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作者:海涛法师 页数:230
Tag标签:无
前言
带着佛性生活佛学是生活的学问,目的在学习正确的生活。学佛也是为了圆满人格,目标是在学习过着正确完美的人生。在佛的眼光中,一切人类及众生,同具佛性。本性清净的心,我们的佛性,我们净观明觉的本性,容易遭受烦恼情绪掩盖,使我们作出错误的行为。错误的行为就是恶业,便造成了轮回,枉受种种业报的痛苦。带着佛性生活, 生活中少犯错误。破除“我执”。人生之所以有这么多的痛苦、烦恼病根,只在于“我执”。因为有了自我的坚执,才产生诸多颠倒妄见,认虚为实,以假作真,随著幻生幻灭的外境打转,因而迷失了常住不易的本性。同样,人和人相处,应常常借用对方的眼睛看彼此的世界,去除“我执”,常怀无私之心。行善。行善并非责任,它是一种权利,可以让我们拥有健康和快乐。佛的悲愿,是要使人人及一切众生,都能成为和自己一样的至善、至上的佛陀。宽容。宽容与了解的心,是心灵平静的因素,而爱、忠诚与关怀,才是人生不渝的宝石。去宽容你的朋友,并不能说明你的大量;能正确地去谅解你的敌人,那才算是到达了宽容的真谛。能欣赏人间一切美丽清香的人与事,对人间万象抱著更宽容、更喜爱的胸襟,把把佛家所讲的“空“提升到更高的境界之美。超越欲望。人生在世,除了生存的欲望以外,人还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名利、金钱、情欲等。欲望是无止境的,欲望太强烈,是造成痛苦和不幸直接原因。修道人的生命幸福,是一种无欲与奉献,它是一种超越欲望后的安稳与宁静。古时候有些国王都是如此,对他的太子说,我王位给你们,谁要作都没关系,我要去作生命的国王,我不要作世间欲望的国王,好痛苦的。要完成佛性的觉悟,就要从内心把一切众生都当成菩萨。永远不要看众生的过失,那么心的频率就与诸佛菩萨相同,自然就是佛了。
内容概要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 一切都要由来,你想要得到,你就必须有所付出,这是永恒不变的。本书过海涛法师对人生的释义,对大众的生活、感情、心理等方面进行引导,启发人在成长、成功的过程中把握住自己,沿着正确的方向完善自我。 海涛法师以佛教精义为根底,对世俗社会万千的人和事,即人生观、价值观、爱情婚姻、家庭教育、人际交往、成功励志、心理等诸方面进行阐释,勘破纷扰表象,指向自省自在的人生幸福。
作者简介
海涛法师,俗姓黄,台北市人。1982年中国文化大学观光系毕业。在出家十余年中,不断通过电视、广播、心灵讲座、游化朝圣以及传授八关斋戒、护生、放生等活动,来培养大众对正信佛教的认识。现任生命基金会董事长、生命电视台台长、重庆市华岩寺佛教基金会董事、马来西亚海涛生命基金会董事长等。在未皈依之前创下几代后人都用之不尽的财富,却在事业如日中天之时毅然皈依佛门。只因深惑:人生忙忙碌碌所为何事?更因有缘窥得佛法的博大精深和崇仰佛学中圆融的人生哲理故而皈依佛门,终究成为一代大师。
书籍目录
财•富•篇 致富的愿景 面对金钱 闯 一步登不上天 大富无形 赚到欢喜 吃苦贵在先 注意脚下 虚其心 为人真诚,讲求诚信 功夫总在赚钱外 人生不能被欲望的锁链拴住 名利只是人生的泡沫 克制住自己不合理的欲望 内心的财富 创造悠闲生活 摒弃吝啬,常怀布施之心 无为才是大为 咸有咸味,淡有淡味 智•慧•篇 带着觉性生活 常备灭“火”器 训练自制 爱的修行 知觉到别人 去掉傲慢 打造圆融人际 浇灌友情之花 谦恭处事,悟道圆融 学会倾听 谈尊重 包容别人,也是给自己留路 消除压力的禅 挫折是飞翔的翅膀 苦,别有一番滋味 永葆乐观 挖掘你的潜能 守住心中那片蓝 工作就是修行 小的就是大的 展现自信 没有什么我们不能做的 凡事要身体力行 养•生•篇 在工作中养生,在养生中工作 放松的艺术 永远不够的睡眠 快乐工作 健康,从每一天开始 “如法”生活 生命在于运动 人老心不老 