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火车

出版时间:2010-7-1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作者:[英] 欧文·威尔士  页数:293  译者:石一枫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住在苏格兰爱丁堡附近没落小镇雷斯的年轻人,瑞顿、西蒙、丹尼和卑比,靠领取和诈骗救济金为生,生活中除了毒品,就是酒精、暴力和女人;生活周遭,不是失业者、在社会底层挣扎求生的人,就是臭味相投的小混混。  瑞顿虽然一心一意要戒毒,但总是没戒多久就又毒瘾发作而放弃;西蒙爱吸安非他命,但是更爱性,生活中除了安非他命,就是女人;丹尼个性懦弱,不愿伤害别人,却总是被人伤害;卑比是个暴力狂,爱充老大,总是领头做坏事。  这四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同伴,经历过好友罹患艾滋病、朋友吸毒而截肢、兄长从军误中陷阱被炸死等事件之后,决定联手干一票大买卖,打算分赃之后,各自过自己梦想中的美好人生。没想到,最受大家信赖的瑞顿,竟然背叛了多年好友……

作者简介

  欧文·威尔士(Irvine Welsh)广受赞誉的英国小说家,1958年出生于爱丁堡雷斯市,《猜火车净是他第一部也是最著名的作品:其他著作包括《酸臭之屋》、《秃鹳梦魇》、《狂喜》、《肮脏》、《胶》、《春宫电影》、《大厨的卧房秘密》,近作有《爱学校,爱工作》。除小说创作外,欧文·威尔士也撰写舞台剧及电影剧本,还导演过短片,现居伦敦。

书籍目录

戒瘾毒瘾少年、尚格云顿以及“师太”吸毒的困境笔记第63号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第一天High了,高了在公众的注视下长大新年的胜利无需多说吸毒的困境笔记第64号她的男人快速求职记复发苏格兰用毒品来守护心灵杯子一次失望老二问题星期天的传统早餐吸毒的困境笔记第65号日光港口的悲痛再戒人生如粪奶奶与纳粹久旱逢甘霖穿越草地公园搞砸了法庭上的灾祸毒品的困境笔记第66号死狗搜寻内在的自我禁闭在家兄弟一家亲吸毒的困境笔记第67号流亡爬过伦敦坏血那道光芒永不消逝享受自由令人费解的杭特先生归乡专业人士好赚钱一份礼物关于麦迪的记忆戒毒的困境 笔记第1号统统吃光在雷斯中央车站猜火车独脚戏西格兰顿的冬天一个苏格兰士兵逃走站复一站

章节摘录

  但汤姆认为,对我个人而言,成功仅仅意味着个人内在欲望的满足,完全与社会层面无关。由于对来自社会的肯定毫无认同,成功(或失败)对我来说也就成了过眼云烟,无法被积累下来,成为通常人们所认可的财富、权力、地位等等。同理,失败对我来说一样,不会成为心头的一块伤疤。所以,根据汤姆的推论,称赞我考试考得好、工作找得好、妞儿泡得好之类的好话,其实对我一点感染力也没有,因为这些夸奖我根本就不认同。当然,我也许会从这些称赞中得到一时的乐趣,但它们的真正价值却无法留在我的心灵中,因为我意识不到其社会价值。我想,汤姆想告诉我的事情就是:我他妈对什么都不在乎。不过为什么呢?  原来,这种种问题,都来源于我和社会的对立状态。我认为社会不会变得更好,我自己也无法去适应它。然而汤姆可不同意我这种观点。正视这种观点,导致了我的忧郁,让愤怒控制了我的感情。他们说,这就是忧郁症的病因。忧郁症让人丧失了生活的动力,让人的心灵也陷入空虚。这时,海洛因就趁虚而入,填补了我的空虚,同时也满足了我自我毁灭的欲望,但这样一来,愤怒却又控制了我。  我是基本同意汤姆的上述说法的,不过我和他也有分歧。他拒绝承认生活一片黑暗,他觉得我会这么认为,是因为我既过于低估自己,又要埋怨社会。他认为,我拒绝认同那些来自社会的好评(或责备),并不意味着我完全拒绝了它们的价值,而是因为我过于低估自己。我觉得自己不够好(或不够坏),没有资格接受来自社会的肯定或否定。我本应该勇于面对地说:我应该过得好(或者我不该过得好)!但我却说了:去你妈的,都他妈是扯淡!  在海瑟和我分手之前,曾对我说过一句话一当时我又开始第无数遍重新吸毒了——“你没完没了地吸毒,其实只是为了使别人觉得你多有深度多复杂。这太可悲了,而且他妈很无聊。”  ……

媒体关注与评论

  《猜火车》小说版的文字比电影版更猛。  看了电影版而没看小说,或是因为没看电影版所以不敢看小说,都很可惜:对于当前英文俚语最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之一就是《猜火车》。  ——台湾著名作家纪大伟  风趣、大胆、锥心、真实、原创、一针见血,而且震撼人心这是一部真正的另类作品,你会强迫一个完全不认识的人阅读这本小说。  本书为虚构小说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世纪。  ——纽约《TimeOut》杂志  激烈又生猛的趣味,别因为你看过了电影,就错过了阅读这本书。  《猜火车》非常值得一读,不仅因为很少有作家尝试涉猎独特的英,国年轻人文化,更重要的是,很少有作家能像本书这样,对此领域探讨得如此深刻。  ——《纽约时报》  欧文·威尔士将会成为英国最重要的小说家。  他的写作结合了风格、想象、智慧和力量本书的腔调和风格,让对当今小说倒尽胃口的读者耳目一新。  ——《泰晤士报》  有史以来最棒的书,这本书的销售量,超越《圣经》也不为过。  ——苏格兰反文化刊物《叛逆公司》

