成长,驱散父亲注定的孤独。女儿是父亲注定失去的珍宝,在她长大之前,如何用爱拥抱她的人生?爱丽丝的父亲用3218天的朗读,实践了一个父亲的承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