不生病的智慧 说减肥 相由心生 练习微笑 保持内心洁净 超越孤独 禅定而生智慧 健康吃出来 说素食 关于鸡蛋 喝茶的学问 饿了就吃,困了就睡 幸•福•篇 放下才能身轻心安 贵在平常心 真实的生活 念头决定一切 看破,放下,自在 人生难得放下 快乐隐藏于每一件小事之中 追求快乐 心静自然凉 妄想增烦恼 调整心态,善待生活 幸福就在你身边 活在当下 莫猜疑 摆脱愚痴,心灵自由 心怀希望 多播善的种子 行善,由内而外 用心感化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为什么要放生
章节摘录
致富的愿景人人都应该重视致富,并努力去掌握获取财富的学问。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财富就是你吸引来的。面对金钱金钱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因为金钱可以提供给我们更加舒适的生活,可以让我们的行动更自由。我们生活的目的大多数是想生活得更好一些。然而我们又不可过于看重金钱。佛教并不是不追求金钱名利,佛学说不要执着金钱、名利、权势等过眼云烟的东西。因为一旦钻到钱眼里,金钱就会束缚个人的自由。因为金钱的诱惑,常常似乎与手头拥有的数目直接成正比。你拥有得越多你就想要得越多。同时,你拥有越多,你需要得越多。佛家讲布施,要净财、净施。所谓净财,就是清净的财富。净财不但是维持生计的必要条件,同时还能利益社会、造福人类。不可以说我抢别人的钱、偷别人的,我来布施供养,这是不净财,这受恶报。有位个体店主,他开了一辈子的店,挣了很多很多钱,晚年本该頣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可他还在苦苦经营。他不大吃大喝,也不嫖不赌,更不穿金戴银,生活非常简朴,儿女们也不需要他的钱,在钱上对儿女的态度同对陌生人没什么区别,他也从不做慈善之举做捐赠之事,他天天说我很累很累,可以看出他也不是受好他的经营,因为乐此是不疲的,人们不明白他为的是什么。最后他老死在店中,死时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所穿的袜子上有几个洞,就像他残缺不全的人生。他成了金钱的奴隶。他虽有钱,却没能得到钱所带来的物质上的享受和精神上愉悦。他的一切思想和情感都透支给了为挣钱而挣钱的忙碌中,消磨在日复一日的只挣不花的盘算中,生活质量连普通人赶不,实质上是个能挣钱的乞丐。他的金钱观于人生没有意义,一点点意义也没有,他只是做了一场金钱的白日空梦。人是要做金钱的的主人的,理性的安排你的仆人——金钱。看细小的东西须用放大镜才能得能看清楚,那就把这个问题放大了来谈。我曾问过许多人这样的话:假如你现在是亿万富翁你准备干什么?回答各不相同,静心仔细想想,这些人在没钱的地位谈有钱的事,有的不认真,有的言不由衷,有的信口开河,假想必竟不能代替现实,若他们真的成了亿万富翁,他们的思想言行极有可能都不是他们所答的那样,没有切身的体验,那能有真实的感受。我有这个愿,必然会遇到一个这样的人。他以前是个很普通的人,后来中了大奖,一夜间挤身于千万富翁的行例。他找到我对我说:中奖的那一刻,我哭了,我不是信徒,但我却有生以来第一次叩拜上苍,感谢上苍的赐与,从此以后,再不用为挣那点可怜的生活费而耗费生命,再不用为了找活干而请客送礼,再不用为了保住那可怜的破饭碗向人卑窮屈膝,再不用讨人欢心只为了向人借钱,再不用借钱还债,再不用躲避同学朋友的相聚,再不用躲避亲人痛爱期待的目光,再不用因没钱培养孩子而夜不能寐。可后来丰富的物质生活让我颓废,吃什么没味,做什么没劲,整天无精打采,我很迷茫。都说要做钱的主人,怎样才能做钱的主人呢?一、树立起理想。具体的讲就是做自己心中想做的事,做自己愿望中的事,注意,可不是欲望中的事,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想要做的事,只是被尘世间琐琐碎碎忙忙碌碌的俗事所蒙闭,没有宁静的心态,心灵的事流淌不出来。