编辑推荐

  五个英国人震撼中国一亿年轻人,60年后,中国也迎来垮掉的一代,从怀疑一切、推翻一切,到接受一切、认可一切,这就是生活,你不可能不长大,只有死去的,才永远十八岁,我们明知早晚和千万人一样,却不愿相信这是真的。  生活把每一个左派都变成石派。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猜火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7条)

 
 

  •   能看懂就是一本好书
  •   买一百减二十
  •   很好的商品,是正品。新的一年,新的开始。
  •   看过电影,再看看原作。
  •   首次观看
  •   猜火车与堕落
  •      忘了是从哪里听过这本书,可能最先吸引我看下去的是书名。这不是一本刚开始看就很吸引你的小说,就像吸毒一样,开始只是为了尝试,中间到了高潮让人欲罢不能,最后冷静下来带给人思考。
       贯穿始终的是汉化版的英国俚语,就成了京骂。却比《麦田里的守望者》更能体现人物。屡次戒毒却失败有时还爱思考哲学的瑞顿;乱搞女人的变态男;善良又胆小的屎霸;暴力狂卑鄙……他们没有正当工作,也不想有;一个人欺领几份失业救济金,然后挥霍一空;然后借、偷、抢。300多页的书很多时候从不同视角描写,来回的转换并不会给人杂乱的感觉。小说比电影好看,这是公认的(你要是追求音乐和部分台词我也无话可说),因为细节很到位。因为这些琐碎的描写,就算你当时没有注意,实际也对人物的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英伦风情的小镇、时不时出现的球队、每日的酒吧、各色摇滚乐队……吸毒,酗酒,斗殴,滥交……描写的仔细和不同视角运用使得心理描写让你身临其境。逃避社会、不向现实妥协、什么都不选择,在黑色阴影里自我放逐、堕落,在毒品、性、酒精、暴力里梦着,在自己创造的迷幻空间里活着。就算醒来后依然是冰冷的现实,也无所谓,high过就行了。
       我倒未必觉得中国“垮掉的一代”和《猜火车》有什么关系。因为书里描写的虽是苏格兰底层的小人物的糜烂生活,你却可以放到全世界。大多无所事事的人也都差不多。所以这些有代表性的人物和有代表性的书必定会上升到一个高度。你不得不思考他们到底为什么走上这一条极端的路线。作者通过懒蛋的思考道出了一部分原因。你可以说他看不上苏格兰,反叛整个社会,“你会屈从于他们,任由自己被欺骗,相信他们强加于你你的那些狗屁理论。在此之后,你就属于他们了,不再属于你自己,你也会从依赖毒品转为依赖他们这些所谓的专家。”“这个社会发明了一套扭曲的逻辑,用来招安那些主流之外的人士。”他们自己也知道荒废生活的不好,“卑鄙”在对墨菲太太曾大喊到“我从不碰毒品,我也告诉瑞顿和屎霸,毒品是祸根!”对“二等奖金”整天的烂醉,朋友们既可惜又反感,认为那是比海洛因更坏的东西;对“卑鄙”的暴力,大家都是怕;还有变态男的滥交。没有人制止,因为“他是你兄弟,你又能怎么样呢”。再经历了好友婴儿的暴毙、好友感染艾滋、兄长战死、好友截肢之后,他们终于有所收敛。想干上贩毒的一大票。最后赚了一大笔,瑞顿却背叛了他们。没有征兆,只有作者给我们的最后一段:“他做了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他再也回不了雷斯,回不了爱丁堡,甚至回不了苏格兰了——在那些地方,他只能做原来做过的那些事。而现在,他从所有那些人当中自由脱身,他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了。未来无论成败,只能靠他自己。这个念头让他害怕,但又很兴奋,此时此刻,他正向往着在阿姆斯特丹的生活。”最后他选择了逃离,他终于从这帮人中解脱了出来。
       你可以理解为这是催人向上的结尾。电影导演就是这么理解的,看看片头和片尾的台词:“选择生活,选择工作,选择职业,选择家庭。选择他妈的一个大电视。选择洗衣机,汽车,雷射唱机,电动开罐机。选择健康,低卡里路,低糖。选择固定利率房贷。选择起点,选择朋友,选择运动服和皮箱。选择一套他妈的三件套西装。……选择DIY,在一个星期天早上,他妈的搞不清自己是谁。选择在沙发上看无聊透顶的节目,往口里塞垃圾食物。选择腐朽,由你精子造出取代你的自私小鬼,可以说是最无耻的事了。选择你的未来,你的生活。但我干嘛要做?我选择不要生活,我选择其他。理由呢?没有理由。只要有海洛因,还要什么理由 ”,“我为什么这样做?我可以提供上万个答案,可是全部是错误的。事实上我本来就是一个坏胚子,但是我会改变,我正在改变。这是我最后一次做这种事情。我已经洗心革面,继续前进,一直向前,选择生活。我已经在期盼那样的生活了。我将像你一样:工作,家庭,他妈的大电视机,洗衣机,汽车,镭射音响,电动开罐器,保养自己的身体、低胆固醇,牙医保险, 抵押贷款,低价住房,休闲装,旅行包,三件套,DIY,体育节目,垃圾食品,子女,在公园散步,朝九晚五,打高尔夫,洗车,选择毛衣,家庭圣诞,养老金,免税,清理下水道,过日子,一直向前,直到上西天的那一天”。但我却更愿意理解为作者向你展示了一种生活,到底选择怎么的青春,看完书后留给你自己思考、选择,然后,一路开下去,“to the day you die.”
  •     如果我看到一部达不到自己预期水准的作品,便多少会觉得难受。《猜火车》前几年先看的电影,最近读了小说,可以先下个结论,小说没达到我的预期水准,如果将电影与之横向对比,我认为电影更胜一筹。
      
      一般来说作品都是原著更出彩,这样的例子太多,但也有少数例外,《猜火车》算是这样一例,造成这样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分析:
      
      作为小说而言,语言不够顺滑流畅,当然这里可能是翻译的问题(原著不谈)。脏话满篇的小说还有部名作《麦田里的守望者》,《猜火车》和其同样有很多本土化的口语,不谈尊重原著之类的因素,在第一观感上是有不少差距。
      
      小说用的是多人多角度的第一人称叙述体,数个人物随意穿插,其中并没有明显的逻辑顺序关系,这让小说显得有些杂乱无章,可谓结构的败笔。而小说介于本身载体缺乏直观性的原因,这样的叙述方式更容易让人产生故事的撕裂感,再加上语言的问题,阅读过程中缺乏连贯性的问题便显而易见。
      
      情节方面,电影是小说压缩、改编后的产物,在事件的因果关系和人物上有明显的出入,但这种区别并没达到令读者或观众产生激烈争论的程度,因为无论电影还是小说,主要表现的还是几个“问题青年”琐碎的生活现状,叙事的方向几乎没什么变化。
      
      而电影的剧本可谓汲取了小说中绝大多数精华部分,删去了数个出场次数很少的人物,情节上也改编的比小说更有逻辑性(虽然即使如此电影的逻辑性还算是较差的)。
      
      如果说电影中很遗憾没有加入的一些东西,我觉得只有小说中那时不时的“哲理性”思考了,读起来感觉很叛逆、很批判,也不无聊,但意思不大,不够深入,也就类似《麦田里的守望者》那样小青年泄愤的档次。当然电影里也有这样的段子,不少还是原创的(小说里没有),但在数量的比较下还是逊色于小说了。
      
      不过我依然认为小说的缺点大于优点,阅读这本书大约要花8小时,是否值得?《猜火车》电影整体上是非常成功的,概括了原著的精华,剪辑、配乐、镜头、演出都相当到位,如果不是特别喜欢而想去读读原著的,建议不用看小说了。
  •      开始先看的是电影,后来找到了书,开始看书。好像某个历史年代,世界发生了相似的状态。在一片萧条中,垮还是被垮成为了一个命题。和那个年代的美国一样,这群苏格兰瘾君子们也迎来了这个命题。比电影更多出场的人,更多不同的人,更多视角,更多命运,勾勒出那个年代。
       这群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想明天。即使是狡猾的变态男也是如此。似乎他们不会考虑的太多,活在当下,活着就好,已经成为了金条例令。他们不需要想太多什么正常的生活,只要现在这样就好了。
       但生活不能总是容忍他们胡闹,太多的意外让他们渐渐明白眼前发生的到底是什么。这里不是乐园,而是地狱。
       是毁掉自己,还是被毁掉。这也是一个命题。他们有人愿意自我毁灭,有人愿意毁灭别人。他们想要改变,却依旧逃不脱这样的气氛。只要在那里,一切就会继续。继续和原来一样。因为爱丁堡对于他们而言,已经是个地狱,他们都是小鬼,相互拉扯着,谁也无法逃脱。
       不知道马克之后的生活会是怎么样,还会不会走上老路,就像他吸毒一样周而复始。但逃离被毁灭命运的人应该不会再次毁灭自己,他已经认清了这些,明白了这些。相信他不是为了钱而走,而是为了逃离这一切的资本。那群所谓的哥们会害了他,就像是他害了汤米一样。
       这群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用他们的堕落来反抗眼前的一切。他们不屑于的东西正是因为他们没有希望获取,或者说他们认为自己没有希望获取。他们只想这样,或许就够了。
       马克的哥哥可以说是代表着过上正常生活的人,他从军,有着正当职业。但最后还是死了,留下妻子雪伦还有未出世的孩子。但是他的生活还是和这里息息相关,赌约,酗酒,都是这样。或许正因为如此,才让马克如此的叛逆和厌恶。他知道只有离开这里,才能重新做人。
       里面的其他人也相对于电影里更加丰满,或许是电影有着时间约束,不能够完整将这些人都一一描绘出,就合并了几个同类项。但书中更加丰满,也更加真实。有些人最终还是选择了继续堕落,有些人走了出来,开始新生活,还有些人选择在原有的生活中改进自己。
       垮与不垮都是青春的一部分,不管如何选择,还是会回到所谓的正轨,或者就此被毁灭掉。其实垮与不垮只是个暂时性的问题,问题的重点是在青春结束后,一切又该何去何从。
  •     我承认我在PMS发作期间看完这本书是我的非明智之举
      于是乎
      我从最早的觉得他们很荒谬到后来的开始理解 再到现在的想与之同流合污
      我对世界不满意
      我讨厌没有爱
      当然我更讨厌他们虐待动物
      我想遇见那些混蛋把他的鼻子揍肿
      因为
      其实这是种帮助
      老实的人总是在跟着社会主流走
      而我 和他们一样
      对狗屁的主流不屑一顾
      可我们都是好人
      我们都在试图爱别人
      爱自己
      让这件事看起来不那么难看
      我们在为你们这些傻逼擦屁股
      老王八
      我们终有一死
      如果能参加自己的葬礼的话
      我一定会拍拍妈妈的肩膀
      告诉她
      自从离开你的身体我就不再是你必须爱的人了
      你爱我
      很抱歉
      我给你惹了那么多麻烦
      忘掉这个混蛋吧
      总之 我还是会起床上课
      拿到毕业证
      光明正大朝九晚五人模狗样的赚钱
      我会活下去
      
  •     因为表面上的相似性(吸毒、滥交、玩世不恭等),人们往往把欧文•威尔士的《猜火车》与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相提并论。《在路上》是“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作,但其实所谓“垮掉的一代”并未彻底垮掉,在他们的身上还多少有些理想主义的色彩,他们还在多多少少寻找着生命的意义,在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之后的另外一本小说《达摩流浪者》中,曾经东游西逛的那群人,终于静下心来,在古老的东方禅意中,寻找生命的顿悟。
      