现在有了钱,可以不必再为俗事烦心,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你心中想做一事到底是什么?找到了就去自由自的去做,钱是你能够自由的工具。假如你想当作家,就沿着这个方向努力,因为有了钱,作文不是为钱而作,不用借意衍文,装模作样,粗制滥造而应付作品,只写心中要说的话,人笔写人心,写你真实的思想情感。因为不是为钱而作,不成功也不影响你的生活,所以你会最大限度的放松读书写作时的心态,进入真正为文的境界。钱是你理想的保障。二、克制自己的欲望。人在大富面前心中各种欲望会纷纷而起,在加上外界各种欲望的引诱以及花样繁出的欲望的价值观念的支持,人很难把持住自己。有个人也是中了奖,是十万元,可这个人没有德行,走向了吃喝嫖赌的路,把钱挥霍一空。这人以前抽三元钱的烟,重奖后最少要抽二十元的烟,钱花没了,回头再抽三元钱的烟直恶心,不赌不嫖不吃不喝简直活不了,钱把这人的欲望之心培养成了,他债台高筑,后来管父亲要钱遭到拒绝后把自己的老父亲杀了。中国古代许多高雅之士视金钱如粪土,但在我看来,钱就是钱,是中性的,用的好就是善的,用的不好就是恶的,全在人心。一物两用任你选,心向哪边定善恶。世间万事万物又何尝不是中性的?佛家讲,善恶出自于人的一念。只要你有理想,做自己心所想,克制自己的欲望也不难。三、理性的、随缘的对待慈善事业。很多人有了钱就去捐助,捐助当然是善事,能种下善的因,但也有负的一面,因为这样会引起人们、媒体对你的关注,很容易成为谋利者拜金者追逐的目标,很容易生出名利之心的执著而上瘾,总喜欢众星捧月般的围绕,否则就寂寞难耐,从而扰乱自己,决不能因随便狂妄的施舍而显富招来不必要的麻烦。随缘而做就是顺其自然而做,一切自在天缘,免遭无妄之灾。对待亲朋好友及周围的的贫者也要坚持这个原则。不要随便给,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不失时机的帮助他们,他们得到的不仅是钱,把钱给亲人,让亲人感到亲情的温暖,把钱给朋友,让朋友得到友谊的珍贵,把钱给贫者,让贫者知道人世的人性还有热度。只愿他们得到的不仅仅是钱,而是一份人性的爱,在爱中能够振作起来,用钱唤起人性的善。钱只是爱载体。佛法在高层次上以为:善心用的不当也是有为的,专做善事还是为,荡尽妄念,执著心去才时真正的无为。四、不要显富。很多人有了钱后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皆标新立异,其目的是张扬自己有钱,张扬的背后是蔑视嘲笑比自己穷的人。如此招人嫉恨,显不得失。狐狸不正是因炫耀自成美丽的毛皮而遭到噩运被人们剥去皮毛的吗?一个有钱人在公共场所大谈其有多少多少幢楼,有豪华的轿车,我多少多少钱,并说某某活得那个穷酸样,也能算是个人?找棵歪脖树吊死得了,谁嫁给他真是倒八辈子霉了,他家那个孩子还上啥学呀,鸡窝里还能飞出金凤凰!他常常遭人暗算袭击,家中被盗,最严重的是儿子被人捆了手脚堵了嘴塞进马胡路里。谋财的人无处不在,就像修炼中的魔一样,无孔不入,嫉恨会让人发狂的。显富之心本是魔性的体现,显示只能招至魔。五、正确对待遗产问题。有钱人都会想到这个问题,在凡都在想,我走了,把钱留给儿孙,此生不白忙,我的子子孙孙永远富有,芸芸众生如此想也不为过,但谁想过给儿孙的一定是钱吗?按照中国的传统,供孩子上学,找工作还有结婚,以后若孩子有困难也可以帮一点,但不能太多,从经验上年看,真正成功的有钱人哪个是靠父母的恩赐,都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孩子行,没有遗产一样行,孩子不行,给座金山也不行,钱在不行人的身上,只能是个祸根,轻者祸害自己和家人,重者危害社会。儿孙自有儿孙福,何必为情寻烦恼。人各有命,不是说你给他多少钱就能解决他一生的问题,解决人生的问题一定是在生活的磨炼中,而恰恰是让他丧失这种磨炼。