      与他们的前辈不同,《猜火车》中的“瑞顿们”,从一开始就放弃了生命意义的寻找,他们仿佛坐上了一列疯狂驶上地狱的列车,义无返顾地等待着与死亡的拥抱(他们中的一些人确实也最终如愿了)。如果你是一个已经不再年青的人,而且没有吸毒的经历,你很难一开始就喜欢上《猜火车》这样一本堕落、迷乱、反叛而又重口味的小说,可就是这样一本让“俗人”们倒尽胃口的小说,也许象《在路上》那样发出了“时代的声音”,从而成为了经典。
      
      没有太多的铺垫,几乎就在小说的一开始,欧文•威尔士再带领读者进入“瑞顿们”迷乱的世界:上个世纪80年代,在苏格兰的小城镇雷斯,瑞顿和他的朋友们整日无所事事,他们所做事就是吸毒、滥交、酗酒、打架,别人不知他们为什么活着,其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
      
      这样一本极度“迷幻”的小说,你很能期望它能有什么像样的故事情节或者它所隐含着什么意义,你看到的只能是故事的碎片,“事情”确实是在不断地发生,但前后你很难找出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
      
      在小说里,读者们看到的只是从吸毒到吸毒,从滥交到滥交,从酗酒到酗酒,从打架到打架,如果有人想从中找出真善美来,那他当然是会失望的。他们能做的事都大同小异,读者大概都可以想像到,不同的只是故事主角的不停的变换,叙述角色的不停的变换,但就是通过这些碎片,我们依稀可以勾勒出“瑞顿们”的迷乱生活,同时在“瑞顿们”的迷幻生活中,除了那些我们一辈子也不可能知道的毒品的名字,以及毒品给他们带来的极度快感,我们还知道了那么么多的英伦球队,数不清的摇滚乐队,维护了英国人荣誉的马尔维纳斯之战、并不讨人喜欢的英国工党、撒切尔夫人等。
      
      你很难说这些对“瑞顿们”就没有影响。有人说《猜火车》是一本毒品大全,从它反映的时代风貌,说它是一本上个世纪80年代英伦社会百科全书其实也并不为过。就是在这些看似冷冰冰“零观点”叙事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欧文•威尔士作为一个了不起的小说家驾御小说的才能。如今人们对所谓的“邪典小说”已经屡见不鲜,如果细细算来,《猜火车》无论如何也算得上“邪典小说”的先驱之一。
      
      再回到《猜火车》小说本身,虽然一样的无所事事,与他的朋友们不同,作为主人公的瑞顿虽然是一个名符其实的瘾君子但偶尔还会进行一些哲学思辩,比如他面对面试的考官还能对存在主义的先哲发表一番并非幼稚的看法。
      
      《猜火车》中瑞顿的一段独白,简直就是他们“反生命”的宣言书:
      
      “这个社会发明了一套扭曲的逻辑,用来招安那些主流之外的人士。想想吧,我知道吸毒的好处和坏处,也知道自己不会长命,这些种种后果我非常清楚,可是尽管如此,我还是决定去吸毒,这又有什么不可以呢?他们却不允许你这样做。不让你这么做的原因,就是你的行为意味着他们的失败。实际上,你只要需要他们提供给你的一切就行了:社会生活、分期付款、洗衣机,汽车、坐在沙发上看毫无内涵的综艺节目,还有满嘴的垃圾食品、腐烂到底、在家拉屎撒尿,在自己生出来的崽子面前丢人现眼——这就是生活。”
      
      对待毒品“瑞顿们”如此,对待性,他们也好不到哪里去,在吸毒的狂欢聚会上,欧文•威尔士借瑞顿的朋友雷米之口,表明了“瑞顿们”对待性的态度:“带上你的套子跟着我的韵律/宝贝摇一摇啊宝贝摇一摇/我们前搞后搞搞翻天/我们都是行尸走肉。”,性只不过是他们的另外一种毒品,除是极度的快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看得出来,无论是吸毒、滥交、打架还是酗酒,其实他们过的是一种无根的生活,唯一能让他们不感到痛苦、空虚和无聊的,就是他们不能停下来。除了生活能带给他们的极度快感,他们什么也不想要,他们反抗的其实是生活的本身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具体地说,象所有年少轻狂的小子一样,不管他们意还是无意,他们都在反抗这个社会或者他们的父母强加给他们的东西,他们不想象他们的父母或者社会上的大多数一样过着循轨蹈矩的生活,不想成为生活的奴隶,但他们不知,或者故意不想知道,其实他们是另外一种奴隶,甚至比他们的父母更彻底。
      
      在《猜火车》瑞顿独吞了哥们儿的毒资,企图开始新的生活,无论从情谊上讲这道德不道德,我们看到了一个略为光明的结局,但上了点年纪人都知道,每个人其实逃不出的是自己的心魔,而与他在什么地方没有太大的关系。最好的结果是他摆脱了毒瘾以前那些瘾君子朋友,过上他的父母也就是社会是大多数人的生活:“社会生活、分期付款、洗衣机,汽车、坐在沙发上看毫无内涵的综艺节目,还有满嘴的垃圾食品、腐烂到底、在家拉屎撒尿,在自己生出来的崽子面前丢人现眼。”,从生活的角度来说,当然这样更好,但从“艺术”的角度来说,没有什么比平庸而又乏味的生活更反艺术的了。
      
  •     要说我个人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的感受是什么,我可以用三个词语来进行简单概括:恶心、闹心和揪心。
      
      说到恶心,书中有太多的污言秽语,从一般性的詈词到不堪的辱骂,几乎可以构成了一部“谩骂用语手册”。而且书中所描绘的一些吸毒环境的肮脏和吸毒者内心的诡异,远远超出了一般人能够承受的心理底线。而各位主人公所构成的群体状态的真实性,也让人有点儿措手不及,以至于很难招架。
      
      而令人闹心的是,作者通过不同人物视角切换的手法所构筑起来的世界如此地真实。这些举止怪异、充满暴力行为、恬不知耻、嗑药吸毒滥交的人,他们虽然受到社会的歧视,远离正常的社会,但他们依然是人!他们的身上依然保留着人类的普遍情感和需求,彼此之间的同情,希望被他人关注,他们甚至用言不由衷的互相辱骂的方式,来进行沟通或维系情感的交流。他们是青年人,却早早地要面临死亡,他们放纵着自己的生命,挥霍着自己的青春,但他们却是无助的,是令人同情的。然而对这些早已迷失在毒品和欲海之中的人来说,外的规劝与亲情的呼唤是那样的脆弱!
      
      青年人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然而当太阳变为黑色时,我们怎能还期望他们能散发正能量?小说中的青年人,他们成为吸毒者的原因各有不同,有的是环境使然,有的是主动沉沦,有却是由于好奇的尝试……但他们都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虽然小说中所反映的是英国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青年人的生活,但却让我联想到了身边的学生。我在学校工作将近二十年,亲身感受到学生对生活价值的认识不清和缺乏较为长远的人生目的,亲耳听到中学生肆无忌惮地调笑和旁若无人地讲荤段子,亲眼看到随着物质的丰富,学生逐渐被网吧和手机游戏俘获,而产生了浮躁和冲动的个性……
      
      
      我们现在的教育提倡发展学生个性让学生能够得到自由。但我们真了解“个性”的价值和危害吗?我们真的明白自由的含义吗?这两个问题恐怕不是我能够回答清楚的,不过这本《猜火车》的确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个性”和“自由”的认识——如果毫无顾忌的放纵个性和自由,那么所带来的往往是毁灭性的结果。正如英国哲人柏林曾说过的,消极的自由并不能促进积极自由,反而会限制人们对积极自由的选择。所以,在提倡个性与自由的今天,我们首先应该弄清楚个性和自由的临界点。
      
  •       吸毒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快感。
        性交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快感。
        
        选择生活,选择工作,选择职业,选择家庭。选择一个他妈的大电视。选择洗衣机,汽车,雷射唱机,电动开罐机。选择健康,低卡里路,低糖。选择固定利率房贷。选择起点,选择朋友,选择运动服和皮箱。选择一套他妈的三件套西装……选择DIY,在星期天早上,他妈的搞不清自己是谁。选择在沙发上看无聊透顶的节目,往口里塞垃圾食物。选择腐朽至死,只剩下由你精子造出取代你的自私小鬼。选择你的未来,你的生活。但我干嘛要这么做?我选择不要生活,我选择其他。理由?没有理由。只要有海洛因,还要什么理由?
        
        选择生活,而生活的目的是什么?理由是什么?
        是的,没有终极答案。而为什么要选择快感?哈,这你就要问几万几亿年来为什么生命会进化出这么一具能够感受快感的肉体。
        
        为什么选择毒品?为什么选择不要生活?
        我们可不可以这么去看:因为生活让影片中的主要人物们无从选择,或无法轻易选择。
        
        既然生活要抛弃我们,我们何不在生活抛弃我们之前,主动选择抛弃生活。便没有了被抛弃之感。
        
        再者,什么是生活?选择工作,选择职业,选择家庭就是生活?选择毒品,选择糜烂,选择痛苦就不是生活?是,可不可以说:我们就是选择这样的生活。
        
        不是上层阶级,不是中层阶级。他们是,就是下层阶级。出生在下层阶级家庭,成长在下层阶级环境,吃穿用着下层阶级的生活物资,这一切可以选择吗?可以选择不出生在这个家庭吗?可以选择不成长在这个环境吗?
        
        然而不管是上中下哪一层阶级,同样使用着同样的生命结构,同样属于人类,同样能够感受两腿之间给的快感,同样能够对温暖满足饥饿舒适以感受。
        
        但是,但是,不能像上中阶层那样轻易获得。到这里,自我发现这些不公或者说物质的不均等,难道还不能发发脾气?
        ——肏,草泥马的世界,肏,操蛋的社会,肏,狗屎一样的生活。
        
        你们每日生活中的安逸大于混乱。而相反的是,他们的是混乱大于安逸。
        
        你看这样行不行?让所有人都没有感受快感的机能,让所有人都吃喝穿用不缺。
        你再问问看,问问你的价值观,问问你的信仰,问问你的身体,问问你的两腿之间,问问你的大脑,问问你的心:你要选择什么样的生活?
        
        对于这电影,我想说:我看到了一种生活状态,一种人群,一些些人性。
        然后,在生活中,以此为戒,小心地活着罢了。
  •     书读了一半不得不放下来,马上找来这部九十年代曾经风靡世界的电影来看,我是需要一种验证的。因为以前看过这部电影,其中主人公对于自由的亵渎以及解读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还有就是我依稀记得贯穿整个故事,终究还存在了一点积极的意味,不过读眼下这部由石一枫翻译的小说版的《猜火车》(重庆出版社 2012.12版)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说实话,我几乎无法说服自己继续读下去。
      
      首先,译者“用纯正的北京方言置换了地道的英国俚语俗语”的翻译手法就很是令人不可思议,想象一下一个又一个白皮肤黄头发蓝眼睛的英伦小子们,一张嘴冒出来的竟全是“你丫、傻逼、丫挺、操蛋”这类词语,读来真有点啼笑皆非的感觉。小说家努力表达彼时人们存在本相和内心真实的初衷以及译作者所遵循的在原著作基础上“有中生有”的二次创作都无可厚非,但是有一点就是译作者对于原作的理解程度和对艺术不可或缺的尊重以及虔敬实在是值得商榨。
      
      其次就是小说对于住在苏格兰爱丁堡附近没落小镇雷斯的年轻人毫无希望可言的,挣扎在生死线上的世俗生活的呈现以及他们对自由的无可救药的崇尚实在是出乎我的想象了。因为成年的我总是固执地以为如《猜火车》的主人公瑞顿、西蒙、丹尼和卑比们所崇尚的这般醉生梦死的自由,毋宁没有。但是我也十分清楚,这仅仅是我自己的以为。却并不被很多人认同,譬如故事中的主人公马克、西蒙以及现实世界中那些早已将自由视作毕生之唯一追求的人们。
      