没钱的时候为了生活忙忙碌碌,没有时间思考人生的问题,有了钱一定要静下心来思考一下,从这个意义讲,钱是思想的时间,有了明确的思想,就知道自己该如何活了,知道如何活就能做金钱的主人。在金钱面前必须要有理性,理性就是佛家的定力的根基,定力是修炼层次的体现,那么对待金钱的理性该是做金钱主人的力。佛家认为,钱财乃从德中化来,德乃生前所积,无德而不得,失得而散尽,所以求财者必先积其德,吃苦行善可积众德。为此必晓因果之事,明此可自束。天道无亲常与善,善虽不一定让你财源滚滚,却能使你丰衣足食。假如你现在是亿万富翁你准备干什么?这是一个严肃的话题,每个人都应好好想一想。禅悟人生财从德来,财必反作用于德才是人天的和谐,为何不为佛法的发展和弘扬做点奉献?也是为你自己呀。我们要多求智慧,不要只顾著求财富,因为求智慧可以令人一生快乐、一生受用不尽,求财富只能令人快乐一时。 人间的一切事物、财富、名位、爱恨、情仇,无一不是如露如雷,刹那变灭。唯有不再执著,放下万缘,远离虚妄,才能生活在自立、自主、自由、自在的美好意境中。闯“闯”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修行。佛家的“空”不是出世,而是一种积极的入世态度。放下,不执著,让你轻装上阵,闯出自己的天空。在各种各样的行业里成功的条件各不相同,但在所有成功的里面有其基本的也是共同的东西,那就是闯。上至帝王将相伟人的成功,下至平头百姓的成功,莫不贯穿着一个闯字,尤其在起步之初,敢闯的精神至关重要。有个农村老太太,儿子被人欺负,有人让她去法院告状。老太太有个陈旧的观念,认为法院就是过去的衙门,里面的人都凶神恶煞般,老太太没有勇气去。可痛子心切,老太太咬咬牙还是去了。她忐忑不安恍然如梦般脚下软绵绵走进了法院的大门,哆哆嗦嗦向接待她的人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工作人员听明白事经过后,给她指明了方向,老太太走出法院大门时,只觉得阳光温暖,一口气松了下来,精神百倍。第二次再来时,虽有点心跳,但也只有只己知道。第三次来时,已是心中有数,稳步健行,用她自己话来说就是一回生二回熟三回是朋友。事情解决后,老太太为了表达谢意,拎着一筐鸡蛋竟然闯进了法院工作人员的家,显然成了小江湖。这在以前她是想也不敢想的。后来村里谁要打官司,都说,去找老太太问问,她行。她的行是她自己闯出来的行,你要去闯你也行。老太太要是听说谁有不公的事,一脸严肃地说:你找我,不行去法院告他!一身正气。闯让他有了自信力。老太太开始为什么为敢去,是因为对陌生环境的自我恐惧,克服这种恐惧唯有去闯,闯进去就不陌生,不陌生就熟悉,熟悉了就有了自信,有了自信事情就能做好。只要去闯,结果有两种,或者成功或者失败,成功的机会有百分之五十。犹豫不决成功的机会只能是百分之零。由此看出,只要去闯就拥有一半的成功。人世是佛法开创的一个层次,人世必有佛法的基因,勇猛精进就是一个因子。要想理解闯,先看看这个“闯”字,“门”字加上“马”字,马被困在门里,怎么办?冲出去,那就是闯。要想形象的理解闯的精神,不碍去看看被困在门中的马是如何破门而出的,那种不屈于束缚向往自由强壮遒劲雄浑的气势和不屈的引嘶长鸣会让你感动的,会激发出灵魂中不受羁绊的豪情,高唱一首:为我理想去闯。不论你有学富五车的知识,还是你有才高八斗的能力,这些才干付之于实践的时候,如果没有闯的精神,是龙你得盘在深渊里,是虎你得卧在深山中,永远得不到外界的认可,何谈成功。闯是成功的千里马,闯是鲲鹏九万里的翅膀。动物世界的节目里有这样一个画面。一头鹿和一只豹相遇在小路上,豹死死盯着鹿,只要鹿稍一退缩给豹一点机会,豹立即会扑上去咬住鹿的喉咙。鹿不仅不退,低下头瞪圆了眼点着小碎步一点一点逼近豹,来回甩动的小尾巴证明鹿不是美丽的也是无畏的,这副画面让相对弱小的鹿具有了至上的尊严,感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苍凉悲壮,感到纵死犹闻侠骨香的美,激发出: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的豪情。