      生活在极其自由的世界之中的,无拘无束地自由生长,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的任何事情,譬如没有规律地生活起居,譬如随心所欲地男欢女爱,譬如毫无节制地嗑药、乱交….. 应该说他们的生活一直是某些被桎梏于现实,并对现实早已深恶痛绝之人的生活理想,但是从主人公们大致相同的人生经历看来,自由并没有赋予他们什么实质上的东西,也似乎并没有带给他们丝毫的成就感和略显幸福的生活,也没有见他们有任何享受身在自由之中的生活的表现,反而变本加厉地摧毁了他们的青春与生活。看看他们的生活境况吧,暗无天日地苟延残喘着,只为了乱交、嗑药那一刻带给自己的所有快感,然后再极度自由之后的各种后遗症(如艾滋病)的吞噬中一点点退出了生。
      
      他们是被自由绑架的人,作者深刻地再现了他们。还记得匈牙利诗人裴多斐在他的诗歌《自由与爱情》中热血沸腾的诗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但是我敢说《猜火车》中那些年轻的生命们所热衷于追求的自由与诗人誓用生命与热血换取的自由绝不是一个物质。在我看来,他们的自由更像是给自己对现实世界的报复以及反叛找一个合适的理由而已。
      
      阅读这本书,我的阅读经验和耐性都经受了严峻的挑战。不过真的很希望阅读者能够透过小说中一个又一个因对自由的误读而走向毁灭的年轻生命的不堪经历,得到对自由意义的某种照见以及警醒。
      
  •      一、总体的感觉
      
       看之前觉得《猜火车》的名字怪怪的,封面挂着几个摇滚青年,衬着亮眼的橙色,让人很是好奇。总以为书里是讲述火车轨边几个自得其乐的自由青年踢踏人生的故事,甚至可能会带着某股“英国的村上春树”的味道,文艺而忧伤。
       令人大为惊喜的是,尽管书里面频繁地更换人称让人看得有些迷茫,但是顺着时间发展的一连串的小故事却给这本书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再加上恰到好处的详略,使得这本书像一块不断增长的吸铁石把你吸进了书里,令你无法自拔。虽然放下了这本书,我的注意力还是在书里面,不能抽离,想的说的都是书中的故事,真着了魔。
       有一点很值得一提的就是,你不得不赞叹书中描写的细致和真实。既细节丰富又不会令人感到描写赘述繁杂,而且你似乎也是他们当中的一员一样,那份真实简直让人窒息。也许频繁地转换人称的描写令这种感觉更加强烈,也令人物更加鲜活和深入的吧。书里面的生活并不是每个读者都有机会去经历(应该没有人想要去经历的吧?),也很少会有读者生活在那样“刺激”“跌宕起伏”的人生里,但是书中采取了他们的角度,用他们的内心独白、他们的语言、他们的社交、他们的生活以及他们朋友之间相互的看法和交流让我们得以从许许多多的角度看这一群人的生活,让我们超出现实可能地去了解他们。这是纪录片所不能做到也无力承载的信息量和心灵冲击力。
       原本我是很反感译本的,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我是尽量选择原著而非翻译作品。但是这本书确实令我很意外。按说这本书翻译的难度应该还是蛮大的,因为这本书出名的其中一个理由就是里面的描写语言十分精妙,创造了大量的英伦俚语,恰当、精炼、绝妙地表达了某些意思,而且文章中也有很多的昵称、花名、毒品名字、人名、书名、歌名和脏话。这些要全部转化成我们熟悉的语言而又不显得生硬在我看来是很考验翻译者的语言功底、知识结构和应变能力的。但是译者很熟练地处理了这些细节,至少我在读的过程当中完全不感到阻塞、也没有一般译文那股生涩恶心的味道,反而是令人觉得像是在读一本现代中国的小说,辛辣有趣,稍微略带点韩寒的味道,行文通畅。纵使里面的人称地名酒吧都是外文的名字,但是这不妨碍我对故事本身、人物本身产生亲近的感觉,我可以几乎没有隔阂地尽我所能地去感受这种我从未接触过的生活,感受这些从未理解过的人们。
      
      二、印象最深刻的片段
      
       许许多多的故事情节都很有意思,令人回味。总得来说,这些令我印象深刻的片段给我的统一的感觉就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1. 描写得最逗趣的片段:文中第一次提到瑞顿戒毒,他在满是屎水的公共厕所里面,把布满针孔的手伸进刚装进新货的马桶里面捞出他那宝贵的两颗鸦片丸子,用水冲冲之后又塞回了屁眼里面。
       2.描写得最困窘的片段: 忘记是谁了,经历了疯狂的酒吧串烧夜之后竟栽倒在了大街上。一副醉态的样子恰巧被他的女朋友看见了,于是他被带回女朋友的家。可能是吸毒的原因,他大小便失禁了,一早醒来他躺在了自己的屎尿呕吐物中间。其实他还说满懂羞耻的,他把床单小心地包裹好,还把床垫翻了个个,可是在吃早餐的时候女友的妈妈不知情地打开了那个包裹,结果屎尿溅嘣得到处都是。
       3. 残忍的场面:其实这个还蛮多的。卑鄙踹女友怀孕的肚子、卑鄙打无辜的路人、变态男枪射无辜的小狗还残忍而缓慢地勒死了它……
       4.最伤感的场面: 小唐顿死的时候,以及后来瑞顿戒毒的时候曾产生小唐顿的幻觉,都让人觉得很揪心,这么小的孩子,根本就没犯什么错却猝死了。
       5.令人感伤的场面:天鹅斯万因为注射毒品进了动脉而导致截肢,汤米因为莉兹的离开而吸毒最终患上了艾滋,比利的离开……
       6. 最出乎意料的场面:瑞顿和成熟的戴安一起度过了美妙的一夜之后,发现戴安竟然是十几岁的小女孩,瑞顿则机智地混过戴安的父母的审问。令人觉得有点沉重的就是那么年轻漂亮的女孩竟然放弃学业而自甘堕落地吸食大麻、夜夜笙歌。
       7.最惊心动魄的场面:德威报复艾伦的那段,我差点以为艾伦的孩子真的被德威杀害了呢,还哭得抽抽的,真讨厌,幸好是虚惊一场。我觉得艾伦也很惨,得了艾滋家人却没有来看望过。
       8.最感人的场面:麦迪回家面对父母的冷淡,犹犹豫豫当中,含糊地吐出自己的HIV阳性的事实。母亲抱住他说“我的儿”,父亲却毫无反应。后来麦迪回到家后,父亲追到麦迪家给了他一个超级大拥抱。我觉得这对于一个患病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雪莉却不让麦迪和孩子讲话,不肯接受他给孩子的礼物,这让人很寒心,我觉得是她们的冷淡和刻薄最终逼死了麦迪,这真让人心寒。前后鲜明的对比,和艾伦鲜明的对比让我心情忽然很郁闷)
      