豹扑了上来,刹那间鹿瞅准了机会,猛地向上一挑头,温顺美丽的鹿的尖厉的角挑开了狂暴豹的肚皮。鹿获得了伟大的胜利。狭路相逢闯者胜,动物也是知道这个道理的,万物有灵嘛。任何壮丽的蓝图在付之于实践的过程中,计划的再周密也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在意料之外的难题面前只有瞪圆了眼睛盯着目标去闯。在困难面前顾虑重重,前怕狼后怕虎,只能停下敲响的战鼓放倒冲锋的战旗。有了困难不可怕,佛法中相反相成的理告诉我们,困难中自有解决困难的办法,只要去闯。不要认为只有人世需要闯,修炼的人同样需要闯的精神。修炼要想提高层次,是要闯关的,闯色观,闯财关,闯情关,闯酒肉观,闯心性关等等一切执著关,过不去,提高不了层次,不能往上再修。修行修行,顾名思义,不仅得修,还要有行,行乃行走之义,含有走出去做具体事情之意,不能只在庙里诵经拜佛,还得出去做事,只不过佛家管这种闯叫云游,你看济公和尚云游天下做了多少事,留下了多少故事,如此才可圆满。修炼也是这样的呀,万物一理嘛。信仰佛法之地有大雄宝殿,宝殿两侧有两座石狮,为什么要放狮子呢?其意为:修炼不可萎靡怠惰,要像狮子一样勇猛精进地闯关修炼,人世暂短,机会难得。勇猛精进就含有闯的意义。闯吧,这是佛法的旨意,顺者精神抖擞,逆者萎靡不振。禅悟人生清贫不是一般的贫穷,而是由自己的思想与意志,积极创造出的简朴的生活形态。闯是一种勇敢的精神。一步登不上天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千里中,一步走在其中,千步也走在其中。禅的修行,像水之常流一样,日日做小小的修行,只要持之以恒,也可达到悟境。很多大事都是积累瞬息的努力,几十年如一日,才最终取得印可证明,成为一代名师。最开始的第一步被认为是与其他一千步不同的,但就行千里而言,一步与一千步又无本质的区别。在一步之中有千步,千步之中又是由一千个一步集聚而成的。出发始点上的第一步如果被认为是旅途的内容的话,那么经几千公里而到达终点的千步同样也是旅途的内容。因此,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不仅是克服自身惰性的有效方法,而且更是练就不屈不挠的韧性的最佳途径。正是这种韧性推动着你不断耕耘,不断收获,又不断地走向目的地。日本富士银行的创立者安田善次郎先生,是一位热心贮金的人,他的贮金哲学是,抛却不切实际的幻想,从一点一滴做起,既注重最初的起步,又重视中途的发展,把整个过程连为一体。他说:“要说存钱无论谁都能够,可是这当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真正坚持做好这件事的,大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四条缺点所致:第一,最初打算存钱的时候,想一下子存很多钱,而实际却做不到。起点太高不行。第二,有很多人存钱是因为想摆阔,并没有多少钱可存,因此也不可能坚持下去。第三,有些人想一下子变成百万富翁而突然性起所致,听信了别人的话而自己克己之心太薄弱,从而半途而废。第四,有些人不愿意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攒钱,而只在最初时努力,过不多久就急于求成了,从而徒劳无益。想想觉得自己很傻,不知道‘积腋成裘’的道理。总发心、实行和坚持,这三者必须一体之,存钱的要诀在于化,否则不成。”安田先生的贮金哲学说明,做任何事都不能有“一步登天”的幻想。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最初的开始固然十分重要,接下去的实行也不可忽视。否则的话,即使有非常漂亮的开头,若不能继续坚持,最终必将前功尽弃。把存钱当做一种修行,天长日久,积累起来的不仅是一笔财富,更重要的是成就一番事业所不可缺少的坚忍不拔的品质。这是其一。其二,百折不挠,立志努力干下去。任何事物前进的道路都不会是一条坦途,而是充满着艰难和曲折,想要取得成功离不开百折不挠的韧性。这种韧性的取得,需要不断地努力、努力、再努力。《正法眼藏随闻记》上说,看人能否有出息,主要看其是否有志气,看其志有不达时的情况。原妙禅师教诲他的弟子:“修行这件事,好比逆水撑船,前进了一篙之地,却被冲退了十篙之地,前进十篙,冲退百篙。越撑越退,退了又退。纵然直退到大洋海底,仍然再调转船头,还是决心要从那儿撑上去。如果具有这样的品格志向,就是到家的消息。”做事情,如同修行一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个人想要有所建树,就必须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性。第三,树立志向,不要半途而废。有言曰:“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就是说,最初的决心好下,而要坚持下去却非易事。因此,要想有所成就,必须努力做下去,不能半途而废。道元禅师认为,志向不仅表明一种韧性,而且还可以用来判断一个人的智与愚。他认为人类的贤者与愚者,并没有头脑和智愚之分,只有志向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智愚来。无论头脑有多么愚笨,只要下定决定立志修行,也会有发展变化的。在修行过程中,如果得到悟性,人会变得聪明起来,志向也越发坚定。反之,若修行半途而废,则志向也就颓废了。古语说:“细水长流,滴水穿石。”意思即说,再小的水,如果日日冲击相同的地方,就可以打穿坚硬的岩石。小溪潺潺,天长日久,终能洗砂磨岩,汇成一泓清流。水的力量,就在于长流能将坚硬的磐石磨去棱角、改变形状,使之圆滑润泽。做任何事,都应有滴水穿石般的韧劲,经商也不例外。首先,在经营中,不管从事何种工作,都要最大限度地尽职尽责。我们知道,一个人求道修行的时候,一开始往往被禅师分配去做扫地、挑水、砍柴等粗杂活,这些粗杂活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如果不尽心尽力地去做,就会给人一种浮躁散漫、精神不振、支差应付的感觉,这样就得不到禅师的首肯和点悟,于是一生碌碌平庸而已。正是日复一日地做这种近似机械般的粗杂活,才磨砺出了一个人做大事的韧性与意志力。其次,要想练就韧性,必须抛弃那种“一步登天”、不切实际的幻想。《正法眼藏》告诫人们不要过于贪求荣华富贵,而应当脚踏实地地走自己的路,别以幻想代替现实,虚度了年华,否则是很愚蠢的。禅告谕世人,一个求佛道的人,如果想通过佛道修行来取得高官厚禄,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其结果必然是虚度了自己的一生。这种一味追求荣华富贵而不切实际的人,即使是在俗世当中,也同样是徒劳的。一个人只有脚踏实地地专心致志于某一职业,才有可能取得成就,这也就是修行了。
编辑推荐
《圆满:海涛大师的人生创意课》:海涛法师本是台湾一富商,因对佛法的感悟,因此毅然抛弃亿万家产出家,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圆满:海涛大师的人生创意课》是一位台湾的佛学大师经过人生的历练和升华后所参悟出的精华,是大师弘扬佛法,引导大众健康快乐生活、设计精彩人生的经典之作。最独特之处在于其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融入了其中,给予大众最智慧的设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