      书中还有很多亮点,大家多个有体会吧,欢迎补充啊。总之我个人是很喜欢这本小说的,大家怎么看?聊聊吧?
      
      
      
  •     很明显——这不是一部标准的残酷青春读物,它反映的是在选择主义哲学的阴霾下一群逃避自我的人无尽的精神毒瘾,几乎每个人都有这种毒瘾——保守派和人渣全都不例外。
      里面的角色不断在产生各种分裂——性别歧视,球迷歧视,阶级歧视,,,,看似自由放纵的团体却被无处不在的隔阂所渗透——他们尽全力远离体制却仍然在展示他们受体制的影响有多深。每个人表面行为的自由下都在无处不在受到周遭的压力。
      马克最后逃离是叛徒的行为,然而只有这样,他才能远离同伴压力去真正实践他自己的选择——这或许是这本书的核心思想。
      千万别把残酷青春和不在乎挂在嘴边——这无非是逃避责任的方式,你有你自己的原因,只不过你羞愧于承认而已。
      没错,如果你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你的死亡就是一个过程,当他接近尾声时你就成了狗屎,而当你意识到价值便可以坦然面对死亡——这是全书体现中心思想的一个章节所言,也是大实话——我们有毒瘾,每个人都有,我们个人都用精神的毒瘾扮演着阿Q的角色,而当我们戒毒时,未来将不会如我们梦想的那样轻松。
      把小说单纯解读成一种反文化现象是不明智的,希望各位注意
  •     第一次看《猜火车》是老师给的片段,瑞顿在全苏格兰最脏的厕所里钻进马桶。说实话,当年不爱好这一口的电影。虽然片头瑞顿狂奔着念着那一段选择与不选择的话确实戳中内心,但是还是没能看下去。
      
      前段时间终于看完了电影。叙事完整,行云流水。人物性格都很饱满,每个人都有一个标签化的代名词。比如:屎霸(蠢且单纯),卑鄙(卑鄙),西蒙(精明鬼)...电影挺类型化,不过套上了吸毒这个名头,感觉颓废的很现代性,实际也是媚俗的产物。当然,媚俗的正正好,让人赏心悦目。
      
      关于书,书的写作到更像是正经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产物。叙事角度多变,叙事内容也是碎片化。如果要说,电影《猜火车》的好处,大概就是给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线是瑞顿,我们看着瑞顿成长。看着瑞顿从选择不选择的右派变成了选择选择的左派。记得当时看到一片影评,形容《猜火车》为“青春的悲剧和人生的喜剧”是再贴切不过的了。
      
      看书的时候,脑海里总是在回忆电影里的情节。发现很多脸都是对不上号的。电影简洁化了很多人物。比如汤米这个在书本里的次要角色。电影中的汤米是德威和汤米还有麦迪的结合体。你会发现,读原著的时候,这些人物都会凭空冒出,然后结结实实的有了一段故事,然后突然退场。原著中的汤米负责了失恋的部分,德威只是HIV携带者,麦迪则是死亡的部分。删减掉多余的人物的好处就是,观众的视角更集中了。但是,毕竟是删去了,总是错失了一些东西。起码我在阅读的时候,德威的那一段是让我非常震惊以及感同身受的。所谓感同身受,就是能够将自己代入德威的处境并与他有相同的感受。至于卑鄙,原著里还提及了他的酒鬼老爸。卑鄙之所以能够成为卑鄙,似乎更是因为家庭因素。
      
      电影给了一个明快的结局。似乎我们人见人爱的瑞顿选择了生活。然而,人性大概是永远不会这么简单的。原著里给出的瑞顿几乎一直没有断掉毒瘾。对于自身,瑞顿更像是个有着清晰认识但又不愿意去改变的混蛋。他也不负责任,他更像一个bitch,甚至最后偷走钱都没有一个合理向上的理由。然而,这样不才更是人生么。
  •      那一年,他满世界的搜集着“Blue Note”出品的唱片,那种音乐我想我年纪够大的时候也许会喜欢吧:缓慢、迷离且幽幻……那一年他的动作也变得缓慢了起来,慢悠悠的人生也无法阻挡他内心的忐忑,以及满脑袋奔腾着的声音。
      
       那时候我们总去新街口煤气站旁边那家店里买唱片以及电影光盘,然后去新街口书店买书看书,在那两个地方一呆就是一下午。唱片和电影都很便宜,但是我们很穷,只能算计来算计去,一张唱片、一盘电影总是拿起来又放下,放下又拿起来。《猜火车》这部电影就这样被我扔回去了无数次,但每次都被他捡回来。一部他已经看过了的电影我不想独自去看,可他说咱们一起看。
      
       这部电影我们到底没有一起看,再翻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我们分道扬镳好久以后的事情了,就在那一刻我突然对这部电影充满了好奇,是的,我知道这个故事的梗概,只是想知道另外其他的一些我说不上来的东西……
      
       又过了许多年,当这部电影变成一本书的时候,我已经不再需要为了买书、买唱片、买电影之类的事情再算计什么了,可是当读完的时候却又有些疑惑:这书,和那部电影,是同一个故事吗?
      
       书译得很溜,如果按北京土话、话赶话的角度来说的话。视角也比电影更广,交待了瑞顿这个哲学男的生活背景、家庭背景,甚至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瑞顿的一切:主观、客观。但恐怕是因为太面面俱到、太细碎,所以使整个故事也支离破碎、平淡无奇了起来,虽然能感受到苏格兰这块被遗弃了的土地、毫无希望的挣扎在生死线上青年人的环境,可是一切还是显得很浅薄、也无美感,这个故事做为小说远没有电影来得有份量。
      
       这个故事呈现为小说形态之后唯一讲明白的只有猜火车到底是个什么游戏,还是在备注中出现的。猜火车这个游戏的乐趣便在于没有人会知道正确答案。也确实,对与错有时候毫无意义。
      
       因为朝韩问题,突然想到当年他跟我说打仗对于走投无路的人来说是一条出路,也许会是个翻身的机会,也许就战死杀场也无所谓,大概就像瑞顿他哥,或者瑞顿他们所有人也都一样,没有正确答案。
  •     书的主题还是觉得沉重,对我们这些从小在所谓正常的教育制度下的长大成人的流水线产物来说,特别有视觉冲击力,了解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及生存方式。当精神的空虚最终需要用毒品去填充的时候,那是个怎样痛苦而决绝的过程;怀疑一切,仇恨一切的群体,很让人想要了解该是如何的童年经历才达到如今的状态。
  •     想看英文原本,译文现在看的很郁闷
      就算是不会完全明白,英文对照的意思
      也会让我更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
      对于俚语,平白的翻译会让人感到生涩,所以
      还想想再买一本原文
      或者看电影吧,,那时候他们还年轻
      而且厕所那一段处理的也好,看小说的时候,差点吐了
  •     “他們來這裡,不是爲了做夢,而是爲了醒來。”
      當醒與夢跟是與非那樣可以顛倒的時候,對某樣東西充斥了我的人生觀。那些東西或許可以稱之為“欲求”。
      小說版猜火車還沒看完,但我之前在某個凌晨看完了這部電影。在傳統的中國乃至世界範圍內的普遍思想下,吸毒這件事顯然是違法的。但跳過法律層面,一個人選擇沉于夢幻似乎沒什麼大不了的。“你無法阻止我選擇垮掉,並且我用哪種方式垮掉實際上並不重要。”雖然我不是在為吸毒開脫,但我想說,對很多事情的看法,我們錯了。
      竹林七賢都是些什麼人?酒鬼,葯虫。要是這些人放在現在,恐怕一個個都是拉出去槍斃一個暑假都不夠的。魏晉時期無疑是中國五千年間政治經濟上最動盪的時期,但卻各種文化的高產年代。同樣的還有近代的中國,社會混亂,生活混亂,思想更加混亂。
      爲什麽我們必須選擇奮鬥,爲什麽你們都要責備逃避人生?
      如果要我選擇,我的選擇會是不選擇。
      既然那個鐵匠能留下千古絕唱“廣陵散”,那我又爲什麽不可以在被窩裡推出相對論?既然五石散和***沒有兩樣,既然出世和入世本身就可以調換,既然國家一盤棋,P民知不知情甚至改變不了今天晚餐的青菜能買几棵,既然你們都選好了,那我正好不用選了。
      跌入夢境,衹有大腦運作。這或許會是千萬年之後人類社會的運作方式,衹是毒品,提前實現了這些而已。
      但是不選擇,真的是不選擇麼?
      該醒了。
  •      只看了电影,可是依然很想看原著。可见吸引人的不仅仅是故事。
       再次,引一段片尾男主角大步流星的走在桥上时的内心独白:
      
      soliloquy:
      
      “······So why did I do that? I could offer a million answers. All false! The truth is I'm going to change. This is the last of that sort of thing. I'm cleaning up and I'm moving on. Going straight and choosing life. I'm looking forward to it already.
       I'm going to be---just like you.
      ``` The job, the family, the fucking big television, the washing machine.
       The car,the compact disc, and electrical tin opener.
       Good health, low cholesterol, dental insurance,
       Mortage, starter home,
       Leasurewear, luggage, three-piece suit,
       DIY, game shower, junk food, children,
       Walks in the park, 9:00 to 5:00, good at golf, washing the car, choice of sweaters, family Christmas.
       Indexed pension, tax exemption, cleaning gutters.
       Getting by looking to the day you die!!!”
      
      
      
  •     我常常在想叛逆到这种程度,还叫叛逆吗?似乎简单是年少轻狂了。
  •     在大二的时候看了这部电影,但是看不懂。。后来在很多地方都看到有关这种电影的影评。慢慢理解了这个电影。。其实它是一部心理剧。。。
  •     猜火车,就像少年时的一项游戏。隐没在荒草中的火车枕木,锈迹斑斑的铁轨,还有呼啦呼啦吹过的野外的风......无知无惧的年少,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对远方的向往罕好奇,翘首远方即将驶进又将从身前呼啦离开的长长的列车,一路看着他目送他,并想象他将去的远方,是怎样的一个地方...猜火车,猜不透人生的方向;猜火车,猜不到人生的落脚点;猜火车,猜不透的还有许许多多的未知和预知...
  •   电影删了好多细节,应该更好反应瑞顿性格的东西。比如彷徨比如迷惘。多视角也是为了更好地体现人的心理。
  •   大哥 你先看好了在写行不?你说的那个是大陆版译的 这个是台湾版的 大陆版的没法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